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与环保     
正中科院合物院研发出强流氘氚中子源实验装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在中子输运物理与技术方面取得了新成果,研发出了强流氘氚中子源实验装置HINEG,中子源强达6.4×10~(12)n/s,在现行同类装置中居世界首位。中子被称为核能系统的"灵魂",中子源实验装置是先进核  相似文献   

2.
作为六路激光等离子体实验的重要环节,制靶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包括制球和粘靶两部分。在前一部分中介绍了聚氘乙烯实心微球的生产原理、技术措施和所能达到的精度等,同时还介绍了玻璃空心微球的充气技术、壁厚测量技术等。在用六束高功率钕玻璃激光器和六束亚毫微秒高功率钕玻璃激光系统进行打靶总体实验时,对于聚氘乙烯微球靶获得中子,对于微球玻壳靶获得压缩迹象。  相似文献   

3.
ITER中国固态实验包层中子学性能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子学性能分析对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实验包层模块(TBM)的设计评估检验,及其子系统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首先利用国际上通用的Monte Carlo粒子输运模拟程序MCNP/4C,数据库采用I-AEA发布的聚变评价核数据库FENDL/2,计算和分析了中国固态实验包层HCSB-TBM主要的中子学特性,包括产氚率和核热沉积。然后应用欧洲活化程序EASY-2007对中国HCSB-TBM经聚变中子辐照后的活化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提供了活度和余热数据。结果表明当前模块设计从中子学角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利用蒙特卡罗通用程序MCNP模拟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靶站中子的慢化和屏蔽.CSNS靶站通过1.6GeV质子打到钨靶上,产生高能中子,经慢化器慢化后通过中子束道引入到各类中子谱仪中.本文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可为靶站中子的慢化和屏蔽的效果提供相关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加速器中子源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是一种较好的肿瘤治疗技术,通过慢化得到的超热中子可用于非浅表肿瘤BNCT治疗.本文以2.3 MeV、10 mA质子流强的7Li(p,n)7Be中子源为对象,建立了加速器BNCT束流装置模型,采用中子输运程序MCNP研究了慢化体材料对超热中子束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重水作为慢化体材料可有效的提高束流出口处超热中子水平,对于2.3 MeV、10 mA质子流强的7Li(p,n)7Be中子源,超热中子束流水平为0.669×109n/(cm2.s),超热中子与快中子产额比达62.3,基本达到临床治疗所需109n/(cm2.s)的超热中子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析了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ADS)中钨靶受质子照射一段时间后在水体中产生的辐射剂量分布和辐射剂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钨靶的散裂产物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较少;辐射主要分布在沿靶半径方向的10~30cm和距靶两底面的15cm范围内;靶中的辐射剂量率10年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核能应用领域涉氚操作与含氚废物排放不断增多,氚辐射安全与氚监测日益受到关注,而不同场景下氚监测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氚的性质与不同场景下氚的源项及其排放特点,梳理了氚监测目的,分析了氚的基本性质和不同化学形态特征,提出氚监测的原则,研究了环境质量监测、运行工况监测、辐射评价监测3个典型场景下的氚监测方案,并给出了不同氚监测方案的总体技术性能与关键技术,能够为不同场景下开展氚含量监测提供参考。环境质量监测应对空气中氚采样,进而采用液体闪烁谱仪测量,运行工况监测采用电离室在线测量,辐射评价监测需对空气中不同形态的氚进行甄别测量。  相似文献   

8.
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实验快堆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能发展"压力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四代核电技术研发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之一。据悉,快堆具有铀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性高的特点,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代表了第四代核能  相似文献   

9.
超短脉冲激光照射固体靶时可将其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沉积在靶表面一个极小的空间范围内,在固体靶表面产生固体密度的等离子体.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是强场物理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激光等离子体领域开创出了一个全新的前沿分支.其对惯性约束聚变、新型粒子加速器、微波武器以及等离子体隐身等应用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系统地论述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介绍了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动态.  相似文献   

10.
正3月9日~1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铝基碳化硼材料(B4CA1)专用生产线生产的高性能中子吸收板通过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这标志着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中子吸收板进入工程应用阶段。高性能中子吸收板主要用于制造乏燃料干湿密集贮存格架及容器,其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少数几家企业垄断,阻碍了我国乏燃料密集贮运系统的国产化,增加了现役核电站乏燃料暂存设施  相似文献   

