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乳品真蛋白——定义、分析方法、计价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乳品真蛋白的定义、测定方法及对计价的作用、影响因素.乳品真蛋白即除了非蛋白质氮以外的蛋白态氮, 通过计算得到的蛋白质.按照AOAC及美国联邦乳市场改革法令,真蛋白可以采用凯氏定氮法直接或间接地测定.此外,UDY法、红外及类似的仪器也可以直接测定乳中的真蛋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采用真蛋白作为原料乳收购的计价因子,可以避免因尿素氮的变动造成的测定误差.乳品真蛋白的含量受遗传因子、环境、饲料和乳房炎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乳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在酪蛋白测定方法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增加了NaOH溶液碱复溶酪蛋白等电点沉淀物,结合凯氏定氮法对2种市售纯牛乳中的乳蛋白组分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酪蛋白质量分数约为61%,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相加得到的理论蛋白质含量与实际测定的总蛋白质质量分数误差不超过1.38%,改进后的等电点沉淀分离结合凯氏定氮法高效准确,重现性好,可以用于纯牛乳中酪蛋白的掺假鉴定。  相似文献   

3.
王旭  孙建平  陈婧  侯彩云 《食品科技》2006,(10):243-246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乳粉蛋白质的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国家标准方法.当乳粉中没有人为添加大量非蛋白态氮时,乳粉蛋白质数字图像检测方法(CCMP)与国标法(凯氏定氮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乳粉中含有大量非蛋白态氮时,CCMP法不受非蛋白态氮的影响,可以在乳粉真蛋白检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4种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在提取饮料酪蛋白过程中对其复溶率的影响,为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鉴别饮料中酪蛋白亚型及相应含量的测定寻找最佳前处理方法。方法选取乳粉、以乳粉或牛乳为原料的饮料、添加酪蛋白或酪蛋白酸钠的饮料作为测试样品,用pH 8.5的Tris-HCl溶液溶解,采用等电点沉淀法、乙腈沉淀法、丙酮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提取样品中的蛋白质,低温离心后对沉淀的蛋白质进行复溶,用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沉淀前和复溶后样品溶液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计算类酪蛋白的复溶率。结果乳粉和3类饮料中的酪蛋白经等电点沉淀法提取后,乳粉的类酪蛋白复溶率在64.95%~66.20%之间,3种饮料中的类酪蛋白复溶率在69.73%~84.95%之间,等电点沉淀法优于其他3种沉淀方法。αs-酪蛋白标准物质和β-酪蛋白标准物质的复溶率分别为70.16%和87.17%,且经高分辨质谱确证其复溶后的主成分为酪蛋白。另外对45种含酪蛋白饮料中的类酪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其含量在0.10~42.36 mg/g(mg/mL)之间。结论等电点沉淀法提取类酪蛋白的复溶率较其他3种沉淀方法相对稳定,为饮料中酪蛋白的亚型鉴别及相应含量测定提供了回收率较高的前处理方法,为今后测定酪蛋白含量的液相质谱法的研究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快速测定烟草中的蛋白质氮含量,利用烟草可溶性蛋白在0.5%热醋酸中发生沉淀的性质,先用0.5%热醋酸萃取出烟草可溶性氮中的非蛋白质氮,再用连续流动法测定,并由烟草总氮量减去非蛋白质氮量计算烟草的蛋白质氮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变异系数(CV)小于3%;在90%的置信区间内,其测定值与现有的标准方法没有显著差异:t=1.082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别用GB/T5009.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和NY/T1678《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双缩脲比色法》,测定了添加非蛋白氮物质的乳及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GB/T5009.5方法不能区分样品中的蛋白氮与非蛋白氮;采用NY/T1678-2008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蛋白氮和非蛋白氮物质的分离,有效地排除三聚氰胺、尿素、甘氨酸和水解蛋白等多种非蛋白氮对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检测的影响,该方法前处理方法快速、简单,检测结果准确。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在蛋白质测定标准上,提出利用硫酸铜溶液来沉淀蛋白质,冷却后通过过滤来分离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氮,并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分离出来的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从而得出食品中的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氮的实际含量。它具有经济快速的特点,一般企业都能检测出效果。检测原理把样品加入水中,然后加入5%的硫酸铜溶液,并加热蛋白质沉淀出来。同时,由于三聚氰胺、尿素等无机氮具有不同程度的溶解性,将它们和易溶解性含氮性化学物质溶解在蒸馏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GB/T 21704-2008《乳与乳制品中非蛋白氮含量的测定》中前处理部分提出方法改进,明确方法的适用范围。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样品中蛋白质,过滤后测定滤液中非蛋白氮含量;加水完全溶解三组不同质量的三聚氰胺,加入不同体积的三氯乙酸溶液,观察三聚氰胺在不同浓度三氯乙酸溶液中的析出情况;加标不同量的三聚氰胺,测定计算回收率确定仪器的检测限。