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由于再生集料吸水率大,且表面粗糙、多棱角,导致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在常规的搅拌方式下较难搅拌均匀。主要研究了不同搅拌方式条件对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力学性能、抗冲刷性能和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振动搅拌和分步搅拌比常规搅拌制备的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抗冲刷性能和干缩性能均改善;采用分步加振动搅拌对混合料性能的提高效果最佳,与采用常规搅拌时相比,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了8%~20%、劈裂强度提高了16%~33%、干缩减少了30%~39%。  相似文献   

2.
无熟料钢渣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无熟料钢渣水泥特性和安定性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由无熟料钢渣水泥制备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研究表明,采用无熟料钢渣水泥可以提高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延时强度,以确保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结合试点工程应用介绍了无熟料钢渣水泥在水泥稳定再生集料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固废材料的利用成为了目前各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再生水泥混合料在水泥稳定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采用破碎、加工及筛分的方式制作了再生骨料,筛分了5~15mm及15~30mm2种粒径规格的骨料并测试其基本性能;研究了再生骨料为40%、60%及80%3种不同掺量下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综合性能,通过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了其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及抗压回弹模量测试评价其强度特性与刚度特性。研究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逐渐降低,最佳含水率逐渐增大;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抗压回弹模量均逐渐降低。建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再生骨料掺量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7 d抗压强度试验、28 d干缩性能、28d劈裂强度试验研究建筑垃圾掺量对水泥稳定建筑垃圾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7 d抗压强度、28 d劈裂强度降低,28 d干缩系数增大。建筑垃圾掺量为100%时,再生水泥稳定建筑垃圾的7 d抗压强度比普通水稳碎石降低了23%,28 d劈裂强度降低了31%,28 d干缩系数增大了16%。  相似文献   

5.
采用钠水玻璃、有机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强化再生集料(RA),测试未强化和强化再生集料的压碎值、磨耗值、吸水率和黏附性,优选强化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未强化和强化再生集料的表面微观形貌,探讨强化剂强化再生集料的机理;采用再生粗集料和天然细集料配制沥青稳定再生集料(ATRA),然后进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测定沥青稳定再生集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集料存在孔隙和微裂缝,致使其压碎值、磨耗值和吸水率较高,黏附性较低;有机硅树脂对再生集料综合性能强化效果优于硅烷偶联剂和钠水玻璃;有机硅树脂强化后再生集料的大部分孔隙被有效封堵,微裂缝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修复,再生集料的抗压碎性能和黏附性提高,吸水性降低;当采用未强化再生粗集料时,沥青稳定再生集料的平均弯曲应变、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不满足JTG F40—2004规范要求;当采用2%(质量分数)有机硅树脂强化再生粗集料时,沥青稳定再生集料的路用性能大幅提高,能满足JTG F40—2004规范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再生混凝土集料的特性及其用于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研究,认为再生混凝土集料特别是再生混凝土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非常大.同时,研究了再生集料的用法和用量、水泥稳定碎石延时成型的强度下降规律以及掺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耐久性能等,发现掺再生集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发展良好,耐久性能十分优异,可在高等级公路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再生混凝土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道路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混合料的组成级配[1].在探讨集料组成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的同时,对再生混凝土集料的特性和将其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集料特别是再生混凝土细集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的影响很大.适当级配的再生混凝土集料可以制备出强度发展良好、耐久性能优异的水泥稳定碎石,并能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成型方法对水泥稳定再生材料力学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旋转压实成型方法更贴近于施工现场的压实状况,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实功,为水泥稳定再生材料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传统成型方式与旋转压实成型方式的水稳碎石材料的内部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旋转压实80次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指标与传统击实法的设计结果相对应,但旋转压实试件内部的均匀性较好;当适当增大旋转压实次数时,均匀性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再生集料的生产工艺与基本性能,从排水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了再生集料透水混凝土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各项性均能指标能满足路面结构的基本要求,并且具有环保性,且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水泥、消石灰和消石灰矿渣粉3种外加材料对乳化沥青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与水稳碎石再生集料界面的微观结构,分析了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水泥对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水稳性和疲劳寿命提高最大,消石灰矿渣粉次之,消石灰最小.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中除乳化沥青外,水泥或消石灰矿渣粉也具有明显的胶结材料的作用,但消石灰不具有胶结材料的作用.水泥和乳化沥青水化产生的水化产物,在提高水泥乳化沥青胶浆黏度的同时,能与再生集料上的旧水化产物直接黏结,增大乳化沥青再生混合料中水泥乳化沥青胶浆与再生集料界面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1.
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最佳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灰、粉煤灰及再生集料为原料,配制成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结合料.通过重型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以及室内抗压回弹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以及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灰比和再生集料的含量对结合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二灰稳定再生集料的优化配合比范围.  相似文献   

