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井下偏配注水分层流量测试合格率和一次测试合格率不高,通过建立完善的注水井管理制度,对测试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研究影响分层水量不稳定的因素,确定注水井分层测试的合理周期,建立分注井测试科学管理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分注井测试合格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注水井及分注层数的逐年增加,注水井分层测试的难度也逐年增大,并导致测试工作量的提高。研究表明:进一步提高注水井分层注水的状况及提高注水井分层测试效果,有利于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对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注水井及分注层数的逐年增加,注水井分层测试的难度也逐年增大,并导致测试工作量的提高。研究表明:进一步提高注水井分层注水的状况及提高注水井分层测试效果,有利于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对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分层注水是油田稳油控水、提高油层动用程度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井下分层注水工艺管柱结构一般包括锚定工具、封隔器和配水器等,其中配水器是分层注水管柱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从地面下入测调仪器对接配水器调节配水器水嘴大小,从而实现注入水量精确测量及连续调节(简称测调)。目前桥式偏心配水器和桥式同心配水器是国内应用较多的两种配水器。桥式同心配水器相对于偏心配水器更易与测仪器对接,更适应于井斜大、水质较差的注水井中。但是由于注水井返吐出砂返吐粘油,造成洗井通道、球座及配水器水嘴堵塞,注水井洗井不通,无法进行井下测试调配,制约了油田注水开发,因此控返吐桥式同心配水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注水井在井下注水后会产生一些问题,导致测试资料的准确性降低,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对注水井的注水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到解决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质量。注水井的分层注水技术在油田的后期使用中对稳油和控水方面有着关键作用。经过研究,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是注水井分层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不能只依赖于该方法,还要进行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才能对井下注水情况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上油田小通径、多层段防砂注水井分层注水问题,目前广泛应用的同心分注注水工艺只能满足三层段分层注水要求,需要对该技术进行升级改进以使其能满足小通径、多层段防砂注水井分层注水的要求。按照油田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多层段同心分注工艺管柱及相关井下工具的设计和多项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工艺管柱及相关井下工具能满足海上油田使用要求。经过现场10余井次的推广应用,证明此项技术可靠性高,能解决小通径、多层段防砂注水井分层注水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注井测试与调配联动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调联动技术是分层注水专用的智能化测控设备,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以成熟的封隔器和偏心配水器为基础,不改变原注水井中偏心配水器的结构和井下其他参数的情况下,应用了新型油田分层可调注水阀、双排钢球锁定装置,使得在注水井深处,进行井下可调堵塞器的定位和调节,实现了"流量压力同步录取、实时监测、水嘴连续可调",克服了传统偏心测调工艺技术中调配效率低、测调周期长、工作强度大等缺点,从而提高了偏心分层注水井测试与调配的效率和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文留油田是一个油层埋藏深,含油层系多,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严重的断块油田.在油田实施注水开发后,部分受到油井无水采油期短、见水早,含水上升速度快,因此如何实施有效分层注水是注水开发油田动态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的注水井分层测试工艺技术,可以合理调整注水井的分层吸水量,保证分注井合理、有效分层注水.  相似文献   

9.
