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德平  朱瑾  张玲 《混凝土》2007,(12):58-59
针对淮海第一城地下室的工程高抗裂防渗要求,在混凝土中应用了DoublexTM高抗裂、高抗渗复合材料.性能研究及实践表明:DoublexTM高抗裂、高抗渗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抗裂防渗能力.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高抗渗防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的抗裂与抗渗长期以来被割裂,对一般工程只要求抗裂,不要求抗渗.但工程实践揭示了两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混凝土早期失水总是先形成不可见孔隙缺陷然后才形成不可见裂缝,总是先造成抗渗性能的降低然后才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因此高抗渗是防裂的重要方法.工程实践表明,防裂必须抗渗,不抗渗则难以防裂,高抗渗防裂效果显著.实现高抗渗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并通过试验与生产实践论证了现在的混凝土都可以实现高抗渗.对膨胀混凝土的抗裂作用提出了最新见解,认为其同样服从高抗渗防裂的规律.高抗渗防裂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叶德平  严生  胡耀云 《特种结构》2007,24(4):31-32,44
为解决混凝土开裂渗漏问题,本文以南京地铁隧道工程为背景,研究了DoublexTM高抗裂、高抗渗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oublexTM高抗裂、高抗渗复合材料具有显著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瑾  郭进  刘超 《施工技术》2007,36(12):77-78
1工程概况南京六合区金盾押运中心金库是南京市重点工程。金库为地下1层混凝土结构,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对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性能要求较高。根据甲方及设计的多次调研,选用DoublexTM高抗裂、高抗渗复合材料配制高抗裂、高抗渗混凝土。工程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抗裂混凝土楼地面保温隔声系统在上海市高东集镇23-1地块征收安置房项目中的应用,并与水泥基保温砂浆系统相对比,分析可知高抗裂混凝土系统的保温性、隔声性、抗开裂性能优于水泥基保温砂浆,且施工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金波  苏天成 《建筑技术》2020,51(11):1359-1362
针对屋面混凝土在干湿、温度和结构变化中易开裂变形并传递到柔性防水层中等的不足,提出一种将高抗渗抗裂保护层植入屋面结构层浇筑的施工工法。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工法具有工序合理、工艺先进、防水性能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主研发的混凝土安全性专家系统对武汉地铁隧道管片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设计,确定了配制免蒸养高抗渗耐久性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采用密实堆积设计法来设计管片混凝土,配制出了强度达到C50、抗渗等级达到P18,氯离子扩散系数为6.9×10-13 m2/s,28 d干缩值1.9×10-4,90 d干缩值2.2×10-4,制备的免蒸养高抗渗耐久性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满足管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金阳河特大桥钢管外包混凝土高程泵送低与收缩高抗裂要求,保障施工质量与结构长期耐久性。通过利用旋转黏度仪和平板开裂法与接触法研究了配合比参数、减缩剂、钢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泵送、开裂、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减缩剂与纤维均能提升混凝土抗裂等级、降低混凝土干燥收缩率。采用减缩剂制备出的低收缩高抗裂混凝土,90 d总收缩率为75×10-6,抗裂等级达到I级,其浆体黏度值为840 MPa·s,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工作性能良好,能满足泵送要求,完工后未发现裂缝。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控制是长期困扰建筑界的技术难题。本文从新的角度,比较详细地分析讨论了收缩裂缝的形成过程以及控制的新方法。收缩裂缝的控制,实际上是如何才能使混凝土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硬化技术问题。混凝土的收缩并不是收缩开裂的主因。拌合水损失后缺陷产生的内应力,是混凝土收缩开裂真正的源头,防止拌合水损失才是最有效的防裂方法。防止拌合水损失同时也使混凝土实现了高抗渗,从而揭示了混凝土抗裂与抗渗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高抗渗就成为这一防裂方法的理论依据,完美湿养护是具体的操作方法。高抗渗防裂成本最低、操作最简单、效果最显著,实现了混凝土抗收缩开裂复杂问题简单化,实现了混凝土抗裂技术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抗裂与抗渗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实际工程不能背离这一关系。混凝土高抗渗防裂最新抗裂理念的建立,利用了这一关系。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其拌合水不可以损失,应采用完美湿养护,防止形成失水缺陷。这是遵从混凝土发育规律,将混凝土抗裂与抗渗联系起来的唯一方法。混凝土硬化早期放任其失水,抗裂不抗渗,背离了抗裂与抗渗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是长期以来混凝土工程裂与渗质量通病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在经历不同的高温和冷却制度后的剩余力学性能及其相应的孔结构进行了测定,并与普通混凝土(NC)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经历高温后HPC和NC的剩余强度明显降低,骤冷导致瞬间有巨大的温度梯度和较大的热应力,但这并不是引起混凝土爆裂的主要原因,在经历高温后,与NC相比,HPC的孔隙率有更为显著的增大,累积孔径分布也有更明显的变化,随着最高暴露温度的增大,不同冷却制度所带来  相似文献   

