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3.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技术难度、即刻造影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94例心肌梗死患者分成直接、延期及晚期PCI组,病例数分别为38例、22例和34例.术中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梗死相关血管特征、PCI技术难度积分、PCI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三组技术难度积分分别为 1.47 ±1.79、1.82 ±1.72和 2.85 ±2.83(P <0.05),PCI造影成功率分别为 92.0%、91.0%及 76.5%(P <0.05),PCI中严重并发症分别为 5.3%、0和 5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临床指征及方法.方法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介入组)冠状动脉瘘17例,其中应用Cook公司非可控弹簧圈11例,可控弹簧圈2例;Pfm可控弹簧圈1例,AGA公司Amplatzer Duct-Occluder 3例;外科手术(手术组)修补术26例.结果介入组除早期3例因所选弹簧圈太小,而且为非可控,导致术后弹簧圈移位,2例经导管术取出,1例行外科手术修补并取出弹簧圈,其余病例均获成功,平均随访3年.均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手术组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冠状动脉瘘经合理的治疗可取得良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因和诊治方法。 方法 报道2例孕产期妇女因突发胸痛就诊,依据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记物动态变化,心脏MR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 结果 依据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变化,2例孕产妇均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第2例CAG显示前降支近段局限性线状透明影,提示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心脏MRI证实前壁心肌梗死。 结论 SCAD为孕产妇伴发ACS的主要原因,CAG是诊断金标准。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对冠心病的冠脉病变特点研究及在冠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8例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在支架置入前,应用IVUS观察靶血管的斑块特点(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以及偏心程度,测量血管的最小腔径及腔面积、斑块面积,在支架置入后测量血管的最小腔径及腔面积、斑块面积,观察支架的位置,测量支架的对称指数、支架的贴壁程度及支架展开满意度.结果 28例冠心病患者共置入36枚支架,在支架置人后,最小血管腔径及腔面积均较置入前增大,斑块面积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置入后IVUS检查所有支架位置满意,能完全覆盖病变,两端无夹层,30例支架扩张满意,3例未充分扩张,3例贴壁欠佳,占支架置入的16.7%,在更换大一号低顺应性球囊高压扩张或用原球囊更高压力扩张(18~22 atm)后复查IVUS达到满意标准.结论 IVUS可清晰显示冠脉内血管的斑块特点、偏心程度、血管腔径、血管腔面积及斑块面积,在支架置入前可指导选择支架的大小,支架置入后可观察支架的位置、贴壁情况,支架扩张是否充分,是评价冠脉支架置入较理想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3.
14.
曾松柏  曾山  张梅  赵鹏 《工业加热》2016,(3):250-253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低剂量比伐卢定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选取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162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n=80)和低剂量组(n=82)。PCI术前两组患者接受静脉推注负荷剂量比伐卢定0.75 mg/kg,术中标准剂量组以1.75 mg? kg-1?h-1加术后0.2 mg?kg-1?h-1剂量持续给药2 h,低剂量组以1.5 mg?kg-1?h-1加术后0.15 mg?kg-1?h-1剂量持续给药2 h。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给药后5 min、30 min、手术终止时、术后1 h活化凝血时间(ACT)值以及术后1个月内出血事件、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不明原因卒中发生率。结果 低剂量组给药后30 min、手术终止时、术后1 h ACT值与标准剂量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分别为(331.2±53.5) s对(383.5±74.7) s、(324.9±47.6) s对(371.3±65.4) s、(289.6±34.9) s对(314.8±43.1) s,P值均<0.00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心肌梗死、一般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大出血、靶血管重建、支架内血栓和不明原因卒中事件。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中应用低剂量比伐卢定抗凝,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目的研究切割球囊成形术(CBA)治疗高龄患者弥漫性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脉造影示ISR>70%的高龄弥漫性ISR患者117例,分为CBA组(n=74)和普通球囊成形术(BA)组(n=43).于术后6个月随访冠脉造影(QCA)和血管腔内超声(IVUS).结果手术成功率CBA组为99%,BA组为100%;CBA组冠脉管腔的即刻获得大于BA组;两组术后即刻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DS)在CBA组小于BA组(11.81±9.17 对26.33±10.04,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预防.方法 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或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Amplatzer无聚酯纤维栓子(Amplatzer plug)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冠状动脉瘘术后残余漏合并PDA.结果 19例冠状动脉瘘患儿瘘口最窄处平均直径(3.7±1.6)mm(2.5~8.2 mm).右冠状动脉瘘1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瘘8例.与右心室交通14例,与右房交通5例.肺动脉平均压力为(28.0±5.0)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