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羊乳中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质量浓度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羊初乳中cAMP和cGMP质量浓度变化较大,cAMP质量浓度在产羔后第4 d时较高,而cGMP在产羔第1 d时质量浓度较高;常乳中cAMP和cGM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初乳和末乳(p0.05);日泌乳量越大,羊乳中cAMP和cGMP质量浓度越高;每天挤奶2次的羊乳中cAMP和cGM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每天挤奶1次的羊乳(p0.05);奶山羊在产羔2~5胎时羊乳中cAMP和cGMP质量浓度显著高于产羔第1、6、7胎的质量浓度(p0.05)。  相似文献   

2.
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泌乳早期乳成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泌乳早期初乳及常乳主要常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奶山羊和杂种羊乳中干物质含量分别在泌乳的第1天和第2天最高,分别达24.14g/100g和26.17g/100g,高峰后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在两组羊乳中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乳脂率均在泌乳第5天和第4天时最高,分别达6.32g/100g和5.38g/100g,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奶山羊前5d含量所泌初乳中,乳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常乳中乳蛋白含量基本稳定,杂种羊乳蛋白含量在初乳期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常乳中含量基本稳定。乳中的灰分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到常乳期有波动。乳中钙含量在实验期趋于稳定,磷含量在初乳期随泌乳期延长而稍有增加,常乳期平稳下降。河南奶山羊及其杂种羊乳中主要成分随着泌乳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各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与饲养管理条件和羊只营养状况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支链脂肪酸作为新兴生物活性物质备受关注。羊乳营养价值丰富,其支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母乳最为接近,分析影响羊乳中支链脂肪酸组成的因素对羊乳资源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2个品种和山东、陕西地区4个养殖区奶山羊的羊乳支链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的羊乳中支链脂肪酸成分组成较关中奶山羊的羊乳中支链脂肪酸成分组成丰富,山东萨能奶山羊anteiso-C17∶0显著高于陕西省3个养殖区,陕西省3个养殖区羊乳的异构支链脂肪酸占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本文从支链脂肪酸组成角度揭示了萨能奶山羊的乳营养更丰富,陕西地区萨能山羊乳和山东地区关中山羊乳中支链脂肪酸组成更加贴近母乳。  相似文献   

4.
加工方式对羊乳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3):186-190
研究加工方式对羊乳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浓度的影响。其中主要通过均质、杀菌条件、搅拌、乳酸菌发酵以及贮存条件对乳中EGF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均质过程对羊乳中EGF浓度几乎无影响(P0.05);随着搅拌时间的逐渐延长,低速时使EGF浓度先增加后减少,高速时使EGF浓度渐渐减少;羊乳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75℃/15 s,85℃/10 s)时其中的EGF浓度较为稳定,保留率达到90%以上,而在低温长时巴氏杀菌(63℃/30 min)和超高温瞬时杀菌(137℃/2 s)EGF浓度显著降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乳中EGF浓度逐渐降低,在冷藏过程中EGF浓度无显著性变化;随着贮存时间的逐渐延长,EGF在强化生鲜羊乳和全脂羊奶粉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合缓冲剂对高精料饲喂泌乳期奶山羊乳品质及机体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只体质量接近的泌乳中期萨能奶山羊,随机分为高精料组(high concentrate diet group,HG)(精粗质量比60∶40)和缓冲剂组(buffering concentrate group,BG)(高精料中添加复合缓冲剂)。实验共20周,每周统计奶山羊产乳量,每周检测乳成分含量;至第19周,采集瘤胃液和血液样品,测定瘤胃液p H值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含量及血液中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与HG相比,BG的奶山羊平均日产乳量、乳中乳蛋白率、乳脂率及乳糖含量都高于HG,其中乳脂率显著高于HG(P0.05)。