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压扭性含油气盆地勘探中,早期主要集中在断褶构造带的构造高部位,并已找到了许多断背斜、断鼻型油气藏;但随着勘探的深入。不得不考虑这些断褶构造下盘由逆断层和聚敛型扭断层封闭所形成的断层圈闭。虽然断层下盘圈闭在数量上和总的油气储量上一般都要比断层上盘背斜圈闭的低。但有时断层下盘的圈闭可以形成储量很大的油气藏,目前国内外均找到了这类油气藏。对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圈闭条件的实例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由逆断层和聚敛性扭断裂封闭的断层下盘圈闭是构造—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是一个位得重视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付广  李建民 《断块油气田》2014,21(6):707-710
为了认识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及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了断裂组合、断-砂配置、断裂封闭性及其后期活动与油气富集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断裂空间上,地垒和断阶型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平面上,2条或多条断裂组合形成的断层圈闭油气富集。2)当油气沿着砂体侧向运移时,反向断裂下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当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时,油源断裂上盘断-砂配置油气富集。3)断裂侧向封闭性越强,油气富集程度越高。4)断裂后期活动强度越小,油气富集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新近系油气分布规律、油气来源以及断裂活动性与封闭性的研究,建立了冀中坳陷新近系两类油气运聚模式:斜坡带远源-侧向运移模式和断阶带近源-垂向运移模式。断阶带近源-垂向运移模式以饶阳凹陷东部断阶带最为典型,该区新近系油气藏紧邻供烃洼陷,油气分布在活动性强的油源断裂附近,主成藏期断裂活动的强弱与时间长短决定了新近系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富集层系。斜坡带远源-侧向运移模式是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新近系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模式,该区新近系油气藏远离供烃洼陷,由于晚期构造活动弱,断层垂向运移能力差,新近系油气主要借助于断层和砂体的配置进行阶梯式运移,其中断层的侧向封闭性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方式及成藏方向。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断层封闭性及其对油气运聚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断层的活动性、泥岩涂抹系数、断层两盘的岩性对置关系、断面压力与泥地比的关系。将这4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参数,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综合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尕斯断陷内断层的垂向、侧向封闭性和封闭史。结果表明,柴西地区断层的封闭性在时空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在油气运聚过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当断层作为油气运移通道时,可以连接源岩和圈闭,并且控制着油气在垂向上的运聚层位和运聚时期,如Ⅶ号、Ⅺ号等断层;当断层作为遮挡体时,控制着油气聚集圈闭的形成,如乌南断层;断层活动开启还会引起油气藏的破坏和油气的再分配,如油砂山、南翼山地区的断层。  相似文献   

5.
砂体和断层是泌阳凹陷油气运移的基本要素.砂体与断层匹配形成三类油气运移输导体系:砂体单因素输导体系发育于凹陷南部.以油气沿砂体侧向运移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为特征;断层单因素输导体系主要由东、南部边界断层构成.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在浅层形成次生油气藏;砂体一断层复合输导体系主要发育于凹陷北部,受断层性质、断面产状、形成时期、以及与砂体和鼻状构造的匹配关系的影响。油气输导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油气藏类型和分布规律.南部以各类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藏最为发育,南部边界断裂附近是寻找浅层次生油气藏的有利区带.北部斜坡带发育复杂的断鼻断块油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在断裂和砂体空间配置类型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砂配置与所形成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对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运移方向不同,断—砂配置聚集油气存在着3方面的差异: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断裂类型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的断裂类型是长期活动断裂;侧向运移条件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的断裂类型是短期活动断裂;断—砂配置聚集油气圈闭类型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油气聚集圈闭主要有断块、断背斜、断层遮挡、断层—岩性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侧向运移条件下油气聚集圈闭主要有断块和断层遮挡圈闭;断—砂配置油气聚集部位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油气主要聚集在断—砂反向配置的上盘砂体中;侧向运移条件下油气主要聚集在断—砂反向配置中的下盘砂体中。  相似文献   

7.
