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 要:利用 2008—2019 年全国 269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服务业发展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指标体 系,测度出各地级市的服务业发展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出二者的耦合协调度, 探究其时空特征。研究结论:2008—2019 年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业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008 —2016 年两种指数发展趋势齐头幵进,2016—2019 年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滞后于服务业发展水平。城镇化 高质量发展指数高值区主要位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主 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中部及沿海城市。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服务业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呈平稳上升趋 势,失调衰退类逐渐进阶为过渡发展类,过渡发展类逐渐上升为协调发展类。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珠三角 和山东半岛地区及各省会城市的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二者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部地区大于中 部、西部、东北部地区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民生福祉、社会发展.本文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模型以及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两者进行研究,发现两者的综合水平总体上均呈增长趋势,后期建筑工业化的综合水平发展稍微滞后于社会城镇化和生态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基本持平,但领先于人口城镇化;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由失调逐年发展为优质协调,其中建筑工业化与经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在前期较低,到后期有了很大提升.据此,就推动建筑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并进一步推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突出"新型性"和"互动性"的内在要求出发,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来具体测度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并对湖北省12个地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12个地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因此,湖北省各地市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寻求差异化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湖北省新型工业化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发展情况,基于2011—2021年国内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数据,设计构建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发展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计算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再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两系统的协调程度不断增强,整体耦合水平呈现稳步优化的趋势,但存在增速缓慢的问题。提出采取提供政策便利、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等建议,以提高湖北省新型工业化和绿色发展系统间的协调效率。  相似文献   

5.
6.
利用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10年横截面数据,结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在ArcGIS软件的空间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实证分析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集聚格局.结果表明:我国多数省份新型工业化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格局具有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性和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口与经济系统提出自适应耦合协调度与自适应协调区间,借助RBF网络学习算法实现了银川和石嘴山两市的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预警策略与影响因素分析.首先,通过引入自适应耦合协调度与自适应协调区间,形成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关系的预警策略;其次,结合影响人口与经济系统的二级因子、自适应协调度,利用三层网络学习模型,得到影响人口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因子并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因子加以干预和控制;最后,将本文所得方法和结论用于银川、石嘴山两市人口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与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阐释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入手,提出了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湖北省的实际,以四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旅游名村、名镇为例,总结出产业带动、产业转型、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中部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特征入手,构建了县域工业化和市区产出与县域城镇化关系模型、城镇化和工业化与能源消耗量的模型,并运用中部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耗的内在关系,提出了构建适度控制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筑节能在苏北地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现建筑节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对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苏北地区建筑节能的研究成果、推广价值及江苏省建筑节能研究和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性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含义及其PSR框架,在灰色技术支持下,由灰色关联度系数、关联度矩阵和耦舍度构建了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关联度和耦合度,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耦合的要素与时序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总体上表现在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作用两方面,由此遴选出作用于生态环境的13项主要城市化指标和影响城市化的10项主要生态环境指标;2)1990-2003年间系统的耦合度曲线基本呈现“U”型,依据其变化特点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此反映其时序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变量间多重相关性问题.当研究对象变量个数较多,且存在多重相关性,采用PLS回归方法可以提取主成分进行回归分析,有效的解决多重变量处理问题.采用PLS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和信息化参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江苏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预测参数越大,信息化水平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速,城市规模不断增长,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张,一些超大城市形成,对周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区域比较多,一味地发展超大城市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型城镇化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在对Pearson分析法和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梳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对衡阳旅游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度和协调度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为衡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大运河的申遗成功使得沿线城市对运河的保护、开发、利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做到运河保护开发与城市发展步伐一致,是沿线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江苏作为运河流经城市最多的省份,首当其冲要考虑运河遗产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趋势背景下,如何实现运河城市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运河江苏段八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从运河城市特色形成的历史背景这一角度出发,对运河城市协同发展的特色要素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梳理,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运河沿线城市协同发展的要素进行分析,最后从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三个方面提出江苏运河城市实现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探索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时面临诸多挑战,准确识别与分析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新型建筑工业化内涵及特征,采用文献调研与德尔菲法识别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18个障碍因素,并运用改进的ISM-MICMAC模型构建了障碍因素的5级递阶结构模型并分类,以揭示障碍因素间的关联,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 表明,专业人才短缺是深层次因素,而顶层设计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不配套、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筑化应用缓慢、现代化管理理念与经验缺乏可视为阻碍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政府部门落实顶层设计及完善建造流程监管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化综合评价体系,并以熵值法对该区域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量化,创新性地验证了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合肥市城市化水平最高;2018年安徽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总量为4724亿hm2,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占比最高,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总量随着城市化发展呈现急剧增长,然后缓慢下降,最后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水资源生态压力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研究结论为安徽省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04—2018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8年,湖南省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研究期内,湖南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C值均高于0.9,处...  相似文献   

18.
苏北节约型农业发展一般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节约型农业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苏北是江苏经济后发展地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节约型农业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分析法)对苏北节约型农业发展路径重要性加以分析,提出苏北节约型农业发展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遵循新型工业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江苏省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和类型划分,并从加快发展多层次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实施信息化战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等措施提高江苏省新型工业化建设水平,早日实现"两个率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