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页岩油深加工领域中的一种新型加氢脱碳型、短流程的组合工艺,该工艺以全馏分页岩油作为原料,通过采用加氢精制和延迟焦化组成联合工艺生产精制柴油和/或低硫低凝柴油;副产品为精制石脑油;工艺系统甩出的焦化重蜡油可去下游装置作为催化热裂解装置的原料。该工艺解决了页岩油深加工过程所涉及的原料提质改善产品质量和轻质化增产轻质油两个核心问题,有效提升了页岩油资源利用效率和精深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2.
油页岩热解过程中,有机质受热分解形成页岩油,页岩油碳氢比类与天然石油相近。我国典型页岩油属性为三高一低,也就是烯烃、蜡含量、氮含量较高;沥青质浓度较低,属于高氮石蜡基油种。对此,笔者将全馏分页岩油作为材料,通过各环节工艺形成催化热解材料,主产品是加氢精致蜡油能够用在后续催化热解装置原料;副产品可以应用在后续加工,对分页岩油制取催化热解原料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以全馏分页岩油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改质转化制取低硫低凝柴油和/或精制柴油,副产LPG、精制石脑油工艺;该工艺具有柴油收率高,产品方案灵活的特点。该工艺可同时解决全馏分页岩油改质和轻质化问题,为炼厂提供一种增产柴油和生产低硫低凝柴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为原料,采用加氢精制-加氢裂化两段串联工艺在中试装置上开展加氢改质实验,结果表明,石脑油产品可作为优质的催化重整预加氢原料,柴油产品可用来生产优质低凝点国Ⅴ柴油,尾油馏分可作为优质的加氢裂化原料、催化裂化原料或乙烯裂解原料。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改质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轻油收率,具有技术合理可行、液体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北京乙烯工程建设初始,我们即考虑到C_5馏分的综合利用问题,从而选择了裂解汽油馏分,两段加氢工艺,每年可生产优质混合加氢馏。分3000t,为C_5分离生产高质量的环戊烷提供了原料保证。 北京东方化工厂C_5替代CFCs项目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1)乙烯装置建设时的加氢装置和C_5馏分罐区 鉴于北京乙烯装置裂解原料的组成,考虑到混合C_5馏分的综合利用,该加氢装置选择了法国石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以全馏分页岩油作为原料,经两次加氢精制工艺生产低硫低氮柴油,并副产高附加值的LPG和加氢石脑油,解决了目前页岩油加氢精制工艺中存在柴油产品的安定性差,加氢精制催化剂操作运转周期短的技术问题,可同时实现轻质油产品深度脱硫的目的。为从事页岩油深加工企业提供了一种提高页岩油加氢精制脱氮率的有效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达连河油页岩热解的页岩油为原料,采取"破乳-萃取-蒸馏"方法对页岩油原料进行预处理,脱除原料中的水分和杂质等非理想组分,使页岩油的含水量降至0.17%,固体含量降至0.01%,明显改善页岩油的质量,经预处理后的页岩油可作为催化加氢的原料。  相似文献   

8.
在固定床加氢微反装置上,采用硫化态NiMoW/Al2O3催化剂,以东宁轻质页岩油(<350℃馏分)为原料,考察反应条件对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反应空速、提高反应压力、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氮反应活性,提高产物的质量.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8.0MPa、体积空速0.8h-1、氢/油体积比750∶1的条件下,加氢生成油的硫、氮、芳烃含量均明显降低,石脑油馏分可作为化工轻油,柴油馏分可直接作为清洁柴油调和组分使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传统的两类裂解汽油加氢流程:全馏分加氢和中心馏分加氢。并针对国内主要采用的中心馏分加氢技术,详细叙述了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在裂解汽油中心馏分加氢流程中的多处技术改进,如改变原料进料方式、换热流程优化、降低回流比、采用高效换热器以及二段加氢的冷热高分技术。通过工艺改进,使裂解汽油装置的能耗下降了约40%。另外还简要介绍了裂解汽油加氢工艺流程的拓展,如裂解汽油抽提苯乙烯技术,以及裂解汽油加氢工艺流程的延伸,如增产BTX的APU(先进的工艺单元)技术。  相似文献   

