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磁悬浮区域熔炼的方法制备了TiAl合金PST晶体,然后在800℃下对其压缩性能和变形组织分别进行了测试和观察。结果表明,在800℃时的屈服强度取决于片层界面与压缩轴的夹角φ在φ=90°时屈服强度最高,而φ=45°时最低。800℃时屈服强度较室温下的有较大程度下降,这与α2相中锥面滑移系{1121}<1126>的临界分切应力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微碳深冲钢板的非{111}织构特征及其对,△r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产试制的 St15微碳深冲钢板中,选择r变化、△r一定和r 一定、△r变化的两组试样,对其进行织构测量及ODF分析,进而对织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主要织构对r,△r值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试制的这批 St15微碳深冲钢板没有出现理想的γ〈111〉||ND取向线织构,而是主要体现为γ取向线(Ψ=0-90°,θ=19°,φ=45°)和围绕γ〈111〉||ND取向线从 Ψ=0°, θ=54.7°,φ=62.7°螺旋旋转到 ψ=90°,θ=40°,φ=45°的 L取向线其中, L取向线主要影响F值,织构越强γ值越大,但对△γ值不利.γ取向线主要影响面△γ值,织构越强面△γ值越小.但对γ值不利.强的L取向线织构配以较强的γ'取向线织构可以获得良好的γ,△γ值.  相似文献   

3.
在室温至1000℃的范围内,研究温度对一种低层错能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压缩行为和变形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缩行为和变形组织均表现出温度相关性。室温下该合金具有较高屈服强度,600℃时屈服强度有所下降;随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持续增加,并在800℃时达到最大值;在800℃以上时,屈服强度迅速降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揭示合金变形机制。位错缠结和位错对塞积是室温下屈服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在600℃时,变形机制从反相畴界切割向堆垛层错切割转变,这导致屈服强度略有下降。在800℃时,变形机制以堆垛层错切割为主,而Lomer-Cottrell锁和不同方向堆垛层错之间的反应导致最大的屈服强度。在900℃及以上时,虽然仍存在一些层错,但主要变形机制为位错绕过机制。最后,讨论变形机制和压缩行为的温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大塑性变形-反应烧结TiAl合金的高温压缩屈服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塑性变形-反应烧结TiAl合金的高温压缩屈服强度。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显著改善了烧结TiAl合金的压缩性能,同时其压缩性能还取决于烧结工艺。球磨1h粉末挤压坯经1250℃烧结4h后,800℃时的压缩屈服强度最高,达到620MPa,且与其实温值相当:而经1250℃烧结不同时间的未球磨粉末烧结体,800℃时压缩屈服强度最高仅为485MPa。因此,采用大塑性变形-反应烧结工艺制备高性能TiAl合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φ1×1m的小型沉降槽内设置环形导流板提高沉降槽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加料简外、设置φ800×430mm的导流板,具有溢流产能高,赤泥压缩块,底流液固比小的优点,为提高沉降槽产能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淬火状态2B06铝合金板塑性成形各向异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轧制轴成0°、45°和90°方向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2B06铝合金板O态和W态(新淬火态)下材料的强度各向异性(3个方向屈服强度的变化)和塑性流动各向异性(3个方向厚向异性指数的变化)行为。发现,虽然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受热处理状态影响显著,但强度各向异性和塑性流动各向异性受热处理状态影响较小,均在试验数据分散范围之内。获取的试验数据被用来校准Hill48屈服准则。通过绘制的屈服轨迹发现,对于W态可以采用与O态相同的屈服面形状来描述其材料塑性各向异性行为,这样将显著减少W态下本构模型校准需要的试验数。  相似文献   

