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对油脂精炼脱色加工提供参考,以活性白土、凹凸棒土以及二者复配作为脱色剂对大豆中和油进行脱色,测定脱色油的酸值、色泽,并通过返酸返色试验探究脱色吸附剂对大豆脱色油返酸返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油酸值与活性白土添加量和复配脱色剂中活性白土质量分数呈正相关,与凹凸棒土添加量呈负相关;脱色剂添加量越多,脱色效果越明显,但在活性白土或凹凸棒土添加量超过3%时,脱色效果增加较少;随活性白土或凹凸棒土添加量的增多,脱色油返酸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脱色油会有不同程度的返色,与活性白土相比,凹凸棒土脱色返色程度更高。综上,在脱色过程中,通过调整脱色剂添加量和配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品油的返酸返色程度。  相似文献   

2.
对油脂脱色工序进行研究,采用两段式脱色方法,即先用再生白土进行预脱色,再生白土添加量为0.7%,除去其中大部分热敏性物质,热敏物质脱除率达到96%;再进行第二步脱色选出最佳脱色条件:白土添加量1.2%,脱色时间30min,搅拌速度250r/min,脱色温度100℃,此条件下得出的脱色油颜色稳定不易返色。  相似文献   

3.
精炼一级大豆油进成品油罐,再分流到灌装车间的小油罐,在等待灌装期间或灌装后出现返色返酸现象。分析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基于此得出从精炼设备配置、操作参数调整、脱色吸附剂选取方面防止返色返酸。为了达到企业包装油内控标准酸价(KOH) 0. 08 mg/g和色泽Y10/R1. 3,精炼车间控制出油色泽在Y7/R0. 7、酸价(KOH)在0. 05 mg/g以下,基本上可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精炼大豆油返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色现象是油脂精炼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毛油来源、生产工艺条件及TBHQ的添加量等方面进行试验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毛油质量差异较大,精炼得到的成品油返色时间也有很大不同;生产工艺条件对大豆油返色的影响较大,且添加TBHQ能有效延缓油脂的氧化、返色.  相似文献   

5.
左青 《中国油脂》2021,46(7):129-132
将车间精炼的合格一级大豆油,泵进灌装车间油罐或户外油罐群,在1~2 d后出现返色返酸现象。为更好地控制大豆油的返色返酸,从原料品质、储存条件、制油过程、精炼过程分析大豆油返色返酸原因,从设备配置、调整工艺操作参数等方面提出控制措施。为了达到企业包装油内控标准酸值(KOH)≤0.08 mg/g和色泽≤Y10/R1.3,精炼车间控制出油色泽≤Y7/R0.7、酸值(KOH)≤0.05 mg/g,基本能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油脂脱色和食用油的返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析了影响油品脱色的因素,提出了要注意原料水分、控制蒸炒和蒸发工段的温度;还要注意炼油工程中的碱炼、酸炼、脱臭、脱色工段的操作,同时分析了引起油品返色的因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对大豆油适度精炼和精准加工提供参考,对精炼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大豆油的返酸、返色程度以及一级大豆油中磷脂、残皂、不皂化物等组分对其返酸、返色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原油返酸和返色程度均最高,中和油最低;磷脂含量越高,大豆油返酸、返色程度越深;不皂化物含量越高,越有助于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含皂量对大豆油返酸影响不显著,但会影响大豆油返色。综上,在大豆油生产中应控制磷脂含量和含皂量,减少不皂化物的损失,以延缓大豆油返酸、返色。  相似文献   

8.
以再生白土对大豆油预脱色的脱色率为指标,对废白土再生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废白土再生工艺参数为液固比3.0∶1.0(硫酸与废白土质量比)、酸化温度60℃、焙烧温度400℃、硫酸体积分数7%、酸化时间60 min,优化后的再生白土颗粒饱满,呈灰白色,吸附性好。将再生白土应用于大豆油预脱色中,在再生白土添加量0.7%、脱色温度90℃、脱色时间20 min条件下,热敏物质不易分解,其脱除率达97%。与正常工艺制备的大豆油相比,新白土添加量较少,且此条件下的成品油不易返色。  相似文献   

9.
以VIS-450光与凹凸棒土协同作用对大豆油进行脱色,以脱色率及过氧化值为考察指标,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光强度、时间、搅拌速度、凹凸棒土添加量对待脱色大豆毛油进行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优单因素,并采用响应面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最佳的待脱色大豆毛油的脱色条件为:电流强度17 A,温度80℃,时间30 min,搅拌速度80 r/min,凹凸棒添加量2.5%,得到大豆油的脱色率为95.21%。且对脱色后的油脂进行105℃加热试验,油脂油色稳定,不易返色。结果表明凹凸棒土在单色光条件下对待脱色大豆毛油的脱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对大豆油脱色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对影响脱色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低反式脂肪酸大豆油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脱色温度97℃,脱色时间30 min,脱色剂用量3.8%.在真空度0.095 MPa、搅拌速度220 r/min条件下,按最佳工艺参数脱色,得到大豆油反式亚油酸含量为1.18%,脱色率达到96.57%.  相似文献   

