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3,(10):99-103
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水平年农业灌溉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流域现状设计规模大于6 667 hm2的灌区共有87处,设计规模大于6.67万hm2的特大型灌区共有16处;基准年农田灌溉定额为6 510m3/hm2,林牧灌溉定额为5 130 m3/hm2;预测202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685 m3/hm2、林牧为4 410 m3/hm2,203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385 m3/hm2、林牧为4 305 m3/hm2;基准年农业可供水量272.3亿m3、缺水91.5亿m3,2020年农业可供水量268.1亿m3、缺水78.0亿m3,2030年农业可供水量276.4亿m3、缺水70.1亿m3;基准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517.7万hm2,预测2020年达到558.9万hm2、2030年达到579.9万hm2;基准年林牧灌溉面积52.7万hm2,2020年达到63.9万hm2,2030年达到78.9万hm2。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晋祠水稻的种植面积、口感和品质均有所下降,为了挽救晋祠大米的品牌和口碑,利用当下有限的晋祠泉水进行晋祠水稻的节水灌溉试验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湿-晒处理的各项田间农艺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优于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10 040 m3/hm2,7 790 m3/hm2,12 485 m3/hm2;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水分生产率分别是0.795 kg/m3,0.793 kg/m3,0.596 kg/m3。通过节水灌溉试验,为当地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究适宜多砾石砂土地区膜下滴灌玉米高产、高效节水的灌溉制度,针对该地区滴灌玉米缺乏相关灌溉制度的突出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水定额(300 m3/hm2(W1)、375 m3/hm2(W2)、450m3/hm2(W3)、525 m3/hm2(W4)、600 m3/hm2(W5))对玉米生理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灌水定额对玉米生理指标有促进作用,能够加速籽粒发育;灌水定额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与耗水量呈线性变化。灌水定额大于525 m3/hm2时,对生理指标和产量无显著影响。灌水定额低于450 m3/hm2时,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影响了产量构成要素,使玉米最终产量受到限制。在W4处理下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达到峰值。综合试验分析表明,在多砾石砂土地区选择灌水定额为525 m3/hm2的灌溉制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酿酒葡萄在砾石土质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合理灌溉制度,选取贺兰山东麓砾石土典型试验区,以五年生赤霞珠品种为研究对象,设计2 550、2 850、3 225、3 600 m3/hm24个不同定额的灌水处理,应用TDR土壤水分剖面仪和土壤水势仪,监测生育期滴灌前后不同土层含水率与水势变化,针对监测数据从灌水处理整体与单个生育期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酿酒葡萄在砾石土条件下不同滴灌定额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最终提出生育期适宜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在0~40cm土层范围内变化较明显;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势变化规律与灌溉定额的大小有关;1m深土壤水分蓄存比并不是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是当灌水量达到某一定额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分蓄存比减小,砾石土单次灌水量高于300 m3/hm2时,土壤水分蓄存比较低,易产生深层渗漏。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日光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特征,选择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作为试验因素,开展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日光温室春茬黄瓜全生育期持续92 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15~16次,平均灌水周期为5~6 d,次灌水量为267~271 m3/hm2,全生育期适宜的灌溉定额为4 065~4 275 m3/hm2,产量可达9.9万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反季节储水灌溉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敬平 《山西水利》2007,23(1):66-67
基于大田反季节灌溉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的灌水定额下,作物播种前和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反季节储水灌溉后,植物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率大大增加,有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反季节灌溉灌水定额为3 000 m3/hm2时,土壤水分有效性最高。研究结果对于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解决来水与灌溉用水错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龙江西部风沙土区多风少雨,春旱严重,粮食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等实际问题,于2009年在黑龙江省杜蒙县进行了交替隔沟灌溉条件下的玉米耗水规律及其产量的试验研究,为当地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试验表明,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拔节—抽雄期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在抽雄—灌浆期最大。交替隔沟灌溉在适宜的灌水量水平下,产量增加显著。本试验中产量最高时,生育期灌水定额分别为苗期325 m3/hm2、拔节期300 m3/hm2、灌浆期400 m3/hm2。各生育期耗水量分别为播种—苗期38.92 mm、苗期—拔节91.14 mm、拔节—抽穗100.00 mm、抽穗—灌浆65.49 mm、灌浆—乳熟53.28 mm、乳熟—收获33.35 mm。  相似文献   

