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灭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采取了在运输巷、工作面开钻场、打钻孔注浆、注胶,封堵上、下隅角盲巷,注氮气、注三相泡沫,调节工作面风量等综合灭火技术,成功地扑灭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极易自燃煤层薄煤柱 42 1 3综放工作面的综放防灭火措施的实践过程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隐患治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燃发火期较短的煤层中布置的综放工作面,开采期间受地质条件限制推进速度慢,容易造成采空区自燃发火.针对兖矿集团济宁三号井煤矿53下06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隐患的分析,提出了治理方案,并在短期内治理了采空区内的自燃隐患.  相似文献   

4.
王洼二矿215021综放工作面在撤架回收准备阶段,进风侧采空区内遗煤发生自燃,出现了工作面CO气体浓度超限的现象,影响了工作面支架的安全撤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煤层赋存条件,分析CO气体浓度超限的原因并制定了治理方案。采用高位钻孔压注黄泥浆和高分子胶体为主要防灭火技术,并配合降低风量、上下端头封堵等措施,使工作面架间CO气体浓度恢复正常;回风流的CO气体浓度从最高的77×10~(-6)下降到11×10~(-6),并一直稳定维持在24×10~(-6)以下,实现对火区的有效控制,保证了工作面支架的安全撤出。  相似文献   

5.
《煤矿安全》2015,(6):60-62
以神华集团神东矿区布尔台煤矿42104综放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遗煤易自燃的原因,并结合工作面的实际生产情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提出了加强对采空区"三带"气体观测、优化采空区注氮方法、优选注浆材料和确定重点注浆区域、封堵漏风通道等综合防灭火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火情,制定严密的防灭火技术方案,通过科学施救,迅速灭火,有效防止了灾情扩大,同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高效煤层自燃发火快速反应技术体系,对开采煤层自燃发火矿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瓦斯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沿综放工作面全长埋管布点测定的方法,对采空区气体进行监测,得出下沟煤矿ZF4403工作面采空区氧气分布,并推算出采空区漏风强度和浮煤厚度;再结合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和下沟煤矿ZF4403工作面煤样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的煤自燃极限参数,确定ZF4403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和工作面最小安全推进速度,从而为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无煤柱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春生 《煤矿安全》2005,36(3):16-18
文章介绍了高瓦斯易自燃煤层无煤柱或小煤柱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防灭火技术实践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董立华 《煤矿安全》2007,38(3):26-28
对综放工作面开采期间防治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技术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工作面采空区压注胶体泥浆防火技术的机理、特点、应用工艺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耿德乾 《煤》2011,20(6):82-83
刘庄煤矿4102综放工作面主采4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工作面及上隅角易发生瓦斯超限问题,为避免形成自然发火事故,运用注氮及喷洒阻化剂措施防灭火,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实现了4102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1.
