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猪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提取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RNA为模板,PCR扩增猪IL-2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V220/IL-2。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5α,经含Amp的LB平板筛选后,将重组菌于LB培养液中培养,分别于不同培养时间进行活菌计数,绘制重组菌的生长曲线;42℃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尿素纯化后,采用CTLL细胞/MTT比色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构建正确;重组菌的最佳开始诱导时间为重组菌发酵培养10 h;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7 400,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9%,纯化后纯度达95%;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可达3×105IU/ml。结论原核表达并纯化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猪IL-2蛋白,为其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大肠杆菌(E.coli)中表达并纯化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7F(rmIL-17F),并鉴定其生物活性。方法经RT-PCR扩增mIL-17f基因片段,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mIL-17f,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Ni2+-NTA亲和层析纯化rmIL-17F/His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其反应原性。以纯化复性的rmIL-17F滴鼻干预小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IL-6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IL-17F、IL-4和IFNγ的水平。结果扩增的mIL-17f基因DNA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mIL-17f基因序列一致,所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mIL-17f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9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约为95%,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经黏膜给药后,可促进小鼠肺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并提高小鼠血清中IL-4和IFNγ的水平。结论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并纯化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rmIL-17F,为进一步研究IL-17F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野生型中缅树鼩的CD4及IL-6分子,并分析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的多态性及重要的功能位点。方法经野生型树鼩尾静脉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经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刺激24 h后,提取细胞总RNA,以其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插入p MD-19T载体,提取阳性重组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采用Lasergene分析目的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并构建进化树,分析野生型树鼩与已知中缅树鼩的亲缘关系。结果野生型树鼩CD4全长编码序列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65 bp,编码454个氨基酸,IL-6全长编码序列的开放阅读框为627 bp,编码208个氨基酸,22只野生型树鼩成功克隆出CD4分子,23只野生型树鼩成功克隆出IL-6分子。不同野生型中缅树鼩的CD4及IL-6分子有不同程度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位点的突变,但分别有35%和26.7%的碱基突变为同义突变,且发生非同义突变的位点对树鼩CD4和IL-6分子重要的功能位点无影响。由CD4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基本一致;由IL-6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23只野生树鼩分为2个分支。结论 CD4和IL-6分子具有重要功能的氨基酸位点是保守稳定的,为今后树鼩CD4和IL-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树鼩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包含体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6 (rhIL 6 )包含体溶解的因素 ,确定了rhIL 6包含体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 ,即在 pH为 8 4的 5 0mmol/LTris HCL缓冲体系中 ,变性剂尿素和还原剂 β 基乙醇 (β ME)的浓度分别为 8mol/L和 5 0mol/L ,包含体含量为 1 0mg/mL ,在 4℃下溶解 1h。包含体溶解后蛋白含量可达到 1 3mg/mL左右 ,目标蛋白的溶解率达到 98% ,纯度为 5 0 %左右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6的基础、临床研究及开发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多机能细胞因子,对免疫,造血系统、消化、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具有广泛的作用。目前国外开发重组人IL-6已进人11期临床试验,我国也将重组IL-6的开发列为重点项目,已进人临床前研究阶段。本文将IL-6基础与临床开发研究近况作以概述。一、IL.6分子生物学基础(一)产生及化学性质IL一七,开始作为诱导B细胞抗体产生的分子而纯化分离,经26KD蛋白的CDNA克隆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明其与IFN-pZ,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等是同一种物质,称为IL-6。产生IL-6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单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树鼩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根据GenBank预测的树鼩SC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SCF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SCF,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Ni柱纯化后,免疫家兔,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其免疫原性,并检测SCF在树鼩不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30a(+)-SCF经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4 5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5. 6%,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可与兔抗人SCF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且免疫原性良好,抗血清效价为1∶256 000。在鼻、气管、肺、脾、肾、食管中能检测到SCF的分布。