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介电特性的猕猴桃和桃果实品种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美猕猴桃、海沃德猕猴桃、秦光2号油桃和秦王桃为研究对象,探讨利用果实电学特性进行种类品种识别实验的可行性,测定果实采收当日在电激频率0.1kHz~5MHz范围内24个频率下的7个电参数(复阻抗Z、并联等效电感Lp、损耗系数D、阻抗相角θ、串联等效电阻Rs、电导G、并联等效电容Cp)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和桃果实的lgZ和lgLp与lgf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5。在100Hz~1.58kHz的电激励频率范围内,可用D值来区分猕猴桃和桃果实。在100Hz~6.31kHz的频率范围内,可用θ值和Rs值区分猕猴桃和桃果实。在100Hz~100kHz的频率范围内,可用G值来区分猕猴桃和桃果实。在15.8~100kHz频率范围内,可用Z来区分海沃德猕猴桃、秦美猕猴桃、秦王桃、秦光2号油桃果实。在100Hz~158kHz频率范围内,可用Cp来区分猕猴桃和桃两个种类及不同品种果实。 相似文献
2.
损伤对猕猴桃果实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猕猴桃品种“海沃德”果实为材料,采后果实经50cm高处自由落体碰伤处理,利用日置智能LCR测试仪测定了果实的6个电参数(复阻抗Z、并联等效电容Cp、并联等效电感Lp、损耗系数D、电导G、阻抗相角θ)在6个电场频率(100、158、251、398、631kHz和1MHz)条件下的变化,以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电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1)℃条件下,随着电激频率的增加,无论损伤果还是对照果,Z、Lp均呈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Cp、G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D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θ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损伤果采后Z在6个电激频率条件下都显著低于对照果,所以Z可作为区分其损伤与否的敏感电参数。在100kHz和251kHz两个电激频率条件下,损伤果采后D值显著高于对照果,所以在这两个特征频率条件下D可作为区分“海沃德”猕猴桃果实损伤与否的敏感电参数。 相似文献
3.
桃的介电特性和品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光2号’油桃为研究对象,对果实的电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测定果实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测试电频率1MHz条件下,油桃果实的复阻抗(Z)、并联等效电感(Lp)、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含水率在室温(25℃)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而并联等效电容(Cp)不断上升。‘秦光2号’油桃果实的电参数(Z、Cp、Lp)和品质参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P<0.01),对其建立了有效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都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可采用介电参数反映桃果实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温度调节、气体调节、化学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降低桃果实冷敏性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以肥城桃果实为试材,分离纯化了导致酶促褐变的多酚氧化酶(PPO),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叔丁基邻苯二酚和绿原酸为底物,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后使PPO活性分别增大19倍和12倍,催化效率分别提高11.5倍和17倍,PPO最适pH为6.5,2-羟基-2,4,6-环庚三烯酚酮显著抑制PPO活性。部分变性SDS-PAGE显示PPO在表观分子量分别为49ku和50ku有两条活性条带,等电聚焦IEF显示可溶性PPO和膜结合PPO都含有两个酸性范围的条带,其p I为5.7和5.8,膜结合PPO还有一条p I为5.4的条带。结合western杂交在膜结合PPO的3种同工酶中,只有2种能被抗体识别;全变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发现存在一条分子量为60ku的多肽。 相似文献
6.
以肥城桃果实为试材,分离纯化了导致酶促褐变的多酚氧化酶(PPO),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叔丁基邻苯二酚和绿原酸为底物,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后使PPO活性分别增大19倍和12倍,催化效率分别提高11.5倍和17倍,PPO最适pH为6.5,2-羟基-2,4,6-环庚三烯酚酮显著抑制PPO活性。部分变性SDS-PAGE显示PPO在表观分子量分别为49ku和50ku有两条活性条带,等电聚焦IEF显示可溶性PPO和膜结合PPO都含有两个酸性范围的条带,其p I为5.7和5.8,膜结合PPO还有一条p I为5.4的条带。结合western杂交在膜结合PPO的3种同工酶中,只有2种能被抗体识别;全变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发现存在一条分子量为60ku的多肽。 相似文献
7.
8.
9.
