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羊肉剪切力值、水分含量、脂肪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蒸煮时间对羊肉嫩度及营养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羊肉的剪切力值先升高后下降(p0.05),蒸煮0.5 h时,剪切力达到最大值;羊肉的水分含量随着蒸煮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后升高(p0.05),至蒸煮1 h时,水分含量达到最低值;蒸煮1~4 h这个时间段,羊肉中的水分含量出现了显著回升(p0.05);蒸煮超过4 h后,羊肉中的水分含量又出现了下降,但不显著(p0.05);羊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恰与水分含量相反,羊肉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水分含量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羊肉脂肪含量随蒸煮时间的增加变化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说明,蒸煮过程中羊肉蛋白质的热变性和凝胶化程度对羊肉的嫩度、水分含量和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真空低温烹调(Sous vide)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经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的烹调技术。与传统的烹调方法相比,真空低温烹调因能有效减少产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保留食品的原有风味,改善肉制品嫩度等优势而受到大众关注,近几年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肉制品加工。本文主要综述了真空低温烹调技术加工条件和方式的改变对肉制品食用品质的影响,指出适宜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能提高肉制品风味和嫩度、促进营养物质的保留,且低温长时间加热有助于提高肉类的安全性。同时本文还阐述了真空低温烹调与其他技术联用对产品嫩度和安全性的显著影响,为更好地促进真空低温烹调技术在肉制品精深加工中的应用和实现真空低温烹饪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经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处理的鲟鱼鱼堡在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比较不同真空低温蒸煮技术的加热温度对鲟鱼鱼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组相比,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处理显著提高鲟鱼鱼堡的凝胶性,并且达到菌落总数限值的时间推迟10 d以上。而汁液流失率和脂肪氧化水平都会显著增加(P0.05)。随着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加热温度的升高,菌落总数减少,汁液流失率增大,丙二醛和凝胶性的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60℃处理组在第0天的凝胶性比80℃处理组高70 g·mm,汁液流失率减少3%。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最佳加热温度为60℃。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低场核磁共振及电子鼻技术对鲟鱼鱼堡蛋白质结构、水分含量和组成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肉类研究》2016,(12):35-40
真空低温蒸煮技术在保持产品风味、质构、营养品质,延长产品保质期方面优势突出,在欧美国家掀起应用热潮,我国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真空低温蒸煮技术的起源,及其在动物源性食品品质、微生物安全性和保质期以及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华传统食品和中式菜肴工业化、标准化加工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5.
蒸煮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且由于肉粉肠的淀粉含量较高,因此蒸煮时间直接影响该产品的品质特性和糊化特性.本研究将探究不同蒸煮时间对于肉粉肠淀粉糊化度(Degree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DSG)、水分含量、蒸煮损失及水分动态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肉粉肠的DSG和水...  相似文献   

6.
<正>肉在蒸煮时会产生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掌握了这些理化现象,就可解释或预见肉在蒸煮时感官特点的变化。为叙述方便和说明感官特点的变化情况,绘制示意图如下:  相似文献   

7.
进行了思茅松高用碱量高硫化度的硫酸盐法低温蒸煮.在160~166℃的小幅蒸煮温度变动条件下,研究了硫化度和用碱量对蒸煮结果的影响,在160℃、162℃的较低蒸煮温度下获得了得率达46%、黏度为1150~1300 mL/g、卡伯值20~27的质量良好的纸浆.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在4℃环境下腌制后进行真空包装处理,并采用低温烹饪法进行蒸煮加工.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腌制时间、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为影响因素,以低温蒸煮鸡胸肉的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加热时间55 min、腌制时间25 min、加热温度80℃的工艺条件下,真空低温蒸煮鸡胸肉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85℃下不同蒸煮时间(30、40、50、60、70、80、90、100、110、120 min)对低温即食鸭胸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低温即食鸭胸肉的蒸煮损失率显著增加(P<0.05),出品率、离心损失率、压缩损失率、水分含量、pH值及亮度值显著降低(P<0.05),此结果可通过水分分布结果得到有效证实;与此同时,鸭胸肉的嫩度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蒸煮时间达到80 min时具有很好的内部色泽、切面致密性及风味特性(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蒸煮时间对鸭胸肉的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结合水相对含量、红度值、黄度值和感官评定参数(风味、切面致密性、内部色泽)有显著的上调影响,尤其是蒸煮时间为80 min时。综上所述,蒸煮温度为85℃、蒸煮时间为80 min时所得到的低温即食鸭胸肉具有最佳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适于油炸加工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原料,对真空低温油炸薯片工艺进行优化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油炸温度100℃、时间90s、真空度为0.04~0.06MPa,在该最优条件下,所得油炸薯片产品的丙烯酰胺含量为0.64mg/kg,明显低于市售传统油炸薯片;且含油量(27%)降低了5%,但是脆度(469.725g)却与市售传统油炸薯片相当。  相似文献   

11.
真空低温烹饪是一种绿色、营养、便捷和安全的新型加工方法。以鲤鱼为原料,采用真空低温烹饪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腌制时间、烹饪温度、烹饪时间3个工艺参数对真空低温烹饪鲤鱼感官评分值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试验后确定真空低温烹饪鲤鱼最佳工艺为:腌制时间56.5 min、烹饪温度71.5℃、烹饪时间10.5 min。在此条件下,真空低温烹饪鲤鱼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TVB-N和TBA),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规定且优于常规蒸煮鲤鱼。  相似文献   

