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电化学疗法与射频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分别应用电化学疗法与射频疗法进行治疗,1周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凋亡变化,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并观察生存期的长短.结果治疗前,所有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00±6)mm3,治疗后1周,电化学治疗组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25±10)mm3,射频治疗组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43±12)mm3,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90±11)mm3;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和动脉内栓塞术双介入途径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技术与疗效.方法对1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患者采用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的基础上,行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的双介入治疗.肝内肿瘤5例为巨块型,6例为多发结节型,1例为弥漫型,病变均累及肝门部或左右肝管.结果 12例患者共置入14枚支架,3支外引流管.7例左右肝管之间相通,各置入1枚支架;5例左右肝管之间无法相通,分别通过支架或外引流管进行内引流或外引流,其中1例于左右肝管间及左肝管与胆总管之间各置入1枚支架.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减少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7月至2007年10月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破裂动脉瘤并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例,分析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病例(病例组)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从同期治疗的未再出血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3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者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变量与多变量的统计学分析。结果881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中有17例(1.93%)发生早期破裂再出血,其中12例(占70.6%)死亡。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动脉瘤的真假性、术前动脉瘤的破裂次数、术中造影有明显的脑血管痉挛及动脉瘤的栓塞程度4项。并得到预测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概率的方程。结论本研究显示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发生率低,但预后差,病死率高。术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术中尽可能致密栓塞动脉瘤、术后早期及时复查脑血管造影有利于减少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率,积极再治疗可以改善早期再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李建坤  徐卓  王宁  郝哲 《工业加热》2019,(12):1181-1184
【摘要】 目的 评价载药微球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与手术切除治疗Ⅱ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住院的Ⅱ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手术切除(手术组)治疗41例,载药微球化疗栓塞(DEB- TACE)治疗44例。手术组存在术后复发情况,继续TACE治疗;DEB- TACE组首次DEB- TACE治疗后,亦存在继续TACE治疗的情况,将治疗转归详细记录。比较2组治疗后1、3、6个月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血常规,生存期,肝癌复发情况和药物经济学资料。 结果 TACE组2年随访期住院总时间及住院总费用低于手术切除组(P<0.05),且TACE组后续TACE 治疗次数少于手术切除组。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血清AFP水平及术后2年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 TACE治疗Ⅱb期原发性肝癌安全可行,从药物经济学方面考虑DEB-TACE治疗较手术切除治疗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经肝动脉行介入性热化疗的最佳灌注温度.方法实验猪8头,按不同灌注温度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分别灌注45、50、55和60°C(导管流出温度)的生理盐水.术后14 d将实验猪处死,取出肝脏进行病理检查.同时观察热灌注前后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一般情况的变化.评价热灌注的适宜温度.临床上选取肝癌35例,采用温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将80 cm 5F导管超选至肿瘤的供血动脉内,先灌注60~65°C,导管流出温度(47.55±0.44)°C,化疗药液.再用60~65°C化疗药碘油乳剂栓塞.定期随访,评  相似文献   

6.
《热力透平》2021,50(1)
采用常规的热工保护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二次再热机组的正常运行要求。根据国内某66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设备特点,对机炉主保护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分析,主要包括主燃料硬件跳闸回路、主燃料跳闸软逻辑以及汽轮机危急遮断保护回路等三个方面。主燃料跳闸硬件保护设计为2套完全独立、相互冗余的带电跳闸回路,可有效避免保护系统的拒动和误动。主燃料跳闸软逻辑中修改了汽轮机跳闸和再热器保护丧失等相关逻辑,满足了二次再热机组的保护需要。对ETS保护回路的超速保护、数据采集及处理和跳闸条件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所分析的内容可为二次再热机组热工保护系统设计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468例原发性肝癌的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单纯化疗(A)组,化疗碘油栓塞(B)组和化疗、碘油、明胶海绵栓塞(C)组,三者的有效率分别为20.29%、41.18%和44.77%。1、3年生存率,A组为20.53±3.62%、1.95±2.39%,B组51.34±4.36%、10.11±4.92%,C组62.99±3.89%、13.92±4.65%。A、B、C三组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9.57月,16.07月和17.93月。A与B、C组之间有明显差别,以化疗,碘油和明胶海绵复合栓塞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特征变化.方法采用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CT、MRI观察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强化、信号等影像学特征变化.结果大鼠肝癌种植后7d,种植肝叶均可见类圆形、单发瘤灶影,大小约0.6~0.8cm,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后边缘强化;MRI扫描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电化学治疗后7d,CT平扫均为低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MRI扫描T1WI为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T2WI为相对低信号.结论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影像  相似文献   

9.
