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新产品、再制造产品以及翻新产品的异质需求环境,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的形成条件及产品的需求函数。针对一个由原始设备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四种生产模式下考虑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的差异定价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定价策略,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三种产品需求同时存在的市场情形下,比较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分别从事产品翻新时的最优策略,并分析了制造商选择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的条件。研究表明,在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时,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会对新产品产生市场"挤兑效应",同时伴随有"利润侵占"现象;零售商利润与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在同时生产三种产品时达到最高。与制造商从事产品翻新相比,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有利于零售商而不利于制造商,但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相对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商会考虑选择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以求得系统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网络直销与传统分销混合双渠道中消费者具有时间偏好情形下的供应链竞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消费者时间敏感性的定价和需求竞争策略.在该策略中,消费者时间偏好信息由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预测,并用时间敏感系数表示交付时间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程度.根据不同的时间敏感系数的预测值,考虑时间敏感系数确定和不确定两种情况,应用Bertrand博弈方法建立消费者时间敏感系数相关下的供应链定价及相应的需求模型.分析两个渠道的定价策略与消费者时间敏感系数的关系,以及消费者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对双渠道供应链竞争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算例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消费者时间敏感系数的预测值对双渠道供应链收益的影响,以此说明该定价模型与需求竞争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具有产能约束的闭环供应链中回收率奖惩机制对制造商合作策略的影响,构建了由单一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奖惩力度较大时,制造商更倾向于与回收商合作;反之,其合作倾向与产能大小有关.此外,奖惩力度的增大会削弱产能变化对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回收率等相关决策变量的大小关系的影响,同时也会加剧或缓解不同合作模式在特定产能条件下对消费剩余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闭环供应链讨价还价协调策略,在同时考虑产品的环境性能和再制造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制造商责任延伸(EPR)制度的由制造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别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式决策模型下的均衡解,并分析了EPR制度对产品环境性能、再制造能力及参与者利润的影响,同时设计了能够实现供应链协调的讨价还价策略。研究发现,随着生产环境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的增加,制造商更愿意设计具有高环境性能和低再制造能力的产品;再制造环境成本和使用环保成本的增加均会激励制造商设计具有高环境性能和高再制造能力的产品;而由客户承担的使用环保成本份额的高低不仅影响客户自身的利润,还会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产生影响;应用Nash讨价还价和Rubinstein轮流出价均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当各方谈判人员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当时,可选用Nash讨价还价的协调方式;当谈判人员的能力悬殊,且零售商和客户群的贴现率较高时,可选用Rubinstein轮流出价的协调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闭环供应链系统的产品内在逻辑关联特征,从产品可靠性和时效性两方面揭示了老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再利用与再制造对新产品质量的影响,并构建了闭环供应链系统中产品质量的系统演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同的闭环供应链策略,深入分析再制造策略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为产品质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闭环供应链系统的策略分析与管理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回收质量的回收定价策略下,构建了四种回收情境来研究不同回收模式和市场主导力量对闭环供应链碳排放和收益的影响。采用Stackelberg博弈,在分散决策下比较分析不同情境中影响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及回收价格的波动因子,由此研究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和收益的波动规律。研究表明:新产品和再造品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与市场主导力量相关但不受回收模式的影响,而回收价格则与回收质量、排放因子、回收转移价格和回收品的可利用性具有直接相关性。通过数值分析,深入探讨了在生产与运输单位排放量作用下的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和总排放的波动趋势,从而为企业在权衡各方利益与降低碳排放方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考虑碳排放的闭环供应链收益波动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虑碳排放因子和成本因子下,构建由单一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按照回收质量等级和回收商回收处置能力提出三种回收处置情境,即分别由零售商回收、制造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构建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式。采用Stackelberg博弈论,在分散决策下比较分析不同情境中排放因子对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回收价格的影响,进而研究碳排放对闭环供应链收益波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不受回收价格影响,而回收价格则与回收替代性、排放因子直接相关。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各种成本因子、碳排放因子及路径长度作用下不同回收模式的总利润和总碳排放波动规律,从而为核心企业和政府采取积极的减排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消费者对新产品、再制造产品和二手产品的偏好程度不同,建立了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是否从事再制造和经销商是否经销二手产品的生产决策问题。结果发现,市场中再制造品或二手产品的存在会蚕食新产品的市场份额;不论制造商是否从事再制造,只要经销商经销二手产品便会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经销商利润;与制造商不从事再制造且经销商不经销二手产品相比,制造商从事再制造而经销商不经销二手产品对制造商和经销商都有利,但当制造商从事再制造且经销商经销二手产品时供应链的总盈利最优、消费者福利最大;在制造商从事再制造且经销商经销二手产品的情形下,经销商通过将自身的部分利润转移给制造商,可以保证双方均获得更大盈利。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融资问题,构建了零售商回收资金短缺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分析了银行贷款与股权融资条件下闭环供应链绩效。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初始资金不足时,闭环供应链的绩效会受到资金的制约;当资金存在部分不足时,银行贷款不是零售商的最佳选择,因为银行贷款给零售商带来的边际收益不能偿还银行利息(资金的影子价格),只有当资金严重不足时,银行贷款才能给闭环供应链零售商带来相应的收益;银行贷款与股权融资两种融资渠道选择中,在银行利率固定的条件下,风险方分红比例是融资方式选择的关键,分红比例较低时,股权融资对闭环供应链零售商融资更加有利,反之银行贷款对零售商更好;股权融资使得闭环供应链的回收率更高、产品价格更低,消费者福利更高,是社会效益更好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零售商、第三方共同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问题,研究了制造商对零售商与第三方回收商采取的歧视性回收定价策略,并利用歧视系数讨论了歧视回收与公平回收策略的供应链利润、回收率的差异.