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君  唐启耀  罗军 《工业加热》2014,(9):815-81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引流技术对细菌性肝脓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在超声导引下进行穿刺与抽吸,在DSA导引下对脓肿进行置管引流,术后辅以适当的引流管冲洗。结果 2例直径 < 4 cm脓肿单纯抽吸与冲洗,28例直径 > 4 cm者进行置管引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6例无恶性肿瘤患者均治愈,4例肿瘤患者中1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 超声与DSA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引流技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0例肝脓肿患者,均经临床、生化和影像学(CT)检查确诊为肝脓肿,行CT引导下定位穿刺抽吸并置管引流。脓肿位于肝左叶6例,肝右叶9例,肝2叶5例。结果14例为单个脓肿,6例为多发脓肿,单个脓肿经1次抽吸后脓肿完全消失9例,l例经2次抽吸基本消失,多发或多房脓肿穿刺先抽较大脓肿,后抽较小脓肿,或分次抽吸,20例均放置引流管并冲洗,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9.2d,所有患者至随访截止日未见复发。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引流是治疗肝脓肿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后正常肝实质并发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6例肝癌患者经HACE术后,正常肝实质内形成脓肿。明确诊断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和对脓腔进行抗菌素灌洗。结果 4例患者脓肿愈合,2例患者脓腔明显缩小。结论 分析肝内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为:(1) 胆道损伤;(2) 门静脉内癌栓形成;(3) 胆囊动脉及胆道周围动脉丛的栓塞。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脓肿引流及选用敏感抗菌素每天对脓腔进行灌洗是治疗H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6.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不同方法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所有行TACE治疗的患者560例,共行TACE治疗869例次。以2012年1月1日为界点,之前543例次TACE为A组,术前、术后都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而后的326例次TACE为B组,抗生素均在TACE前使用。统计两组TACE后肝脓肿发生的例数并卡方检验肝脓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肝脓肿发生率0.73%(4/543),B组1.84%(6/3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50 7)。发生10例肝脓肿患者中9例有肝脏外科手术、PTCD及射频治疗史。结论 临床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改变对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复杂,对TACE后有发生肝脓肿的高危患者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罕见又会危及生命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就治疗而言,经皮穿刺引流术联合抗生素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一线治疗手段,外科手术多用于介入引流无效或肝脓肿合并有外科适应证的腹部疾病。作为常用的两种介入引流术,经皮穿刺导管引流术和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术广泛应用于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并以前者居多。尽管细菌性肝脓肿的预后已明显改善,但其仍有一定的致死率,治疗指南仍未达成共识,经皮穿刺引流术的适应证仍存在争议。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就经皮穿刺引流术在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中的发展历程、疗效、预后、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与外科对比及治疗适应证探讨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8.
9.
10.
廖伟  畅智慧  刘兆玉 《工业加热》2013,(10):843-857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及CT特征,评价经皮穿刺引流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住院治疗的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特征。分析的CT特征包括:病灶数量、是否多房、囊实性、腔内是否含气等。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并探讨影响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的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包括单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切验。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6.0。结果 计有5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和右上腹疼痛。52例(9.0%)患者存在感染性休克,80例(13.8%)患者并发血流感染。实验室检查异常主要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白蛋白降低,肝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 C反应蛋白(CRP)升高。416例(71.9%)血细菌培养或脓汁细菌培养阳性。致病菌占首位的为肺炎克雷伯菌(69.7%)。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技术成功率99.7%,临床成功率97.4%,病死率0.9%。并发症5例(0.9%),平均住院时间(13.1 ± 7.4)d。平均带管引流时间(29.2 ± 9.3)d。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脓肿含气、合并感染性休克、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合并肝胆胰恶性肿瘤;带管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为:脓肿多房、实性,合并肝胆胰恶性肿瘤。合并肝胆胰恶性肿瘤是影响治疗成功率的唯一因素。结论 对于化脓性肝脓肿,只要不合并肝胆胰恶性肿瘤,经皮穿刺引流都应该成为治疗的首选。脓肿多房、实性、含气、合并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等因素没有影响介入治疗的临床成功率,只是延长了住院时间或带管引流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3例,肝转移癌 102例;其中有外科手术史患者98例;共并发肝脓肿5例,3例并发于原发性肝癌,2例并发于肝转移癌。采用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术后给予抗生素冲洗。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脓腔于术后12 ~ 25 d愈合或明显缩小。结论 TACE术后肝脓肿由多种原因导致,采用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是治疗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肿瘤在TACE后肝脓肿形成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1 812例转移性肝肿瘤TACE治疗后发生肝脓肿患者23例中,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脓肿形成的危险因素,并对经皮穿刺引流(PCD)或结合经皮穿肝胆管引流(PTCD)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收集转移性肝肿瘤在TACE后肝脓肿的发病率为1.3%(23/1812),术后高热、寒战、白细胞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为脓肿主要表现,肝脓肿确诊时间平均为介入术后(11.3±3.7) d。消化道来源的恶性肿瘤患者占73.9%。有胃肠道手术史患者18例(78.3%);有糖尿病史者12例(52.2%);患者肝内转移灶数目大于3个者19例(82.6%);在脓肿发生后均有肝功能变差(P=0.024);19例(78.3%)患者动脉造影显示肿瘤为乏血供。