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鹤煤三矿通过对矿井三水平北翼运输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四水平北翼第一辅助回风巷和3109皮带巷做为32采区新运输系统的一部分,减少掘进工程量;通过掘进小煤仓和利用-550m水平北回风石门回风系统进行掘进和四水平北翼第一辅助回风巷贯通,避免两次揭煤,节省了人力和资金,同时消除了揭煤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2.
鹤煤公司八矿中央采区30022工作面使用悬移支架支护,在推至四联络巷附近时与新运输巷形成垂高落差2.1 m、水平相距6 m的状况。为保证推采正常进行和生产施工安全,提出下述技术方案:延长新运输巷并与工作面提前贯通,使工作面机电运输设备和运输巷提前搭接;在距新运输巷10 m处起将原运输巷的联络巷的支护材料和机电设备回收升井。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材料及设备的复用率,并且增加原煤产量370 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北部采区回风巷两侧均为采空区,顶板较破碎,巷道顶帮压力大,前方预透64-10回风巷,64-10回风巷为早期掘进的锚喷巷道,测点已经掉落或者损毁,附近无测点可引用,故把北部采区回风巷的原始数据引至64-10回风巷预透处附近,并在贯通前对北部采区回风巷进行了大复测,从而确保两条巷道使用了同一条导线边,保证了巷道的安全准确贯通。  相似文献   

4.
大恒煤业下组煤西翼轨道巷直墙半圆拱锚网喷支护,净断面宽4.5m×高4.5m。巷道围岩破碎,局部巷高达5.5m,测量时全站仪对中困难,仪器高及棱镜高丈量困难。该矿通过优化测量方案,制定针对性技术措施,实现了大断面一次成巷直线双向施工高精度贯通,中线偏差0.047m,腰线偏差0.045m,为矿井向下组煤开拓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官地矿为扩大生产,改善井下通风条件,决定在南五区2#煤回风巷垂直向下施工两个瓦斯抽放孔,与南五区6#煤回风巷以及南五区8#煤集中胶带巷贯通。为了精确测定瓦斯抽放孔在6#煤以及8#煤所在的具体位置,制定了测量方案:将瓦斯抽放孔位置标定在2#煤回风巷,经过相应精度的联系测量,从而确定其在6#回风巷及8#煤集中胶带巷的准确位置,通过对所测瓦斯抽放孔的贯通实际、偏差值与设计限差进行了对比,测量成果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阳煤五矿补东回风巷现掌头岩性为陷落柱,以砂质泥岩、细粒砂岩为主,含少量煤屑。根据地质部门预测预报,施工20m将揭露15~#煤。本文从加强组织领导、通风瓦斯管理等方面对补东回风巷揭煤安全技术进行研究,确保巷道揭煤工作的顺利进行,杜绝瓦斯事故。  相似文献   

