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庄勘查区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揭露煤层18层,山西组含煤4层;太原组含煤14层。可采煤层为2、3、16、18上,其中3煤层是本勘查区主采煤层。本区煤层虽然受岩浆岩侵入影响程度较大,但本区煤层赋存条件优越,构造形态煤层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主采3煤层受主要褶曲控制,地层倾角一般3~10°。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系煤层气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煤层及煤层气1.1煤层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全区分布有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其中以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层段,煤系和煤层在全区均有分布。太原组一般含煤 2~ 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者 2~ 5层,最大累计厚度 20~ 30m,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中下部。山西组一般含煤 2~ 3层,可采及局部可采者 1~ 2层,累计厚度和最大单层厚度均低于太原组,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中下部。北部含煤性好于南部,从北向南可采煤层层数减少,厚度变小。石炭二叠纪煤炭资源总量约 5000亿 t。从北部的准格尔,向南经保德、兴县、柳林、石楼,到乡宁和韩城,煤级依次为…  相似文献   

3.
方山—白沙矿区是河南新近发现并探明的一大型煤矿床。详细的地质勘查发现,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上部,含可采煤层有两层,二_1煤基本全区可采,七_2煤局部可采,可采煤层厚度7.62 m。二_1煤为该区主要煤层,属不稳定类型。根据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二_1煤属低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粉状贫煤,以民用及动力用煤为主,也可用作炼焦配煤。  相似文献   

4.
沁水煤田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省最大的煤田,老龙湾井田位于该煤田的西南部边缘。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古生界二叠系山西组及石炭系太原组,山西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其中下部发育该区主要的可采煤层3号煤层。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下部发育本区内的另一主要可采煤层15号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沁水煤田老龙湾井田煤炭勘探项目"的勘查成果,利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理论及方法,总结其含煤地质特征及控煤因素,重点剖析了井田内含煤地层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及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区聚煤古地理环境及其对煤层厚度的控制,对山西组3号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对该区煤层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湾井田位于晋获褶断带的西侧,沁水块坳的南端,析城山坳缘翘起带的北侧。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为131.86m,共含煤12~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为8.74m,含煤系数为6.63%,含可采煤层2层,平均总厚度为4.65m,可采含煤系数为3.53%。根据区内钻孔资料,对区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位置、特征及煤质、煤层气含量特征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区内煤层的特征、分类及煤层气含量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矿区主要构造形态为一煤系地层组成的向斜构造,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羊虎沟组,含煤层12层。其中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共由Ⅷ个沉积旋回组成,主要含煤6层,煤层平均厚5.51m,其中可采煤层2层。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以往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研究青海省祁连山西北部石炭纪赋煤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石炭系发育下统臭牛沟组及上统羊虎沟组和太原组,其中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羊虎沟组次之;煤系基底西部元古代变质岩为主、中部—东部以奥陶系为主;太原组分2段,上部为河流—三角洲环境沉积的砂泥岩,下部为海陆过渡环境,以泥质岩、粉砂岩夹石灰岩和可采煤层为主;羊虎沟组为海陆过渡相沉积,以泥岩、粉砂岩夹石灰岩和薄煤层为主。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河东煤田明珠一号普查区含煤地层主要为山西组和太原组,共含煤14层,主要可采煤层为2煤、9煤和10煤,因此煤层对比非常重要,煤层对比必须在正确地层对比的前提下进行,对比的依据、方法主要为标志层对比、地层组合特征对比、煤层自身特征对比、物性特征对比和综合对比,另外煤层对比的可靠性评价也是对比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煤炭技术》2015,(12):116-118
在观察大量岩芯、分析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延川南地区上古生界,主要煤层发育特征进行对比,并对主要含煤地层进行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在研究区发育山西组和太原组2套含煤地层,其中山西组的2~#煤层厚度大,全区广泛发育,是研究区的主要煤层。山西组总体为浅湖相向三角洲平原相的过渡环境,山西组下部浅湖-三角洲前缘环境是最有利的成煤环境。  相似文献   