结果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低于20 g/ 100 g 时,20 mL 15%三氯乙酸溶液可完全沉淀样品中蛋白质;三氯乙酸浓度越高,三聚氰胺溶解度越小,越容易析出;本实验用的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最低可准确稳定检测2 mg三聚氰胺/10g样品。结论 国标方法改进后可以节约试剂,在消化环节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实验效率;三聚氰胺在三氯乙酸溶液中的溶解度情况和仪器检测限的限制框定方法的适用范围是2 mg -20 mg三聚氰胺/10g样品。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用凯氏定氮法以测定其粗蛋白质,饲料的标准中蛋白质的含量也是指粗蛋白质,其实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粗蛋白质中的氮分为蛋白质氮和非蛋白质氮两种,其中蛋白质氮才是蛋白质的真正组成成分,饲料中有价值的营养物质是真蛋白质。如果能将两种不同状态的氮分开测定,将为饲料生产和养殖用户提供更有效的数据。因此,真蛋白质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含三聚氰胺奶粉蛋白质含量的简便方法,本研究分别用考马斯亮蓝法、双缩脲法以及纳氏法测定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高温变性法、改良三氯乙酸法、Sevage法和透析法考察了去除蛋白氮和非蛋白氮-三聚氰胺的效果。结果表明,考马斯亮蓝和双缩脲不与非蛋白氮三聚氰胺发生反应,采用改良三氯乙酸法可以较好的实现蛋白氮与非蛋白氮三聚氰胺的分离。因此,用考马斯亮蓝法或者双缩脲法可以准确测出含毒奶粉中蛋白氮的含量,通过改良三氯乙酸法配合纳氏法可以检测奶粉中的非蛋白氮-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测定乳粉中非蛋白氮含量,比较四种蛋白质沉淀剂分离蛋白质和非蛋白含氮物质的效果。方法 样品加水溶解后分别用15 % 三氯乙酸溶液、丙酮、20 %乙酸铅溶液和3 % 草酸钾-7 % 磷酸氢二钠溶液、乙酸锌溶液和亚铁氰化钾溶液沉淀蛋白质,同时用三聚氰胺做加标回收,过滤后取滤液消化定氮。结果 三氯乙酸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2036%±0.0002%,相对标准偏差在四种方法中最小,为0.1023%,加标回收率为96.07±2.29%;丙酮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0981 %±0.0050 %,加标回收率在四种方法中最低,为50.56 %±7.90 %;乙酸铅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1372 %±0.0012 %,加标量为79.2mg三聚氰胺/10g样品时,乙酸铅沉淀法加标回收率比三氯乙酸沉淀法更稳定,为96.57%±1.07%;乙酸锌沉淀法计算非蛋白氮含量为0.3466 %±0.0100 %,加标回收率为86.81 %±2.87 %。结论 三氯乙酸沉淀法结果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其他三种方法更好,但受到加标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样品前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明  向仲朝 《食品科技》2006,31(9):240-241
采用20%CuSO4沉淀蛋白,增大5倍NaOH的用量处理样品,按国标法通过HPLC测定了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含量。结果表明,改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使蛋白沉淀完全、溶液易过滤、过滤液清澈透明,可直接进样测定,对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测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中甲醛HPLC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前处理方法对水产品甲醛检测的影响,本文比较了三氯乙酸结合超声提取法(超声+TCA法)、三氯乙酸提取法(TCA法)、蒸馏水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四种前处理方法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甲醛。结果显示,水蒸气蒸馏和三氯乙酸超声提取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9.06%和103.62%,而蒸馏水提取的回收率低于40%。经优化后的三氯乙酸超声提取条件优化为超声时间25min,10%TCA加入量10mL。因此,三氯乙酸超声提取具有稳定性较好,操作简便,与水蒸气蒸馏法前处理效果相当,是一种适合用于大多数鲜活和冷冻水产品甲醛含量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定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5种消毒副产物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 按照GB/T 5750.1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进行饮用水中溴酸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亚氯酸盐、氯酸盐含量的测定。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 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绝对扩展不确定度, 明确对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的分量。结果 在95%的置信区间内, 样品中5种消毒副产物溴酸盐、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含量依次为(2.00±0.075)、(2.04±0.062)、(0.99±0.054)、(12.6±0.35)、(9.41±0.24) mg/L (k = 2)。结论 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曲线拟合产生的不确定度和由标准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实验中应该提高标准溶液配制的准确性和标准曲线测定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5.
