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度低合金钢是一种重要的汽车用钢,主要被用于节能、轻量型汽车的开发。JFE公司钢铁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对抗拉强度为780Mpa的现代化Ti-Nb HSLA钢在形变热处理过程中显微组织变化的实验室研究。他们用热扭转试验对热带的整个轧制工艺过程进行了模拟。用Gleeblel500形变热处理模拟装置通过单击或双击试验以及连续冷却转变(CCT)试验对组织构成的变化过程、静态再结晶以及奥氏体分解进行了定量分析,用时效试验对沉淀硬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徐鑫  时晓光  韩斌  刘仁东 《鞍钢技术》2011,(1):27-29,55
以汽车用高强车轮钢LQ540为研究对象,选择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LQ540动态CCT曲线,采用金相组织观察、TEM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实验室条件下所试制的试验钢组织和性能。根据优化的试验结果,进行了高强车轮钢LQ540的工业试制。结果表明,试制样品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及少量的贝氏体,屈服强度大于450 MPa,抗拉强度大于540 MPa,延伸率在23%以上。产品应用于实际车轮冲压效果良好,疲劳性能达到62万次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晓艳  刘波 《炼钢》2007,23(2):50-53
随着人们对能源、环境问题和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用材料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满足超轻型汽车发展的需求,开发了大量的先进高强度钢,如DP钢、TRIP钢、CP钢、TWIP钢等。简要介绍了这些钢铁材料,分析了它们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特点和生产工艺等。  相似文献   

4.
白海瑞  刘智光  张秀飞  黄利 《包钢科技》2021,47(2):49-51,84
采用低碳、铌钒钛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及控轧控冷工艺在实验室进行了汽车大梁钢800L研制,研究了化学成分、加热保温温度和轧制及冷却工艺,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试制的800L经1250℃保温后进行两阶段轧制,设定终轧温度860℃,轧后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600℃,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800L汽车大梁钢,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分别为753 MPa、845 MPa、18.5%,180°弯曲试验合格.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研究了成分及冷却工艺对高强度低合金钢、复相钢、马氏体钢等热轧超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在宝钢1880mm热连轧生产线进行了S700MC和MP1200热轧超高强度钢的工业性试验。相对于以往的高强度热轧产品而言,新开发的热轧超高强度钢采用了“以水代合金”的设计思想,通过经济的成分设计、轧后控制冷却技术的有效利用,不同冷却工艺的控制,可实现用相同的成分获得不同强度等级要求的超高强度热轧钢。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室模拟方式,系统分析了焊后热处理(PWHT)工艺对345MPa级压力容器用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所涉PWHT工艺范围内,试验钢组织类型、晶粒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组织中珠光体内渗碳体片层球化、铁素体中亚结构形成以及第二相弥散析出于钢板性能影响均具有两面性,其耦合作用下产生了试验钢性能小幅度变化.但需注意,随着...  相似文献   

7.
1300 MPa级高强度螺栓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常用高强度螺栓钢42CrMo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种强度级别更高的高强度螺栓钢42CrMoVNb。试验结果表明,新开发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趋势明显小于42CrMo钢,具体微细的显微组织,在约550℃以上温度回火时析出合金碳化物而产生二次硬化,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其耐延迟断裂性能,缺口敏感性和冷加工性能均优于42CrMo钢,用新开发钢试制的高强度螺栓已通过了汽车道路考核试验。  相似文献   

8.
高强度复合组织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强度复合组织钢 RS50的工业性试验结果。通过采用控制轧制及控制冷却工艺、使 RS50钢具有细晶粒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复相组织,其成型性、闪光焊接性和疲劳性能优良,达到日本同类钢板的水平。制成的汽车车轮已通过强化道路试验,正式投入批量装车使用。  相似文献   