12.
高温作用后高强橡胶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高强橡胶混凝土进行了高温试验,研究其经历500,800℃两个温度作用后的抗压、抗折强度变化以及试件外观变化、质量损失.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高温作用后橡胶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500℃作用后高强橡胶混凝土强度下降幅度较小,而800℃作用后高强橡胶混凝土强度下降较大;当橡胶掺量为1%(质量分数)时,粒径1.20mm的橡胶粉有利于改善高强混凝土高温下的爆裂缺陷.  相似文献   

13.
殷子渊 《华中建筑》2013,(1):95-100
公交引导城市土地开发是近年来城市问题研究的热点理论之一,许多城市都针对自身的特点进行了相关实践。相对于欧美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亚洲城市的人口密度较高,所以高层、高密度成为东京、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大都市的写照。该文分析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结合轨道建设发展新市镇的土地建设方式,利用空间密度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地处斯德哥尔摩、日本东京多摩(Tama)、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不同案例,归纳了亚洲轨道新市镇独特的高层、高密度、高效率特征,肯定了摩天轨道新市镇对于人口稠密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分层度、轻集料质量分层度、泌水度以及坍落度和扩展度5项指标来综合评价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砂率、矿物掺合料和引气剂对大流动性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用量、砂率和引气剂掺量存在一个最优值,此时轻集料混凝土的流动性最大且稳定性好;粉煤灰和矿渣掺人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复合双掺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复合高效减水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蔡希高 《化学建材》2001,17(1):37-41
本文应用主导官能团既表明自身的实际存在 ,又代表它显示的特有性能这一特殊表达方式 ,系统地分析研究了由高效减水剂复合得到的高性能复合高效减水剂 ,发现了它们的复合规律 ,归纳出不同的复合类型和方式 ;用含有双重意义的主导官能团 ,以理论复合式这一型式表达出复合组分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组分用料比 ,以及组分间存在的协同作用所致的性能叠加和互补。  相似文献   

16.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C100~C150超高强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性能及变形性能,包括超高强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与钢筋的粘接强度、棱柱体强度、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变形模量、泊桑比等。研究表明:随着超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高,其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较高强混凝土的低,较普通混凝土的更低。超高强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直线,受压破坏时呈突然爆炸式破坏,证明了超高强混凝土脆性破坏的比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进一步增大。经过研究,得出了各种强度指标、变形模量及峰值应变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回归关系式,加深了对超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也奠定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板式转换层施工的优缺点,提出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降低水化热温度峰值、增加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减少混凝土自生收缩等问题,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方法和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8.
缪岭  王锐 《云南建筑》2014,(4):138-140
某高烈度区高位转换结构,地上32层,建筑总高度98.40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为超限高层建筑。采用多种程序对结构进行弹性分析,弹塑性pushover分析。针对结构薄弱部位采取相应加强措施,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9.
High Potenti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ed for a skills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that allows workers to overcome the many challenges that arise when organizations implement lean techniques. This infrastructure needs to focus on helping the workers meet their personal and team objectives and not be limited to standardized training approaches. To avoid wasting valuable capability building effort, attention must be given to ensure that all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match the real demands of the organization. This may require staff to be reallocated to roles that more closely fit their skill profiles. To develop new capabilities in existing staff, however, the creation of "pull" demand is a pre-requisite. This paper describes six techniques to create pull for new skill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By putting the right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in place to recognize the required capabilities, identify gaps in the workforce capabilities, and create demand for the closing of those gaps, lean organizations can build an infrastructure that can fulfil that demand in a sustainable way across the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