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诸如生态调度等水资源配置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出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的方法。指出河道内生态需水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下游河道的基本生态需水(生态基流)、水质、输沙、水生生物、水面蒸发等因素,详细阐述了生态需水各分项的计算方法、优缺点、适用条件、相关关系以及根据各分项计算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研究对流域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水量平衡原理,提出计算不同频率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方法,并以海河流域为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时的生态用水量与需水量,主要结论为,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理论是研究流域生态需水的基本原理;生态用水等于水资源总量减去生活生产耗水量;根据不同水资源条件下年生态需水量进行生态配水。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湿润地区生态需水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需水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对流域水资源乃至全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流域生态需水种类,探讨生态需水研究重点及其分析计算方法,旨在更好地寻求解决湿润地区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途径,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需水是实施水资源保护的依据,依据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要求和瀑布保护需要,针对河道生态基流、河流水质污染自净需水、瀑布幕宽需水3方面,采用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及水质模型法等进行分析计算,推求九龙瀑布的生态需水,综合确定九龙瀑布生态需水量为年均3.51 m~3/s;结合断面实测流量结果,评价瀑布生态需水满足程度为中,为切实保护水资源、维持瀑布景观持续健康发展,对最枯月(4月)配置水量1.33 m~3/s,生态需水满足程度可达到良。通过对面向水资源保护的九龙瀑布生态需水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有关部门管理瀑布景观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动态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山西生态小水电建设研究。结果表明,①以2015年为规划水平年,山西的水资源能支撑区域容纳0.356亿人按照241m3/人的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生产生活;②2015年山西共需水85.17亿m3,其中16.84亿m3用于满足工业需水,38.31亿m3用于满足农业需水,24.78亿m3用于满足生活需水,2.39亿m3用于满足生态环境持续与修复的需水;③各产业需水结构上,生活需水增幅最大,达1.47倍,工业需水次之,增幅为60%,生态需水较现状年增加80%;④区域生态小水电建设应以长治市和晋城市为重点,重点做好沁河及浊漳河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的生态小水电建设及区域生态水电建设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动态平衡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山西生态小水电建设研究。结果表明,①以2015年为规划水平年,山西的水资源能支撑区域容纳0.356亿人按照241m3/人的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生产生活;②2015年山西共需水85.17亿m3,其中16.84亿m3用于满足工业需水,38.31亿m3用于满足农业需水,24.78亿m3用于满足生活需水,2.39亿m3用于满足生态环境持续与修复的需水;③各产业需水结构上,生活需水增幅最大,达1.47倍,工业需水次之,增幅为60%,生态需水较现状年增加80%;④区域生态小水电建设应以长治市和晋城市为重点,重点做好沁河及浊漳河水资源承载力条件下的生态小水电建设及区域生态水电建设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滨海核电厂的水资源论证中须考虑生态需水.水文学法宜用于对计算结果精度要求不高,并且生物资料缺乏的情况;栖息地评价方法宜用于生态保护目标为确定的物种及其栖息地;整体分析法宜用于流域整体生态需水评估.将生态需水分为天然生态需水、功能生态需水、目标生态需水等类.水资源论证中的生态需水应为目标生态需水,应先获得生态保护目标,再确定生态需水.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讨论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内涵,对生态需水的量化计量方法进行总结述评。结合淮河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流域综合规划、流域重要湿地、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工作等4个方面中加强生态需水研究的建议,为实现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的量化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西北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西北地区生态需水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有着重要意义。从生态需水的概念出发,将生态需水量化过程划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两部分,并介绍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在对西北地区进行生态分区的基础上,运用上述方法,计算出西北地区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需水研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保障。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基于生态基流、输沙需水和自净需水三方面考虑,最终估算出渭河宝鸡段现阶段河流生态需水量为19.01亿m3。与渭河宝鸡段上游来水量相比,生态需水量缺口较大。最后从增加上游来水量、区段内的节水及控污、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若干针对性建议。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研究,也为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环境容量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柏旺  袁晓宇 《中国水利》2010,(18):48-50,52
做好现状和规划状态下的生态需水估算,有利于水利规划,有利于生态环境调控与管理,更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用不同方法分析了三亚市南山创意新城河网的水环境容量,使该项目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防洪排涝、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又保护与修复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及生态健康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湖泊最低生态水位的计算方法,对解决我国湖泊生态退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湖泊管理条例确定的最低运行水位、湖泊形态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来确定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经过计算分析,最终确定白洋淀健康生态最低水位为7.50m,并提出维持白洋淀最低生态水位部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其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对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进行了探讨,对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额济纳地区绿洲恢复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再度明确了生态需水量的涵义;通过对干旱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现有计算方法的分析,考虑植被盖度对生态需水量的影响,提出了计算干旱地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的新方法;在对额济纳绿洲现状分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绿洲恢复规模和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额济纳绿洲恢复的若干方案,应用所提出的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对各方案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并以研究区未来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约束,确定了额济纳绿洲未来的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已建成的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分析总结已建工程主要成效及面临的挑战,探讨适应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配置思路,并提出进一步发挥东线、中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对策,以及西线工程调水线路论证方案建议。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后续工程建设和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牛夏  王启优 《人民长江》2016,47(22):21-25
采用Tennant法、近10 a最枯月实测径流量法、90%保证率法、月年保证率法分别计算了疏勒河流域的生态基流;对敏感生态需水(包括河流湿地生态需水、湖泊生态需水、重要水生生物生态需水),采用流域典型区进行计算。疏勒河流域生态需水即为其生态基流与敏感生态需水之和。在对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90%的保证率法即为疏勒河流域生态基流比较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河流域生态基流的所需水量为河流90%保证率下的最枯月平均流量的23%,河流的湿地生态需水量为6.40亿m~3,湖泊生态需水量为0.14亿m~3,重要水生生物的生态需水量为0.23亿m~3。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疏勒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为6.77亿m~3。据此确定了疏勒河流域水生态红线和生态特征流量值,可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及水生态红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银川市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5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318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4.57倍,水资源生态赤字达到1.132hm^2/人。农业水资源生态足迹占比例最大,农业用水比重过高,地区用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同时,银川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主要来自黄河水,与地下水与当地地表水资源较贫乏一致。最后为银川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人均生态足迹,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对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淡水生态足迹和水污染生态足迹纳入核算,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综合评价建库以来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2~2016年三峡库区整体水资源生态足迹呈波动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水环境安全及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受年际间降雨量不均影响,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历年均大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呈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盈余状态。三峡库区水资源利用分布极不均衡,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小的库首,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大,生态盈余较大;位于重点开发区,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的库尾,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小,生态盈余较低,在渝中、渝北区等11个区县出现生态赤字,水资源利用呈不健康状态。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应充分考虑三峡库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用水效率,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三峡库区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内降雨稀少,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灾害,用水矛盾尤其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用水矛盾突出。本文围绕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水资源利用及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着手,探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评估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流域所在地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并通过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水资源生态经济协调指数评估了水资源生态压力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农业用水是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类型,宜春市是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多的地区;各市均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多数地区水生态承载力有所降低;在产生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因素中,应重点关注农业用水和水污染因素;研究区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降低,萍乡市和吉安市水资源的生态经济协调性下降。各市应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注意水资源消耗强度,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等措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