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油树脂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作调味料的速释型姜油树脂微胶囊的生产工艺。以姜油树脂为心材,大豆蛋白和麦芽糊精(DE=14)为壁材,经喷雾干燥制得姜油树脂微胶囊。较优的工艺参数为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的比例1:2,心格添加量为2.11%,原料液固形物含量为20%,均质压力为30MPa(常温,均质4次),喷雾干燥塔进风口风温100℃,出风口风温70-80℃。在此基础上制得的微胶囊产品的溶解性和释放性能满足调味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姜油树脂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生姜为原料、经超临界CO2萃取而得的姜油树脂为心材,以β-环状糊精为壁材,经乳化、均质、干燥制成姜油树脂微胶囊,着重研究了姜油树脂微胶囊化的工艺因素。  相似文献   

3.
测定麦芽糊精(DE=7)与大豆蛋白、麦芽糊精(DE=14)与大豆蛋白、麦芽糊精与明胶、麦芽糊精与酪蛋白等不同壁材组合的黏度及壁材不同配比时包埋率和溶解性,研究不同壁材对姜油树脂微胶囊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壁材组合中,在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比例一定的情况下,高DE值的麦芽糊精与大豆蛋白混合壁材的水溶液黏度值较小,且当麦芽糊精:大豆蛋白为2∶1时,得到的微胶囊产品具有较高的包埋率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普鲁兰多糖在制备以大豆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的姜油树脂微胶囊过程中对乳化液的稳定作用及其对微胶囊产品的影响,考察了使用不同比例的大豆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的微胶囊产品的各项指标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最终微胶囊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添加量在1%(w/v)时具有稳定姜油树脂乳化液的作用,同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包埋率;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最佳的添加比例为1∶2,固形物含量为20%(w/v),均质压力为30MPa(两次),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8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普鲁兰多糖在制备以大豆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的姜油树脂微胶囊过程中对乳化液的稳定作用及其对微胶囊产品的影响,考察了使用不同比例的大豆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壁材的微胶囊产品的各项指标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最终微胶囊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添加量在1%(w/v)时具有稳定姜油树脂乳化液的作用,同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包埋率;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最佳的添加比例为1∶2,固形物含量为20%(w/v),均质压力为30MPa(两次),进风温度140℃,出风温度80℃。   相似文献   

6.
分子包埋法制备姜油树脂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姜为原料,经乙醇直接浸泡和索氏提取法获得的姜油树脂为心材,以β-环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制取姜油树脂微胶囊,并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测定。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姜油树脂的包埋率为指标,确定了心壁材比、包接温度、搅拌时间、阿拉伯胶和β-环糊精比四个因素的最佳值,得出了姜油树脂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酵母胞壁微胶囊化姜油及其释放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酵母胞壁为包埋剂,探讨了姜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通过评定香气指数分析其释放规律。实验表明:酵母胞壁微胶囊化姜油具有降低姜油香味释放速度,延长姜油的使用寿命且包埋率高,设备工艺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姜粉和姜油树脂为对照、姜辣素保存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考察了姜油树脂微胶囊(姜油树脂/β-环糊精包合物)在酸、碱、紫外线、高温、高湿影响下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降解速率常数和半衰期)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pH1和pH11分别处理1d,微胶囊样品中姜辣素保存率分别为94.5%和70.3%。紫外光处理,微胶囊样品中姜辣素降解的速率常数为1.1463,半衰期为44.8d;110℃处理,姜辣素降解速率常数为2.50,半衰期为20.9d;高湿度(相对湿度92.5%)下,姜辣素降解速率常数3.12,半衰期为17.3d。与姜粉和姜油树脂相比,微胶囊对酸、碱、紫外线、高温、高湿等外界因素有着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大蒜精油的提取及微胶囊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大蒜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以95%的乙醇为溶剂,经浸渍和连续浸提所得的蒜素为心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喷雾干燥而得大蒜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工艺条件为心材:壁材为1:3,进风温度150℃,进料速度为1.56L/h,进料浓度为35%。  相似文献   

