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10):1779-1783
以鄂尔多斯CO2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小麦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模拟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植被可以提高CO2入侵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抗逆性,但不同植被对土壤微生物抗逆性的调节具有一定差异;高浓度CO2入侵包气带,使Pedobacter(地杆菌属)、Akkermansia(疣微菌门)等细菌的丰度提高,unclassified_Bet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属)等细菌的丰度降低,细菌Thauera aminoaromatica(陶厄氏菌属)和Nitrospira(硝化螺菌属)完全消亡,并产生了Flavobacterium denitrificans(黄杆菌属)、Haematobacte(红杆菌属)、Ferrithrix(热袍菌门)新菌种。高浓度CO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但土壤微生物主要建群种未变。  相似文献   

2.
以胜利油田正在实施CO2驱的某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模拟地质封存CO2泄露,考察CO2泄露对土壤金属的影响,探讨土壤金属状态变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封存CO2的泄露会对土壤金属含量产生显著影响,随着CO2泄露浓度的增大,土壤Ca+、Mg+含量降低,Fe+、Mn+、Zn+、Cu+含量增多,K+、Na+、Pb+、Cr+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CO_2地质储存是一种缓减碳排放行之有效的途径,但是逃逸的CO_2入侵包气带将带来土壤热性质的变化。土壤包气带热参数直接控制着大气环境和土壤的热量交换,进而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为了研究土壤包气带热参数对高浓度CO_2的响应规律,采用人工模拟CO_2在包气带中泄漏的方法,通过检测CO_2在土壤中的扩散规律并通过测试土壤含水率、干容重及热参数来研究CO_2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CO_2浓度范围内,从低区到高区随CO_2浓度升高,包气带热导率平均值由0.9 W/mK减小到0.5 W/mK,体积热容量由1.5减小到1.2 MJ·m~(-3)·K~(-1);低浓度区土壤包气带体积热容量对CO_2的敏感性高于热导率;不同CO_2浓度影响了体积热容量与含水率的线性关系,低浓度区具有最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2为0.741 9。在设定的CO_2浓度梯度内CO_2对土壤包气带热参数的影响有特定的规律,为研究CO_2对土壤包气带热量传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室培养研究了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而且原药比制剂降解的更快,半衰期更短.除草剂咪唑乙烟酸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碳和总的磷脂脂肪酸(PLFA)含量,而且原药的增加作用更加显著.原药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GN/GP值和压力指数(Stress level);原药和制剂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的真菌/细菌值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除草剂咪唑乙炯酸显著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而且原药比制剂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人工模拟地质封存CO_2泄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7,(1):4-9
基于人工控制CO_2泄漏平台,以鄂尔多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玉米、豌豆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浓度CO_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部分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响应规律,旨在为CO_2地质储存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CO_2浓度在900~719 80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时,豌豆试验区土壤各类水解酶活性均达到最低,而黑麦草试验区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试验区;三种作物相比,豌豆对CO_2胁迫的耐受性最弱,玉米次之,黑麦草最强,致死CO_2浓度下存活时间较久。即土壤酶活性不仅受制于高浓度CO_2的胁迫,而且与地表植被的类型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4-7
基于人工控制CO_2泄漏平台,以鄂尔多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的土壤和典型植被玉米、豌豆和黑麦草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浓度CO_2入侵包气带对土壤部分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响应规律,旨在为CO_2地质储存的风险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土壤CO_2浓度在900719 800 mg/m719 80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范围内时,CO_2浓度增加,对玉米和豌豆试验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以及蛋白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对玉米土壤蔗糖酶活性却表现出抑制作用;黑麦草试验区各类酶活性随土壤CO_2浓度增加表现出提高、降低和先提高后降低三种变化趋势;进一步提升CO_2浓度达到作物致死阈值1 655 540 mg/m3时,豌豆试验区土壤各类水解酶活性均达到最低,而黑麦草试验区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和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其他试验区;三种作物相比,豌豆对CO_2胁迫的耐受性最弱,玉米次之,黑麦草最强,致死CO_2浓度下存活时间较久。即土壤酶活性不仅受制于高浓度CO_2的胁迫,而且与地表植被的类型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二氧化碳入侵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储存CO_2(GCS)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土壤作为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主要介质,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研究尤为重要。采用人工模拟CO_2泄漏地表的方式,并分析土壤pH值、总有机碳、氮、磷、钾、水溶性盐浓度的变化及地表植物响应。结果表明:CO_2入侵使土壤总有机碳相比于对照增加了1.56%~43.75%,总氮下降了0.88%~13.25%,氨氮与硝氮也同比下降,磷、钾、水溶性盐总体也是减少的,但土壤pH值有所上升,且各植物长势均较好,尤其是豌豆与萝卜的生长较好。结论:高浓度CO_2入侵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莠去津和烟嘧磺隆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淑清  刘限  姚远 《农药》2014,(4):276-279
[目的]明确除草剂莠去津、烟嘧磺隆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含毒介质培养法。[结果]莠去津、烟嘧磺隆对细菌的影响是抑制-促进-抑制;对真菌的影响是促进-抑制;2种除草剂对放线菌的影响不同,莠去津是抑制-促进-抑制,烟嘧磺隆对放线菌的影响是抑制-促进。土壤中筛选出的5株细菌、5株真菌、8株放线菌对2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有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有的对菌株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结论]除草剂莠去津、烟嘧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影响不大,但常见菌株对除草剂敏感性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9.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Boeb.  AB  何希树 《世界农药》1989,11(3):23-26
在许多土壤里有大量的腐败细菌、丁酸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类和各种霉菌。下面就除草剂对这些微生物的影响作一概述。土壤微生物总量这个指标的变化是包括除草剂在内的各种因素对所有微生物影响的总和。苯氧羧酸衍生物(2,4-滴、2甲4氯)除草剂的用量就是比通常田间剂量高到100倍  相似文献   