12.
再生粗骨料预处理及再生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预湿法、净浆裹石法和掺硅灰净浆裹石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处理,然后制备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质量分数)和不同再生粗骨料预处理法对再生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ACI209模型)为基础,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预处理法的影响,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修正ACI209模型).结果表明:加荷150d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50%,100%的再生混凝土总徐变度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9%和53%;3种预处理方法对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均有明显效果,能使加荷150d的再生混凝土徐变度降低11%到24%.修正ACI209模型对再生混凝土徐变的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能够解决建筑废弃物日益增多的难题,但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性能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性能进行系统的试验与检测,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对C3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对不同类别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相同的条件下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直接沿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但降低了工作性能,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再生粗骨料吸水特性,调整拌合用水量,可以使再生混凝土在符合设计抗压强度要求的同时,工作性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循环再利用,可以减小废弃混凝土对城市环境带来的负担,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主要措施之一.再生集料与天然集料相比有着其特殊的物理力学特性.针对由废弃水泥路面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集料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对其生产、施工、养护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于再生集料外观不平整、比表面积大的特性,采用振动压实的工艺能取得比较好的摊铺效果;但是碾压遍数、含水量、养护等方面的差异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影响非常大;合理的级配和水泥剂量对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再生粗骨料特性及其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系统测试了再生粗骨料的基本特性,研究了不考虑与考虑再生粗骨料的高吸水特性时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性能与天然骨料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密度低、吸水率大、压碎指标大、坚固性差.不考虑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特性时,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偏小,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且水灰比越大,强度降低越多;考虑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特性时,再生混凝土可获得与普通混凝土相近的坍落度,强度则较普通混凝土降低更多,但其降低程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再生混凝土单轴受拉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5组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单轴直接拉伸试验,探讨了相同有效水灰比之下,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拉强度与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从0增加到100%,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受拉原点切线模量逐渐下降,而峰值拉应变呈略微增加趋势.在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回归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包括受拉本构关系在内的再生混凝土受拉性能计算公式,该公式可在再生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非线性分析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研究水泥稳定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的抗冲刷车辙试验和测试其软化系数的大小,来验证各类级配的水稳性能,并确定通过车辙冲刷试验表征水稳基层材料水稳性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连续级配再生粗骨料最大堆积密度、吸水率、筛分析及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和硬化混凝土7,28,60d抗压强度,最终确定达到最紧密堆积状态时16.0~31.5mm与5.0~20.0mm两种单粒级再生粗骨料的最佳混合质量比.结果表明:随着16.0~31.5mm与5.0~20.0mm两种单粒级再生粗骨料混合质量比的逐渐降低,连续级配再生粗骨料的最大堆积密度及吸水率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波动不大.随着5.0~20.0mm单粒级再生粗骨料所占比例的增加,不同连续级配再生粗骨料对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十分明显,同时,对硬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有较大影响,两者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16.0~31.5mm与5.0~20.0mm两个单粒级再生粗骨料存在一个最佳的混合质量比7.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