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软岩流变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描述工程软岩的复杂流变特性,提出了2种非线性元件-蠕变体(CYJ体)和裂隙塑性体(L体),并将它们和描述衰减蠕变特性的开尔文体(K体)、描述瞬弹性的虎克体(H体)及圣文南体(S体)相结合,得到了一种新的复合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了其流变本构方程;讨论了该复合模型在恒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特性及恒加载速率下的流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能描述软岩在低应力时的弹性和粘弹性(稳定蠕变),而且能描述软岩在较高应力时的弹性、塑性、粘弹性和粘塑性(不稳定蠕变)。  相似文献   

2.
软岩黏弹塑性流变特性及非线性蠕变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方式,对金川有色金属公司Ⅲ矿区软弱矿岩进行流变试验,探讨了软弱矿岩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建立了软岩的非线性蠕变模型.结果表明: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下软岩有明显的瞬时应变硬化趋势,软弱矿岩JC1099试件的黏弹性应变分量与黏塑性应变分量之比为3.15~6.58,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蠕应变中黏塑性应变占的份量总体上有增加走势;在低应力水平下,蠕变变形趋于稳定状态,在高应力水平下,软岩蠕变往往表现出加速蠕变特性.建立的非线性蠕变模型可以用统一的蠕变方程来描述软岩蠕变的3阶段,将该模型应用于金川Ⅲ矿区矿岩蠕变试验,蠕变试验曲线与理论曲线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形态与适时支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特征值法分析了围岩变形形态与支护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确定最优支护时间的原理和方法,并用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简单易行的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分析隧道断面形状、初始地应力状态和岩体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比较分析了围岩及初期支护在大变形条件下的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围岩的非线性主要是材料非线性和接触的非线性,破坏模式表现为小应变大位移;(2)初期支护受几何非线性影响显著,力学分析应采用大变形理论;(3)初期支护应采取降低几何非线性影响的结构,改变弯曲变形模式,提高支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深部软岩巷道支护困难问题,首先对围岩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基于不同埋深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巷道开挖和围岩支护两方面对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与控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随软岩巷道埋深增大,巷道围岩变形呈线性增大趋势;在深部高地应力下掘进巷道时,全断面开挖法围岩变形最大,...  相似文献   

6.
软岩巷道锚注支护结构蠕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锚注前软岩巷道围岩应力状态进行弹塑性分析,计算出锚注前围岩残余强度区半径;在此残余强度区内进行注浆,并将注浆区再细化为弹性区和塑性区,引入岩石蠕变的鲍尔丁-汤姆逊模型,建立了软岩巷道锚注支护结构的蠕变分析模型,采用塑性区岩体体积不变的假设,对锚注支护结构进行了黏弹性分析和黏塑性分析,推导出软岩巷道锚注支护结构应力及位移的蠕变公式.理论分析与相似模拟结果表明:软岩巷道锚注支护结构弹性区应力与时间无关,塑性区应力随时间而变化;弹性区、塑性区位移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最后趋于一定值,且塑性区位移与半径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巷道围岩非线性时空演变神经元网络预报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提出信息扩散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神经元网络研究了煤体-煤体巷道和煤体-煤柱巷道的u0,v0和u1与巷道围岩对每类聚类中心的隶属度、支护强度影响系数、断面影响系数及煤柱宽度的关系,建立了巷道围岩非线性时空演变神经元网络预报模型.并用巷道围岩移近量实测值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岩巷道难支护的主要原因是对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结构认识不清、支护对象不明确的问题,论述 