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H.323协议的视频会议网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H.323协议的视频会议网守,该网守具有地址翻译、接入控制、带宽控制、区域管理等基本功能,能够与符合H.323协议的端点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2.
1. H.225.0分组和同步标准协议 H.225.0协议描述了H.323设备之间互相通信的呼叫方式,定义了RAS消息、Q.931消息和RTP /RTCP协议的具体格式。 (1)RAS消息是网关与网守之间为了登记、管理、状态、带宽改变和两者脱离关系等过程所需要的信令,它不受H.245协议的控制,VoIP不存在网守时,不建立RAS 信道;VoIP存在网守时,RAS 信道则是最早建立的信道。 (2)Q.931是ITU-T DSS1信令,原用于ISDN的2B+D用户线。H.225.0协议使用了Q.931编码,改动很少。 协议辨别: 0×08(表示呼叫信令消息)。呼叫参考值:…  相似文献   

3.
H.460协议在H.323终端进行通信时采用网守进行中继媒体数据,这将使网守负担增加及通话质量下降.文中对H.460.17、H.460.19协议进行了扩展,增加了基于P2P的连接方法以及对NAT的检测机制.基本思想是由网守收集必要的网络信息,并通过H.2250消息的nonStandardData域,实现网守与终端之间非标准信令数据的交互,通知支持协议扩展的终端对媒体地址进行连通性检测,使终端之间建立最优的媒体数据通道,实现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4.
呼叫转移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往目的地的呼叫,转移到其他通信网络或终端上.在基于H.323系列协议的VoIP系统中,呼叫转移由网守实现,该功能有助于提高呼叫有效接通率和开展增值业务.针对H.323协议中的网守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新的呼叫转移设计方案,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VoIP技术--语音和数据的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VoIP(Voice over IP)的基本组成构件即网关(Gateway)、网守(Gatekeeper)的概念和用途。讲述了语音在IP网上传输的基本原理,语音和数据、数据和IP包之间的转换和传送过程。在H.323协议栈的基础上详细讲述了H.248,H.225,H.245等通信协议和语音编码G.729,G.23l,G.7ll等协议。最后对VoIP的语音服务质量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Openh323是为开发使用H.323协议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程序而专门设计的全功能协议栈。该协议栈封装了大量H.323实体,功能完善,是VoIP领域一个相当重要的基础项目。首先介绍Openh323项目计划,然后描述了协议栈类库结构,着重说明类的划分和协议过程实现机制,并且结合网守技术实现的基本思路从进程模式、类的继承等方面对如何将Openbh323协议栈运用到商用VoIP软件的设计开发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媒体通信的发展,视频会议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基于H.323建议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构建,其中特别讨论了网守在整个系统管理上的作用,并对网守功能的基本实现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引言H.323是一种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讯的标准,包括实时的语音、视频和数据的传输,它规定了多媒体通讯各成员之间的通讯协议,以及各种处理过程,实现了语音(IPPhone)、视频(可视电话)和数据的统一传输,被广泛应用在消费、商业以及娱乐业,目前中国主要电信运营商的IP电话均使用H.323协议作为通讯协议。H.323标准定义的多媒体通讯系统主要由端点(EndPoint)、网守(GateKeeper)、网关(Gateway)、多点控制单元(MCU)等成员组成。各成员之间通过基于TCP或者UDP的高层协议通讯,如:H.255、H.245、T.120、RTP、RTCP等。这些协议相对于其他…  相似文献   

9.
H.323发展领先于其它VoIP协议。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缺乏有效监控,以及H.323协议簇本身的协议漏洞,H.323网络安全问题给H.323系统带来诸多威胁。首先对H.323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介绍,进而对H.323网络安全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最后介绍了国际国内的相关标准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10.
冯雁  彭宇  刘芳 《通信技术》2007,40(11):260-261,264
目前VoIP领域主要有两个信令标准:IETF的SIP协议和ITU-T的H.323协议.文中主要是对SIP和H.323协议的互通进行研究,简要介绍了SIP和H.323协议互通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VOCAL中SIP和H.323互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赵烽  倪强 《现代传输》2001,(1):49-51
随着多媒体通信的发展,视频会议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介绍了基于H.323建议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构建,其中特别讨论了网守在整个系统管理上的作用,并对网守功能的基本实现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2.
IP-PCA(protocol converter A)是一个协议转换器,主要实现中国七号信令IP协议的转换,其会话协议使用H323协议,本论文主要介绍H323协议呼叫处理流程,H.323模块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TMS320DM642(简称DM642)作为处理器的IP视频电话的硬件设计。该硬件主要由音视频采集与回放、数据处理、控制部分等几个部分组成..本方案符合H323协议,可与任何符合H.323协议的终端实现通信,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相似文献   

14.
梅鲁海  倪勇  王芳 《中国有线电视》2006,(18):1798-1802
首先介绍视频会议系统H.320和H.323两种体系结构的特点和相互比较,阐明基于H.320/H.323双协议设计的视频会议系统在应用上的独特优势,然后重点分析和描述视频会议系统中一种典型的H.320/H.323双协议适配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种H.323通信穿越对称NAT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称NAT的穿透方法,可以在不改变现有NAT设备软件及其配置的前提下,解决两个私有网络IP电话终端通信问题.该方法借助于代理网守中继两个话机之间的信令和媒体流,通过对H.323协议的适当扩展完成代理网守与终端话机通信信道的建立.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介绍了IP电话系统的发展概况。然后对业界提出最早也最为成熟的IP电话标准H.323进行了介绍,包括H.323的协议组成、系统结构等。在对RAS协议及其作用进行了介绍后,分析了H.323IP电话系统的域内呼叫路由过程。文章的最后给出了H.323呼叫路由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H.323视讯网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秋云 《数据通信》2003,(5):37-39,42
视讯业务是当前宽带业务中发展的重点,而IP视讯业务网又多采用H.323技术和设备。本文简述了H.323协议、H.323视讯业务网的组成结构及构建H.323视讯业务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H.323协议是由ITU-T提出的一套在分组网上提供实时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的标准,是ITU-T制订的在各种网络上提供多媒体通信的系列协议H.32x的一部分。H.323协议被普遍认为是目前在分组网上支持语音,图像和数据业务最成熟的协议。以下简要介绍该协议的体系结构、特点和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了H.323协议集消息的编解码,ASN.1的PER规则,并提出了一种H.323消息编解码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出现了两个有关Internet电话技术的信令与控制的标准(或协议)。一个就是ITU的H.323(基于包交换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另一个是IETF的SIP。这两个协议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即分组交换网上多媒体会议电话技术。H.323在ISDN的Q.931标准和以前的H系列协议的基础上,采用了比较传统的电路交换的方法,而SIP则在HTTP协议的基础上,采用更为“简洁的”Internet方法。在这里我们将对这两个协议,从复杂性、可扩展性、互通性(可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