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储量精细计算方法探讨--以河流相储集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充分利用开发区井网密度大,地质,测井,测试资料齐全的优势,以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综合其孔隙度,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等多项参数在不同相带的各相异性,按相带求取储量计算参数,探索求取储量精细计算方法,并以河流相为例,详细说明了储量计算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2.
河流相储层平面连续性精细描述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吕晓光  雷顺 《石油学报》1997,18(2):66-71
河流相储层在大庆油田的产油层中占有重要比例,河流相储层的平面连续性是影响其非均质性的主要方面,是油藏精细描述和建模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众多研究者采用露头调查类比的方法进行油田地下储层的精细描述和建模工作,但受限于沉积环境、沉积条件的不确定性,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中利用深度开发阶段老油田密井网提供的丰富的动、静态资料,将沉积过程分析、界面分析、测井曲线分析及油田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应用于油田地下研究,进行河流相储层平面连续性精细描述,重点探讨了储层细分微相、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及砂体之间的连通性等内容.研究成果对老油田储层建模及剩余油分布的地质研究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储集层的两种精细对比方法讨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储集层的划分对比问题是油田开发中基础而关键的问题,尤其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虽然地球物理测井曲线资料越来越丰富,对储集层的集训越来越深入,但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预测剩余油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进而储集层划分对比的精细程度的研究成为热门课题。建立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基础之上的Cross^[1]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1995年引入中国的油气勘探领域^[2],其地层划分对比方法近几年在新疆、山东、陕北^[3]、辽河、南海等地的油田开发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胜利油田孤东油田七区中开发单元为例,从研究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地层格架、储集层特征及流体性质、储集层非均质性和单井模型等入手,探索应用综合理论和技术进行储集层随机建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针对河流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对多种建模方法进行了二维、三维对比研究和分析,认为批示模拟方法是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的最优方法。用该方法建立了该区馆陶组上段河流相储集层的定量地质模型,经油田生产检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港东油田一区河流相储集层滚动勘探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港探区港东油田的实际情况,以储集层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对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的研究,分4个层次进行港东一区河流相储集层的滚动勘探:①根据区域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查明储集层分布;②充分利用地震信息,预测砂岩发育区,指出滚动勘探目标;③应用神经网络储集层预测方法,利用地震信息在砂岩发育区内确定油气富集带,部署滚动勘探井;④根据地震和测井资料,确定油气富集带内单砂体的边界,定量计算单井单砂体厚度。根据预测结果部署的7口滚动勘探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图3参9  相似文献   

6.
河流相储集层横向预测方法探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渤海湾地区的河流相储集层纵、横向岩性变化大,广泛发育砂泥混杂相和砂泥交互相,连续性差。受目前技术水平和方法的限制,河流相储集层横向预测难度很大,尤其是圈定储集层边界和通过井间内插外推来定量解释储集层分布困难更大。  相似文献   

7.
传统地震相分析满足不了目前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神经网络微地震相分析将神经网络应用于高质量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可对单一反射同相轴进行波形信号分析和训练,建立模型地震道,并对实际地震道分类,进而得到在平面和剖面上精度较高的微地震相分布。采用该方法并结合测井资料,在研究区块中建立的微地震相分布图能够清晰地表现出该区块的沉积微相特征,且较好地解释了工区内2口井的产能差异,表明神经网络微地震相分析是可靠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开发区寻找剩余油分布的需要,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运用地层基准而原理,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在濮阳凹陷胡状集油田胡5块沙三段上,中亚段中识别出短期,中期和长期3种规模的地层旋回,分别响应于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对沙三段上亚段3-4及中亚段1-10砂组进行对比,建立了全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就层序对储层分布的控制及层序内部主要沉积微相的展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上河流相砂岩油田单砂体厚度薄,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上油气水间互,平面上连通性差等特点,渤海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完善了定量描述砂体展布的储层描述技术。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海上探井井距大,井控程度低,取心资料较少等情况下的储层横向展布问题,并基于已钻井资料,总结出如何在探井之间寻找潜力砂体的经验。随着渤海越来越多的河流相油田投入开发,储层描述技术的可靠性也得到证实。大量实例证明,该技术是渤海油田新近系河流相砂岩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技术手段,其思路和方法也可借鉴到类似地质背景下的河流相岩性油气藏评价。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序地层学模式预测河流相砂岩储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陆相地层层序内部的岩性变化规律和对储集层的分布进行预测,仍是一个未能圆满解决的复杂问题。与海相环境不同,在陆相盆地中,影响沉积物可容空间的因素更为复杂多样,这主要表现为河流平衡剖面对基准面的影响,以及气候和构造运动对沉积物的补给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萨尔图油田中部北一区断东西块葡Ⅰ油层组的地层沉积过程,发现当地层沉积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时,河道砂体的宽度与厚度、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减少,而保存沉积相的多样性增加,非河道流动单元类型增多,流动单元间的连通性变差;而当地层沉积于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时,储集层的所有属性与上升半旋回的变化完全相反。通过对地层沉积过程的分析,可以表征和预测储集层的各种属性,从而表征大庆油田开发老区的层内非均质性。图2参14  相似文献   

