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曲丢糟代替米糠生产小曲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新社  陆步诗 《酿酒》2006,33(4):65-66
通过对曲酒丢糟代替米糠生产小曲的效果研究,并对影响小曲出酒率和品质的工艺条件(培曲时间、温度)作了深入的探讨。确定了丢糟的最佳加入量为10%;培曲的时间是5d,温度是26℃。  相似文献   

2.
3.
新糖化液化力检测方法的操作条件为:在1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8g米粉和30mL水调匀,水浴加热糊化后,冷却到60-65℃,加入4g曲样,搅匀。然后水浴60~65℃恒温糖化3~411。最后利用手持折光仪测定糖化液的糖度来判断曲的糖化液化力。此法操作简单、测定速度快、结果可靠、测定技术要求不高,可供质量检测监督部门、酒厂及酒曲厂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桑叶对小曲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桑叶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添加量为9%,制成的小曲霉菌数达4.58×10^4个/g干曲,酵母数达4.77×10^3个/g干曲,细菌数达2.05×10^3个/g干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分别达到498.2mg/g·h、0.82g/g·h、65.1%。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添加量的绞股蓝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绞股蓝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添加量为12%,制成的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分别为483 mg/(g·h)、7.91 g/(g·h)、68.5%.  相似文献   

6.
小曲酒最佳培菌糖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  洪志恒  肖明红 《酿酒》2001,28(2):36-38
对以大米为原料,传统小曲、纯种根霉曲和耐高温型酿酒高活性干酵母作糖化发酵剂的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响小曲酒出酒率和品质的因素(培菌糖化时间、培菌糖化温度和用曲量)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确定了小曲酒生产的最佳培菌糖化工艺条件:培菌糖化时间24h;培菌糖化温度30℃-35℃。用曲量:传统小曲0.8%、纯种根霉曲0.4%、耐高温型酿酒高活性干酵母0.1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决明叶添加量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以及发酵力的影响,以获取决明叶在小曲制作中的最佳添加量。方法:设定决明叶添加量分别为:0、3%、6%、9%、12%、15%制备小曲,通过对成曲中的微生物含量、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进行测定,确定最佳添加量。结果:决明叶的最佳添加量为9%左右。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分别为486mg/g·h、7.94g/g·h、67.8%,均高于传统的白米小曲。结论:在小曲中添加决明叶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决明叶添加量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以及发酵力的影响,以获取决明叶在小曲制作中的最佳添加量.方法:设定决明叶添加量分别为:0、3%、6%、9%、12%、15%制备小曲,通过对成曲中的微生物含量、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进行测定,确定最佳添加量.结果:决明叶的最佳添加量为9%左右.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分别为486mg/g·h、7.94g/g·h、67.8%,均高于传统的白米小曲.结论:在小曲中添加决明叶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质量的影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绞股蓝与辣蓼草对小曲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力的影响,探索小曲制作过程中,各中草药的最佳添加量,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设定草药比、药米比和接种量为3个因素,进行L9(33)正交试验,通过检测糖化力、液化力与发酵力,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8℃培养6d,绞股蓝与辣蓼草比为2:1,药/米为15%,接种量为8%.辣蓼草与绞股蓝的添加对小曲的质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添加不同量的辣蓼草对小曲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糖化力、液化力及发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添加辣蓼草对小曲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合理添加量为12%;探讨和分析了辣蓼草对小曲pH值、透气性等方面影响的机理。(孙悟)  相似文献   

