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动电位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EIS)研究了樟树叶提取液(CCLE)在硫酸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 结果表明, 采用酸浸泡法从樟树叶中提取的缓蚀剂, 对碳钢在10% H2SO4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 缓蚀效率增大; 随着实验温度升高, 缓蚀效率减小. 樟树叶提取液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提取液中的有效缓蚀成分在碳钢表面的吸附满足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樟树叶提取液的加入使碳钢在硫酸中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增加, 起到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樟树叶提取液(CCIE)和碘化钾复配后(FPCCLE),对Q235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液与碘化钾复配后,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腐蚀电位负移,脱附电位Edes正移,增大了缓蚀剂的有效作用范围,提高了缓蚀剂的吸附稳定性,表现出更好的缓蚀作用,且缓蚀效率随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竹叶提取液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复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动电位扫描法和失重法研究了竹叶提取液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其与碘化钾的复配协同效应.实验表明,当浓度为0.1 g/ml时,竹叶提取液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与碘化钾复配后,缓蚀效果更佳.电化学研究表明,竹叶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利用失重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拟合,结果表明,竹叶缓蚀剂的有效缓蚀成份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El-Awady动力学模型与Flory-Huggins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4.
硫酸介质中含硫氨基酸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法研究L-甲硫氨酸、L-胱氨酸及L-半胱氨酸在1 mol/L H_2SO_4体系中的缓蚀性能和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在0.1 mmol/L~0.1 mol/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L-甲硫氨酸和L-半胱氨酸的缓蚀效率均增大,而L-胱氨酸的缓蚀效率存在~个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过程。这三种氰基酸在...  相似文献   

5.
硫酸介质中氨基酸对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和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半胱氨酸、蛋氨酸两种氨基酸作为缓蚀剂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对X6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较低的浓度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效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同浓度比较,半胱氨酸的缓蚀效率更高.缓蚀原因可能是氨基酸分子或腐蚀产物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极化曲线表明是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溶液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苯并三氮唑(BTA)与碘化钾(KI)对天然海水中黄铜的协同缓蚀作用及加药顺序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TA和KI的使用浓度分别为2 mg/L和10 mg/L时,对黄铜的缓蚀率达到97.19%;考虑加药顺序后缓蚀率可进一步提高到99.31%.极化曲线测试表明,BTA与KI复配为混合型缓蚀剂,且抑制阴极反应的程度更强.SEM照片显示,添加了BTA与KI缓蚀剂的铜片表面基本没有腐蚀.溶液分析显示添加了BTA与KI复配缓蚀剂后有效地抑制了黄铜的脱锌腐蚀.  相似文献   

7.
N—烷基月桂酰胺对硫酸溶液中碳钢的缓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化学的失重法研究N-烷基月桂酰胺对硫酸溶液中碳钢腐蚀的缓蚀行为和吸附规律。实验表明,其缓蚀性能优良,主要属以阻滞阳极过程为主的缓蚀剂,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属化学吸附,在不同吸附阶段分别遵循Temkin和Frumkin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法、失重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茄叶提取液在1mol·L-1 HCl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茄叶提取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盐酸浓度3.0mol·L-1、温度55.0℃、时间62h;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茄叶提取液缓蚀性能优异,当茄叶提取液质量浓度为1 800mg·L-1时,失重缓蚀率达92%以上;茄叶提取液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茄叶缓蚀剂可显著抑制碳钢的腐蚀。  相似文献   

9.
通过失重试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杂环化合物2,5-二巯基-1,3,4-噻唑(DMTD)在1.0MH2SO4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DMTD在H2SO4中对碳钢的腐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阻抗值随DMTD浓度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MTD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是一个自发、放热的混合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核桃叶提取物是一种"绿色"缓蚀剂.本文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核桃叶提取物在0.5mol/LH2SO4溶液中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核桃叶提取物对冷轧钢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在冷轧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极化曲线表明,核桃叶提取物为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元宝枫叶提取物在0.5 mol/L H28O4溶液中对冷轧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元宝枫叶提取物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元宝枫提取物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谱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出现感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  相似文献   