11.
大豆色拉油返色原因初探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左青  章家新 《中国油脂》2000,25(6):79-81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了大豆色拉油返色的原因,从大豆色拉油生产过程中控制每一个可能造成返色的途径,用化学精炼方法和物理化学方法,将大豆色拉油的色泽控制在Y7,R0.3。经6h油脂加速加热实后R0.3升到R1.2,小于2。  相似文献   

12.
13.
左青  高轶群 《中国油脂》2003,28(11):26-29
大豆油和菜籽油返色现象是精炼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油脂返色机理,防止油脂返色给销售环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结合在色拉油生产中的认识,分析了油脂返色机理,返色主要由油脂自动氧化造成的。通过采取降低脱胶油含磷量、使用低活性白土、降低脱臭温度及严格各段过滤等措施,可减缓色拉油返色速率,使大豆色拉油色泽控制在Y4、R0.1,6h加热实验色泽从R0.1升到R0.3;菜籽油储存10d后色泽回升值在R0.3、Y3.5。通过生产工艺的调整,基本上控制了油脂返色。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来,国内外针对油脂回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但食用油产品的回色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影响回色的关键因素尚无定论,效果显著且能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控制技术仍需深入研究。本文通过研究玉米油和大豆油的回色程度和生育酚损失量及油脂氧化指标,发现脱臭油的全氧化值决定了成品油的回色程度。合适的脱臭条件能尽量去除小分子氧化产物,降低成品油的全氧化值,回色程度可由3.1降至1.6,保证了产品色泽稳定性;储存期间,抑制回色的关键就是控制氧化,对成品油采取合理的抗氧化措施可降低81.8%的回色程度,也是抑制油脂回色的有效举措。这为企业解决玉米油和大豆油回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了在一定的脱色条件下,大豆油中色素类物质在活化过的凹凸棒石上的吸附平衡热力学特性。实验得出353~383K热力学曲线,计算出这些物质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焓变在-0.0434~-0.0036kJ/mol范围内;吸附Gibbs自由能变在-10.23~11.77kJ/mol之间;熵变在-33.34~27.78J/mol·K范围内。证明活化凹凸棒石对大豆油中色素类物质的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和吸附剂添加量的增多有利于吸附作用的进行,在该温度范围内的吸附作用主要是熵趋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孢原毛平革菌LIP-14酶液抑制CMP返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对各种木材腐朽真菌及其粗酶液抑制纸浆热返黄和提高纸浆白度的作用进行了评价,证实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黄孢原毛平革菌木素过氧化物酶缺陷株LIP-14的胞外粗酶液的抑制效果最佳,其抑制率与国际上同类研究水平相当,本论进一步对该菌抑制返黄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以纯化的木素和纸浆为研究对象,对酶液抑制返黄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证实酶处理抑制返黄的作用是通过还原醌型化合物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Lecitase Novo用于大豆油脱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利用新型微生物磷脂酶A1Lecitase Novo进行大豆油脱胶的研究,探讨了若干操作参数对大豆油脱胶效果的影响,最佳pU值为4.5~5.0、最佳温度为40~45℃、最佳加酶量为200LEU/kg油,1%~6%的加水量对脱胶无显著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进行酶法脱胶,脱胶油中含磷不超过8mg/kg。  相似文献   

18.
凹凸棒石油脂脱色行为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灵群 《食品科学》2019,40(3):87-93
以凹凸棒石为大豆油脱色吸附剂,通过对其物理特性、脱色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分析,探讨凹凸棒石吸附剂的吸附行为与脱色机理。结果表明,凹凸棒石吸附剂主要为短晶束和单晶形,其孔径集中分布于1.5~10.0?nm的范围内;脱色热力学分析表明,随着脱色温度升高,凹凸棒石的色素吸附能力逐渐增强,但温度不能改变吸附剂对色素类物质的作用方式;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叶绿素等微量成分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速率较快,正己烷纯溶液体系中吸附速率依次为叶绿素>亚油酸>磷脂>类胡萝卜素,而大豆油体系中吸附速率依次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游离脂肪酸>磷脂。由此可知,凹凸棒石油脂脱色主要通过孔径填充吸附,并伴随有部分氢键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