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含量及PAL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肉桃"天仙红"在发育过程中果皮和果肉中各种色素含量变化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并对其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红肉桃果肉及果皮中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果皮及果肉中花青素在果实成熟期出现,其含量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红肉桃果肉及果皮的花青素含量最大值分别为27.8、48.7mg/100g·FW。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PAL活性不断波动,有逐渐减小的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红肉桃中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红肉桃在成熟期时果肉中PAL活性与花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红肉桃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花青素的合成,PAL是红肉桃成熟期果肉中促使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肉质和成熟度的桃品种常温条件下的贮藏特性。方法:以软溶质型桃‘霞晖1号’、硬溶质型桃‘霞晖6号’、不溶质型桃‘金晖’为试材,研究7、8 成熟度条件下果实常温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货架期间,所有处理桃果实均有正常乙烯释放峰值出现,不溶质桃果实具有最长的果实货架生理周期,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软溶质和硬溶质品种低,风味不足,‘霞晖6号’8 成熟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风味渐佳。结论:硬溶质肉质类型桃在货架期间贮藏效果较好,8 成熟是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1.
桃果实芳香挥发物及其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气是反映桃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已从桃果实中鉴定出100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桃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合成受到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等内外两类因素影响,相关酶控制其生物合成过程。本文从桃果实的芳香挥发物的组成成分及对桃果实香气的贡献角度,对桃果实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涉及的主要酶展开讨论,分析不同品种及成熟度、不同贮藏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等采前和采后因素对桃果实香气成分和含量的影响,就桃果实芳香代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今后的桃果实香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机械损伤是导致水蜜桃运输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合理的包装方式对水蜜桃的品质保持效果显著。本实验参考公路运输标准,于常温(23±1℃,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模拟不同距离的快递运输,以‘白凤’水蜜桃为试材,在外包装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5种内包装方式(P1~P5)对运输过程中水蜜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珍珠棉+保鲜膜的内包装方式(P5)能保持水蜜桃较高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失重与呼吸强度,减轻果肉褐变,减缓L*值的下降速率,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并保持组织较低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活性。综合新鲜程度、风味及口感等感官品质因素,P5包装处理对运输过程中水蜜桃的防护与保鲜效果最为显著,为最适宜水蜜桃采后流通的内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13.
HS-SPME在桃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分析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在"大久保"桃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VFC)分析中的应用,并且对电解质-盐,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应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100μm萃取头,加入饱和电解质NaCl(0.3g/ml)2ml,在40℃萃取40min,GC谱图峰面积最大,桃果实VFC萃取和检测效果最好。对方法加标回收率、线性范围、最小检测限进行研究,表明方法灵敏性和重现性好。"大久保"桃果实HS-SPME-GC-MS研究表明,主要的VFC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内酯类、烃类和其它类型化合物等,在已鉴定的46个化合物中己醛、反-2-己烯醛、苯甲醛、芳樟醇、β-紫罗酮、γ-癸内酯、δ-癸内酯等为主要的呈香物质。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桃品质指标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化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桃的甜度、酸度和硬度品质参数快速检测方法.采集1 000~2 500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选取1 110~2 325nm为分析区域,描述谱峰的归属.以常规分析测定值作建模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桃的品质参数定量分析模型,并考察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分别用验证集和校正集样本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预测集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8、0.309、2.81,校正集均方差(RMSEC)分别为0.258、0.1、1.83,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6、0.8918、0.9497.样本的预测值与真实测定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可同时测定桃的甜度、酸度和硬度等品质参数.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无损、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乙烯毗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对大久保桃果实品质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PVP处理可有效延缓果实软化和出汁率、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保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降低果实的褐变指数,其中3 mg/mL PVP处理的效果最好。PVP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丙二醛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抑制过氧化物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这说明,PVP可减轻果实褐变,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臭氧结合1-MCP对桃子货架期品质的效果,以"红桃"桃子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地处理(臭氧、1-MCP、臭氧+1-MCP)及对照(CK)对桃子进行货架期贮藏(20±0.5℃)保鲜,研究不同处理对桃子货架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3种处理均能够推迟桃子的生理代谢水平,保持桃子的货架期品质。其中,臭氧结合1-MCP对桃子的保鲜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抑制桃子腐烂指数、呼吸强度及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推迟桃子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保持桃子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因此,臭氧结合1-MCP处理对桃子的保鲜效果最好,能够更好地保持桃子的货架期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