了应用地震技术探测软岩巷道损伤破坏范围的可行性,以显德汪矿主运输大巷为试验研究对象,利用地震技术对巷道进行了全断面探测,实现了软弱结构面的空间定位和围岩结构的精确探测,从而为支护形式和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矿压观测了解软岩巷道变形破坏规律,根据不同岩性巷道采用不同力学性质的支困,研制了平枯曲腿支架解决以水平应力作用为诉巷道支护问题,获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护巷煤柱宽度与巷道围岩变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研究大量受采动影响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和围岩变形的基础上,提出了巷道在采动期间的围岩变形量,以及采动稳定期间的围岩变形速度同护巷煤柱宽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巷道服务期间的围岩变形总量与护巷煤柱宽度之间的关系式,为选择护巷煤柱宽度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微机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根据电路暂态过程性质,测量可控硅整流弧焊机输出电感器的非线性电感值,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首次给出电感值与电流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这将为研究和设计焊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单自由度、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傅里叶变换在研究振动系统任意非周期信号响应中的应用;研究了小波分析在振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讨论了振动控制系统中的数学模型;为更好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振动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断续节理岩体中围岩破裂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断续节理对围岩破裂区形成与扩展以及破裂区大小的影响,采用真三轴巷道平面应变模型试验台,运用数字照相进行变形量测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断续节理岩体中裂纹的产生、扩展与贯通机理及其围岩的破坏失稳行为.结果表明:在断续节理岩体中,围岩破裂区是由于新生裂纹与原有节理相互贯通,导致岩体中产生纵横交错的贯通裂隙所致;在断续节理的影响下,巷道围岩破裂区并不是均匀发展,而是首先产生于顶板节理附近,然后向巷道周边其它相邻部位发展;最终的破裂区厚度在平行于节理方向最大,而在垂直于节理方向的厚度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软弱夹层倾角和含水率对含软弱夹层复合岩体的力学性质和破坏特征的影响,通过室内制样,制作了含5种不同倾角和3种不同含水率软弱夹层的复合岩体,并进行室内单轴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倾角的增大,软弱夹层的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减小,峰值点应变增大;实验中,无论软弱夹层倾角为多少时,软弱夹层两侧最先破坏,当软弱夹层倾角θ=15°、20°和25°时,软弱夹层不仅发育有两侧破坏,还发育始于左侧顶面止于右侧底面的贯通斜裂纹,并且也通过理论部分研究推测出对应的破坏模式;当软弱夹层倾角不变,随着软弱夹层含水率的增大,软弱夹层的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先增大再减小,峰值强度点应变先减小后增大,含水率ω=8%试样的承载能力最强,此时软弱夹层的峰值强度和变形模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隧道围岩的变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演化过程,按照数学思想依据自然界生物生长动态过程建立Logistic-Verhulst模型,模拟计算围岩应力重分布过程的位移.通过在十漫公路云岭隧道实地监测验证,得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变形的超前预报值、收敛趋于稳定的值和趋于稳定的时间,以较高的预测精度,证明了Logistic-Verhulst模型在隧道围岩位移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径向注浆变形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径向注浆技术,为该类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依据.在分析隧道施工中不同注浆方式的基础上,以控制厦门翔安隧道陆域段围岩变形为例,对隧道径向注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阐述了注浆设计方案及实施情况,用监测结果说明变形的控制效果.在隧道初期支护背后进行径向注浆,能增强与围岩的密贴程度,提高围岩的承载力和自稳力,有效地控制隧道初期支护结构沉降和变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例介绍软弱围岩浅埋隧道(尤其是洞口段)地表用砂浆锚杆进行预加固的施工方法、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投标报价决策模型中对投标者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缺乏考虑的局限性,提出了以“报价优胜概率”和“价格变差概率”为基础,采取表算形式,针对不同风险建立“保守定价法”决策模型。同时提出了投标报价的评估和优化,以求从投标者面对的竞争环境和自身技术、管理水平两方面,确定出合理、科学的报价。对如何正确运用“保守定价法”加强投标报价决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软弱破碎围岩浅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特性,依托陕北某连拱隧道实际工程,通过现场布设监测仪器系统开展了拱顶沉降、围岩变形长期测试,获得了随施工过程拱顶沉降及围岩径向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近似于Peck沉降曲线,越靠近隧道中心地表沉降越大,最大沉降值产生于左线隧道开挖落底后,约为12.1 mm;拱顶沉降沿隧道纵向变化规律为:中导洞>正洞>左右侧导洞,中导洞表现为拱顶下沉,侧导洞则是水平收敛,上台阶施工因未临时仰拱封底而其收敛变形显著大于下台阶施工;随距隧道壁面距离增加,测点累计变形量逐渐减小,K21+970测试断面围岩松动区约2 m,因测线布置限制,K21+970测试断面松动区超过4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