9.
马氏体钢是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重要品种,主要组织为马氏体,突出特点为合金含量低、强度高。随着强度的提高,马氏体钢组织逐步接近全马氏体,并且马氏体的含碳量也进一步增加,导致弯曲性能和韧性降低。以冷轧C-Si-Mn钢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回火对淬火态超高强度马氏体钢板的弯曲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发现与淬火态相比,回火处理对试验用钢的弯曲性能和冲击韧性有明显改善,但回火温度过高会造成弯曲性能和冲击韧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卷取温度对C-Si-Mn-Al热轧高强度搅拌罐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对试验钢在不同卷取温度下的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580、550 ℃卷取得到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在400 ℃卷取得到铁素体和贝氏体组织;在300 ℃低温卷取得到铁素体、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在150 ℃低温卷取得到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与硬度逐渐增大,伸长率逐渐降低。试验钢在300 ℃模拟卷取时抗拉强度达到1 029 MPa,维氏硬度为342.6;在150 ℃模拟卷取时抗拉强度高达1 265 MPa,维氏硬度达到360.7,屈强比达到最低,仅为0.58。  相似文献   

11.
通过拉伸、冲击和断裂韧性等力学试验方法,光学显微镜、SEM、TEM和XRD等分析测试方法以及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对一种发动机壳体用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Cr3)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30Cr3的室温平衡转变组织为?Fe和碳化物(包括MC、M23C6、M7C3);30Cr3钢具有很好的淬透性,正火处理后,主要得到马氏体组织;在回火过程中,?碳化物在马氏体板条内弥散析出.在试验条件下,30Cr3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提高,在250℃回火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1870MPa而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用钢铁材料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对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车身构造和所用材料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减轻车体重量已成为当今汽车工业的一项关键技术.因此迅速地开发出了汽车用钢产品.本文介绍了汽车车身、驱动系统、悬簧用高强度钢的最新研发动向以及高强度钢的成型技术.  相似文献   

13.
Zaczek  Z 许文 《国外钢铁》1994,19(10):49-53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已对发表的文献加以综述;二是介绍过去几年里作者所在实验室进行的有关低合金高强度钢的试验研究。文献综述国分介绍了一个还没公开发表的简单实用的公式,旨在用于普通生产的E420-690级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热影响区的硬度控制。试验研究用的12块块试板选自不的四种调质低合金。用CTS(热急变强度)试验则出了不发生裂纹的热影响区最高硬度和发生裂纹的热影响区最低硬度,相关试验数据的统计计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研究新型扭杆弹簧用N1钢和45CrNiMoVA钢的疲劳性能,并通过对2种试验钢组织、硬度、强度、夹杂物类型及大小、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以及氢含量的对比,探讨影响扭杆弹簧用钢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的因素及其疲劳失效机制.结果表明,推荐热处理制度的45CrNiMoVA钢和N1钢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分别为892和9...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车大梁钢510L进行了实验室热轧试验,研究了轧后冷却工艺变化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轧后4种不同的冷却模式中,超快冷-层流冷却模式所获得的组织最为细小,强度最高.在层流冷却-空冷-层流冷却模式下,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屈强比降低,可实现510L的升级轧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合金体系设计、实验室试验模拟,以及生产过程控制,获得高强度、高塑性的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HC340LA冷轧钢带,并实现了订单批量生产,产品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表面质量指标均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7.
热轧屈服强度550MPa高强度钢板组织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升  李庆亮 《钢铁》2011,46(4):53-58
为开发屈服强度大于550MPa、-60℃冲击功高于37J的高强度热轧厚钢板,开展了系列试验研究.提出2种试验钢,即CSiMnCuNiMo(A)和CsiMnCuNiCrMo(B)低合金钢.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钢A在热机变形条件下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动力学和显微组织变化规律.在二辊可逆试验轧机...  相似文献   

18.
冷却速度对高强度低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拉伸试验机以及光学显微镜等设备,根据CCT曲线和拉伸实验的结果,研究了冷却速度对700MPa级超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室热轧实验的基础上,比较了500MPa和700MPa两个强度级别HSLA钢的组织和性能随冷却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冷却速度对两种钢的影响不同:冷却速度增大时,500MPa级钢的晶粒明显变细,而700MPa级钢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POSCO汽车用钢研究中心的组成,研究部门的职责、发展战略、汽车用钢的要求和实验室建设,以及POSCO目前汽车用钢板所开发出的品种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冷轧高强度汽车钢板的再结晶及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冷轧后铌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力学性能需对其进行退火处理。笔者通过此钢在不同再结晶条件下的退火处理试验,研究其在退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并建立了组织演变过程的数学模型,用于预测该钢的退火组织,以控制实际生产中钢的再结晶退火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