王草叶  贾中芝  王维平 《工业加热》2018,(12):1210-1216
【摘要】 钇-90(90Y)微球放射性肝段切除(radiation segmentectomy)的概念是由美国西北大学肝癌协作小组在放射性肝叶切除(radiation lobectomy)的基础上,于2011年首先提出。将90Y微球灌注的范围限制在2个肝段以内,在总的剂量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对肝脏恶性肿瘤进行高度选择性治疗。这种局部高剂量的方法在提高肿瘤对治疗反应的同时,明显降低了临床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在影像学上,接受90Y微球灌注组织的解剖肝段发生萎缩;同时,对侧肝叶发生不同程度的增生。这一新的治疗概念被称为放射性肝段切除并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现将90Y放射性微球进行肝段切除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同时对现有文献所报道的临床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灶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例原发性肝癌腹壁转移患者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或经皮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结果 7例患者行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获得技术成功,术后5例患者腹壁转移灶内碘油沉积良好;2例患者部分瘤灶内碘油沉积不满意,行分次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术;1例患者动脉插管未能找到供血动脉,单纯采用经皮穿刺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所有患者瘤灶处腹壁疼痛缓解或消失,3例腹壁体表肿块隆起者,肿块变小,变软.7例AFP升高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下降.1例隆起肿块发生破溃、感染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报道1例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前壁宽颈动脉瘤后发生早期再出血的病例。方法将球囊膨胀型血管内支架跨动脉瘤颈部位置并准确释放后,微导管超选进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结果支架成功置入,完全覆盖瘤颈,动脉瘤得到大部栓塞(90%以上),载瘤动脉及毗邻的侧支血管保持通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但是术后16d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前壁宽颈动脉瘤是可行的,但应充分认识动脉瘤早期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短期随访及再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诊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方法 对2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 22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因供血血管发育走行异常,导管不能达靶血管,转入外科治疗.22例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9例患者经栓塞术后,再根据病情行多次介入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结论 急诊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可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同时可为肝癌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联合治疗组6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氩氦刀冷冻术.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每月进行1次,3次为一疗程;冷冻治疗一般每一疗程进行1~3次.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45.3%,联合治疗组为6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半年、1年、1年半的生存率,分别为81.3%、62.5%、43.8%,联合治疗组分别为93.3%、83.3%、63.3%,1年和1年半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06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肝癌病灶及门静脉癌栓的变化.结果 23例肿瘤缩小50%以上,50%以下的有25例,不变的有44例,增大12例.门静脉癌栓14例消失,39例缩小,51例不变.2例术后1周内死亡.结论 TACE治疗肝癌并门静脉内癌栓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琪  李陈虎  孙敏 《东方汽轮机》2011,(2):15-18,22
文章简要阐述了东汽300MW等级机组再热冷段内切换给水泵汽轮机的本体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的出现,使得三维CT重建组织器官结构成为可能。对肝脏脉管结构的充分了解不仅有助于肿瘤诊断而且有助于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电化学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7d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变化,计算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电化学治疗前,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00±6)mm3,电化学治疗后7d,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25±10)mm3,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190±11)mm3(P<0.05);治疗组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9.625%±1.172%,荷瘤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为3.523%±0.894%(P<0.01);治疗组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对肝癌瘤组织的影响及其最佳剂量.方法 建立24只兔VX2肝癌模型,分为A、B、C、D 4组并分别经皮瘤内注射37、74、111和148个放射性强度单位(MBq)的32P-GMS,7、14和21 d后分批处死实验兔并取注药部位肿瘤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注射32P-GMS剂量与肿瘤细胞的放射性损害相关.A、B组不能完全杀死癌组织;C组肿瘤细胞几乎完全消失,纤维结缔组织对瘤灶形成完整的包绕;D组未见存活的肿瘤组织,但见正常肝组织亦被累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用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热毁损治疗(RFA)肝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行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者(A组)及未行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者(B组)行集束电极治疗后分别统计.结果 A组的治疗时间为(9±2)min,坏死直径(5.3±1.4)cm;B组的治疗时间为(16±5)min,坏死直径(3.5±1.8)cm (P<0.01).结论碘化油行肝动脉栓塞对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具有安全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