研究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关于差异回收策略存在对称性的特征,但系统回收率、第三方回收商利润会随第三方回收价格的增加而增加,为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增加社会福利、提高废旧品回收率创造一条可行的道路.同时,制造商选择歧视回收还是公平回收策略,取决于回收价格、歧视系数、再制造成本节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考虑社会责任的闭环供应链决策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社会责任承担对闭环供应链决策和盈利性的影响,进而协调考虑社会责任承担的闭环供应链,构建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在集中决策和制造商作为Stackelberg博弈领导者的分散决策模式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和回收率决策,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责任承担效应对决策变量和利润的影响,探讨了两部定价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对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作用,并通过算例进行论证。研究表明:与集中决策相比,分散决策存在利润损失,零售价、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回收率和供应链利润均与社会责任承担效应正相关,两部定价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均可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而收入共享契约的灵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在突发事件下的最优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收益共享—费用共担"契约的应对策略和协调机制。在稳定的市场条件下验证了"收益共享—费用共担"契约能够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当突发事件导致市场规模和再制造成本同时发生扰动时,通过建立和求解扰动环境下的博弈模型,提出闭环供应链在集中化决策时应对突发事件的最优策略,并进一步验证了调整后的"收益共享—费用共担"契约对协调突发事件下分散化决策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作用。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消费者的价格参考效应对闭环供应链动态定价策略的影响,探讨了集中式决策和三种分散式回收模式(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下考虑价格参考效应的两期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与利润分配问题。首先运用逆向归纳法推导和比较了四种情形下的决策变量均衡解、成员利润以及渠道总利润,然后分析了其随价格参考效应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除集中式决策最优外,第三方回收模式下的回收率最低、系统效益最低,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的绩效高低取决于再制造成本节约水平与回收补贴等参数的设置。在集中式决策下,随着价格参考效应的提高,两期价格降低、回收率提高;当参考效应大于0.632 1时,渠道总利润随参考效应的增加而减少;当参考效应小于0.632 1时,渠道总利润与参考效应的变化关系取决于参数设置,若回收规模参数低于其阈值,则渠道总利润减少,反之增加。在三种分散式回收模式下,价格参考效应的提升将使第一期价格提高、第二期价格降低且回收率降低,但渠道成员利润及系统总利润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制造商风险规避下闭环供应链专利授权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制造商风险规避特性可能引起的闭环供应链效用损失,利用博弈论研究了由一风险规避型制造商及一风险中性经销商构成的专利授权型二级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了制造商风险规避度及市场不确定性对零售价、回收价、专利许可费及各方效用的灵敏度分析,比较研究了不同决策模型对供应链各方效用的影响,并利用利润共享费用共担机制进行了供应链协调。研究表明:制造商对两市场风险感知的增大有利于提升各自市场的期望销售量,降低单位专利许可费,增加经销商的期望利润和供应链总效用;集中决策下的零售价、回收价以及供应链总效用均优于分散决策;由于制造商风险规避特性的存在,供应链仅能实现效用的帕累托改进而无法完全协调。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再制造技术创新水平以增强其社会认可度,运用博弈论研究了原制造商专利保护对再制造商技术创新策略的影响。在推导包含产品技术创新水平的消费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并求解了无技术创新(NTI)、无专利保护技术创新(TI)、专利保护技术创新(PTI)下的供应链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对供应链绩效及成员模式偏好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水平分别与再制造节约成本和消费者对再制品的估值程度正相关,专利保护下的技术创新水平低于无专利保护;经销商开展技术创新时原制造商收取的单位专利许可费显著提高,并与技术创新效率负相关;再制造商、绿色消费者以及社会福利的模式偏好为TINTIPTI,原制造商的模式偏好为PTINTITI,而供应链系统以及普通消费者的模式偏好则取决于消费者对再制品的估值。  相似文献   

17.
在消费者需求异质的市场中,构建了不同专利许可模式下再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品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固定专利许可费模型和单位产品专利许可费模型。通过分析两种闭环供应链模型,得出不同专利许可模式下闭环供应链各决策变量的均衡解和最优利润。从原制造商利润、回收率和零售价等方面对比了不同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发现从环保和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固定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更优,然而对原制造商而言,何种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更优则取决于不同的条件。通过算例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再制造成本节约和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接受度对不同专利许可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竞争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演化博弈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闭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在竞争的制造商共用一个强势零售商的市场结构下,应用演化博弈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废旧产品回收的难易程度和再制造成本的节约共同影响回收渠道的演化结果;政府通过实施补贴政策可以促使制造商都选择直接回收渠道的演化稳定策略,更有利于消费者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面对用电用户对电网的可靠性有更高需求的现实问题,以及更加友好的接入分布式能源,一些区域的配电网选择采用闭环运行的模式,但是相比于传统的开环运行模式,其保护方案并不适用。尤其是功率双向流动的问题,其继电保护和控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提出以一套基于差动范围可扩展的原理,依靠信息共享,广域保护装置和配电终端设备相互配合,根据依靠负荷的灵敏度的负荷联切法实现配电网的闭环运行保护。与传统的保护方案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相比于传统保护方案更加可控,还具有运行空间小、对日常维护方面的需求低等成本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针对消费者市场除了新产品需求外,还可能存在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需求的异质需求环境,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的形成条件和需求函数。针对一个由第三方回收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的三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建立了不同生产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差异定价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定价策略,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制造商生产再制造产品或翻新产品,会产生市场的挤兑效应,但不存在利润侵占现象;整个供应链系统及其各个成员,在制造商选择同时生产三种产品时可以获得最高的利润,而选择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时的单位平均利润则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