11.
大曲产酒能力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曲产酒能力检测方法的探讨,发现液化力、糖化力、发酵力与经改进后酒化力的检测方法都是检测大曲产酒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早籼米、杂交粮和糯米为原料制备种曲,探讨其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变化,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种种曲中酵母菌、细菌、乳酸菌均呈上升趋势,早籼米和杂交粮种曲二烧时酵母菌最高,分别为4.7×109 CFU/g和6.2×109 CFU/g,糯米种曲三烧时酵母菌最高,为1.2×109 CFU/g;杂交粮种曲在二烧时细菌、乳酸菌最高,分别为2.4×1010 CFU/g和3.2×1010 CFU/g;早籼米、杂交粮、糯米种曲中霉菌先下降至二烧时最低,分别为3.8×104 CFU/g、7.1×103 CFU/g、7.5×103 CFU/g,之后上升至四烧时最高,分别为1.7×105 CFU/g、2.3×105 CFU/g、4.2×105 CFU/g。共分离纯化126株菌,其中酵母菌37株,主要为荚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capsularis)、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和三叶酵母(Saccharomyces mikatae);霉菌29株,主要为横梗霉(Lichtheimia ramose);细菌60株,主要有蔬菜芽孢杆菌(Bacillus oleronius)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或高粱作为原料,经过爆炒之后将其制成曲,将此曲用于黄酒酿造,并与传统块曲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曲的各项理化指标基本相同,但爆麦曲和爆高粱曲具有更高的糖化力;添加3种曲酿造黄酒,爆麦曲和爆高粱曲组产酒速度相对传统块曲速度较快,其所酿黄酒的成品酒中高级醇含量较低,酯类物质含量较高,黄酒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简叙了生产地面强化生麦曲对菌种,曲房,制曲工艺,操作要点,培养时间,温度控制,成品麦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生麦曲,熟麦曲,强化生曲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酒糖化菌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然培养的生麦曲原料,经筛选得稳化菌(米曲霉)SJM—1,SJM—2,SJM—3,SJM—4。经与苏—16试验比较,稳化力和液化力较高,稳化力最高速1262.7g葡萄稳/g曲-h,比苏—16性能好。制曲产酒试验,酒质明显提高,为黄酒生产的优良稳化菌株。(孙悟)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探究不同制曲方式下豉香型白酒酒曲风味变化的差异。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HS-SPME-GC-MS)技术对豉香型白酒传统制曲和机械制曲过程的酒曲中挥发性物质的动态变化情况 进行检测分析,结合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模型对比找出关键差异性风味物质。结果 在制曲过程中传统制曲和机械制曲过程中分别检测出70种和6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传统制曲中酯类和、酸类和醇 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明显较机械制曲高,而机械制曲中醛类、酮类、酚类和烃类物质 含量机械制曲中含量较高。从传统制曲和机械制曲中分别筛选出24种和21种关键香气物质,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物质共有23种,与关键风味相关的物质有9种,传统制曲比机械制曲含量高的有庚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壬酸乙酯、水杨酸甲酯、苯甲酸乙酯等物质。结论 不同制曲方法的酒曲风味有显著差异,传统制曲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更高更丰富。  相似文献   

17.
红曲茶黄酒多酚色谱分析及其对小鼠抗氧化酶活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将绿茶加入红曲黄酒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红曲茶黄酒酚类物质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法检测小鼠血清的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并以传统工艺红曲黄酒对照,考察添加绿茶共发酵对红曲黄酒酚类物质及小鼠体内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绿茶共发酵可使红曲黄酒新增4种绿茶特征酚类物质和咖啡因,儿茶素、绿原酸、没食子酸及总酚含量分别提高27.38%、29.52%、30.77%和37.69%;与传统红曲黄酒相比,小鼠血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力分别显著提高3.05%、12.50%(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2.98%(P<0.05)。添加绿茶共发酵不仅可丰富传统红曲黄酒的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还可提高传统红曲黄酒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豉香型白酒酒曲中酵母分离、选育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豉香型白酒酒曲为含菌样品.经分离得多种菌株,分别对其的发酵力、对糖的利用情况分析.确认X1、X2、X3、X4为主要功能性酵母菌.  相似文献   

19.
有机酸对大曲酒品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中义  畅晓霞 《酿酒》2009,36(5):37-39
有机酸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物质,贯穿于整个白酒生产过程,与培曲、窖泥、发酵中微生物生长、酶及生化反应等有密切的关系;作为白酒的主要呈味物质,对半成品及成品白酒的独特风格、口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