11.
加速器驱动洁净核能系统(简称ADS)使用高能散裂中子驱动次临界反应堆,用于嬗变长寿命高放废物(LHW).ADS次临界反应堆中子能量较高,使用传统的ENDF截面数据库对ADS堆芯物理计算存在着能量上限低、部分数据缺失等问题.本文使用MAKXSF程序对IAEA-ADS截面数据库ADS Nuclear Data Library进行了加工,制作出专用于MCNP计算用的截面库ADSlib2.0,并与ENDF/B-VII.0,JEFF-3.1和JENDL-4.0库中238U裂变截面的比较,表明该截面数据库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12.
从低能的中子质子散射截面可以得出关于中子和质子间的作用力的知识。本文用有效力程理论分析了6个近年作出的精确的实验数据,这6个实验数据见表一。三重态的散射截面可以利用下面3个实验数据计算出来:氘的结合能 B=2.225±0.002百万电子伏,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用于中子探测的高灵敏度扫描变像管.其特点是:不设置狭缝,将大面积光电阴极(30mm)所发射的电子束聚焦成小束斑(1mm)直接进行扫描,再经内置MCP(microchannelplate)电子倍增,使扫描变像管的探测灵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可探测中子产额为5×107条件下的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中子飞行时间谱,扫描变像管时间分辨率可达约55ps.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中子管产品性能,扩展其应用范围,对测井废中子管回收过程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有效的测井中子管氚废气处理方法,并在解体回收工作现场进行了初步应用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应用本方法,每批次解体后氚的排放总量低于3.7×10~7 Bq,可满足现场排放限值要求,避免工作人员的过量氚吸入,有效保障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慢化体准直器是热中子照相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利用铅、铍、石墨等为慢化体的材料,对d-T反应中子源中子照相装置的慢化准直系统进行设计.采用MCNP程序模拟d-T反应快中子在慢化体内的中子慢化输运过程,通过计算得到了满足热中子照相的慢化准直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经慢化后的中子束各项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16.
就自生靶和预测靶两种类型的中子管在石油测井高温环境下的寿命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指出:自生靶中子管比预制靶中子管具有耐高温、高稳定性、长寿命等优点,预期寿命为2000h以上,但其中子产频比预制靶中子管产额低。  相似文献   

17.
关于超光速粒子的加速器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论本来就含有一种超光速变换的描述,在不违反其数学描述精度基础上,利用非线性修正把原来的基本方程进行调整,可以得到和于闵克夫斯基空间表述高阶相融的平直空间映象.研究和求解此映象的性质,期望得出超光速情况下粒子运行的两条规律:第一是减小能量反而增大速度,第二是在超光速情况下解的不连续性.利用这两条原则指导加速器中的测量,得到对于加速器存在的非线性混沌运动的新认识.特别是利用减小能量和加强解的间断性得到的调控手段,使得强流电子束产生的复杂的束晕混沌现象得以加强并由此产生分布的变化,然后对此规律进行数学拟合.此结果都可以作为超光速粒子行为的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几种Ce3+与Li6靶核核素共掺的Li-Al-Si系统玻璃闪烁体(简称LAS),系统研究了其稳态发光、瞬态发光及其主要核物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玻璃闪烁体具有较长的发射波长、适中的Stokes位移、较短的衰减时间以及较高的中子探测效率,是中子探测优良的闪烁发光材料.利用Li6和Li7闪烁玻璃对中子和r射线的响应特性,可实现中子和r射线的甄别.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先进核能研究团队(FDS团队)牵头承担的“麒麟一号”中国铅基快中子反应堆研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铅基堆冷却剂技术综合实验回路的实验能力和运行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了氧测量与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化,对促进我国第四代核能铅基反应堆的工程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压缓冲器(core snubber)是抑制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EAST加热中性束器高压故障时短路电流的重要装置。在铁芯叠片近饱和等效电阻理论基础上,修正原模型忽略等效电感的模式模型,针对等效电阻和电感共同作用的实际工况,通过仿真模型和实验优化得到基于Deltamax材料缓冲器物理与结构设计参数,所研制缓冲器经96.5 kV/4 nF实验测试,可有效抑制短路电流在400 A之内,保障核心部件离子源安全运行,测试值与理论分析模型基本吻合,整个系统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