10.
催化裂解与传统的高温蒸汽裂解相比,通过催化剂降低催化裂解反应活化能和反应温度,除生产乙烯、丙烯和丁烯等主要化工原料外,还副产一定量的轻质芳烃。分析催化裂解石脑油,结果表明,催化裂解石脑油主要为C5~C9馏分,芳烃质量分数62.97%,苯、甲苯和二甲苯质量分数54.38%,与全馏分裂解汽油相当,是优质的抽提芳烃原料。提出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经两段加氢、产品抽提芳烃的利用路线,并在试验室采用切割塔及等温床完成对原料的预处理,制取满足两段加氢要求的原料。在一段入口温度(45~55) ℃、反应压力2.8 MPa、氢油体积比100∶1、液时空速1.5 h-1和二段入口温度(250~255) ℃、反应压力2.8 MPa、氢油体积比600∶1和液时空速1.5 h-1条件下,对一段和二段进行1 000 h的加氢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一段加氢后产品双烯值均<2.5 g-I·(100g油)-1,二段加氢产品溴价<1.0 g-Br·(100g油)-1,硫含量<1.0 μg·g-1,满足芳烃抽提对原料烯烃及硫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定床加氢反应装置,以Mo-Ni/Al_2O_3为催化剂,首次对ATP页岩干馏装置油回收系统得到的页岩重油,经脱水脱渣预处理后切割分离所得的页岩柴油馏分进行加氢精制研究,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以及氢油体积比对加氢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20~380℃、4.0~8.0 MPa、LHSV 0.5~2.0 h~(-1)、V(H_2)/V(Oil)200~1 200的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压力,降低体积空速,有利于ATP页岩柴油馏分的脱硫、脱氮和烯烃饱和,可明显提高加氢脱氮效果,氢油比高于1 000之后,增加氢油比对加氢脱硫和脱氮影响较小;抚矿ATP页岩柴油馏分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8.0 MPa、体积空速0.5 h~(-1)、氢油体积比1 000的条件下,加氢精制后所得产物油的杂原子和不饱和烃含量低、密度小、芳香烃含量少,可作为优质清洁柴油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2.
乙烯车间由乙烯裂解分离装置和汽油加氢装置组成。我厂这两套装置均是从日本三菱油化株式会社引进的。裂解分离装置用于煤柴油原料(包括乙烷)的裂解和分离,以生产聚合级乙烯,化学级丙烯及副产品 H_2,燃料气,C_3液化石油气,C_4馏分,裂解汽油和燃料油。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乙烯11.5万吨。汽油加氢装置以裂解分离装置生产的裂解汽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15,(7):1318-1322
介绍了我国页岩油的组成及近几年页岩油加氢技术和非加氢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页岩油柴油馏分加氢、全馏分加氢及络合脱碱氮技术的发展近况。指出了页岩油加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7):1318-1322
介绍了我国页岩油的组成及近几年页岩油加氢技术和非加氢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页岩油柴油馏分加氢、全馏分加氢及络合脱碱氮技术的发展近况。指出了页岩油加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页岩油作为我国的重点资源,其主要是在油页岩中提取石油资源,加工技术包括加氢与非加氢两类,主要介绍了页岩油的组成和加工技术,并对柴油馏分加氢、全馏分加氢及络合脱碱氮技术等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油页岩固体热载体流化干馏炼油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依兰粉末页岩作原料的页岩流化干流中试装置概况及试验流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中试结果表明,中试装置页岩油产率为铝甑干馏法的90.15%,经冷凝回收系统及油泥处理后获得的页岩油收率为铝甑的82%;固体热载体流化干馏工艺所产页岩油较轻,337℃以前馏分大于80%。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石油短缺,对数量可观的煤焦油进行加氢生产燃料油和精细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焦油预处理后的3种轻质馏分油混合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了轻质油全馏分加氢提质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和氢油比对原料油脱硫脱氮及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最后对加氢提质产物油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物氮、硫及芳烃含量均随着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的增大而减少,随着空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反应温度为360℃,反应压力为16 MPa,液体体积空速为0.25 h~(-1),氢油比为1 800的最优工艺条件下,液体收率达到98.03%。对加氢后全馏分油进行精密蒸馏切割得到170℃的石脑油馏分和170℃的柴油馏分;石脑油馏分20℃密度为776.9 kg/m~3,几乎不含硫、氮,芳烃潜含量67.6%,可以作为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加氢后的柴油馏分不含硫、氮,芳烃含量低,闪点高,凝点低,馏程适宜,可以作为柴油的调和油。  相似文献   

18.
李丽  孟祥海  王刚  徐春明  高金森 《化工学报》2010,61(9):2365-2372
利用提升管催化裂解实验装置研究了加拿大合成原油瓦斯油HGO和LGO的催化裂解反应规律和裂解产品性质。发现总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产率随反应温度和剂油比的增大存在最大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随水油比的增大而升高。实验确定了HGO催化裂解的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温度620~640℃、剂油比16、反应时间2 s、水油比0.5左右。在此反应条件下,乙烯、丙烯和总低碳烯烃产率分别可达9.0%(质量),15.8%(质量)和32.6%(质量)。催化裂解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重油馏分含有大量的芳香烃,其中催化裂解汽油馏分总芳香烃含量在80%(质量)以上,主要是甲苯和C8芳香烃;催化裂解柴油馏分总芳香烃含量在60%(质量)以上,主要是单环和双环芳香烃;催化裂解重油馏分总芳香烃含量在70%(质量)以上,主要是多环芳香烃。  相似文献   

19.
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长城  毛思扬 《乙烯工业》1999,11(4):33-37,50
简述齐鲁裂解汽油加氢装置的生产工艺,对中心馏分加氢与全馏分加氢两种工艺进行了优缺点对比,介绍了前几年裂解汽油加氢装置出现的装置负荷低、运行周期短、一段催化剂中毒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改造和优化操作的方案。这些方案的实施,使该装置的工艺操作水平和负荷工车初期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陈松  周扬  王晓栋 《化学工程师》2014,28(12):56-59
在固定床加氢微反装置上,采用硫化态Ni Mo W/Al2O3催化剂,以廊乡林业局轻质木焦油(300℃馏分)为原料考察反应条件对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反应空速、提高反应压力、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氧反应活性,提高加氢产物的热值。在反应温度380℃、反应压力8.0MPa、体积空速0.8h-1、氢/油体积比800∶1的条件下,加氢生成油的氧含量明显降低,热值显著提高。轻质馏分油可作为化工轻油原料进行下游加工,中质馏分油主要技术指标均符合船用馏分燃料油(GB/T17411-1998)标准要求,可直接作为船用燃料油调和组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