10.
β-环糊精微胶囊姜油树脂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β-环糊精法包埋姜油树脂,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采用β-环糊精包埋法生产粉末状姜油树脂的产品包埋可达97.21%,且最终产品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姜油树脂因大量姜油酮、醇、烯类物质的存在而难溶于水,其中的姜酚和二氢姜酚等物质的存在而产生苦涩味,口感难以接受。以符合国家食品医药卫生安全标准的乳化剂、溶剂、添加剂等为原料,研究出最佳的配方,制备出水溶性良好、口感舒适的乳化姜油树脂,其配方为姜油树脂35%,溶剂丙二醇60%,复配乳化剂斯潘-60/吐温-40(1∶4)含量5%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姜油树脂,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姜油树脂中姜酚含量为30.90%,黄酮含量为16.69%,其抗氧化活性较强,对·OH和O2-·具有较高的清除能力,且具有较好的抑制油脂氧化的能力.当姜油树脂浓度为2.5 mg/mL时,姜油树脂对·OH和O2-·的清除率分别为83.2%和86.3%,当姜油树脂添加量为0.04%时,其抗氧化效果接近于添加量为0.02%的合成抗氧化剂TBHQ.  相似文献   

13.
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壁材配比、芯壁材配比及乳化剂的添加量,得到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乳化剂的添加量为3.5%,此时南瓜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1.05%。  相似文献   

14.
微波提取肉桂油树脂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肉桂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应用微波提取技术所得的油树脂为芯材,以食用胶为壁材,经均质、喷雾干燥而得肉桂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微胶囊最佳配方和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表明:肉桂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为1:8、颗粒度40目、功率200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0.98%;微胶囊最佳配方为明胶:阿拉伯胶为1:1、料液质量分数25%,芯材载量25%;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30 MPa,进料温度55℃。在上述条件下肉桂油树脂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3.92%。  相似文献   

15.
生姜油树脂微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报导以生姜为原料,经连续渗滚而制得油树脂,并以此为心材,用食用胶为壁材,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而制得生姜油树脂微胶囊,且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测定:微胶囊有效成分含量为1.7285%(W/W),水分含量3.81%,收得率为92.1%,油树脂利用率为96.76%,溶剂残留量为4.5mg/kg,从而完成了生姜油树脂微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本文用日立S—450电镜研究了微胶囊外形结构,未发现R.Zilberboim报导的微胶囊破裂情况。在有效成分检测中,用电位滴定法发展和完善了Bennett&Salamon创造的羟胺法。  相似文献   

16.
肉豆蔻油树脂的提取及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肉豆蔻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经浸渍和连续浸提所得的油树脂为芯材,以食用胶为壁材,制成肉豆蔻油树脂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肉豆蔻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和壁材最佳配比,还研究了包合工艺对包埋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肉豆蔻油树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1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5h,壁材最佳配比为麦芽糊精∶阿拉伯胶为2∶1、壁材溶液浓度20%、芯材载量30%,包合条件: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5℃。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姜油树脂,运用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筛选到X-5树脂对姜辣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样品浓度、吸附速率、乙醇解吸液浓度、解吸速率以及解吸用量等对X-5树脂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24 mg/mL浓度样品以1 mL/min速率吸附,吸附率最高可达87.69%,2倍柱体积的75%乙醇以0.5 mL/min速率解吸,纯化后姜辣素纯度达到32.78%。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籽油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并对其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壁材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料液浓度;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质量比为2∶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1∶3,料液质量分数为25%;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70%,微胶囊化处理后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最佳配比和工艺制成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外形颗粒较圆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9.
论文通过对八角油树脂微胶囊的残留率、酸价、POV值的测定考察其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微胶囊化能明显改善八角油树脂的热和光稳定性,从而延长了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20.
微胶囊化榛仁油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榛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2%,极易氧化变质,且与食品原料不易混合均匀。本研究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将液态的榛仁油制成固体粉末油脂。试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均质次数为3次、均质压力为40MPa、进料温度40~50℃、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榛仁油的效率可达到87%以上。制取的粉末榛仁油微胶囊为乳白色粉末,水分含量2.53%,密度0.71g/cm3,溶解度97.1%,平均粒度16.7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