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钨掺杂对钴草酸盐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钨掺杂对草酸钴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了掺钨草酸钴的晶型结构及形貌,还用BET仪测量了粉体的比表面。结果表明,钨掺杂使草酸钴由α晶型转变为β晶型,掺杂草酸钴的形貌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掺钨量的增加,其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度显著变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国际上钨和钨合金的新发展情况。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钨粉和掺杂钨丝,第二部分为钨合金和高纯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国际上钨和钨合金的新发展情况。全文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钨粉末和掺杂钨丝,第二部分为钨合金和高纯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3种含Re量不同的掺杂W-Re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改变了掺杂W-Re丝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电阻率、弯折及晶粒组织。3种含Re量不同的掺杂W-Re丝的抗拉强度随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在相同退火温度下含Re量提高,强度越大。当退火温度升至1600℃时,3种掺杂W-Re丝的延伸度达到最高值,随着退火温度继续升高,延伸率明显下降。W-Re丝电阻率随退火温度提高和Re含量增  相似文献   

5.
采用无机溶胶.凝胶法,以钨酸氨和V2O3的为原料在高温下共熔水淬实现钨掺杂,在云母片(001)表面制备W 掺杂VO2薄膜.采用AFM、XS、XPD分析了薄膜形貌和微观结构,利用FTIR检测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红外透过率,确定W掺杂薄膜的相变温度.结果表明,钨元素以W6 形式掺入VO2晶体,取代晶格中部分V原子.掺杂后VO2薄膜的半导体一金属相变温度明显下降,每掺入1%W6 ,VO2薄膜相变温度下降19.8℃.当掺入W6 量为2.04%,其相变温度下降到28℃.  相似文献   

6.
根据触头材料电弧侵蚀后材料表面的微观分析,发现触头表面电弧侵蚀形貌呈现出熔滴、孔洞、蚀坑的特征,并且钨丝丝径越大铜含量越高,材料侵蚀的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合靶磁控溅射法在SiO2玻璃、普通玻璃和Si(100)上沉积氧化钒薄膜,然后对其进行真空退火.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样品的物相、表面形貌和光透过率.结果表明:500 ℃下退火1 h,SiO2玻璃衬底上沉积40 min的薄膜主要物相为VO2和V2O5,退火时间延长到2 h,薄膜主要物相为VO2,薄膜晶粒尺寸均匀,晶粒大小约为100 nm;Si (100)上沉积40 min的薄膜在500 ℃下退火2 h后,物相为低于+4价的钒氧化物;掺钨后薄膜可见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蓝钨为原料制取的粗颗粒W粉、WC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立  陈泳华 《硬质合金》1994,11(4):200-204
本文从粉末粒度分布、微观结构以及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等三方面探讨了以蓝钨为原料制取用颗粒W粉、WC粉的特性。结果表明,从W粉、WC粉的粒度分布曲线来看,蓝钨原料与黄钨原料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要制取粒度分布比较平坦、没有尖峰的粗颗粒W粉和粒度分布曲线不出现双峰的粗颗粒WC粉不能靠选择原料种类来解决;用扫描电镜观察W粉、WC粉的微观形貌时发现,用黄钨为原料制的W粉、WC粉颗粒表面存在明显微孔,而这一现象在以蓝钨为原料制得的W粉、WC粉中没有发现;与黄钨相比,以蓝钨为原料制得的WC-Co、WC-Co-Ni硬质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紫钨生产的亚微米级钨粉和碳化钨粉的形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用紫钨可以生产出亚微米级的钨粉和碳化钨粉。通过不同的制样手段 ,使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用紫钨生产的钨粉和碳化钨粉的形貌变化。发现钨和碳化钨粉形状复杂 ,多为树枝状或链状颗粒团形式 ,碳化钨粉中有较多的晶体缺陷。  相似文献   

11.
草酸钴沉淀工艺对钴粉粒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袁平 《硬质合金》2001,18(1):12-15
对草酸钴沉淀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 ,并分别就该工艺对钴粉粒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总结出钴粉粒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液-液掺杂钨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铁根  文百开 《硬质合金》1996,13(4):216-220
对液-液掺杂后制取掺杂钨粉进行了三种对比试验的工艺试探.  相似文献   

13.
STRUCTUREOFAl-Mn-Zn-MgALLOYPOWDER¥WULijun;ZHAOLihua;YANGQiaoqin;LIShaolu;LIXieqian(MaterialsResearchandTestCentre,HunanUniver...  相似文献   

14.
注射成形高比重合金的性能与显微组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含钨量较高的WNiFe高比重合金具有高的密度、强度等优异性能,适合用作动能穿甲弹以及防辐射屏蔽材料;而粉末注射成形技术(PIM)在生产小而形状复杂与性能良好的零件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研究了95W3.5Ni1.5Fe高比重合金的注射成形工艺,讨论了其烧结工艺与性能的关系,并与采用传统粉末冶金(PIM)法制造的合金性能与显微组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注射成形所生产的合金,性能更高,硬度分布和显微组织结构更均匀。  相似文献   

15.
纳米钨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与烧结技术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钨合金包括 W- Ni- Fe,W- Ni- Cu,W- Cu,WC- Co等钨基合金材料。这些材料由于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而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械加工行业、电子行业、信息通讯行业和娱乐业都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尤其是在当今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高科技年代。采用纳米粉末制备的纳米钨合金块体材料具有非常优越的物理力学性能 ,用作高性能结构件和高性能电子、微电子等功能材料等方面都将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 ,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性能新型材料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纳米难熔钨合金的研究状况 ,详细地介绍了数种纳米钨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 ,并针对纳米粉末烧结时的晶粒长大问题 ,介绍了可能的几种纳米块体材料的烧结技术。  相似文献   

16.
超细粉颗粒形貌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颗粒形貌对颗粒群的许多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流化床气流磨加工碳化硅磨料微粉为实例,对颗粒形貌控制的基本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并探讨了超细加工后的整形技术及超细加工前的预处理技术。可获得球形化程度好的等积形颗粒形貌,也可获得较好的多棱形颗粒形貌,这对提高超细粉的工业价值和经济价值,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铈掺杂对钴草酸盐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方法使体均匀掺入草酸钴中。测量了试样的FSSS粒度。用X-ray衍射仪、SEM等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铈掺杂使草酸钴的粒度增加;流动性变好;较大的Ce掺杂量使钴草酸盐的结构由α-晶型转变为β-晶型。  相似文献   

18.
傅练英 《硬质合金》1995,12(4):216-222
以Na<0.001%的WO3-x为参比样与Na>0.001%的WO3-x作对比试验,观察了钨粉、碳化钨粉粒度的变化。研究了蓝钨中钠含量、制粉工艺条件同粉末粒度长大速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销促使粉末粒度长大的机理。并分析了WO3-x→W→WC的钠含量变化,提出了WO3-x最佳钠含量的技术条件建议。  相似文献   

19.
1. IntroductionIt was reported by Smith et al.[1] and S.ith[2] that tungsten carbide and titaniumcarbide can be formed in d.c. plasma via the reactions of tungsten powder and titaniumpowder with methane, respectively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plasma volume,short particle residence time, and lateral injection of the powders into the d.c. plasma,only a fraction of the fed-in powders were carburized. Actually the deposits are mixturesof WC and W and the composite of TiC and Ti, res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