7.
王永法 《中州煤炭》2012,(7):71-72,86
为解决鹤煤公司六矿-600 m北大巷施工进度缓慢问题,从-600 m北大巷南端向北施工,与该巷道北端实现贯通。在六矿-600 m北大巷贯通测量中,使用了陀螺经纬仪定向、井下"三架法"导线测量与"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代四等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技术,并对贯通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效果检验证明,采用上述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施测方法有效控制了测量精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文亚 《煤》2013,(2):47-48,64
山西朔州平鲁区芦家窑煤矿8402胶带巷从下部穿越回风巷,揭发距离仅0.2 m。为保证顶空过揭发安全,该矿采取对上部回风巷顶板补打锚索锚杆加强支护,稳固其上覆岩层,利用原岩自身应力主动支护技术控制了顶板岩体的离层,实现了较理想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西曲矿北三盘区28307工作面副巷联络巷因断层影响而无法与北三下组煤集中运煤巷贯通,通过研究施工简易溜煤眼勾通运煤系统,解决巷道掘进时的出煤问题,并体现了简易溜煤眼兼顾便利性和经济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于洋 《煤炭科技》2023,(5):161-165+169
针对穿层巷道交叉贯通期间处于中等冲击危险区域以及贯通期间应力集中的问题,以张双楼煤矿23910工作面溜子道和溜子道联络巷交叉贯通掘进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贯通期间的应力分布情况及不同穿层阶段演化规律,制定了贯通阶段的冲击地压监测方法和防治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联络巷穿不同岩性期间,应力集中程度不同,穿细砂岩段期间,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低于36.57 MPa;穿泥岩段时,超前支承压力显著增大,支承压力峰值为39.08 MPa,应力集中系数1.3;穿9煤阶段时,超前支承压力下降至37.55 MPa。联络巷开挖距贯通20 m以上时,帮部煤体垂直应力差异不大,距联络巷贯通10 m时,该处煤体垂直应力出现拐点,贯通后该处垂直应力大幅提高,增长约8 MPa,比原垂直应力增加了17.4%。研究结果对穿层巷道贯通期间冲击地压防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前在距顺槽皮带Ⅰ机尾123m处施工一条长度53m的补充巷道,并将其与上平巷后900m方向贯通,形成60°与90°的两个夹角。当工作面推进上巷剩余140m时,将顺槽皮带Ⅱ机头延至新掘运输巷内,自制一部53m皮带机与顺槽皮带Ⅱ及顺槽皮带Ⅰ搭接后形成1301N上平巷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大断面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切眼掘进一次成巷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在东易煤矿90101综采工作面应用,采用EBZ160悬臂式综掘机掘进割煤,配合掘进机二运转载机、40 t溜子出煤,全断面掘进分两次施工,掘进机割煤先施工老塘侧部分,再掘进剩余部分断面,如此往复,直至巷道贯通。实践证明:厚煤层大断面综放工作面切眼施工技术减少了准备工序所用工时,优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大断面切眼掘进单进水平,实现了安全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3.
卧龙湖煤矿北翼采区主采8煤层为突出煤层,煤层松软且原始瓦斯含量大。在8104切眼临近与8104风巷贯通前20 m区域,受8103采空区、附近断层及巷道贯通应力影响,地应力突然增大,为矿井的防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严重威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通过在应力叠加区域改变消突方案,合理布置钻孔,有效地消除了工作面应力叠加区的突出危险性,为卧龙湖煤矿北翼采区巷道贯通前消除集中应力威胁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瑞峰 《煤炭技术》2020,39(9):116-118
西曲矿北翼集中运煤巷施工过程中需与连接采空区的28205副巷空巷贯通,为防止贯通时采空区的有毒有害气体涌入,应用注浆技术将28205副巷空巷与采空区提前隔绝,通过在贯通处布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本次注浆施工效果显著,无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现象,确保了贯通作业顺利进行,保证了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研究成果可作为其他煤矿遇到类似条件借鉴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潘一东新建矿井-725~848 m西翼胶带机上山巷道揭煤情况:所要揭开13-1、12煤层组的瓦斯压力高达4.9 MPa,煤质松软,穿越石门、煤门距离长,并且需从主井单独布置1个下山通风系统,揭煤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异地揭煤法"揭开13-1、12煤层组;根据巷道掘进情况,-805 m联络巷与胶带机上山在煤层组内相遇,需共同揭开煤层组,根据揭煤难易程度,首先在"异地"-805 m联络巷揭开13-1煤,然后沿着煤层反方向分别向上、向下揭开煤层组完成西翼胶带机上山的揭煤工作。在胶带机上山掘进至13-1煤层顶板7 m时,专门布置1条64 m措施巷进行揭煤区域瓦斯治理,又经过严格施工和区域、局部效果检验,采用远距离放炮揭开了煤层组。"异地揭煤法"揭煤较传统揭煤方案缩短了1/4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6.
十二采区高抽轨道巷施工中遇D-91陷落柱。柱体内充填岩性以泥岩、砂岩为主,局部含有构造煤,胶结致密,不含水,预计影响范围38 m。通过对掘进巷道安全过陷落柱的技术研究,采取补打加强锚索、套支梯形棚、掼钎维护顶板、放炮临时支护等措施,保障了过构造期间的安全掘进。  相似文献   

17.
补连塔煤矿31401工作面临近贯通时顶煤厚度太薄,加上煤层顶板结构复杂,强度小,矿压显现明显,至距停采线7 m时,30架~120架范围全都出现漏矸。通过论证,制定出暂停推进工作面,从通道正帮向剩余煤体注玛丽散,将其铸成玛丽散实体的方案。从而增加了煤体强度,控制住了顶板,确保剩余段贯通时对采高做了大幅度调整,最终取得较理想的贯通质量,为回撤工作创造了较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3_下905运输巷机头硐室在施工过程中需贯通3_下903材料巷溜煤眼中段,贯通处跨度较大。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防坠落措施确保了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平煤集团十矿三水平己三采区煤仓位于-870 m水平运输巷车场及己三采区胶带运输巷交叉口处,煤仓设计深度为18.58 m,净宽为3.0 m,掘进直径为3.3 m。根据煤仓施工规格以及现场条件,决定先使用LM-120反井钻进施工直径1.2 m反井钻孔,作为后续煤仓施工的通风孔、溜煤孔;后采用钻爆法对煤仓进行扩刷,并详细对反井钻孔施工、爆破钻孔布置以及煤仓施工时辅助措施进行阐述。采用反井钻机施工煤仓方法耗时为20 d,较传统煤仓施工方法工期缩短2/3,实现了煤仓的快速、安全、高效施工。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马道头煤矿北七盘区回风大巷回风联巷掘进顺利贯通,避免巷道对接贯通时形成台阶,在贯通区段采用底板对底板贯通,从北七盘区回风大巷回风联巷工作面向北一盘区回风大巷掘进贯通,制定了巷道掘进贯通施工技术措施,并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分级预控,提出施工安全技术专项措施,保障了巷道工程质量和安全贯通,可为同类巷道掘进贯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