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目前柴油/酒精双燃料发动机燃料系混合比难于控制,导致柴油/酒精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发展缓慢的现状,在不改变发动机供油系统的前提下,利用LABVVIEW软件自带的虚拟仪器设计双燃料喷射系统,实现柴油/酒精混合比的人为控制.  相似文献   

2.
姚起宏  刘建霞  黄大明 《内燃机》2004,(3):13-14,16
为进行燃用柴油/酒精双燃料电子控制喷射发动机的性能试验,确定掺烧乙醇时,发动机在整个转速和负荷范围内,柴油/酒精的混合比例对发动机综合性能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柴油/酒精混合比例随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可对柴油/酒精混合比例进行编程控制且在现有发动机上易于改造的柴油,酒精双燃料喷射计算机控制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3.
《内燃机》2015,(5)
在一台直喷、中冷柴油机上进行柴油、乙醇汽油的双燃料模式试验,提出了一种柴油、乙醇汽油双燃料系统的发动机,研究了基于价值工程的柴油、乙醇汽油双燃料系统,能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空气、柴油和乙醇汽油均能以最佳混合比进行燃烧。分析表明,柴油、乙醇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在中高负荷及中高转速下运转可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设计开发的CA6113BN-01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燃烧系统参数,柴油供油系统参数和在天然气供气系统参数等,研究了这些参数变化时对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室形状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排放的影响较小。NOx、HC排放量随提前角的变化趋势和柴油机相似,提前角增大,NOx排放量增加,HC排放量也增加,提前角对CO排放影响较小。喷油器的开启压力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内容提要对双燃料(酒精-柴油)喷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已有研究.酒精的燃烧过程可以用火焰传播来解释,通过酒精的燃烧能够减少因柴油燃烧而产生的黑烟.最大酒精代用率达到柴油的96%(容积).虽然在低负荷时双燃料喷射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比原发动机低4%左右,但在高负荷时比原发动机大约高1%.黑烟排放少,CO的排放量与原发动机大致相同,虽然HC的排放量大约比原发动机高一倍,但NO_x的排放量却减少了50%.  相似文献   