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了重组SCF蛋白,纯化复性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在临床应用中发现,IL类药物的副作用大,半衰期短,清除率高,使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受限。因此,对IL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改善其理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以获得生物学活性和稳定性更高而副作用更低的IL,是该类药物研发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就近年对IL-2、IL-18、IL-28及IL-29分子改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凋亡细胞对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将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RAW细胞)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凋亡细胞刺激组、LPS+凋亡细胞刺激组、IFNγ+LPS刺激组及IFNγ+LPS+凋亡细胞刺激组。用IL-27 p28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瞬时转染RAW细胞,检测各组细胞中IL-27 p28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RT-PCR法检测各组RAW细胞中IL-27 p2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L-27 p2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L-27的表达水平。结果瞬时转染的RAW细胞中,IFNγ+LPS刺激组中IL-27 p28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IFNγ+LPS+凋亡细胞刺激组(P<0.05);RAW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中,LPS刺激组和IFNγ+LPS刺激组中IL-27 p28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LPS+凋亡细胞刺激组和IFNγ+LPS+凋亡细胞刺激组(P<0.05);LPS刺激组和IFNγ+LPS刺激组细胞中IL-2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PS+凋亡细胞刺激组和IFNγ+LPS+凋亡细胞刺激组。结论巨噬细胞在摄取凋亡细胞后,IL-27 p28亚基的表达水平下降,从而导致IL-27的表达水平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其机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6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住院患者中筛选出符合实验条件患者,测其血清中IL-6的含量,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且血清中IL-6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有增高趋势,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IL-6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加重呈升高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考虑IL-6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乳鼠致病理损伤的促进作用。方法以ICR乳鼠为感染模型,在EV71感染过程中同时注射IL-6或抗-IL-6抗体,以单独注射IL-6和注射PBS作为对照。接种后每天观察存活乳鼠的数量及活动体征,持续观察11 d,计算乳鼠存活率;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乳鼠脑组织中的病毒载量;HE染色观察乳鼠脑组织的病变情况。结果脑部注射局部环境内提高IL-6的含量,能促进EV71对乳鼠的致病作用,可显著促进乳鼠的死亡;脑内注射抗-IL-6抗体对EV71脑内注射的乳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 IL-6在EV71感染时对乳鼠的致病具有促进作用,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增高可能参与了EV71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原核表达牛轮状病毒(rotavirus,RV)VP6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牛RV UK株VP6基因序列(X53667.1)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牛RV UK株VP6全长编码区片段,克隆至载体p 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Bo-RV-VP6,转染至E.coli 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后免疫豚鼠,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经心脏采血,分离血清,制备VP6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检测其与牛RV的反应原性。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Bo-RV-VP6构建正确。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产物分别为43 000、34 000、27 000和15 000 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重组蛋白,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可与牛R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制备的VP6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1∶7 000,且可识别RV天然VP6蛋白。结论原核表达了牛RV VP6蛋白,并制备了抗VP6多克隆抗体,为后续RV疫苗效力评价及RV侵入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原核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ESAT6-CFP10融合蛋白(recombinant ESAT6-CFP10,rEC),并优化表达条件。方法以(GGGGS)3为linker将ESAT6和CFP10两个基因连接,合成rEC全基因,插入至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rEC,转化至感受态E. coli BL21(DE3),筛选优势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诱导温度(25、30、37℃)、诱导剂种类及浓度(0. 05、0. 1、0. 2、0. 5、1. 0 mmol/L IPTG及0. 5、1、5、10、15、20 g/L乳糖)、诱导时间(2、3、4、5、6 h)、诱导起始A600(0. 4、0. 6、0. 8、1. 0)进行优化。菌种经5 L发酵罐发酵培养后,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纯化rEC融合蛋白,于-20℃分别储存0、2、4、6个月,12. 5%SDS-PAGE分析rEC融合蛋白,并对保存0、6月的样品进行HPLC-SEC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ET-28a-rEC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rEC融合蛋白最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原核表达埃可病毒6型表面特异性蛋白VP1,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筛选VP1蛋白氨基酸序列中抗原性强的片段,优化基因序列,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4T-2-vp1和p ET-28a-vp1。将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进行15%SDS-PAGE鉴定。将融合蛋白VP1-GST及VP1-His分别用Glutathione resin和High Affinity Ni-NTA resin进行纯化。以纯化后的VP1-His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VP1-GST融合蛋白为检测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抗体特异性。