12.
真空低温烹饪技术是指食品经真空包装后在精确的温度和时间控制下的烹调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烹饪方式,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控制保证了食品良好的成熟度和质构,真空包装则更好地保留了食品的营养品质,并延长了食品的货架期。本文综述了真空低温烹饪技术的来源、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及其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并结合当前该技术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列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更好地促进真空低温烹饪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即食水产品和实现真空低温烹饪水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真空低温油炸杂色蛤的工艺,以含油量、脆度、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确定3个指标的权重,并计算3个指标的综合评分,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油炸温度、油炸时间、脱油频率进行工艺优化,并通过测定色泽、失重率、收缩率、含油量、含水量和感官评分指标对比传统油炸和真空低温油炸杂色蛤品质。结果表明:油炸时间13min、油炸温度90℃、脱油频率75Hz为较佳参数,此条件下杂色蛤的综合评分为90.92,与模型预测值拟合度较好。与传统油炸杂色蛤相比,真空低温油炸杂色蛤收缩率、含油量和含水量较低,外观饱满,色泽均匀,呈现亮金黄色,感官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14.
探究真空低温慢煮(sous vide,SV)加工对中华管鞭虾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以去头去壳(虾仁组)和去头带壳(带壳虾组)中华管鞭虾为对象,经真空密封后在70℃水浴下分别加热5、8、10和12 min(SV加工),以传统100℃沸水加热2 min为对照(CK),测定加工后虾仁肌肉感官特性、色差、水分含量、蒸煮损失率、质构特性、蛋白质含量及提取率、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和组织微观结构等指标。结果发现,随着煮制时间延长,SV加工中华管鞭虾肌肉L*值和b*值不断上升,a*值先上升后下降,肌肉中水分含量逐渐下降,而肌肉蒸煮损失率、硬度和咀嚼性不断升高。煮制加热过程中,肌肉中盐溶性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和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不断下降。HE染色和SEM结果表明,煮制过程中中华管鞭虾肌纤维受热逐渐发生变性,肌纤维间距增大、肌丝断裂。与CK处理相比,SV处理可增加虾感官评分和水分含量,有效减少蒸煮损失率、硬度和咀嚼性,更好保留水溶性蛋白质、盐溶性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等,并减少不溶性蛋白质的形成。此外,与...  相似文献   

15.
<正>淀粉作为一种肉制品的添加剂,在很多国家广泛应用.在我国,不但许多香肠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淀粉,而且某些火腿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淀粉.在澳大利亚,一种含淀粉的午餐肠是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肉制品,多少年来一直畅销不衰.由于淀粉在肉制品中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为了阐明它在肉制品中的作用,很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6.
林丽 《湖南造纸》2007,(1):26-26
在芦苇蒸煮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作为LG-1渗透剂,不仅可以缩短蒸煮时间,改善浆料质量,而且浆的得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璐  许牡丹 《食品科学》2008,29(3):195-199
真空临界低温干燥工艺加工的干枣保持鲜枣原有色泽,营养成分保存良好,形体丰满,复水率高,组织多孔而均匀.用其浸糖可使操作时间大幅度缩短.蜜枣加工的干制、浸糖、烘干过程均引入真空机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操作工艺和工作参数,总加工时间仅需12h,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性明显提升.蜜枣含糖量可超过78%,极易损失的VC成分其保存率可高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桉木和竹子混合硫酸盐法DDS蒸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用碱量、硫化度、升温时间、最高温度等因素对桉木和竹子硫酸盐法DDS蒸煮工艺进行了探索,确定最佳蒸煮工艺为:用碱量17%、硫化度25%、升温时间140min、最高温度170℃。并用KajaaniFS-300纤维质量分析仪对桉木浆和桉木与竹子的混合浆进行了纤维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西瓜皮中果胶提取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西瓜皮中果胶提取的一般工艺方法从脱色剂、酸度调节剂、蒸煮时间、提取次数及碱度调节剂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特别是考虑到个体户的实际情况,笔者还就一些较复杂的工艺流程如真空浓缩、过滤等进行了简化改进,进而摸索出了一条既成本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又产率高、质量好的工艺方法,特别适用于在个体户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植物鞣制是一种使用天然材料并使皮革具有多种功能的鞣制方法。这种鞣制方法的缺点在于植物鞣剂(VTA)穿透皮基体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有必要通过应用超声波等手段使这种传统的生态友好鞣制方法转变为制革人员喜欢的高效鞣制方法。本研究是有关超声波影响植物鞣制工艺的。研究了加工时间、超声波功率以及预鞣处理等重要过程参数对于植物鞣剂吸收率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于成革收缩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超声波能够显著加速植物鞣制过程。当应用120W~210W超声波时,植物鞣剂的吸收率约增加30%-40%。为了弄清楚超声波加速植物鞣制过程的机理,研究了预超声波处理对于基体(皮)以及鞣剂(VTA)的影响。在鞣制工序前的超声波预处理能明显降低植物鞣剂的尺寸从而促进鞣剂的渗透。从实验数据中计算得到的应用指定条件的超声波时,植物鞣剂的扩散系数(D)增加了1倍(D:2.64&#215;10^-5cm^2/sec)。因此,在植物鞣制过程中应用超声波能够改进扩散速率从而明显节省加工时间并提高成革质量。这种鞣制方法能够方便地在常规划槽或鞣制系统中实现大规模加工。因此,这种新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