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型客机的舱内噪声治理与控制是飞机设计一大难题。分析飞机各主要声源的传播机理,获得全尺寸噪声与振动传递特性是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基于互易性原理的大型客机噪声与振动传递特性测量与分析方法,利用LMS Test. Lab、低体积声源及声压与加速度传感器,获得测试样机的噪声与振动频响函数(FRF)、幅值与相位传递函数及相干函数,分析发动机尾吊客机吊挂、机身结构、舱内设施与舱内空腔间的噪声与振动传递特性,验证了该方法在大型客机工程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实船试验研究了舱室空气噪声激励引起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采用模拟声源激励方式,建立舱室空气噪声激励引起水下辐射噪声实船试验方法。利用单输入/输出模型与传递函数,建立空气噪声至水下辐射噪声传递特性分析方法。通过实船声源激励试验,获取了空气噪声、水下辐射噪声及空气噪声至水下辐射噪声传递函数,分析给出空气噪声激励引起水下辐射噪声特征规律与传递特性,验证了实船传递特性试验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舱室空气噪声与水下辐射噪声呈线性关系,其传递关系表现为与频率相关的线性系统特征,50 Hz^5 kHz频段空气噪声至水下辐射噪声传递函数总体变化趋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3.
螺旋桨飞机由于能耗低、经济性好、安全可靠等优点重新受到航空界重视.我国支线飞机主要使用国产螺旋桨飞机,但是这类飞机存在舱内噪声偏高的缺点.本文阐述了舱内噪声定量分析及预估的理论、方法和有关技术问题,并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与飞机噪声测量结果比较,证明这种方法的预估精度达到工程要求,可用于飞机舱内噪声的分析、预估及控制和飞机降噪结构的主动设计.  相似文献   

4.
陈涛  侯宏  陈志菲 《振动与冲击》2012,31(10):83-86
对ARJ客机降落阶段的起落架噪声进行了现场测量分析,为了将起落架噪声源与其他噪声源分开,利用了阵列信号处理技术,实验发现:ARJ飞机起落架噪声主要集中在900 Hz以下,且前、主起落架均存在强单音噪声,对起落架噪声可能的声源来源进行了分析,为起落架降噪设计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材料导报》2013,27(6):103
日前首飞成功的运-20飞机各项性能指标为军事迷们津津乐道,飞机内部和客用飞机相比有何特别之处也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舱内部分内饰构件使用的阻燃环氧/玻纤、酚醛/玻纤复合材料不仅成功为飞机结构减重,提高了飞机的防火安全性能,同时还可用于大型客机舱内内饰。据了解,这一舱用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特点,阻燃和低烟雾的优势更为明显,国外很早就开始用它制造飞机舱内构件,经过多年研究与发展,相关的研制及应用技术已较成熟。我国虽然较早开始了飞机舱内复合材料研究,但由于需求  相似文献   

6.
飞机舱内噪声评价及控制研究需要大量的舱内噪声样本,只依靠实测飞机噪声获取数据具有成本高、数据量有限等缺点。声音合成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能够提供满足需求的声样本数据库。本文基于正弦+噪声模型,提出了飞机舱内噪声合成的两种方法,以波音737、空客321等4种机型巡航状态下的舱内噪声为参考噪声,合成了飞机舱内噪声。从听觉感知角度,开展了主观评价实验,采用成对比较法比较了参考噪声和合成声,验证了两种声音合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噪声源识别是机器噪声控制的关键之一。识别的方法虽多,但均有其局限性。对机器的噪声谱与振动信号谱作常相干函数分析或相关分析,以确定机器哪一个部分为主要辐射声源是困难的,更难定量确定各部分对噪声的贡献。这县因为机器各部件同时振动,彼此耦合,导致声源相干,使得测试分析条件恶劣。而声强  相似文献   

8.
声源定位在机械噪声控制中占有首要的地位.要控制机械的噪声和振动,首先必须了解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即振源或声源的部位,声源的特性(包括声源类别、声级大小、频率特性、变化规律和传播规律等),进行准确的测量分析,然后根据各部分振动和噪声的大小顺序,结合具体机械降低噪声的要求和条件,采取相应而适当的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降噪效果,但在实际上,对于结构复杂的机械,要明确区分声源的主次和  相似文献   

9.
采用FE - SEA混合法,建立飞机舱室内噪声预测模型,提出飞机舱室的子系统划分方法,并开展4种不同激励条件下舱内噪声中频噪声预测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FE - SEA混合法在预测舱内中频噪声方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FE-SEA混合法能够比SEA方法更有效地预测舱内中频段的噪声。  相似文献   

10.
船用大型动力装置运行时所产生的线谱振动是水下辐射噪声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在振源设备与船体安装基座之间采取隔振措施,抑制宽频带振动的传播。针对隔振系统振动传递路径复杂而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在功率流传递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主被动隔振器,在被动隔振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控制进一步衰减线谱振动通过隔振器的传递。该隔振器具有多自由度振动传递控制的特点,可避免通常存在的振动传递路径切断不彻底的弊端。该研究对隔振器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主被动隔振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测试,仿真及试验结果均表明,通过结合加权误差反馈自适应控制算法和多自由度同步控制,主被动隔振可显著抑制弹性基础在300 Hz内的线谱振动。  相似文献   