HG奶山羊瘤胃p H值一直低于BG,且出现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症状,其中瘤胃液中LPS含量极显著高于BG(P0.01);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HG奶山羊血液中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都高于BG,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泌乳奶山羊高精料饲料中添加复合缓冲剂可以改善泌乳期奶山羊乳品质和产乳量,其机理可能与复合缓冲剂缓解高精料所致的瘤胃p H值下降、减少代谢异常产物的产生,从而改善机体的健康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崂山奶山羊乳为研究对象,对山羊乳的一般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山羊乳的热稳定性。采用热凝固时间法(HCT)测定不同泌乳期、温度、pH值及相关助剂对山羊乳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羊乳的pH接近中性、酸度为11~23°T,且与泌乳期呈正相关关系。羊乳的稳定性随泌乳期的延长而增强,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减弱。pH对羊乳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大,pH越大,HCT值越大,当待测乳样的pH值超过6.5时,乳样不再发生沉淀。在pH=6.0、140℃加热条件下,加入适量浓度为0.01~0.20mol/L的柠檬酸盐、磷酸盐、EDTA均可改善羊乳的稳定性,且添加物浓度越大,改善效果越好。添加钙离子亦可改变羊乳的热稳定性,其稳定性随钙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羊乳热稳定性随蔗糖浓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添加浓度为35%的蔗糖时,待测羊乳的HCT值最高,羊乳的热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贵州半细毛羊泌乳早期乳成分变化。选取90只初产母羊为研究对象,测定泌乳第1天到第35天鲜乳中营养物质和氨基酸变化。氨基酸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5009.124-2016)测定。结果表明:在泌乳期的最初2天,羊乳中乳脂率、乳蛋白、干物质、非脂固形物及乳糖的质量分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3天起,乳脂率与其他乳中常规营养差异显著(P0.05)。随着泌乳时间延长,乳蛋白、干物质、非脂固形物均呈现出先上升降后下降的趋势;乳脂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羊乳中的17种氨基酸均呈现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质量分数下降的趋势,且多数氨基酸在不同泌乳期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将对绵羊羔羊断奶策略和羔羊开口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泌乳期羊乳的理化特性及其酶凝固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泌乳期羊乳为原料,研究其基本理化特性(色泽、膻味、p H值、酸度、密度、乳化学成分)及酶凝固特性(硬度、内聚性、弹性)和持水力,以便为羊乳制品的开发提供更适宜的生产原料。结果表明,不同泌乳期羊乳的各理化特性和酶凝固特性差异较大。随着泌乳期的延长,羊乳由乳黄色逐渐变为乳白色,其膻味逐渐变淡,p H值缓慢上升,而酸度、密度、乳化学成分含量及酶凝固特性、持水力均呈下降趋势。经综合分析,建议将泌乳第120~150天的羊乳作为稀奶油生产的较优质原料;泌乳第4~150天的羊乳更适合用于凝固型酸奶和奶酪的加工;而泌乳第7~240天的羊乳均可用于生产液态羊乳或羊乳粉,但需要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标准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西农萨能奶山羊(西农羊),英国萨能奶山羊(英国羊)和关中奶山羊(关中羊)常乳概略成分、比重、pH、Ca和P含量及其在各个泌乳月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被试品种常乳中之主要组分含量均与国外报告资料相近。pH值在各泌乳月中变化不大,酸度在泌乳后期略有上升;总干物质和脂肪含量在泌乳高峰期(第3—5泌乳月)最低;比重和蛋白质含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后期蛋白质变化更明显。灰分随泌乳期进行逐渐上升,尤其在泌乳后期,乳糖变化趋势与灰分相反,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奶山羊挤奶过程中不同挤奶阶段的乳样中微生物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挤奶阶段乳中微生物数量有明显变化,挤出的前期乳样中微生物数量最高,中期乳样次之,末期乳样最低.前期乳样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嗜冷菌、嗜热菌、蛋白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的数量分别高达3×106、1.4×104、3.3×104、1.3 x 103、1.5×105和1.3×105cfu/mL,明显高于中期乳样和末期乳样(P<0.05),尤其是前期乳样中的菌落总数已高出GB19301-2010中收购生鲜乳的微生物指标(2×106cfu/mL).因此在挤奶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弃去前期乳样,以提高原料羊乳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