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肝脏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30例BCS患者,其中肝静脉型14例,下腔静脉型5例,混合型11例.介入治疗过程中行肝穿刺活检,所取标本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30例患者共行31次肝穿刺活检,其中12例使用DFBN活检针,19例采用弹枪式活检针,29次穿刺取出1~4 cm长肝组织条,符合组织学诊断要求.病理显示为肝小叶中央静脉、肝血窦扩张淤血,部分可见窦周隙出血;肝细胞水肿,甚至气球样变;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结论 BCS患者肝脏的病理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开放MR导航系统辅助下经皮腹膜后肿块同轴穿刺活检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81例MR导航下腹膜后肿块穿刺活检的病例。均采用磁兼容16 G活检套筒针穿刺,当套筒针尖到达目标穿刺区域时,采用同轴活检枪通过套筒针活检取材。穿刺活检成功的标准为取出完整的长条状组织。若活检失败调整穿刺套筒针,继续取材,直到取出完整的长条状组织。结果 81例穿刺均顺利完成,总体穿刺活检成功率100%(81/81),其中1次穿刺活检成功率91.4%(74/81)。穿刺诊断准确率为97.5%(79/81)。47例采取经皮腹侧入路穿刺,34例采取经皮背侧入路穿刺,6例经皮经肝入路穿刺,无经胃肠及肾穿刺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8.2 ±5.5) min。术后无腹腔活动性出血、腹膜后血肿及肠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2例患者WTO疼痛分级Ⅱ级,予以止痛对症支持治疗后缓解。结论 全开放MR导航下经皮腹膜后肿块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精确而安全有效的诊断技术,且无辐射伤害,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CT引导经皮切割针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和并发症。方法收集1992年以来,取材成功并有完整资料的522例CT引导经皮肺部切割针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肺部结节或肿块性病变467例,其他病变55例。统计该法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76例获得组织标本并有病理学结果,取材成功率为91.2%(476/522)。301例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包括腺癌107例,鳞状细胞癌84例,不能分型恶性肿瘤5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6例,肺转移瘤22例,低度恶性肿瘤3例,肺肉瘤3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例,5例病理报告为“癌变可疑”,后证实为支气管肺癌。17例穿刺病理为“癌变可疑”,后证实为良性病变。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204例,其中明确诊断为良性病变102例(结核41例,非特异性肺炎21例,慢性炎症18例,支气管扩张7例,炎性假瘤6例,曲霉感染5例,隐球菌性肺炎3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非特异性病理结果的良性病变73例。另29例穿刺未发现肿瘤组织,而后证实为恶性肿瘤,系假阴性。阳性预测值为94.7%〔301/(301+17)〕,灵敏度为91.2%〔301/(301+29)〕,特异度为91.1%〔175/(175+17)〕,假阴性率为14.2%(29/204)。54例发生气胸,占10.3%(54/522),仅1.5%的病例(8/522)行抽气或置管闭式引流处理。肺出血42例,咯血36例,均未经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CT引导经皮切割针肺部病灶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提高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并不显著增加气胸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3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在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PTCD)中,进行PTC下胆道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通道向胆道内送入8F鞘,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狭窄段行胆道钳夹活检,获取多个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1例患者30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敏感性96.8%).结论 PTC下胆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获取组织学病理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5.
CT以其断面成像,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无组织重叠等优势被作为胸部穿刺活检首选导引方法而广泛应用[1].三棱切割针和半自动活检枪是胸部穿刺活检中常用的两种器械,两者同属切割针范畴,但在胸部疾病穿刺活检中又有各自的特点[2].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科2004年8月-2005年9月间120例胸部CT导向下穿刺活检病例,对采用切割针74例和半自动活检枪46例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细针活检术对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的技术成功率、诊断正确率和安全性。方法 在CT引导下采用18 G带芯穿刺针穿刺40例纵隔占位性病变,然后经18 G穿刺针的外套针同轴引入20 G切割活检细针对纵隔病变行经皮同轴穿刺活检。结果 40例患者的纵隔占位性病变接受41次活检,其中1例患者先后接受2次穿刺活检。CT证实41次经皮穿刺的穿刺针皆位于纵隔占位病灶内,37次活检病理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一致。本组资料穿刺技术成功率100%,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90.2%。2例出现少量气胸,肺组织压缩程度小于20%,随访过程中自行吸收,无其他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诊断纵隔占位性病变是安全、准确、微创的介入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骨骼破坏性病变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不同活检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经X线和MR发现的89例骨骼破坏性病变,在CT导引下采用不同的穿刺方法:①穿刺负压抽吸法;② 18~20G半自动活检切割针取样法;③ 11~13G骨钻+半自动活检切割取样法.对组织样本分别进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结果 75例获得完整病理学标本或培养出结核杆菌,穿刺准确率84.3%(75/89),假阴性率15.7%(14/89),未出现假阳性.