11.
飞机舱室内噪声的预测对改进飞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实际飞机设计和噪声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建立了飞机壁板隔声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研究了外部声场激励和振动激励通过飞机壁板的隔声量,预测了飞机舱室内的声场分布。在此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及可视化技术,开发出相应的专用软件,该软件界面友好,用户可根据需要选定结构参数,材料性能,更改外部激励,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运用该软件对舱内噪声进行预测,可以缩短飞机设计周期,减小对已有结构进行噪声控制的困难,提高经济效益。文中通过对某型飞机的舱室内噪声进行预测,验证了统计能量法预测飞机壁板隔声量的可靠性和该软件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机舱结构辐射噪声问题,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法,对模拟舱室结构进行辐射声场仿真与试验。首先建立模拟舱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模拟舱室结构进行模态试验,将仿真计算与模态试验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然后进行模拟舱室结构的声辐射试验,得到模拟舱室结构内部的声压频响特性。最后在ANSYS中对模拟舱室结构进行瞬态响应计算,将结构受节点力激励的响应导入Virtual Lab中,采用间接边界元法计算空腔结构内部的辐射声场。仿真与试验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拖拉机驾驶室内中高频噪声,建立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的驾驶室内噪声预测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方法确定模型的基本参数和激励输入,通过仿真与试验对比验证了SEA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对驾驶室内声腔的功率输入分析,得到对驾驶室内噪声贡献较大的板件子系统,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声学包装改进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声学包装设计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驾驶室内中高频噪声,总声压级降低1.87 d B(A),为拖拉机驾驶室内噪声控制及声学包装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舱室环境的热环境、空气质量、人机工效和噪音四项核心环境要素,分析了国内外在标准制定和技术研究方面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标准制定方面,国外的民机舱室环境标准相对完善,在民用飞机舱室关键环境要素的技术研究方面,国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民用飞机舱室演示验证的技术研究方面,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大规模的地面模拟验证设备,并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验证数据。基于国内外发展差距分析及未来多电飞机发展趋势,分析了未来民机舱室环境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国内舱室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工程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振动噪声传递路径降噪设计是提高船舶声学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目标舱室振动噪声传递路径并不唯一,其中多条主要路径传递了大部分振动与噪声能量。利用作者提出的基于声振熵概念及图论中K则最短路径理论的声振熵赋权图法,能够快速识别船舶舱室噪声主要传递路径族。在此基础上,计算噪声主传递路径族上声学设计参数变化对目标舱室声压影响的灵敏度,调整有关声学设计措施,此即降噪设计主传递路径族灵敏度方法。提出适用于大型船舶噪声主传递路径分析及主传递路径族灵敏度的降噪设计通用流程,通过超大型油轮降噪声学设计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水下机械噪声源及其传递路径识别效果较难。为此,将盲源分离算法和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融合和集成。视多振源信号为卷积混叠,结合LU分解,提出一种新的非正交联合块对角化方法进行耦合振动源的分离。将分离振源作为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输入振源,建立水下机械振动噪声源识别算法,并对潜艇舱段模型的水下振动-声辐射试验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存方法相比,该盲源分离算法具有易实现、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所集成的源识别算法在水下声场预报和振源贡献量排序中的性能均优于振源耦合时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好,达到了高效、准确地识别机械噪声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原理,对高超声速飞行器X-43A建立SEA模型,采用理论、经验公式及试验数据确定SEA模型的三个参数。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噪声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构声振响应的统计能量分析与试验结果趋势上较为一致,但低频段二者差异较大,高频段较为吻合;结构舱内响应噪声声压的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相比,不论在高频还是中低频,二者都较为一致,误差约3 dB,说明统计能量分析法对振动噪声环境预测是比较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旋转机械前期故障信号微弱、易被噪声淹没、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聚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相结合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首先,运用EEMD理论将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根据相关系数和均方根准则选取含有原始信号多的IMF分量构造观测信号,引入虚拟噪声通道;最后,通过FastICA算法将噪声与故障特征信号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有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突显故障频率。通过仿真信号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轴承的内外圈故障识别,与传统的EEMD-WTD降噪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提取出清晰微弱故障特征信号,对低频噪声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EEMD-WTD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舱壁振动对圆柱壳舱段声振性能的影响,对舱壁展开结构声学设计,并采用阻尼减振理论措施。在舱壁表面敷设阻尼材料以减小结构振动响应;利用阻抗失配原理,在舱壁根部与壳体连接处添加贴板支撑垫以增大振动波传递损失。采用FEM/BEM法对改进舱壁前后舱段的声振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舱壁的振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舱壁敷设阻尼材料和添加贴板支撑垫不仅可有效降低舱段振动和声辐射,也进一步地隔离振动波向舱段壳体的传递,是一种较好的减振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