E Kirchner  K Gruhn 《Die Nahrung》1985,29(7):703-709
The differences of the non-precipitable N-quota in blood plasma, liver, intestine, and muscles after treatment with various precipitants reveal data on the height of protein precipita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body fraction. Organs of hens treated with picric acid (1%), trichloroacetic acid (10%), and sulphosalicylic acid were used for the protein precipitation. Because of contradictory literature data as to the most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sulphosalicylic acid a preliminary determination of the most favourable acid concentration was necessary. The application of a 5% solution of sulphosalicylic acid gave the highest precipitation rate depending on the analyzed organs. In the succession picric acid, trichloroacetic acid, and sulphosalicylic acid nitrogen increases in the soluble supernatant. Furthermore, dependences of the protein precipitation on the kind of the analyzed organs were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三氯乙酸提取和超声波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正交试验中超声波萃取对组胺测定结果的影响,并与组胺简易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超声波萃取的最佳条件为:三氯乙酸浓度10%、三氯乙酸用量20ml、超声波温度55℃、超声波功率60W、超声波时间20min。超声波萃取与组胺简易测定方法结果比较表明:预处理方法对组胺测定结果的影响为显著;两种预处理方法对组胺测定结果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超声波萃取方法要优于简易测定的方法,超声波萃取不但提高了组胺的提取率,而且节约了时间和能源。  相似文献   

17.
以脱蛋白效率和多糖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Sevag法、酶法和三氯乙酸法三种脱蛋白方法对灰树花胞外多糖的脱蛋白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氯乙酸法脱蛋白优于Sevag法和酶法,三氯乙酸的最佳添加量为3%,此时的脱蛋白效率为68.40%,多糖损失率为21.11%。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经过三氯乙酸脱蛋白处理后的灰树花胞外多糖在波长200~600 nm范围没有明显吸收峰,表明粗多糖中的蛋白已基本除去。三氯乙酸法可作为灰树花胞外多糖纯化的一种有效的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三氯乙酸提取挥发性盐基氮效率。方法 研究了提取剂三氯乙酸和水的提取效果、结果稳定性,并考察了三氯乙酸做提取剂时氧化镁的添加量和判别指示剂,同时添加氯化铵做回收率实验。结果 按照标准方法用三氯乙酸浸泡的样品检测结果明显偏低,通过研究发现其样品溶液碱度未能达到方法要求,经优化后的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4.0%~95.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57%;用水做提取剂的样品结果偏高,浸泡30min过程中,pH值中性环境样品持续腐败。结论 经优化后三氯乙酸提取法样品可以直接蒸馏无需过滤,从而简化检验流程;三氯乙酸给样品提供足够的酸性环境,抑制样品进一步腐败;通过方法学考察,优化后的检验方法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评价3种芒果致敏原提取方法,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芒果蛋白成分,为临床检测sIgE提供最佳抗原制备方法。方法 分别用三氯乙酸沉淀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提取法粗提芒果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组分,用免疫印迹和二维免疫印迹的方法鉴定粗提液中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 3种方法提取的蛋白组分不同,单例病人血清与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一定差异,三氯乙酸沉淀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30、40、44、47和90 kD,而裂解液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23、32、40、46、73、90 kD。结论 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粗提液致敏原组分较完整,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检测芒果sIgE所需已知抗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