骨钻+活检切割法准确率高于其他方法,3种穿刺方法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① CT导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7月 - 2010年7月17例CT引导下隆突下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的病例资料,穿刺结束后即时CT复查及短期随访,了解并发症情况,评估穿刺安全性。活检标本行病理学检查,评估穿刺活检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首次穿刺活检针即准确进入隆突下淋巴结内,并获得组织学标本;3例首次穿刺活检针未能进入隆突下淋巴结内,其中2例因患者咯血,放弃活检术,1例于1周后行第2次穿刺成功。本组技术成功率为88.2%(15/17)。15例穿刺成功者中13例获得病理学诊断,2例未能定性,本组病理活检阳性率86.7%(13/15例),其中肺癌转移性淋巴结10例,炎性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2例,结核1例。主要并发症有气胸和肺出血,其中2例咯血量较大,给予消炎和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并发症发生率23.5%(4/17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隆突下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成功率和准确性高,在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分布法操作安全性好,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文献报道优良率为75%~90.2%,但对穿刺径路和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资料报道尚少,为开展这项新技术,我们在14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反复摹拟手术并分层解剖,观测进针径路与各层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数据。一、材料和方法在14具(28例)防腐成人尸体标本上(男16例,女12例)分别用髂骨钻孔和不经髂骨钻孔两种方法穿刺L5~S1椎间盘后1/3,而后根据进针点与后中线不同距离的针路,分层解剖观测针路和邻近主要血管、神经干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价新型同轴技术在CT引导下经胸骨路径前中纵隔肿块穿刺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21例接受CT引导下经胸骨前中纵隔肿块穿刺活检术患者。先应用14 G Bonopty骨穿刺套针穿刺建立同轴,再用18 G 安捷泰穿刺活检针或全自动切割针沿同轴行旋切负压抽吸或切割,取穿刺组织满意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2例患者因第一次取材较少行第2次穿刺活检术。穿刺病理结果为胸腺瘤11例(A型1例,AB型3例,B1型1例,B2型3例,B3型1例,胸腺癌2例),良性胸腺增生1例,淋巴瘤5例,纵隔型鳞癌3例,纵隔型神经内分泌癌1例。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88.19%(16/18),阳性预测值100%(16/16),无假阳性。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3/3,阴性预测值3/5,总的诊断准确率90.5 %%(19/21)。术后并发症:出血2例,均为极少量。无需处理。结论 CT引导下经胸骨同轴穿刺前中纵隔肿块活检,准确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林昭旺  林征宇  陈锦  吴志斌  陈杰  汪强 《工业加热》2019,(11):1076-108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比活体组和处死组兔肝VX2肿瘤RFA后MRI和病理学表现,探讨肝肿瘤RFA后即时MRI与病理学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观察活体组和处死组RFA后荷瘤兔肝VX2肿瘤即时MRI和病理学表现。分别检测RFA前MRI T1WI瘤灶最大径、消融灶T1WI中央低信号区最大径、活体组消融灶T1WI周边高信号区最大径、T2WI低信号区最大径、病理标本瘤灶最大径以及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最大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活体组消融灶T1WI呈靶征,中心呈低信号,周边呈环形包绕高信号,T2WI大体呈低信号;处死组消融灶T1WI靶征较活体组不明显,T2WI大体呈等-稍低信号。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活体组消融灶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肝窦受热扩张充血,肝窦内见充满热损伤红细胞,部分红细胞血红素流失成为空泡状;处死组消融灶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肝窦轻度扩张,红细胞数明显少于活体组。统计学分析提示,术前MRI T1WI瘤灶、消融灶T1WI中央低信号区与病理标本瘤灶最大径相对应(P>0.05);活体组消融灶T1WI周边高信号区、T2WI低信号区与病理标本肝实质凝固性坏死区最大径相对应(P>0.05)。 结论 肝肿瘤RFA后即时MR平扫,尤其是T1WI具有明显特征性表现,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呈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细针脾穿刺门脉CO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O2-D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成年大白兔7只,全麻下剖腹暴露脾尾.4.5号输液针穿刺入脾实质内约1cm深,行CO2-DSA(2 ml/s, 10 ml),评价门脉造影图像.拔去穿刺针后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至凝固.然后处死动物,取下脾脏作大体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CO2-DSA均清晰显示门脉主干、肝内3~4级以上分支、脾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主干及部分分支,肝内门脉显影约2~3 min后消失.1只兔同时见CO2经脾肾静脉交通使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显影.拔除穿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骨骼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7月-2005年1月,48例患者接受CT引导下骨穿刺活检,其中34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扫描定位,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采用11~14 G骨穿针或18 G弹枪式活检针,局麻后将穿刺针刺入病灶,再次扫描确定穿刺针位置后,钻取标本,10%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结果 整个操作过程耗时20~40 min,所有病例均取得了符合病理诊断要求的标本量,肯定病理诊断者30例,准确度91.2%,无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CT引导骨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改良的经肝动脉插管(Lindell法)给药技术在该模型上运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20只SD大鼠采用完整组织块肝内植入法建立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在手术显微镜下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细针穿刺灌注染料,其中组A采用改良的Lindell给药技术,组B采用常规Lindell法,观察大鼠各肝叶染色程度,比较两组模型肿瘤重量及体积.