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教育》2007,(7):30-32
坐落于深圳市东湖之畔的布心小学创建于1988年3月,是广东省一级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以长远的教育战略眼光,确立了“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和“建数字化校园、创信息化学习型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并且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特色,让信息技术深入课堂、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活动,具有信息化特色的教育开展得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英小学始终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星海学校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所按现代化标准兴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近10年来,学校以"人人成功、人人成星"为教育理想,以"关注主体、科学创新"为办学策略,以"让教育成为发现与创造的艺术"为基本理念,努力打造"科技学园,双语乐园,数码校园和短时高效的质量名园"办学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和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走出了一条初具星海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一所"小号校园"要走出困境,必须开创自己的办学特色.找准切入点,借助信息时代的东风,十年磨一剑,从建设信息化环境、师资队伍,到构建基于学习型校园网的各种学习模式、"ETPS"成功教育模式等,从而以教育信息化为办学特色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您能谈谈这些年来,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吗? 彭文柱:多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和电教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信息化工作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资源建设为核心,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的作用,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树立先进办学理念,创建信息化教育特色 学校始终站在改革的制高点,把握时代的脉搏,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挖掘内涵.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思想,通过实施"一二五"工程,实现学校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改变了广大师生的行为方式和学习方式.从1993年第一台计算机进入我校校园.2003年基础建设的基本成型,2005年学校被评为首届"镇江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2007年"镇江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在我校举行,我们已走过16年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突出以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网络资源合理应用为目标的教育信息化之路使我们这座百年老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有着百年历史的胜利小学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立足点,树立了“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是北大附中为满足广东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广州设立的一所高品质的民办学校。学校实行小班制教学,拥有学前、小学、初中、高中4个教学部。学校高起点办学,高速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文化,教育科研的有效实施,使得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明显,特色鲜明。学校信息化的管理应用与教学应用同步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和品质,学校全方位的技术"应用",促使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现代化的学校特色逐步形成,学校文化育人的教育效果越发厚重和凸现。以下,北大附中的钟和军老师就学校信息化推进策略及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过程的绩效,结合近年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所具有8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扬传统,再创辉煌? 2003年8月学校新一届行政班子上任以后,确立了以构建"数码校园"为特色的办学思路.为此,学校制定了<太仓市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年规划>,提出了"以用促建"的信息化建设基本策略,成立学校信息办公室,构建信息化工作网络;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培养研究型学习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两年多来,利用"校校通"平台将学校信息化管理、教学、后勤、家校联系和社区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一个具有个性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11.
湖滨路小学(简称湖小)以"让课堂焕发活力,让校园充满欢乐.让师生走向成功"为办学理念,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艺术教育特色、校本教研特色两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黄石高知名度的特色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英小学始终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色正在逐步形成,摸索出了一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逐步形成,教师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3.
上海棋院实验小学的信息化特色经验是:紧紧围绕"做自己的冠军",以博弈、超越、争冠、圆梦的核心思想积极创建学校课程。在基础性课程建设以及以棋类教学为主线的拓展性课程实施中,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一流的软硬件设施,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进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基本情况上海棋院实验小学是由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局和上海棋院合作创办的一所高品质公办小学。学校根植高质量的办学水平,追求特色创新的办学之路,围绕素质教育和特色发展两个核心要素,以素质养成与棋艺培养联动为突破口,力求走好体教结合办学之路。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学校紧紧围绕"做自己的冠军",以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领导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道德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等相互融合并相互支撑。信息化领导力要求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发展的新背景下,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应用绩效,引领和示范如何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如何合理决策、如何公平地分配与学校信息化相关的人、财、物等资源。淄博市教育局在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倡导信息化领导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教育信息化之路。为此,《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报道组一行四人来到淄博,深入学校,被其农村信息化发展状况所震撼。我们发现淄博农村学校信息化超常发展源于"产、学、研"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田东小学创办于1998年9月,是一所与盐田区同成长、共发展的现代化完全小学。办学11年来先后被评为深圳市绿色学校、书香校园和广东省一级学校,被有关部门授予引探教学法实验基地、国际合作综合英语教学研究实验基地、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创作基地、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基地等称号。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创特色名优学校,高标准实现环境美、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窗口学校目标,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均衡教育、特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绩,尤其是在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上有很明显的成效。近年来,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全国、省、市奖项955人次。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果,田东小学实至名归。深入了解学校领导是怎样带领团队以特色和均衡教育为基础打造内涵发展学校,怎样以信息技术教育促发展,是我们这次采访吴超雄校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百年沧桑,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学校以"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办学特色,用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来引领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在哈尔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哈尔滨市教育局和教育研究院敏锐地把握教育新形势,给教育信息化以高度关注,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持续推进"校校通"工程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在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行业规划改造方面关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把学校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对教育评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作为淄博市城区一所依托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典型学校,有着一流的设施环境、优秀的教师群体、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过硬的教育质量,被誉为"金色的潘南"。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无锡市通江实验小学,坚持"科研兴校、人才强校、质量名校"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办学条件现代化、信息化,办学规模化的跨越式发展.200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在此基础上,学校锐意进取,努力创新,2008年又获批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实验基地",杨晓骅校长也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创新管理校长".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着八大障碍,制约着信息化应用广泛深入的开展: 其一,教师忙于日常教学工作,虽然对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有兴趣,但苦于技术不熟,没下决心把信息技术引入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是应用中的师资障碍. 其二,学校计算机管理人员(如"网管")水平不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时往往"卡壳",用还不如不用,省事省心,这是应用中的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