患者血培养及脓液培养显示大肠埃希菌是肝脓肿主要的病原菌。肝脓肿液化前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平均天数为(10.4±3.3) d,脓肿液化的时间平均为(15.9±3.7) d。最大脓肿直径的平均为(9.2±2.0) cm。所有患者均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PCD),平均PCD的次数为(3.7±1.7)次。有7例患者存在胆汁瘤合并梗阻性黄疸行PCD后再行PTCD。平均肝脓肿引流时间为(3.1±1.7)个月。PCD和PTCD后均未出现感染性腹膜炎及肿瘤破裂,未发现有脓肿穿刺点肿瘤种植等并发症。所有患者肝脓肿后的中位生存期(8.0±0.7)个月。单纯行PCD的患者肝脓肿后的中位生存期为(9.0±1.0)个月,而 PCD+PTCD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5.0±0.7)个月,两者的中位生存期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41)。结论 转移性肝肿瘤TACE后发生肝脓肿的危险因素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消化道手术有关,糖尿病可能是危险因素之一。其临床特征为病灶多发,易发于乏血供伴中央坏死病灶,主要感染细菌为消化道来源,易发胆汁瘤。积极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脓腔穿刺引流或结合PTCD是此类肝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与静脉应用抗生素2种不同方式治疗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 年10月—2013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不宜穿刺引流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 两组,A 组为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共15例,B 组为静脉应用抗生素,共17例。如影像学复查见病灶有脓肿液化则予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干预。结果 动脉灌注抗生素组患者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血象恢复时间、脓肿液化比例均优于静脉应用抗生素组(P < 0.05)。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引流对肝脓肿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探讨降低病死率、并发症率,缩短住院时间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1例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对确诊肝脓肿患者,充分抗感染治疗的同时,CT评估病灶液化情况,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引流,分析治疗后的病死率、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121例肝脓肿患者纳入研究。2例患者穿刺引流后死亡,病死率为1.6%,影响患者死亡率的因素为高龄、基础疾病,脓肿直径及实性成分; 2例患者穿刺引流后出现肝周脓肿、腹壁脓肿,并发症率为1.6%,对并发症积极处理后达到临床治愈,影响并发症率的因素主要为手术操作欠妥;119例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8.3%,平均住院时间为(15.1±6.0) d。影响住院时间的危险因素为:脓肿个数X6(r=0.232,P=0.021),脓肿大小X7(r=0.26,P=0.005),白细胞计数X8(r=0.238,P=0.009)。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与住院时间相关性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方程为:Y=-3.438+3.055X6+0.527X7+0.297X8,F=5.819,R2=0.416。性别、年龄、糖尿病、致病原菌种类、脓肿位置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术是治疗肝脓肿的有效方法,具有病死率低,并发症率低、住院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穿刺引流抽吸肝肿瘤中心坏死物(DTND)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肿瘤的疗效。方法明显液化坏死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癌4例,消化道间叶细胞来源肝转移瘤1例。患者先行肝TACE术,随后行DTND。4例行坏死物持续负压引流,1例反复多次抽吸。在引流或抽吸同时向瘤腔内注入无水乙醇。结果4例持续引流者肿瘤缩小明显,抽吸者肿瘤略缩小。5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PTND结合肝TACE术是治疗液化坏死肝肿瘤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的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本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常规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外血供探查,并对其行超选择性插管及化疗栓塞治疗(TACE)。结果32例患者共见37支肝外营养血管,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12支,右膈下动脉9支,左膈下动脉1支,胃左动脉6支,胰十二指肠动脉弓2支,胃网膜动脉2条,胃十二指肠动脉2支,右胸廓内动脉1支,右肋间动脉1支,脾动脉1支。大多数肝外血供为肠系膜上动脉和右膈下动脉;4支肝外营养血管因未能成功行超选择性插管而只予化疗药灌注治疗,其余33支肝外血供均行超选择性插管和化疗栓塞治疗。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外血供较为常见和多变,对肝外血供的化疗栓塞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新型明胶海绵微粒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导致肝脓肿的发生率。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8月,应用明胶海绵微粒行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208例,观察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及机制,总结预防及治疗经验。结果 208例患者共行792次TACE术,每例平均手术3.8次,介入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4.9个月,随访时间为2 ~ 3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共发生肝脓肿3例,发生率为0.38%,其中1例行经皮肝穿刺外引流术,生存期达25个月,另2例未行外引流术或抽吸术,围手术期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明胶海绵微粒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肝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高危因素人群给予积极预防措施,及早确诊及早引流能够降低致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Budd-Chiari 综合征血流动力学较复杂,作者结合开展介入治疗本病的经验体会,提出新的分型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材料、方法和结果:本组41例,对其中的28例做了介入治疗。确诊检查方法为 B 超、导管法腔静脉或/和肝静脉造影,经皮肝穿肝静脉造影。分型及介入治疗方法选择:Ⅰ型:单纯肝静脉阻塞以球囊扩张为主,如狭窄解除不满意可置入内支架。Ⅱ型:膜性或节段性不全阻塞,以球囊扩张为主,选择性置入内支架。Ⅲ型:膜性完全性阻塞,采用穿通术及球囊扩张。Ⅳ型:节段性完全性闭塞,采用穿通术,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Ⅴ型:伴有多发性下腔静脉膜性或节段性阻塞,以球囊扩张为主,选择性置入内支架。Ⅱ、Ⅲ、Ⅳ、Ⅴ型如合并肝静脉阻塞需开通肝静脉。如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合并肝静脉不通,而肝外侧支循环建立较好,可主要处理肝静脉,如侧支循环建立不好,肝静脉,下腔静脉均应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4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肝动脉造影表现和介入治疗的结果。我们将造影表现归纳为三种类型:Ⅰ型(边缘复发型)11例占27.5%,Ⅱ型(肝内播散型)23例占57.5%,Ⅲ型(隐匿复发型)6例占15%。造影表现特点是:血供相对不丰富,肝瘤结节染色浅淡;病灶常呈多发性;小病灶(直径<2.0cm)多见。我们认为介入治疗对肝癌术后复发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应该早期(术后2~4个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