12.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萨尔图油田中部北一区断东西块葡Ⅰ油层组的地层沉积过程,发现当地层沉积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时,河道砂体的宽度与厚度、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减少,而保存沉积相的多样性增加,非河道流动单元类型增多,流动单元间的连通性变差;而当地层沉积于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时,储集层的所有属性与上升半旋回的变化完全相反.通过对地层沉积过程的分析,可以表征和预测储集层的各种属性,从而表征大庆油田开发老区的层内非均质性.图2参14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萨尔图油田中部北一区断东西展示会部1油层组的地层沉积过程,发现当地层沉积于基准而上升半旋回时,河道砂体的宽度与厚度,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减少,而保存沉积相的多样性增加,非河道流动的元类型增多,流动单元间的连通性变化,而当地层沉积于参透率下降半旋回时,储集层的所有层性与上升升半旋回的变化完全相反,通过对地层沉积过程的分析,可以表征和预测储集层的各种属性,从而表征大庆油田开发老区的层极非均质性。图2参14  相似文献   

14.
河流相储层描述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流相储集层是油气赋存的重要载体之一,受河流沉积事件性的影响,其发育和分布非常复杂,空间变化很快,因而精细描述河流相储集层的分布并检测其含油性的变化是勘探中的关键。通过分析河流相储集层的发育情况及其地震地质特点,探讨了地震多参数和神经网络技术在河流相储集层预测和描述中的应用,并在埕岛地区馆陶组的描述中进行了尝试,说明该方法在河流相储集层的描述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河流相储集层中剩余油类型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河流相储怪是陆相盆地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和剩余油挖潜领域。该文总结了河流相储层中剩余油的主要类型,包括水洗区分散相剩余油,河道砂上部低渗透弱水洗剩余油层、溢岸或边缘相薄层低渗剩余油、工程污染所致剩余油层、等六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总被引:88,自引:9,他引:88  
赵翰卿 《石油学报》2000,21(4):109-113
概括地论述了大庆油田应用现代沉积和露头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思想和自创的模式预侧描述法,成功地研制出依据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大型河流—三角洲特有的沉积规律与模式,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逐级解剖砂体几何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精细地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系统描述储层宏观非均质体系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整套储层划分为岩相段、单一旋回层(或单砂层)、沉积微相(或相对均质单元)、单砂体、建筑结构单元、层内非均质等6个描述层次,并对砂体井间连续性、几何形态与边界位置、厚度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采用模式化预测性描述,较好地解决了储层复杂非均质体系描述和井间砂体预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储层定量描述的新方法—成因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讨论了成因法以及如何应用成因法来预测储集体中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等,以期达到储层定量化描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边际油田河流相储集层表征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边际油田储集层的分布和特征、有效开发海上边际油田,以渤海湾盆地Q33-1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河流相储集层为例,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资料,研究边际油田河流相储集层表征关键技术。通过河流相砂体井震标定、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和边界精细刻画,雕刻河流相储集层砂体外部形态,描述其内部非均质性;根据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利用井点外推宽度法、变差函数分析法建立河流相储集层地质知识库;结合类比密井网油田储集层分布特征,提出了侧向相变对比模式、叠置砂体对比模式、河道下切对比模式等3种河流相储集层井间对比模式。综合以上3种储集层表征技术,确定了Q33-1油田储集层分布的最可能模式,并以此模式为依据设计油田开发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苏里格气田河流相储层精细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苏里格气田属大型砂岩岩性圈闭气藏,主力含气层段为二叠系石盒子组和山西组的砂岩储层。纵向上均为河道的叠置及泛滥平原交互层沉积,横向上砂体分布变化大,易尖灭,沉积相(微相)发生急剧变化。通过研究河流相沉积演化特点,了解砂体空间展布规律,为确定研究区岩性、地层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