10.
山西沁水煤田石炭系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下部发育主要可采煤层15号煤层,王坡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翼—晋城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中东部,太行断块沁水块坳的东翼南端,井田及周边井田均未开采15号煤层。基于以往研究方法,结合"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地质补充勘探项目"的勘查成果,总结了井田内太原组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还原了该区古地理环境及聚煤模式,为今后15号煤层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河东煤田三多勘查区位于山西省河东煤田南部,属大宁县、吉县、蒲县管辖范围,面积为340.937km~2。2008~2017年,共竣工可利用47个钻孔,煤芯样由山西地质矿产研究院化验室分析。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轴向北北东—南南西的背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5°~9°;构造以褶曲为主,断层稀少,没有岩浆岩侵入活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可采煤层为1、2、3、9+10(9+10+10_下)、10_下号煤层,煤类为瘦煤、贫瘦煤、贫煤、无烟煤。煤质正常无风化氧化。  相似文献   

12.
查庄煤矿井田煤层均分布在山西组地层中部和太原群地层下部,含煤17层,其中可采煤层10层,可采总厚度15.4m.山西组地层含可采煤层4层,即1、2、3、4层,太原群地层含可采煤层6层,即5、6、7、8、9、10层,10层煤又分两个独立分层101和102,101层煤局部可采,煤厚0.36~1.1m,102煤厚1.11~3.52m.查庄矿开采的10层煤均为102煤,该煤层下距五灰(徐家庄灰岩)强含水层10~37m,平均21m左右,由于10层煤和五灰间距小,隔水层厚度薄,再加上8、9层煤开采对底板的破坏深度的迭加和构造的影响,在矿压和水压的综合作用下,底板极易发生突水.在掘进或采煤过程中,重点防止底板突水,但在10层煤掘进过程中,顶板淋水较大,恶化了掘进的作业环境,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制约着掘进进度和生产接续.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位于晋获褶断带的西侧,沁水块坳的东缘,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为173.53m,共含煤16层,煤层总厚为10.39m,含煤系数为5.99%。在收集区内及周边22个钻孔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煤层气进行评述,总结了区内煤层的特征、分类、用途及煤层气的含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平顶山煤田东段深部煤普查区位于平顶山煤田东部,属原平顶山煤田深部东段普查区的一部分。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中统上石盒子组,划分为9个含煤段,含煤65层。本次综合采用标志层、层间距、煤岩组合特征、动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物性特征等方法,确定地层层序,详细划分含煤地层,对主要煤层二1、四2、五2、六2、七2、八3煤层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其沉积环境特征和聚煤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队煤田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属于远景普查综合找矿。该区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总厚度约120—180米,含煤18层。  相似文献   

16.
<正>企业简介Introduction斜沟煤矿选煤厂隶属于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斜沟煤矿的配套选煤厂,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魏家滩镇。斜沟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共含煤14层,主要可采煤层为8#煤和13#煤,煤种均为气煤。井田内原煤为低~中灰、低硫~中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中等黏结性气煤,是良好的环保型民用及动力用煤,精煤产品更是炼焦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测井曲线法、古生物化石法、煤质特征分析法,对白坪井田主要含煤地层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对比,确定了主要可采煤层二1煤层和局部可采煤层一3及五3煤层的层位。该对比结论在煤田勘探、矿井建矿及生产期间的实际揭露中均已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8.
峰峰煤田属石炭二叠系煤田,含主要可采煤层六层,包括二叠系山西统的2号煤,石炭系太原统的4号、6号、7号、8号和9号煤。其中2、4、6三层煤(上组煤)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已普遍进行开采。7、8、9三层煤(下组煤)由于受煤系下部大青灰岩承压水及煤系基底中奥陶系马家沟灰岩承压水(以下简称O_2承压水)的影响与威胁,目前仅在浅部试采。  相似文献   

19.
山东昌邑李家埠勘查区位于华北坳陷之济阳坳陷区、鲁西隆起之沂沭断裂带和鲁东隆起之胶北隆起区的过渡地带,含煤地层属古近纪五图群李家崖组。W-2、W-6钻孔分别揭露煤层若干层,其中可采煤层2层。尽管古近纪李家崖组含煤地层标志层不明显,但通过对2层可采煤层测井曲线特征、煤层间距、煤层特征等方面的对比,证实2层可采煤层分别为煤1、煤2,具有进一步勘查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玉川井田位于准格尔煤田南部,井田含煤地层为山西组和太原组上部,含可采煤层5层,主要可采煤层为6上和6号煤层,属较稳定类型。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宽缓的背斜,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井田内煤层属中灰、低硫-中硫、低磷、中低-高发热量的长焰煤,是良好的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