7.
在-100~200℃范围内不同应变速率(10-4,10-3和10-2s-1)下利用准静态拉伸和压缩实验研究了温度对Zr-45Ti-5Al-3V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伸条件下,Zr-45Ti-5Al-3V合金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室温时其屈服强度超过1355 MPa,但延伸率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下降,而塑性变形量则上升.在压缩条件下,温度对屈服强度的影响与拉伸时一致,而塑性变形量和断裂强度均在室温时最高,其他温度下变化规律与拉伸时一致.应变速率对合金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自由端扭转对 AZ31 挤压棒不同温度下压缩行为的影响。预扭转会在基体中产生高密度位错和大量的{■}孪晶,从而大大提升室温和100 ℃的压缩屈服强度。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预扭转产生的硬化效果逐渐减弱。当压缩温度达到 300 ℃时,预扭转降低了压缩屈服强度。此外,扭转产生的初始位错和孪晶有助于细化亚结构,加快 200 ℃压缩过程中的连续动态再结晶。因此,在 200 ℃下,扭转试样比挤压试样表现出更快的流变软化行为。当在 300 ℃时压缩,扭转引入的孪晶和位错在保温时间内基本被消除,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得到增强。结果表明,在 300 ℃时,扭转试样和挤压试样的压缩曲线趋于一致。对相关机制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成形的金属点阵结构由于具有结构设计自由度大、轻量化、缓冲吸能等优势,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然而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不够充分。本研究设计了不同方向的体心立方(body-centered cubic, BCC)和金刚石(Dia)两种晶胞点阵结构,基于SLM技术成形了AlSi10Mg点阵结构,并对成形试样进行了压缩试验,结合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研究了点阵结构的各向异性对其压缩响应和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点阵结构均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在相对密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点阵结构方向从0°到45°,随着角度的增大,屈服强度明显增大,BCC点阵结构的各向异性对其压缩屈服强度的影响更加明显,Dia点阵结构的屈服强度明显高于BCC点阵结构。不同方向点阵结构的比吸能(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 SEA)存在明显差异,点阵结构方向从0°到45°,随着角度的增大,SEA明显增大,Dia点阵结构的SEA明显高于BCC点阵结构。不同方向点阵结构的碰撞载荷效率(crash load efficiency, CLE)存在明显差异,BCC点阵结构在0°方向取得最大值1.07,并随着点阵结构角度的增大逐渐减小,Dia点阵结构CLE随着点阵结构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45°方向上取得最大值1.01。  相似文献   

10.
螺旋叶片模具的设计与改进太原市西山矿务局机电总厂技术开发公司(030053)安建华双螺旋卸煤机的螺旋叶片,属于正螺旋面,其直母线沿一圆柱螺旋线运动,同时始终与螺旋线的轴线相交成90°。该螺旋叶片的主要参数为:外径D=800mm,内径d=108mm,升...  相似文献   

11.
层片状双相TiAl合金拉伸与压缩变形行为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层片状双相TiAl合金的室温拉伸压缩变形行为与断裂行为,发现在拉压变形条件下,其室温塑性有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裂纹扩展路径有关.在室温拉伸与压缩变形时,该合金的拉压屈服应力随外载与层片界面间的夹角φ的变化趋势一致,而拉压断裂应变εf随夹角φ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外载与层片界面垂直时(φ=90°),拉伸断裂应变最小(εf≈0);压缩断裂应变最大(εf≈38%).夹角φ减小时,拉伸断裂应变增加,压缩断裂应变减小.在拉、压变形时裂纹的扩展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2017,(5)
对φ20 mm的42CrMo钢棒料进行调质处理,即850℃油淬、560℃回火2 h,然后加工成φ8 mm和φ6 mm的拉伸试样,再对部分拉伸试样进行540℃×10 h的气体氮碳共渗。对经两种工艺处理的试棒分别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拉伸-压缩疲劳试验,分析了试棒的断口特征。结果表明:经氮碳共渗的试样的屈服强度高于同样直径的调质态试样,但抗拉强度稍有下降,且断后伸长率明显下降;经氮碳共渗的试样拉伸-压缩疲劳性能优于调质态试样。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挤压态AZ31B镁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拉压不对称性,对挤压态AZ31B镁合金进行了织构分析.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和反射式拉杆装置分别沿挤压方向和垂直挤压方向进行了动态压缩和拉伸试验,应变速率范围在500~2650 s-1之间.结果表明,由于在挤压过程中形成了基面织构,沿挤压方向压缩时,拉伸孪晶{1012}<1120>容易启动,屈服强度对应变速率不敏感,且屈服强度较低;沿挤压方向拉伸时,拉伸孪晶不能启动,压缩孪晶{1011}<1120>和非基面滑移是其主要的塑性变形机制,合金屈服强度较高;合金在压缩和拉伸时表现出很强的拉压不对称性,压缩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约为0.30.垂直于挤压方向拉伸和压缩时,没有表现出拉压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4.
等温锻造温度对7050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00~480℃之间的7个不同温度下对7050铝合金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对压缩及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室温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420℃等温压缩时,该合金基本上实现了完全再结晶,晶粒最细,强度最高,抗拉强度达到605MPa,屈服强度达到565MPa:在450℃下该合金的晶粒开始长大,强度稍有下降,伸长率最高,达到13.75%.综合考虑显微组织、强度与塑性等因素,确定435℃为该合金的较佳等温锻造温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轧制轴成0&#176;、45&#176;和90&#176;方向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2B06铝合金板O态和W态(新淬火态)下材料的强度各向异性(3个方向屈服强度的变化)和塑性流动各向异性(3个方向厚向异性指数的变化)行为。发现,虽然屈服强度和应变硬化受热处理状态影响显著,但强度各向异性和塑性流动各向异性受热处理状态影响较小,均在试验数据分散范围之内。获取的试验数据被用来校准Hill48屈服准则。通过绘制的屈服轨迹发现,对于W态可以采用与O态相同的屈服面形状来描述其材料塑性各向异性行为,这样将显著减少W态下本构模型校准需要的试验数。  相似文献   