11.
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吸收CO2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溶剂吸收法捕集CO2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以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吸收液,对其吸收混合气中C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MDEA中添加活化剂可以有效提高其吸收能力,在MDEA浓度为3 mol/L,活化剂浓度为0.3 mol/L时,哌嗪(PZ)的活化效果最好,对CO2的吸收容量最大。以PZ为活化剂的MDEA水溶液吸收CO2的适宜操作条件:MDEA浓度为3 mol/L,PZ浓度为0.6 mol/L,吸收温度为60℃。MDEA水溶液吸收CO2的性能随着PZ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收液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适宜的再生时间为3 h,再生温度为106℃。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17,(3):422-425
为解决煤化工产生大量CO_2而引起气候变化,CO_2捕集与封存作为新兴减排技术快速发展,但存在泄漏风险,为研究其对地表植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土壤高浓度CO_2对豌豆和萝卜的表观长势、叶绿素、保护酶、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高浓度CO_2(8%)对萝卜的光合作用呈现显著抑制作用,对豌豆的光合作用略有增强;两种植物的保护酶系统对该环境中均体现出一定的清除活性氧和防御能力,该环境未对豌豆和萝卜造成逆境胁迫。两种植物均表现出较好的调节适应能力,且豌豆的适应能力更好。为揭示CO_2地质封存(CCS)泄露的生态影响机理和评价CCS环境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22,(3):422-425
为解决煤化工产生大量CO_2而引起气候变化,CO_2捕集与封存作为新兴减排技术快速发展,但存在泄漏风险,为研究其对地表植物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土壤高浓度CO_2对豌豆和萝卜的表观长势、叶绿素、保护酶、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高浓度CO_2(8%)对萝卜的光合作用呈现显著抑制作用,对豌豆的光合作用略有增强;两种植物的保护酶系统对该环境中均体现出一定的清除活性氧和防御能力,该环境未对豌豆和萝卜造成逆境胁迫。两种植物均表现出较好的调节适应能力,且豌豆的适应能力更好。为揭示CO_2地质封存(CCS)泄露的生态影响机理和评价CCS环境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4.
石油有机组分在包气带水土中残留和迁移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而被不断开采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此过程中造成的石油有机物因意外事故或管理不当而散落于地表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1-3]。地表的污染物又可通过入渗的方式经过包气带土壤而最终进入到地下水中[4-6]。这些污染物质中含有大量"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三  相似文献   

15.
单乙醇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有机胺水溶液化学吸收CO2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对其传质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文中以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考虑了界面阻力对传质的影响,建立了带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过程液相侧非稳态传质模型,得到了传质系数表达式。利用激光全息干涉仪对不同液相主体流速下单乙醇胺(MEA)水溶液化学吸收CO2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传质达到稳态时的液相侧近界面浓度、浓度边界层厚度和传质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液相主体流速的增加,近界面浓度和浓度边界层厚度减小,而传质系数增大;MEA在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由0.1%增大到0.2%时,CO2吸收过程达到稳态时的近界面浓度、浓度边界层厚度及传质系数均增大。传质系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高浓度硝基苯污染土壤的淋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3种常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ween-80、SDBS对高浓度硝基苯污染土壤的修复洗脱作用以及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淋洗实验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硝基苯的去除与蒸馏水相比没有明显去除效果,而且实验土壤对3种表面活性剂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这种吸附作用对土壤中硝基苯的去除有严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质传递方程和水流动方程联立耦合进行数值求解,模拟土壤渗流区中有机污染物的垂直一维迁移过程。传递方程综合考虑气相扩散和液相的对流扩散过程,并且在水流动方程的边界条件中包含有降雨、蒸发的气候条件。数值模拟过程中将有机污染物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加州地区实际的土壤物性数据和气候条件,得到的模拟结果和Grifoll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显示500 h污染物到达的深度近似为125 cm,2 000 h已经达到180 cm。另外,在模拟区域的不同深度设置数值模拟数据采集点,结果发现越接近不饱和区上表面的地方,受气候边界条件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8.
四乙烯五胺活化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吸收C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涵  郭亚平  褚联峰  郭亚军 《化学工程》2011,39(9):30-33,65
研究了四乙烯五胺(TEPA)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混合溶液在总胺浓度一定时,TEPA浓度对CO2吸收情况的影响,考察了吸收过程中尾气摩尔分数、吸收速率、吸收物质的量及吸收时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了TEPA与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对MDEA吸收CO2的活化作用,考察了3种烯胺在吸收与解吸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