6.
柴油/LPG发动机的双燃料供给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柴油/LPG(液化石油气)双燃料供给系统。该系统的技术核心是由型板控制的LPG调节阀,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化控制规律,根据发动机的工况变动,自动调节柴油/LPG双燃料比例。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是非电控传统柴油机改装成双燃料发动机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建立了柴油喷雾扩散燃烧子模型和气体燃烧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子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机理,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当吻合。计算表明:当引燃柴油比例较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以喷雾混合控制燃烧为主,柴油喷雾扩散燃烧模型与实测较吻合;当柴油比例较小时,该过程以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为主,均质混合气火焰传播燃烧模型与实测软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引燃柴油量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引燃柴油减少,着火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并行式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利用FIRE软件建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次喷射模型。同时,通过进气压力控制过量空气系数,实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稀薄燃烧方式。针对高负荷工况,研究了多次喷射策略和稀薄燃烧方式对双燃料发动机最大压力升高率及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工作在高负荷及柴油替代率为80%时,采用双燃料稀薄燃烧方式能使NOx排放降低,但最大压力升高率仍可能超过安全临界值1MPa/(°)。采用合适的预喷射量与预喷射时刻能降低最大压力升高率。通过多次喷射和稀薄燃烧方式相结合的燃烧策略对缸内燃烧方式进行组织,可以实现双燃料发动机高替代率燃烧,并使高负荷时NOx排放达到或者低于国Ⅴ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9.
电控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电控双燃料系统,并成功研制了电控双燃料发动机,该机克服了常规双燃料发动机的缺点,通过优化的发动机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性能,排放达到欧-Ⅱ法规要求,最大柴油替代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主设计的双燃料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将高压共轨柴油机改装成双燃料发动机。该系统包括天然气供给系统、控制单元(ECU)及其配套传感器等。发动机起动和怠速时在纯柴油模式下运行,当负荷达到某一设定值时,柴油ECU减少引燃柴油的喷射,同时天然气ECU增加天然气量的喷射,发动机在双燃料模式下运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天然气平均替代率达到75%,最高替代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以柴油机为原型,增加了天然气供气系统,开发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对天然气进气量进行实时控制,发动机采用双阶段双燃料模式运行,实现了全负荷工况下天然气对柴油85%左右的替代率,在保持原机动力性的基础上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以柴油机为原型,增加了天然气供气系统,开发了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采用闭环控制系统对天然气进气量进行实时控制,发动机采用双阶段双燃料模式运行,实现了全负荷工况下天然气对柴油85%左右的替代率,在保持原机动力性的基础上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可燃生物制气,用作为以柴油引燃的双燃料发动机的主要燃料。测量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计算分析放热规律。双燃料发动机与燃用纯柴油时的发动机相比,燃烧始点延迟,最大燃烧压力降低,最大放热率和排气温度增加,后燃较严重。负荷增大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始点提前,最大燃烧放热率增高,最高燃烧温度升高,后燃较严重。供油提前角提前时,后燃减小,燃烧过程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原单一燃料放热规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建立了一种新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率计算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以实现引燃燃料与主燃料放热率计算的分离。简要介绍了该模型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利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的引燃柴油、LPG及总体的燃烧放热率,分析了其燃烧过程及燃烧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为研究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虎林  陈仲 《山东内燃机》2009,(1):47-48,58
本文简要介绍2000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技术特点,以及双燃料发动机与普通柴油机的区别,并以配备DJ40钻机动力为例,从经济效益方面对双燃料发动机与普通柴油机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为优选双燃料发动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新  郑志强  张进 《内燃机》2012,(2):17-19
介绍了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参数以及市场分析,通过对原进气系统的改造,以及增加了燃气供给系统和双燃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190柴油机的双燃料改造。  相似文献   

17.
推导了低热值燃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计算公式,并对由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的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能够达到原柴油机的动力水平;其动力性能随引燃油量的减小而降低;在新鲜空气充足的前提下,供给更多的燃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增强;燃气替代率有一最大值,超过该值后,随替代率增大,动力性能急剧下降;燃气低热值越高,替代率便可越大。计算得出的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在标定点和最大转矩点的最大生物制气替代率和对应的燃气进气比,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对一台单缸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负荷特性和外特性试验,测得发动机各性能参数,并将试验结果与发动机燃用纯柴油时测得结果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对比,以便综合评价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为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6105ZQ增压中冷发动机开发出了610SZQS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为了进一步对6105ZQ双燃料发动机进行性能研究,针对燃烧室结构参数、供油提前角、天然气替代率等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其对发动机性能、缸内压力升高率、放热率以及缸内温度的影响,为今后开发天然气电控喷射式双燃料发动机及提高其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For fetching day-to-day energy needs, current energy requirement majorly depends on fossil fuels. But ambiguous matter like abating petroleum products and expanding air pollution has enforced the experts to strive for another fuel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or re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fossil fuels. Considering the issu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find the feasibility by using blends of rice bran oil biodiesel and diesel which are used as pilot fuels by blending 10% and 20% biodiesel in fossil diesel and biogas, introduced as gaseous fuel by varying its mass flow rate in a dual-fuel engine mode. An experimentation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find the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 parameters of the engine relative to pure diesel. The results were very much similar to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ers who used biodiesel and gaseous fuels in a dual-fuel engine. 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 of the engine was noticed to have increased, while brake thermal efficiency was on the lower side in dual fuel mode in comparison with regular diesel. In relation with conventional diesel, it was noticed that combined effect of rice bran methyl esters and varying mass flow rate of biogas showed a decrement in NO x and smoke emissions, whereas HC and CO exhalations were on higher side when biogas and biodiesel were utilized collectively in dual-fuel engine. Hence,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mbination of blends of biodiesel and diesel and introduction of biogas in the engine can be a promising combina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uel for addressing future energy nee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