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选择性乳化稠油堵水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高玉军  白宝君 《油田化学》1997,14(3):224-229
加有复配型破乳剂JC942的稠油注入油层后与地层水或注入水相遇而形成稠油乳状液,其粘度可超过稠油粘度的20倍以上,因而产生选择性堵水作用。本文报道稠油乳化剂的筛选、堵剂稠油的选择、不同含水率稠油乳状液的粘度性能、乳化稠油岩芯封堵性能、处理半径计算、现场堵水、1991年以来在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大量稀油井、稠油井堵水中应用的效果。乳化稠油堵水已成为该采油厂的主要堵水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旭 《吐哈油气》2004,9(2):135-136
吐玉克区块是吐玉克油田即将投入规模开发的深层稠油油田,油藏埋藏深,原油粘度高,通过孔眼流动特征比较复杂。考虑到稠油井选择套管射孔完井,针对稠油油藏特征,对影响稠油井产能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对稠油井射孔参数进行优化,确保发挥稠油井最大产能。  相似文献   

3.
剪切式(或称撞击式)泄油器在油田上广泛应用。因为井液粘度会阻滞投棒的运动,限制了谊种泄油嚣在稠油中的应用,造成井场污染。通过计算确定稠油井的极限粘度,使它在一些稠油井中得以应用,扩大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高粘稠油井的强化热采工艺采用电热杆与反馈式抽稠泵采油管柱结构,电加热油管内原油,降低了油管内原油的粘度,改善了井眼举升条件;先期对油层实施CO2吞吐,降低储层原油的粘度,增加近井地带的原油驱动能量。改善渗流条件;研究稠油的水敏,温敏特性,优选了降粘剂,确定在环空中滴加柴油降粘措施,改善了泵的工作状况,有助于提高原油产量,该项综合性技术已成功投入燕北洲城油田稠油井开采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升温升压下测定了CH_4、CO_2在新疆东部油田B003井和北10井稠油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平衡条件下稠油的粘度和密度。在实验基础上对溶解度、粘度与压力的关系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6.
海上油田低产低效井和粘度较高的稠油井没有较合适的人工举升方式。本文提出适用于海上油田低产低效井及稠油井的直线电机往复泵技术,在渤海地区典型油井得到成功应用,完善了适用于低产、稠油井人工举升设备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空气辅助蒸汽吞吐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度,减少尾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和大幅度降低稠油的粘度,利用高压反应釜对新疆油田J230井区951217井稠油进行注空气低温催化氧化室内条件的筛选。尾气组成、氧化稠油酸值、粘度和族组分等分析结果表明,在200℃条件下,当催化剂FeL质量分数为0.1%,空气压力为1.2MPa,反应72h时,稠油酸值为8.37mg/g,粘度为3787mPa·s,氧化后尾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4.75%;利用氧化油70g、水30g和助剂R10.07g搅拌乳化后,乳状液的粘度为42mPa·s,降粘率达到96.77%。因此,在空气辅助蒸汽吞吐稠油过程中,通过添加催化剂可以加快氧气的消耗,添加助剂可以大幅度降低稠油的粘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稠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开展复杂的地层稠油粘度测试,简化PR粘度预测模型求解过程并提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建立了一种基于偏心因子修正的孤北稠油粘度预测模型。通过稠油脱水、掺水实验及不同含水率下的粘度测试,建立可用于PR粘度预测方程的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与含水率和温度的计算关联式,简化地面脱气原油粘度测定实验;通过修正Edmister偏心因子的求解误差,提高PR粘度预测方程的预测准确性。针对孤北1-38井稠油建立粘度预测模型,以多因素、多水平数的地层稠油环境参数为初始条件,进行地层稠油粘度数值模拟。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重质馏分含量高,导致地层压力升高,轻质组分降粘效果不明显,温度、含水率和气液比是影响地层稠油粘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渤海油区稠油资源丰富,已动用的稠油油藏以常规注水开发为主,采收率偏低,如何经济有效地开采这些稠油资源对渤海油区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油区典型稠油油藏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手段,优化不同地层原油粘度、油藏厚度、渗透率以及不同水体倍数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最优产液速度、焖井时间及注汽强度等关键注采参数。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地层原油粘度的稠油油藏,最优产液速度和注汽强度随地层原油粘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最优焖井时间随地层原油粘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对于不同厚度的稠油油藏,最优产液速度、焖井时间和注汽强度均随油藏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不同渗透率的稠油油藏,最优产液速度随渗透率的增大逐渐增大,最优焖井时间和注汽强度随渗透率的增大逐渐减小;对于不同水体倍数稠油油藏,最优产液速度和焖井时间随水体倍数的增大逐渐增大,最优注汽强度随水体倍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应用多元回归数学方法,得到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模型,并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河南油田稠油斜直井抽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铁岭 《石油机械》2005,33(5):63-65
针对稠油斜直井原油粘度和井斜角较大, 生产时率低等技术难题, 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开展了稠油斜直井抽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种稠油斜直井抽油系统工艺优化设计包括斜直井抽油机的应用、液力反馈式斜井稠油泵的应用、抽油杆柱优化组合设计、抽油杆柱扶正器设计和油管柱优化设计。60口稠油斜直井抽油系统的现场应用表明, 这种抽油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有效率高、有效期长、泵效高和成本低等特点, 解决了稠油大斜度定向井采用有杆泵方式抽油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吐哈油田鲁克沁深层稠油井的井下原油密度高,粘度大,致使常规流量测试方法不能使用。文章总结出的一套应用环空示踪流量测井仪的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在鲁克沁深层稠油井产液剖面测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释成果正确反应井下各射孔段的稠油性质和产出状况。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针对复杂井对仪器进行双探头改造,通过性不够的缺陷也需要在今后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2.
