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分子有机硅和含氟单体制备硅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本发明以丙烯酸酯为主单体,以大分子有机硅和含氟单体为功能性单体,以水解性甲硅烷基乙烯基不饱硅烷为偶联剂,以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为乳化体系,以水溶性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引发剂,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接枝共聚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乙烯基硅油采用接枝共聚法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硅丙乳液。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聚合反应温度及有机硅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分子有机硅和含氟单体制备硅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方法。本发明以丙烯酸酯为主单体,以大分子有机硅和含氟单体为功能性单体,以水解性甲硅烷基乙烯基不饱硅烷为偶联剂,以阴离子、非离子乳化剂为乳化体系,以水溶性引发剂或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引发剂,用pH调节剂调节体系的pH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接枝剂,用一次投料法合成了稳定的丙烯酸酯-有机硅氧烷接枝共聚胶乳,考察了有机硅含量、接枝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含量不仅严重影响聚合反应和胶膜的力学性能,而且对乳液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有机硅单体用量为10%、接枝剂用量为008%、聚合反应时间为5h时胶乳的成膜性及胶膜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配方及性能。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并用乙烯基硅烷进行改性。考察了引发剂、反应性乳化剂和乙烯基硅烷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苯乙烯(ST)为硬单体、丙烯酸异辛酯(EHA)和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端乙烯基硅油为有机硅改性剂,制备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将其作为粘合剂配成印花色浆,应用于棉织物的涂料印花中。研究了端乙烯基硅油用量对乳液聚合反应、乳胶膜性能及印花色浆的印花性能的影响,并对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及电镜表征。结果表明,端乙烯基硅油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5%时,乳液外观、胶膜性能及印花性能都较好。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的结构,介绍了层级为1和层级为2的烯烃基碳硅氧烷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以及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在有机聚合物改性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如:与有机单体溶液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共聚物、与丙烯酸酯单体乳液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与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共聚制备化妆品成膜剂、与甘油或木糖醇共改性制备亲水性有机硅交联共聚物等。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树脂-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有机硅聚合物的分子链上接枝聚丙烯酸酯支链的方法,制备出有机硅-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对有机硅母体的制备、接枝混合单体的配比、丙烯酸酯与有机硅聚合物母体的比例、接枝单体加料方式等对有机硅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材料》2004,18(4):5
华南理工大学的柯跃虎等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有机硅单体等为原料,采用半连续乳化乳液聚合工艺,合成出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共聚乳液。在有机硅单体用量5 %、引发剂用量0 6%、核壳中乳化剂配比1∶2、反应温度80℃的条件下合成的乳液性能最佳。FTIR谱图分析表明,有机硅单体在聚合过程中已接枝成为共聚物的一部分,有机硅单体的引入明显地改善了乳液的诸多性能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相似文献   

10.
采用醋丙乳液/硅丙乳液复配成基础聚合物,通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A-151)和丙烯酸单体的共聚反应,获得改性的有机硅丙烯酸乳液,并分析了有机硅单体含量、乳化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油/水比和引发剂过硫酸钠等因素分析乳液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性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当A-151质量分数为16%,OP-10/SLS (质量比2∶1)的质量分数为6%,油/水比为0.9,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时,制备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密封胶性能满足国标使用要求,具备优异的使用性能和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低聚体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偶氮二异丁睛(AIBN)为引发剂,选择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等单体共聚,合成丙烯酸酯树脂;选择-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单体进行水解缩聚,合成有机硅树脂低聚体;通过有机硅树脂低聚体与丙烯酸酯树脂的接枝反应,合成有机硅低聚体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并对影响改性树脂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探讨,找出了合成改性树脂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酸酯—有机硅氧烷接枝共聚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接枝剂,用一次投料法合成了稳定的丙烯酸酯-有机硅氧烷接枝共聚胶乳,考察了有机硅含量,接枝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含量不仅严重影响聚合反应和胶膜的力学性能,而且对乳液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细乳液聚合制备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英武  许华君  李宝芳 《化工学报》2006,57(12):2981-2986
利用细乳液聚合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不同有机硅含量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稳定乳液.通过细乳液共聚合反应在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硅氧烷侧基,该基团水解后与羟基硅油缩合,引入聚硅氧烷接枝链.研究表明:(1)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比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更适合在本体系中用作共聚有机硅单体;(2)聚合过程中,乳液稳定,凝聚物很少;(3)羟基硅油能较好地接枝到丙烯酸酯聚合物主链上,接枝率在50%左右;(4)有机硅的引入减少聚合物涂层的吸水率,表面的水接触角也明显增大,显示出较强的疏水特性.有机硅含量在10%(质量)时,聚合物涂层即可显示很好的憎水特性,随着有机硅含量进一步提高,憎水特性可进一步提高,聚合物涂膜吸水率可低至5%,水接触角可高达105°.  相似文献   

14.
淀粉与乙烯基单体的接枝共聚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述了丙烯腈、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酯类及苯乙烯等几种较常见的乙烯基单体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重点讨论了淀粉糊化、引发剂和单体的浓度、种类及配比、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淀粉与乙烯基单体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70)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在Me4NOH催化和二甲基亚砜(DMSO)促进作用下,通过本体聚合合成了侧链含双键的有机硅大分子,可用红外光谱图测定分子结构。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将丙烯酸酯单体、有机硅大分子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利用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乳化剂用量为3%,有机硅大分子的用量为9%,单体配比为0.76,异丙醇用量为1.5%,可获得高稳定性乳液,成膜各项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涛 《粘接》2004,25(3):8-8
华南理工大学科研者将MMA、BA、丙烯酸羟丙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硅氧烷等原料,在过硫酸铵引发下,以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以聚硅氧烷为核,聚丙烯酸酯为壳的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其可做防粘剂。当聚硅氧烷的质量分数在2 0 %~30 %时,该共聚物剥离及粘附力有较好保持率,且隔离效果好。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防粘剂@王涛  相似文献   

17.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A-151)、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预聚合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含硅量高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对聚合产物进行了傅里叶转换红外(FTIR)、差示扫描(DSC)、热重(TG)等表征,分析了乳液聚合物的耐水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机硅单体含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核壳型聚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有机硅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在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过程中,通过壳层聚合阶段的接枝共聚反应引入聚有机硅氧烷,制备出核壳型聚有机硅氧烷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DBSA、D4Vi和D4用量对乳液和乳胶膜性能的影响,并借助透射电镜和全反射红外光谱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单体的加入可显著改善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的耐水性,当DBSA、DV4i和D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和15%时,乳胶膜的吸水率为4.7%,对水的接触角为84°,冲击强度为53 cm,弯曲强度为2 mm,铅笔硬度为H。  相似文献   

19.
武鸽  赵立群  赵常礼 《现代化工》2014,(3):50-53,55
以有机氟硅、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对石材养护剂进行性能测试。研究了有机硅种类与有机硅的含量、丙烯酸含量及软硬单体配比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有机硅单体为KH570,质量分数为5%,丙烯酸质量分数为1%,软硬单体质量比例为56∶44时,聚合物乳液对石材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含乙烯基的有机硅单体(KH-570)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乙烯基有机硅乳液,研究了组成、催化剂、乳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合成工艺等因素对产品转化率、外观、相对分子质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可明显加快起始阶段的反应速度,乳化剂用量会影响乳液稳定性和聚合过程,乙烯基单体用量超过10%会产生絮状凝胶,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延长相应增大,反应温度为80℃、高速剪切乳化10min的条件下合成的乳液转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