8.
宁夏半干旱区玉米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宁夏半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宁夏扬黄灌区规模推广玉米大田滴灌缺乏相关滴灌灌溉制度的突出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与示范区技术应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玉米裸地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在综合分析玉米生育期灌溉定额、土壤含水率变化、耗水量、作物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玉米生育期滴灌11~12次、灌水定额300~450 m3/hm~2,灌溉定额4 200~4 425 m3/hm~2的滴灌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大田滴灌目标产量15 000 kg/hm~2,水分生产效率达到3.0 kg/m3,玉米滴灌较大田畦灌可提高经济效益3 735元/hm~2,同时节水1 800 m3/hm~2、节水30%以上。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及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防治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对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影响,本文以新疆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HYDRUS-2D软件对不同地下水位下的土壤含水率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为1m时,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作用较强,灌溉定额3000m3/hm2较为适宜;地下水埋深为2.0m时,灌溉定额4500m3/hm2较为适宜,此时棉花基本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埋深为3m时,地下水对土壤水已无补给作用,灌溉定额5550m3/hm2较为合适,此时水分胁迫时间累计14d。研究结果为指导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棉花种植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较长时间小区试验,对水稻3种灌溉方法的产量、用水量、水分生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水层灌溉与薄露灌溉、习惯灌溉相比,早稻分别增产651,990 kg/hm2,增产率为10.3%、16.5%;晚稻分别增产717,1 175 kg/hm2,增产率为9.9%、17.4%。同时,灌溉水量早稻分别节水830,3 150 m3/hm2,节水率为46%、69%;晚稻分别节水1 410,2 955 m3/hm2,节水率为58%、74%。无水层灌溉早稻、晚稻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67,2.94 kg/m3,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现状统计与水利普查分析修正、用水比例、水土平衡综合法分析表明,干旱新疆区地方系统,农业用水占总供水量93%和90%时,2020年灌溉面积为423.1和409.7×104hm2,相当于达到灌溉水利用系数0.52及综合毛灌溉定额9 075 m3/hm2水平;2030年灌溉面积为470.5和454.8×104hm2,相当于达到灌溉水利用系数0.57及综合毛灌溉定额8 355 m3/hm2水平,分析指出,降低灌溉定额、提升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农业高效节水规模,是稳定和推进灌溉面积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肇州县库里泡沿岸盐碱地改造后的水稻灌溉制度,由于该县无水田,基础数据采用1951-2007年(57年)的降雨资料和临近肇源县中心灌区试验资料。计算结果表明,非盐碱地设计灌溉定额为6 405 m3/hm2,盐碱地设计灌溉定额为7 965 m3/hm2。该结果为库里泡沿岸水田灌溉提供实践参考价值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幼龄枣树滴灌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环塔里木盆地干旱区的气象条件,采用525、450、375 m3/hm2共三种试验灌水定额,研究了幼龄红枣树生育期的耗水规律,并对不同耗水量的枣树产量和水分生产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25、450、375 m3/hm2三种灌水定额下的耗水量分别为596、503、435 mm。不同处理的耗水量和耗水强度均呈现出盛花期>幼果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萌芽期的耗水规律。耗水量503 mm处理的产量为506 kg/hm2、水分生产率为1.67 kg/m3,均为最优,因此该区适宜的灌水定额为450 m3/hm2。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日光温室油桃不同物候期的需水特征,选择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作为试验因素,设立不同灌水处理开展滴灌灌溉制度试验,为设施油桃的种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显示:日光温室油桃年生长周期持续约365 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22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6 d,平均灌水定额为185 m3/hm2,年生长周期灌溉定额为4 080 m3/hm2,油桃产量可达3.0万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水稻控灌是根据水稻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而制定的灌溉方法,水稻生育期、水分敏感期采取浅水层满足需求要求;对水分非敏感期的生育期采取湿润灌溉,控制灌水,节约用水。水稻灌水有促有控防止倒伏,实现了节水增产增效。每hm2用水量1.5~2.0万m3,产粮9750kg。  相似文献   

16.
经过对三屯河灌区3种作物灌溉制度的监测发现,制种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需要灌水9次,灌溉定额为4 422. 05 m~3/hm~2,有些偏高;葡萄在整个生育期内灌水13次,灌溉定额为4 169. 63 m~3/hm~2,比较适宜;籽用葫芦在整个生育期内灌水10~11次,灌溉定额为3 285. 75 m~3/hm~2,比较适宜。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昌吉市三屯河灌区3种作物灌溉制度的合理优化有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选择灌水量、灌水周期、灌水次数作为试验因素,开展完全组合的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日光温室春茬番茄全生育期共持续130~135d,适宜的膜下滴灌灌水次数为29次,平均灌水周期为4~5d,平均次灌水量210m3/hm2,适宜的灌溉定额为6150m3/hm2,产量15.3×104~16.05×104kg/hm2。  相似文献   

18.
在赤红壤甘蔗试区开展灌溉试验,以微喷灌为灌溉方式,设置1500 m3/hm~2(MSI1)、2250 m~3/hm~2(MSI2)、3000 m~3/hm~2(MSI3)3种灌溉定额,以不灌(CK)作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甘蔗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与CK相比,微喷灌能有效促进甘蔗生长,提高各项农艺指标,其中MSI1的出苗率最高,MSI2则在分蘖率、蔗茎生长速度方面表现最好;②各处理对甘蔗产量性状的灌溉效应均表现为:MSI2MSI1MSI3CK,且MSI2的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均显著高于CK,MSI1、MSI3。以上指标虽然高于CK,但差异并不显著。由此可见,在微喷灌模式下,以2250 m3/hm2为定额的灌溉组合对甘蔗增产作用最显著,可以据此制定节水高产灌溉制度进行大田推广和示范。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地面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监测实验,研究了棉花生育期不同灌水定额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越大,产量越高.但灌水增产效应与灌水量并不总是成正比增加,而是呈抛物线型,达到一定值就会减产.在棉花全生育期中,前期灌水对棉花生长影响不大,后期影响较大,故应根据其生长特性,合理安排灌溉制度,适时适量灌水,避免浪费水资源.通过实验分析,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灌水量以3 900~4 200 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现有渠线和现浇混凝土板的方案对灌区实施改造,灌区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年节水量326万m3,节约了水资源.灌区综合毛灌溉定额由5710.95 m3/hm2降低到5100.90 m3/hm2,水的利用率提高,有效缓解了用水紧张的矛盾,农牧民参与生产积极性提高,增加了就业人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而巩固了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