13.
文家新 《表面技术》2024,53(6):123-132
目的 碳钢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中,为解决碳钢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问题。方法 以氨基硫脲和咪唑-4-甲醛为原料合成了Schiff碱化合物咪唑-4-甲基亚胺基硫脲(MIT),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NMR)及质谱(EI-MS)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将MIT化合物作为H2SO4介质中碳钢的缓蚀剂,分别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及腐蚀形貌分析研究了其在0.5mol/L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通过吸附模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研究了MIT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行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 MIT在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效率随其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随腐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下降,293 K下其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最佳质量浓度为240mg/L,对应的缓蚀效率可达95.4%。MIT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电化学缓蚀机理可解释为“几何覆盖效应”。在碳钢表面的MIT分子吸附属于化学和物理混合吸附(ΔG...  相似文献   

14.
采用腐蚀失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预变形对Q235钢在50℃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及硫脲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预变形Q235钢在有、无添加硫脲的硫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均高于未变形Q235钢的腐蚀速率,硫脲对有、无预变形Q235钢的缓蚀作用均存在浓度极值效应;预变形加速了Q235钢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溶解和阴极的析氢反应,使电化学阻抗变小;硫脲对阳极反应的影响与电位区间有关,硫脲显著抑制阴极反应并表现出抑制作用的浓度极值效应。  相似文献   

15.
黄文恒  黄茜  鲜磊  曹琨 《表面技术》2019,48(11):356-364
目的研究丙氨酸和碘化钾共同存在于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方法采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El-Awady动力学模型,对丙氨酸、丙氨酸与碘化钾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在10%的硫酸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随着缓蚀剂浓度增大而增强。单独使用丙氨酸作为缓蚀剂,丙氨酸分子在碳钢表面呈单分子层吸附,缓蚀效率最高仅达到29%,缓蚀效果不明显。经过丙氨酸与碘化钾复配后,缓蚀效果显著提高,当丙氨酸质量浓度为300 mg/L,碘化钾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缓蚀效率达到92%以上。XPS谱图表明,缓蚀剂主要是通过分子中的N原子与碳钢表面Fe原子形成共价键,吸附在碳钢的表面,与KI复配后,I-吸附在碳钢表面,并部分氧化,形成I_3~-。El-Awady动力学模型研究说明该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且在碳钢表面自发形成多分子层吸附膜。结论在10%的硫酸溶液中,丙氨酸分子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作用,吸附在碳钢表面,减缓腐蚀反应发生。碘化钾添加后,发挥连接缓蚀剂分子和碳钢表面的桥梁作用,从而协助丙氨酸吸附到碳钢表面,提高丙氨酸在碳钢表面的覆盖率,在提高缓蚀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丙氨酸的使用量,有效地抑制了钢材的腐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氨基酸类复合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证明,氨基酸复合酸洗缓蚀荆是抑制阳极和阴极反应的混合型缓蚀剂;交流阻抗测试了Nyquist图、Bode图及phase angle图,通过分析阻抗R1、双电层电容Cd1、阻抗模值| Z |和相角的大小,证明三元氨基酸类复合缓蚀剂各组分有很好的协同效应,缓蚀率很高.通过失重法确定,在酸洗时间0~16 h,酸洗温度30~50℃,硫酸浓度0.4~2.0 mol/L范围内,该三元复合缓蚀剂的缓蚀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腐蚀浸泡失重方法结合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205双相不锈钢在不同浓度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并与传统的20R钢和316L不锈钢作对比。结果表明,三种材质的耐蚀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2205316L20R;硫酸浓度和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由强到弱排序都为:20R316L2205。在T≤40℃,2205双相不锈钢的腐蚀深度为0mm/a,耐蚀性等级为1级,评定为完全耐蚀;当温度增加至60℃且硫酸浓度为30%时,其腐蚀速率显著增加,腐蚀深度为27.026mm/a,耐蚀性等级为10级,评定为不耐蚀。高铬含量可以降低不锈钢材料的钝化电位,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修复能力,可能是2205双相不锈钢比316L和20R更耐蚀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