苏北盆地断块圈闭分类及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由于拉张和扭动作用,苏北盆地构造圈闭主要为断鼻断块。依其成因可将构造圈闭划分为4类:Ⅰ类,凹陷及斜坡地区的断鼻断块群;Ⅱ类,主控断裂两侧的断块;Ⅲ类,主控断层扭动转换部位的断鼻断块;Ⅳ类,断阶带之间的复杂断块。根据构造圈闭成因类型、油气源及油气聚集途径等组合特征的分析,将成藏样式总结为3大类6亚类:由Ⅰ类圈闭形成的原生油藏及次生油藏(a,b型),由Ⅱ,Ⅲ类圈闭形成的断层输导型及储层输导型油气藏(c,d,e型),由Ⅳ类圈闭形成的f型油气藏。目前在苏北盆地两个主力凹陷---高邮凹陷和金湖凹陷,所发现的油气藏类型以a,b类占主导地位,分布在凹陷斜坡地区,其次为主控断裂两侧的c型油气藏。另外在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内部发育一些f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油藏断裂特征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凹陷是环渤海湾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也是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富油气凹陷之一。目前在凹陷周边所发现的油藏绝大部分是受断裂控制的构造或构造-岩性油气藏,这些断裂对油气藏的控制方式和影响程度,直接决定构造圈闭的评价结果和勘探部署方案。对渤中凹陷目前已发现的237个中浅层油气藏构造特征进行精细解剖,统计对比了断裂的级别、成因类型、断距、断层活动性、断层产状、组合样式、平面形态、遮挡类型、断层泥比率等指标与相应的油藏发育程度,发现在主断裂与次级断裂的合理配置的前提下,渤中凹陷中浅层有利于成藏的断裂特征为:走向NNE、近EW和NE,倾角66°~80°,断距20~150 m,断层活动速率在10~30 m/Ma,断层泥比率SGR大于0.3,断裂带泥质含量Rm大于0.35,组合样式为斜交式、雁列式、Y字形、似花状和阶梯状,并且断裂以反向遮挡为主。平面上在断裂相交处、凸形增压段更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本质上说,断层封闭性是控制构造圈闭成藏的关键,断裂活动速率、规模和断裂类型是影响封闭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断层封闭特征及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湖凹陷所有已发现油田基本与断层有关 ,文章通过对断层封闭机理研究 ,对断层活动期及其所控制圈闭的遮挡体的砂泥岩比例等对断层横向封闭性进行了研究 ;同时从凹陷内大量录测井、试油、油藏解剖出发 ,定性分析了断层纵向封闭性特征 ,通过圈闭的油气充注方式及其油气藏的油、水分布关系等来判别断层纵向封闭性。对凹陷内断层横、纵向封闭性研究总结了金湖凹陷断层封闭规律。  相似文献   

10.
夏口断层封闭性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模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惠民凹陷西部的临南洼陷是该凹陷的主要生烃中心,其南侧的夏口断层的封闭性控制了临南地区的油气运移方向和油气藏分布。影响夏口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是其活动性、断面特征和断移地层的泥地比,通过夏口断层的断面形态成图和断层泥涂抹系数计算,定量评价其封闭能力,认为其东段、西段封闭性好于中段,东段封闭性又好于西段。据此认为,位于该断层西段的临南油田油气藏的形成有赖于断面阻隔了油气继续向临南斜坡运移,而位于该断层中段的曲堤油田的形成是因为断面不封闭,成为来自临南洼陷的油气运移至断层上盘断块圈闭成藏的输导通道。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11.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通过泥岩沾污潜力 、泥岩沾污因子及断层泥比率表征公式及应用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泥岩涂抹的4种成因及其公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岩性配置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应用条件,阐述了岩性配置研究中断层面和断裂带对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岩性配置分析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确定断层的规模、断层岩的总厚度及小断层的分布等;提出断层封闭机理的3个方面及相关的8种类型;把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归纳为14 种,并加以讨论;最后从断层封闭机理、断层封闭性研究思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对断层封闭性的进-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断裂带封闭油气所需泥质含量物理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断层静止期垂向封闭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模拟了断层静止期不同粒度断裂带封闭油气所需要的粘土含量的下限值。模拟结果表明,断裂带岩石颗粒粒度越粗,封闭油气所需要的粘土含量越低;反之则越高。将模拟实验结果作为断层静止期垂向封闭油气性的评价标准,应用于乌尔逊凹陷北部几条主要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的评价中,结果适应性良好,表明其作为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的评价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延吉盆地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延吉盆地勘探过程中,多数圈闭上钻井有油气显示,但见工业油气流井甚少,究其原因,盆地中圈闭大多是断块、断鼻和断背斜,断层封闭性是圈闭是否成功的关键。利用断层两盘砂泥对接概率计算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延吉盆地大拉子组一、二段断层的侧向封闭性,认为延吉盆地大拉子组一、二段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很复杂的,盆地边界的断层侧向封闭性较好的断层较少,只有盆地的边界断层较好,东区断层的封闭性明显好于西区。断层侧向封闭控制了天然气的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4.