综放开采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实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采用沿综放工作面全面布点测定方法,对朱仙庄矿873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气体成份与温度变化规律综合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确定综放工作面自燃"三带"的分布范围;还发现各测点在距工作面3~11 m处,有自热氧化现象发生;873工作面采空区压实条件较好,供氧比较微弱,很难氧化自燃;综放工作面推进度只要大于24-n/月就不会发生自燃,因发火期为3~6个月,最短为25 d;这些结论为预防采空区煤炭自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砺  宋先明  文虎  孟祥军 《煤炭工程》2006,(3):58-60,69
在确定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危险区域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高效的综合防灭火技术体系,建立了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快速应急防灭火系统,成功地对兴隆庄煤矿4324超长综放面煤层自燃火灾进行治理,为超长综放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蒙泰不连沟煤业F6209工作面由于地表裂隙导通工作面,存在地表向采空区持续漏风的问题,工作面在末采回撤期间,由于设备及工艺影响,推采缓慢,导致采空区遗煤大面积氧化,采空区CO和瓦斯浓度持续升高,严重影响工作面的设备回撤及安全封闭,在矿上采用采空区注氮、喷洒阻化剂等常规防灭火方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加之地表回填工程量大、周期长,治理方法为首先通过漏风及遗煤分布判断采空区发火范围,再在划定区域打设检测钻孔分析,之后通过相邻工作面巷道向采空区打设深部钻孔,通过钻孔向火区大量注入普瑞特防灭火材料覆盖遗煤区域,对氧化遗煤进行隔氧冷却。最终,工作面气体及采空区遗煤氧化得到很好控制,设备全部安全回撤。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综放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危险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及时预防耦合灾害事故发生,研究了综放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危险区域重建技术。在对遗煤自燃与瓦斯爆炸耦合灾害致灾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耦合灾害发生原因、判定原理和判定方法。以试验工作面为例,对采空区各气体浓度场测量、重建与分析,考虑其他可燃性气体对CH4爆炸界限的影响,叠加确定了各空间高度上耦合灾害危险区域平面范围,利用三维场重建程序结合空间插值技术,重建出耦合灾害危险区域空间立体分布情况,并对灾害空间参数进行了提取。最后,对采空区高位钻孔瓦斯抽放、隅角注防灭火材料技术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满足耦合灾害防治需要,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5.
塔山煤矿工作面原有设计采用预留宽煤柱的方式,通过井下回采实践表明,此煤柱留设方式会造成煤炭资源损失率高达26%,且不利于巷道围岩的维护,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明显发现巷道受到应力挤压导致的围岩变形现象,并且巷道冒顶现象时有发生。基于上述背景,采取理论计算结合数值模拟推演计算的分析方法,明确了适合塔山煤矿赋存条件的8117综放工作面煤柱宽度为8 m。8117综放工作面通过采用留设小煤柱技术以来,有效地避免了宽大煤柱引起的围岩移进量大,进而导致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且将煤炭损失率降低至12%,避免了煤炭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李宗翔  秦书玉 《煤炭学报》1999,24(5):494-497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求解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风流运动规律的三维非定常气体渗流方程, 用该数值计算模型( 软件程序) 能够较为有效地反映出采空区内的风流压力和速度分布情况, 结合实例, 给出了采空区内自然发火影响带与漏风风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含夹矸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的采空区浮煤在空间高度上,呈现条带状分布,底部浮煤厚度相对均匀,煤矸混合带因为包含了上部浮煤带,其厚度要大于下部的浮煤带,是采空区遗煤自燃防治的重点。结合梁宝寺煤矿井下3404工作面开采现场情况,通过采取高位钻孔防灭火技术、两隅角堵漏控制漏风技术、采空区压注二氧化碳、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等综合技术手段,成功确保了3404工作面过含夹矸地段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出现自然发火隐患,通过现场取煤样实验,确定煤自燃特性参数,并且确定以CO、C 2H 4气体为现场煤自燃标志性气体。分析了在高抽巷未及时垮落影响下的采空区煤自燃诱因及自燃征兆凸显过程,现场采用了以堵漏、降温、高抽巷降压控氧为主要手段的协同防控技术。对高抽巷内气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CO浓度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9.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过程的动态数值模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文虎 《煤炭学报》2002,27(1):54-58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浮煤自燃主要取决于浮煤厚度,氧浓度,漏风强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和自燃发火期5个参量,工作面正常生产时,采空区自燃三带处于一个动态的稳定状态。根据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特点,将松散煤体自燃发火数学模型简化,建立了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湿度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动态模拟采空区浮煤自在升温过程,对时反映采空区温度分布状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对采空区浮煤自然危险性进行超前预测,指导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近距离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预防石港煤矿15102工作面发生自然发火,对15102工作面易引起自燃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在14号煤层打顺层注浆钻孔,注入MEA高分子阻化泡沫,阻化采空区浮煤,同时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在两巷间隔一定距离构筑漏风密闭,有效控制漏风,并使采空区浮煤的氧化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