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处理技术》2017,(10)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铅离子印迹聚合物,研究印迹聚合物对Pb2+的吸附性能,讨论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0 m L质量浓度10.0 mg/L的Pb~(2+)溶液中,溶液p H为6、温度为30℃、投加量为120 mg,吸附平衡时间为6 h的条件下,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对Pb2+去除率达到98.4%。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采用准1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温度对吸附效果有影响,在20℃时,等温吸附过程采用Langmuir模型描述比较合理;在30℃和40℃的等温吸附过程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可进行描述。对吸附热力学参数ΔG、ΔH和ΔS的计算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2.
3.
为进一步探讨8-羟基喹哪啶树脂(PS-HQD)吸附废水中Cu~(2+)的吸附机理,用静态法研究了PS-HQD吸附Cu~(2+)的动力学与热力学规律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ΔH0、ΔS0说明PS-HQD对Cu~(2+)的吸附过程为吸热的熵增过程,ΔG0表明吸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准二级动力学Lagergren方程更适合描述此吸附过程。PS-HQD第5次吸附的再生效率仍可达到83.84%,说明PS-HQD对Cu~(2+)的吸附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壳为原料,用硫代乙醇酸和乙酸酐改性花生壳做固体吸附剂,并探讨了改性前后的花生壳在不同吸附条件下,定量吸附水样中的Cu(Ⅱ),Pb(Ⅱ)的能力,采用原子吸收光度法分别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实验得出,对于50mL 5.001μg/mL Cu(Ⅱ)溶液,1.5g巯基花生壳在常温下做2.5h静态吸附的吸附效率最好,可达到92.82%。而对于50ml 43.35μg/mL溶液,2g未改性花生壳(常温)和1g未改性花生壳(加热至40℃)做2.5h静态吸附时吸附效率最好,其吸附效率可以分别达到91.43%和91.26%。 相似文献
5.
6.
《过程工程学报》2017,(2)
从含重金属废渣堆积区的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一种对重金属Pb~(2+)和Cd~(2+)具有高耐受性的功能菌株,采用包埋法制成固定化生物吸附剂,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考察了重金属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废水pH值及吸附剂添加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株为短杆菌,对Pb~(2+)和Cd~(2+)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2200和7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L、废水pH为6时,Pb~(2+)和Cd~(2+)达最大吸附率,分别为87.77%和57.50%;Pb~(2+)和Cd~(2+)基本可在40 min内被快速吸附达平衡,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14.3和82.12 mg/g;废水初始pH为5?7利于吸附;Pb~(2+)和Cd~(2+)初始浓度增加使吸附率降低,且Pb~(2+)初始浓度比Cd~(2+)初始浓度对吸附速率影响更大.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方程拟合表明,Pb~(2+)和Cd~(2+)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表面吸附;Pseudo-second order动力学方程拟合表明,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主要为化学吸附,且Pb~(2+)比Cd~(2+)更易被吸附. 相似文献
7.
《清洗世界》2017,(7)
实验选用壳聚糖为原料,研究壳聚糖对Cu~(2+)的吸附条件,探讨pH值,壳聚糖投加量,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在不同吸附时间和不同温度下,从动力学和热力学两方面对其吸附性能进行探讨。结果表明,pH 4.0~5.0的条件下壳聚糖对Cu~(2+)的吸附能力最强;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其对Cu~(2+)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最佳用量均为4 000 mg/L;随着温度的增加,壳聚糖对Cu~(2+)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不同温度下的ΔG均小于零,且温度越高,ΔG越小,ΔH大于零。随着吸附时间延长,初始阶段吸附速率较快,此后趋于平衡,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拟二级速率模型。 相似文献
8.
9.
为了研究小球藻藻体吸附水体中Cd2+、Pb2+和Cu2+的情况,在检测了典型电子垃圾处理区水体中重金属Cd、Pb和Cu浓度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小球藻藻体在模拟重金属离子溶液中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水体中重金属Cu的浓度较高,Cd和Pb的污染程度较严重。藻体对于Pb2+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达到88.42%和13.262 4 mg/g;Cu2+的去除率较低,但去除量高达17.480 6 mg/g;Cd2+去除率较高,但去除量仅有0.433 7 mg/g。 相似文献
10.