结果模型复制和给药成功率为100%,两组瘤重和瘤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灌注前暂时阻断肝固有动脉右侧分支的改良Lindell技术使大鼠尾状叶、右叶及中叶染色程度明显减少(P<005)。结论用完整组织块肝内植人法建立的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稳定;改良的Lindell给药技术能模拟临床肝癌介入超选择插管技术,适合干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易磊  曹新明  张苹  刘政 《工业加热》2006,35(1):25-2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深部病灶确诊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8例患者在CT引导下用16~20G活检枪穿刺取材,穿刺部位包括纵隔、肺部、后腹膜、胃肠道、脾、肾、肾上腺及骨骼肌肉深部肿块.病理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确诊恶性淋巴瘤47例,诊断阳性率81%,假阴性11例;其中4例重复穿刺活检明确诊断.穿刺确诊病例中,89.4%(42/47)获得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另5例因组织少,仅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未做出具体分型.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深部病灶穿刺检术对淋巴瘤诊断有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快速、安全的优点;对恶性淋巴瘤的确诊及组织学分型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评估CT导引经皮纳米刀消融猪肝组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0头成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7)和对照组(n=3),全身麻醉下将NanoKnife纳米刀双针电极经CT导引穿刺至肝脏肝门区及肝脏近胆囊处,依标准参数进行消融。术后2 h、2 d、7 d、14 d取材作生化、病理学检查。 结果 所有实验过程均顺利,未出现出血、感染、气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实验猪均存活至实验终点。生化指标检测提示肝功能及心肌酶谱指标出现一过性升高,消融后14 d逐渐恢复正常;病理学检查提示消融后2 d内消融区细胞完全死亡,血管内皮轻度损伤,2 d后产生再次内皮化,14 d后平滑肌细胞重新长入。结论 纳米刀消融邻近肝门大血管、胆管、胆囊的猪肝脏组织是安全可行的,为纳米刀技术临床应用提供了大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导引穿刺活检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导引细针穿刺胰腺占位性病变68例,其中胰头区病变49例、胰体12例和胰尾7例。病灶直径2~7cm,<3cm10例,3~7cm58例。术前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采用前路进针,使用20G细针穿刺。活检标本送病理科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68例患者均安全地穿刺到病变内,活检成功率为100%。穿刺活检诊断率为恶性病变46例,良性17例,5例未见病变。5例中2例经临床和CT随访均无异常,另3例最终证实胰腺囊腺癌2例和胃癌转移1例。穿刺活检总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5%和100%。CT导引活检对恶性、良性病变的正确率为94%和100%(P>0.05)。较大肿块病灶(≥3.0cm97%,<3cm90%)和病变位于胰尾(胰尾100%,胰头96%,胰体92%)的正确率稍高,但经统计学检验正确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导引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胰腺占位性病变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入路经腹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穿刺技术和方法.方法尸体标本2具,解剖暴露L5/S1椎间盘前缘,用细针行多角度穿刺,探讨L5/S1椎间盘前路穿刺的进针方向.腰骶椎骨标本30套,摄片观察L5/S1椎间盘穿刺的影像标志.钡餐检查时,随机选取200例被检者,观测各骨性标志的显示率.TALD治疗L5/S1椎间盘脱出68例进行回顾.结果 TALD关键的步骤是穿刺针与腰骶间隙平行刺入椎间盘,必须确定皮肤进针点和椎间盘前缘进针点,椎间盘邻近的5个骨性标志对穿刺定位有重要帮助.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尝试用双针共轴穿刺法进一步提高兔肺孤立VX2移植瘤成瘤率。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组采用CT引导下双针共轴穿刺VX2瘤块植入法建立兔肺孤立移植瘤模型,对照组采用单针瘤块植入法,以大体标本及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实验组兔肺内孤立VX2肿瘤成瘤率为80%,胸膜种植率为20%,平均生存时间为(67.0 ± 7.0)d,对照组兔肺孤立肿瘤结节成瘤率为40%,胸膜种植率为53.3%,平均生存时间(53.3 ± 10.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引导下双针共轴穿刺VX2瘤块植入法建立兔肺孤立移植瘤模型,较单针穿刺法明显降低了胸膜种植转移瘤,提高了肺孤立VX2肿瘤成瘤率,且实验兔生存期更长,更适于制作肺癌影像学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组织学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高分辨率超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US- FNAC)以及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US- CNB)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粗针穿刺物中雌激素(ER)、孕激素(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乳腺癌患者71例,腋窝超声探查80处可疑淋巴结;US- CNB组织活检诊断可疑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5.07%,92.31%,77.38%;与US- FNAC诊断相比,US- CNB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更高,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S- FNAC检测相比,US- CNB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均有所提升;US- CNB免疫组织化学诊断ER、PR和HER2蛋白表达的灵敏度分别为97.22%,93.33%,93.33%,与术后肿瘤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相比,诊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 CNB有助提升临床诊断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腋窝淋巴结的效率,粗针穿刺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为临床辅助诊断乳腺癌患者基因表达情况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