16.
对挤压态AZ31镁合金进行预压缩和热处理,研究预压缩和热处理对其形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下退火(170℃退火4 h),试样经过退火处理或未经退火处理的几乎具有相等的屈服强度(~148 MPa),这是由于它们的显微组织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在相同退火条件下,经预压缩并退火的试样的屈服强度(~225 MPa)高于只有预压缩试样的屈服强度(~200 MPa)。由于溶质原子在孪晶界偏析引起强化,前者显示出退火硬化效应。预压缩试样在400℃退火1h后,其伸长率(~28%)高于预压缩试样的伸长率(~15%),但其屈服强度(~125 MPa)低于预压缩试样的屈服强度(~200 MPa)。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讲铝合金材料的屈服强度是指拉伸状态下的屈服强度,但在实际工况下很多时候铝合金主承受压应力,相比拉伸状态,压缩时材料的塑性更强,屈服强度更低,此时若以拉伸状态下屈服强度作为选材依据则存在一定风险。主要通过对3A21铝合金进行平面度测量、压缩试验,探索3A21铝合金材料在压缩状态下获取近似屈服强度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规则多孔铜压缩性能的各向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氢气或氢气和氩气的混合高压气氛中,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规则多孔铜材料;在室温下测试不同气孔率规则多孔铜在不同方向的压缩性能;研究气孔率和压缩方向对规则多孔铜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气孔率和压缩方向不同时,规则多孔铜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压缩方向相同时,规则多孔铜的压缩屈服强度随气孔率的增加而降低;规则多孔铜的力学性能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其屈服强度和能量吸收能力随着压缩方向与气孔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压缩方向与气孔方向的夹角为0°时,其屈服强度和能量吸收能力最大。  相似文献   

19.
此用塑性泥作模拟材料,进行了压扭复合锻造和不对称V型砧拔长的工艺实验。实验表明,压扭复合锻造的变形力伏为镦粗变形力的1/3-1/2。当P'=P/2,ψ=40.9°时,工艺效果很好,孔洞的闭合均匀,且不闭合率小。V型砧拔长时,当开口角为115°时,A=45°,B=70°时的工艺效果最好。两种工艺均可实现小锻比、大变形,从而减小锻件的各向异性倾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Ti-48Al双相合金在600、800℃下以不同压缩量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形变孪生同样是双相TiAl合金的重要变形机制,孪生系统为「111」〈112。在高温下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不仅形变孪晶的数量增多,同时孪晶厚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