核桃壳负载纳米零价铁吸附废水中Pb~(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核桃壳粉、NaBH4、FeCl2·4H2O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核桃壳负载纳米零价铁,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负载纳米零价铁核桃壳作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结果表明,293 K时,在pH=5,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水溶液中,10 mg吸附剂对Pb2+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199.90 mg/g。动力学实验表明,该吸附行为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式。 相似文献
11.
12.
比较了活性炭吸附法和改性柚子皮吸附法对废水中铅的去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对废水中铅的去除率为93.3%,耗时40 min;改性柚子皮吸附法对废水中铅的去除率为87.2%,耗时90 min。活性炭吸附法比改性柚子皮吸附法的耗时少,对废水中铅的去除率更高。但活性炭吸附法的处理成本比较高,利用改性后的柚子皮对重金属进行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具有环保和经济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3.
含铅离子废水污染事件近年来尤为严重,使得含铅废水的治理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大环境安全问题之一。海藻酸钠为天然高分子有机物,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无生物毒性,可吸附重金属离子形成凝胶。文章以超滤过程为研究对象,对海藻酸钠吸附Pb2+的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海藻酸钠对铅离子的吸附容量Q0随pH值的升高和铅离子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吸附时间对海藻酸钠吸附铅离子的影响较小,在1分钟内就达到吸附平衡;(2)pH值对于铅离子的截留效果影响很大,pH值越高,铅离子的截留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塑料》2018,(5)
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具有网络交联结构的P(AA-co-AM)/MMT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TG和SEM对复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AA-co-AM)/MMT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MT已成功接枝在P(AA-co-AM)聚合物网络中,形成热稳定较好的复合物。通过SEM发现,MMT无机粒子的引入,使P(AA-co-AM)/MMT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位点。吸附试验发现,P(AA-co-AM)/MMT复合材料对Pb~(2+)的吸附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并在p H=5. 0、吸附时间18 min、Pb~(2+)溶液初始浓度0. 01 mol/L和P(AA-coAM)/MMT用量0. 10 g的条件下,复合吸附剂对Pb~(2+)的吸附量达到419. 2 mg/g,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蒙脱土相比,复合吸附剂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5.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7,(1)
研究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花生壳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液p H值、吸附剂量、吸附时间、温度、振荡速率、Cr~(6+)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花生壳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条件。通过极差分析可知,在各种影响因素中,p H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吸附剂量和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的影响最小。结果表明,p H值为1.0,吸附剂量为1.2g/100m L,吸附时间为5h,吸附温度为30℃,Cr~(6+)的吸附率为93.3%;并对花生壳活性炭与市售活性炭对Cr~(6+)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改性硅藻土对水体中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氢氧化钠对吉林长白硅藻土进行改性,并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对Pb2+吸附性能,讨论了硅藻土用量、pH、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后对Pb2+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改性硅藻土对Pb2+的去除率可达70%;pH是影响吸附效果的最主要因素,pH=5~6时吸附效果最佳;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在Pb2+初始浓度为50mg/L时,硅藻土用量以5~6g/L为佳。 相似文献
17.
用13X分子筛作为去除铅离子吸附剂,研究各实验条件下对废水中Pb~(2+)的去除效果。考查了废水的pH、Pb~(2+)起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Pb~(2+)起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优化最佳条件为:控制废水的pH=8,Pb~(2+)浓度为200mg/L,搅拌时间为30min,分子筛投加量在5~6g/L时,13X分子筛对Pb~(2+)的去除率可达到92%左右。研究表明,13X分子筛对Pb~(2+)的吸附机理以离子交换吸附为主,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对电镀废水中Cr~(6+)的吸附——活性炭选择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活性炭对电镀废水中Cr~(6+)的间歇法和流动法吸附实验研究,获得了吸附平衡时间、最佳pH 值,测得了吸附等温线和穿透曲线,并以吸附动力学角度测定了吸附速度和扩散系数。采用吸附初期的吸附速度和扩散系数等动力学参数来判断和比较活性炭吸附性能优劣是一种好方法。它既与测量吸附等温线所得结果一致,并且又和孔结构分布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含铬废液中三价铬含量控制是含铬废液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微量元素,体内含铬量不能超标吸收或体内缺失。铬在不同情形下显示不同形态化学变化。三价铬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三价铬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介绍铬价态变化、三价铬含量的传统与最新测试方式,分析近期三价铬吸附相关文献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成果,为进一步准确分析三价铬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和吸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出目前的废水Cr(Ⅲ)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中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