《石油钻探技术》2005,33(4):65-65
稠油化学助采技术是用多种化学药剂复配成降粘剂注入油层,分散堵塞地层孔道的稠油重质成分,降低稠油粘度,以改善稠油的流动性,减少地层对原油的吸附力,提高原油流动能力。化学助采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稠油粘度、解除近井地带的油层堵塞,而且可以减缓油井边水推进速度,降低含水,有效延长单井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3.
稠油流变性的研究对稠油开发方案编制、数值模拟、稠油集输和了解稠油在地下的渗流机理等均是非常重要的。以新疆油田风重5井区稠油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剪切速率、含水等因素对粘度测定影响,同时研究风重5井区典型超稠油的粘温等流变特性和稠稀油掺稀室内实验,为原油的储运和井筒举升X-艺设计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参数,为新疆油田风重5井区稠油开发及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稠油蒸汽吞吐井供液能力与原油粘度和油层厚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特-超稠油蒸汽吞吐井合理排液能力研究,明确了不同油藏条件下抽油泵类型及其工作制度的选择原则,可以快速准确运用于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井的投产,经矿场实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利用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技术(TLC-FID)预测储层中稠油粘度的方法,方便、快捷、经济。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首先,在工作区块内选取代表性稠油样品,用柱色谱制备出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组分,标定各组分在TLC-FID上的相对峰面积—质量校正系数;在此基础上,对一定数量稠油样品进行粘度测定和TLC-FID分析,建立工作区内稠油粘度与TLC-FID数据之间的指数数学关系;最后,测定待预测油层油砂抽提物的TLC-FID数据,通过所建立的数学关系计算其粘度。文中基于我国某油田特定区块的27个稠油样品,对该油田一口单井的152个油砂样品进行了应用研究,建立了该井的储层稠油粘度剖面,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垦西稠油的降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葛际江  张贵才 《油田化学》1999,16(4):320-322
垦西稠油是超稠油,开采的关键在于降粘。探索了温度、溶剂和乳化剂对垦西稠油的降粘效果。升温降粘法是稀释降粘法和乳化降粘法的基础。温度每升高10℃,垦西731 井稠油粘度降低在38% —50 % 范围。稀释降粘法效果明显,加入5 % —10% 的芳烃溶剂即可将垦西731 井稠油的粘度降低到可在52—78 ℃下顺利开采的程度。而乳化降粘法必须在升温降粘法和(或)稀释降粘法配合下使用。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两种主要稠油井筒降粘技术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塔河油田不同稠油降粘举升工艺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掺稀油和化学降粘两种稠油井筒降粘技术适用于塔河油田6区稠油井的开采。简要介绍了两种降粘技术原理,实验室和油井使用结果表明,掺稀油技术适用于稠油粘度大于50000mPa·S、油井含水低于20%的自喷井,在稀油与稠油体积比l:2至1:1时,降粘率达90%以上;化学降粘技术选择的乳化降粘剂XS-2具有抗盐性强、使用温度范围宽的特点,在油水体积比7:3、温度60℃、XS-2用量1.0kg/t原油条件下,T433油井稠油粘度由3156mPa·s降低至345mPa·s。  相似文献   

18.
针对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孤三油藏经营管理区稠油热采的开发现状,从剩余油分析入手开展精细油藏挖潜,对于粘度较高低产低效的稀油单元由水驱转为蒸汽吞吐,原油粘度高、开采难度大的孤南4井区实施油溶性降粘剂+二氧化锯、双空心杆升温井筒降粘等配套工艺,同时采取间歇蒸汽驱、多井蒸汽吞吐、氮气调剖办法来改善蒸汽吞吐后期稠油单元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稠油井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预计至1990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稠油含量有大量胶质、沥清,属于非牛顿液体,粘度高,流动性差。当前我国大多是用高压向井下注入高温干燥的过热蒸气来开采稠油。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将使井下管柱产生蠕动,且腐蚀性较大,管柱落井时有发生。如何打捞稠油井中的落鱼,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引言稠油生产中,与使用稀释剂有同样效果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表面活性剂,以在井筒中形成连续水相的乳状液。它能同疑析的或轻质的碳氢稀释剂降粘一样,用以解决抽油杆下落、泵的砂卡和提高油杆运动速度的问题。图1为原油和在合理温度域内形成的乳状液粘度。当形成的乳状液以水作为外相时,最终粘度几乎与原来的油粘度无关。值得注意的是,在浅井井底温度下,乳状液粘度只是原来油粘度的约1%,这证明使用表面活性剂和水可以明显降低井筒油粘度。然而,不是所有的稠油井都能适用。为了增产,粘度降低后要求井筒具有容纳更多人井油流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