结果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重组质粒p GEX-4T-2-vp1和p ET-28a-vp1构建正确。VP1-GST和VP1-His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8 000和19 000,两种融合蛋白分别以可溶性蛋白和包涵体形式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60%和30%,纯化后的纯度均90%。兔抗VP1血清效价为1∶320 000,可与融合蛋白VP1-GST和VP1-His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原核表达了融合蛋白VP1-His和VP1-GST,且VP1-His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较好,为埃可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鼠抗树鼩CD4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重组质粒p GEX-5X-1-CD4和pET30a(+)-CD4分别转化感受态E. coli BL21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Glutathione Sepharose 4 Fast Flow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GST-CD4和His-CD4。以His-CD4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筛选出能分泌抗树鼩CD4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并通过Protein A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鼠抗树鼩CD4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及FACS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筛选出3株能稳定分泌抗树鼩CD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7D2、38E1、39F2,腹水单克隆抗体效价分别为1∶204 800、1∶204 800、1∶3 200。经HRP标记的38E1单克隆抗体可与树鼩PBMC总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经PECy5. 5标记的38E1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树鼩PBMC。结论成功制备了鼠抗树鼩CD4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对树鼩作为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人胎盘泌乳素(Human placenta lactogen,hPL)。方法从正常产妇新鲜胎盘组织中提取组织总RNA,PCR扩增hPL基因,将其亚克隆至pQE-30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M15(pREP4),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ephacryl S-200层析柱纯化,纯化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其纯度和特异性。结果重组菌pQE-hPL/M15(pREP4)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3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67%;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纯化蛋白和hPL包涵体均可与羊抗hPL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抗原性。结论已成功制备了纯度较高的hPL蛋白,为基因工程制备抗体提供了抗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toxin B,SEB)。方法以合成的SEB全基因序列为模板,PCR扩增SEB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EB,转化E.coil 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硫酸铵盐析、SP阳离子层析柱、Chelating金属鳌合层析铜(Cu2+)柱纯化后,用Thrombin切除组氨酸标签,再经Chelating金属鳌合层析铜(Cu2+)柱和DEAE阴离子层析柱纯化。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SEB经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 000,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最终纯化后的重组SEB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结论成功构建了SEB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重组SEB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及防控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原核表达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 virus group A 6 strain,CVA6)衣壳蛋白VP1,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合成经密码子优化的CVA6-VP1全长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28a-VP1,转化感受态E. 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同时优化IPTG终浓度(0. 1、0. 2、0. 3、0. 5 mmol/L)、诱导温度(15、20、25、30℃)及诱导时间(6、8、12、16 h)。表达产物采用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将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VP1抗血清,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重组质粒p ET-28a-VP1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重组蛋白最适诱导条件为:IPTG终浓度为0. 3 mmol/L,诱导温度为15℃,诱导时间为12 h。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4 000,于上清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兔血清效价均> 1∶8,呈阳性。结论成功于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了可溶性CVA6-VP1蛋白,且获得效价较高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重组鲎血G因子,并检测其酶活性。方法根据大肠埃希菌偏好性优化G因子成熟肽编码序列,将G因子α亚基及β亚基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sumo上,分别构建pET32a-sumo/factorG-α及pET32a-sumo/factorG-β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Ni-NTA亲和层析,SUMO蛋白酶切割融合伴侣,获得重组目的蛋白factorG-α及factorG-β;将二者等摩尔质量重组获得复合物G,荧光底物Boc-Glu-(OBzl)-Gly-Arg-MCA检测其酶活性。结果经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T32a-sumo/factorG-α及p ET32a-sumo/factorG-β构建正确;表达蛋白均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沉淀中,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及45%;纯化的factorG-α及factorG-β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4 000和31 000,每1 L LB培养基酶切回收蛋白分别为0. 7和1. 7 mg。factorG-α及factorG-β蛋白与荧光底物几乎不反应,而复合物G可与荧光底物反应产生较高的荧光强度。结论成功表达了具有酶活性的鲎血G因子,为进一步探讨鲎血G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新型真菌感染检测试剂盒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