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方法--以永安油田沙二下油藏为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断层封闭性具有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两方面的含义。断层封闭与否,不是简单地取决于断层两盘的岩性,断裂带性质是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的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方法,即通过研究断层两侧储集层的油水界面、过断层井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和统计分析断裂带的泥岩涂抹系数,综合判断断层的封闭状况。并用实例说明本方法对于确定断层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断裂填充物中泥质含量研究断层封闭性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研究断裂填充物岩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以往断裂填充物中泥质含量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考虑因素更全面的断裂物中泥质含量的计算方法,交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气田W1和W5断裂填充物的预测研究中,研究结果与该区实际地区条件十吻吻合,证明该方法用于层封闭性评价,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断层紧闭指数的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断面紧闭程度是决定断层封闭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断面正压力及泥岩涂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层紧闭指数的概念,将断层紧闭指数(IFT)定义为断面正压力σF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σC之比。当IFT大于1时,断面紧闭,封闭性较好;反之,封闭性较差。对北三台北断裂封闭性的研究表明,IFT值沿断层的分布具非均一性,只要油层或紧邻其上地层处的IFT值大于1,就可垂向封闭油气,不要求油层之上各处的封闭性都好;同一时期内IFT的大小与深度没有必然的关系,深度大,并不表明IFT大和封闭性好,油气仍可能通过断层向上运移。  相似文献   

17.
利用异常地层压力参数判断断层封闭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油气藏系统的研究中,断层封闭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研究断层封闭的问题是一项难度较大的课题。以断层两侧的泥岩具有异常压力时,泥岩塑性增强,断层容易被泥岩所填充造成封堵这一基本原理为基础,探讨了判别泥岩塑性强弱的方法及利用异常压力参数来判断断层封闭性好坏。介绍了压力系数的求取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宋芳屯油田的断层封闭性,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因此,利用异常地层压力系数判断断层封闭性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许新明 《断块油气田》2014,21(5):574-578
在砂泥岩薄互层段内,断层岩侧向封堵能力取决于的泥质质量分数。在地震资料品质较好的勘探成熟区,可利用速度资料来预测断层岩泥质质量分数,并建立地震速度与钻井岩性的转换模板,进而形成一套基于断层岩泥质质量分数预测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的新方法。文中以珠江口盆地恩平地区新近系为例,运用该方法建立研究区油气富集带断层侧向封闭性的评价标准,并对该区番禺7翘倾断块构造带断块圈闭进行封闭性评价。研究表明:运用速度谱预测的断层岩泥质质量分数与剪切泥岩涂抹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断层岩充填物的泥质质量分数,可作为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参数。具有相似构造、沉积成因的勘探成熟区带所建立的岩性-速度转换模板可用于评价勘探新区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勘探早期有效评价断层封闭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抽油泵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陈琳  王国丽 《石油学报》1995,16(3):145-151
抽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砂、蜡、应力、腐蚀介质等的作用,致使某些零部件早期损坏,严重影响了抽油泵的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影响抽油泵失效的各种因素,建立了抽油泵故障树,并对其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求出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系统在工作时部件的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和系统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抽油泵寿命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关断层封闭性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晔  查明  吴孔友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4):513-515,520
断层封闭具有时空的非均质性,断层封闭史应在恢复埋藏史、构造演化史、构造应力场演化史的基础上,利用泥岩涂抹系数和断面应力等方法,定量研究断层不同时期的侧向和垂向封闭性,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断层封油性和封气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相应的评价标准也不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克服了以往一些评价方法考虑影响因素不全面的缺陷,所得出的结论更加可信;不确定性分析是对任何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的可信度进行评价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