常规分层注水井测试采用钢丝及电缆连接方式,测试过程中需要重复多次起下测试仪器工具检测流量、投捞堵塞器调整水嘴,调配效率比较低。分层井智能测调系统通过电缆供电,实现实时信号传输,具有在线验封、水嘴免投捞连续可调、测试数据实时直读、分层调配参数实时监控、缩短测试调配时间、提高测调效率、注水精准,现场试验表明分层井智能测调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注水井分层测试合格率影响因素,阐述了注水井分层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堵塞器投不进等异常原因,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解决了这类测试井成功率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层间(层内)吸水矛盾日益突出,剖面吸水状况逐渐变差,降低油藏递减,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各油田大力开展注水井分层注水工作,由于对注水层位的精细管理、注水单元的细化,一是对分注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射孔段在1.7m至3m的分注井需将井下工具精准的下入指定位置,必须利用磁定位曲线来校正,保证封隔器在薄夹层中的坐封位置无误;二是分注井的数量逐年增加后期测试调配工作量也随之增大,测试调配技术需进一步提高。采油三厂2013年开始试验实施小卡距分注及桥式同心直测配水工艺。本文结合这两项技术在采油三厂的现场实验应用结果,分析其现场适应性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厂分层注水工作新的发展走向提供技术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的深入开发,注水井小层细分率达到90%以上,水井分层测压在油田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分层测试过程中的一个必要仪器(压力表)进行分析,通过技术创新,使得水井分层测试成功率大大提高,减少了测试过程中仪器掉井及因复测关井影响注水提供帮助,并对今后分层注水井测压工具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脉冲中子氧活化在分注井注入剖面的测试中快速准确,提高了资料录取的成功率,较同位素吸水剖面具有可同时探测分注井油管、环空水流监测注水动态不受注水井管柱影响;有效检查井口、井下配水工具的工作状态、不受各种类型管柱沾污影响等优势;还可在短时期进行重复性测试;进行水井的查窜找漏,最大限度地确定漏窜位置;可提供遏阻深度以下的吸水量或漏失量等优势;为油田注水井调配、调剖、重组细分注水作业和评价调剖效果提供重要依据,可降低无效注水。文章分析了同位素在分注井测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利用氧活化测井技术测试的原理、解释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河南油田钢丝偏心投捞分层测试中,存在多个小卡距层及分层段数超过4段以上多级多段难以细分注水等问题,开展了注水井测调一体化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研究配套电磁式同心测调仪、井下可调配水器等仪器和工具,将配水器间距由5~6m缩小到3.5m,实现多个小卡距层细分注水,拓宽了注水井分层测试的应用范围。将5层分注井由投捞测试4天缩短为1~2天,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由于扩边井油层发育差,我们根据油层特点及油井动态变化的需要,分析了注水井合格率低的影响因素,即吸水能力下降注水井分层测试资料使用周期短,压力不符井较多,是导致分层注水合格率低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措施。  相似文献   

16.
注水是保持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有效方法。分层注水是调整油田层间矛盾,提高注水注水波及面积的一项有效的工艺措施。通过对注水井指示曲线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分析判断油层吸水能力的变化及井下工具工作状况,作为分层配水、管好注水井的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7.
分层注水是实现油田开发长期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内已形成了"桥式偏心+钢管电缆直读测调"主体分注技术,技术适应性不断提高和完善,满足了常规注水井的开发需要。随着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注水井防砂、低配注量分层流量测试、高温高压井分层注水、大斜度井分层注水、分层注水实时监测与控制等技术的研究成为分层注水工艺的发展趋势,引领分层注水向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油藏、不同井型条件下注水开发对分注工艺的需求,确保水驱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分层测试调配合格率是一项重要的油田开发管理指标,它反映了注水状况与地质方案的符合情况。本文通过对295个测试调配不合格层分析,阐述了地层条件差、注采系统不完善、层间干扰、注水管柱结垢等因素对测试调配合格率的影响。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进一步优化注水井配注和措施方案;为缓解层间矛盾对调配不合格层的影响,采取选用"单层间注"的周期注水方式和使用"YL井下注水定流量器"。"YL井下注水定流量器"是控制单层注水量的新举措。该流量器可以保证井下注水层段有稳定的注入量,对控制超注层效果更理想。利用该装置可以大大缓解层间矛盾,提高测试调配合格层数,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注水质量,本文在遵守套管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对一些水井重新计算破裂压力,通过提高水井注水压力,相应提高注入水量,以满足配注方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油田配水主要采用偏心分层配水工艺,所应用的井下工具及地面测试工艺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投捞,且偏心配水器由于堵塞器与管柱不同心,受管柱、结垢及蜡油影响,导致投捞失败几率增加,统计2008—2012年由于投不进捞不到堵塞器及仪器对接不上导致反复洗井及作业重配800多井次。为此,提出开展注水井下新型调配注水工具的设计,其主要采用配水工作筒和可调水嘴一体化设计,无需投捞,井下测调仪与配水工作筒为同心对接,对接成功率高,可以有效实现油田部分大位移井、深井、污染结垢及出油严重注水井精细分层配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油层动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油井挖潜措施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提高注水质量是油田开发的重中之重,分层测试是保证注水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本文通过对影响注水质量的关键问题—注水井分层测试周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并以6个月测调周期井与4个月测调周期井的方案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区块井的平均压力变化情况分析,以及对不同区块的井测试后正常分水时间的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区块不同条件下的分层注水井的合理测试周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