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板昌逆冲推覆构造带不仅是对黔西南地区表层地壳变形具有重要影响的构造边界,而且对烂泥沟特大型金矿床、百地金矿床、尾排金矿床、岩架金矿床等卡林型金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以区域构造成矿学理论为指导,在板昌逆冲推覆构造带近年探矿新资料及新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该构造带的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讨论该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对卡林型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目的在于继续深入研究黔西南地区构造特征与金矿成矿规律,为大区域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实现区域找矿取得突破提供新的思路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陕西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处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使得矿体形态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矿区构造剖面与岩(矿)石切片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及构造分级分类专题研究,对区内多种类型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光薄片观察、岩石化学分析、探矿工程深部揭露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划分出四级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区内存在成矿期前剥离断层,主体控矿构造为近EW向展布的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断层(F9)及其NWW向派生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破碎带;主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和NWW向;矿体向北缓倾,在空间上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局部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产状较陡;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脉为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金成矿主体经受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期热液蚀变富集,并在脆性阶段叠加有剪切带引张破裂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该矿床成矿类型为晚三叠世脆—韧性剪切带叠加引张破裂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江西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毓鎏 《黄金》2001,22(11):6-8
金山金矿床是江西著名的金矿床之一,矿床受北东向金山大型韧性剪切带控制,控矿特征明显。文中着重论述了构造控矿特征,并总结了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4.
丁士应  任富根 《黄金》1996,17(8):3-6
本文将成矿演化与构造演化统一于一定时空范围进行研究,总结出背形构造滑脱作用形成的剪切带控制成矿带,剪切带的演化控制金的成矿作用,在剪切带三个演化阶段中,韧脆性变形阶段是金矿成矿的关键阶段,提出了统一的韧-脆变形体系是寻找金矿的热-动力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构造演化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第光  亢彬 《黄金》2000,21(10):1-7
夹皮沟金矿集中区涉及高级变质区、花岗岩-绿岩带、色洛河群三个赋金矿地质单元。在高级变质区太古宙会全栈穹形隆起北缘(地台边缘)的线性构造扩张作用下,产生裂谷型绿岩带。在穹形隆起(地台边缘)长期垂直上升,边缘(裂谷外侧)长期垂直下沉的正剪切应力作用下,绿岩地体中产生剪切带及其金矿。TTG花岗岩和钾质花岗岩兜底绿岩地体侵位,绿岩残留体及其漂浮褶曲构造产生。元古宙正剪切应力继承作用,产生了与裂谷型绿岩带平  相似文献   

6.
银山铅锌矿床位于赣东北深大断裂西北侧。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明显受北东向为主体的复合断裂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7.
冯亚民  孙忠实 《黄金》1999,20(11):4-8
夹皮沟金矿带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矿脉直接受脆性断裂控制,控矿构造类型分为空间方位型和外接触带断裂型。矿脉我性特征揭示出夹皮沟和带与石棚鑫在洞金矿为低序次与高序次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地质、遥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认为新地沟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为韧性剪切带,并建立了成矿韧性剪切构造体系。确认新地沟(大沟)是一条主剪切带,其它含矿构造带为其分枝韧性剪切带,共同组成了韧性剪切构造体系,从而成为本区控矿的主要构造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本矿区的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礼岷金矿带是由若干个产于岩体外围古生界浅变质岩破碎蚀变带内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点)及金的化探异常区所组成,其成矿过程中构造因素占主导地位。本文通过对礼岷地区成矿条件的分析,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阐述了成矿构造特征,总结了区内控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武当隆起银金多金属矿床的构造控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当隆起为银金多金属矿床(点)的重要成矿区,形成武当隆起西缘成矿带,构造对该矿带矿床的形成和产出起着重要作用。早期伸展构造形成的滑脱构造面基本控制了该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点)的产出和分布,后期逆冲推覆构造对前期形成的矿体或矿化体进行叠加、改造,并再次富集定位。  相似文献   

11.
木吉村铜钼多金属矿田位于太行山成矿带北段、阜平幔枝与上黄旗-乌龙沟断裂的叠合处,成矿潜力较大,但构造复杂,研究程度低。通过构造特征和钻孔岩相分析,对木吉村铜钼矿田进行了系统研究,综合分析认为:(1)区域上同期闪长玢岩体分布受NE向褶皱和NNE向断裂的控制,均发育于2处断裂的交会处;(2)木吉村矿田中F4断层为铲式正断层,其错断区域拆离断层并沟通深部岩浆,形成了区内的木吉村岩体,是矿田内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3)岩浆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是矿液的主要运移通道,形成了木吉村、浮图峪等铜矿,F4断层是另一个运移通道,小立沟、铁岭矿区成矿主要受其控制;(4)岩体蚀变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强硅化带、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强绢云母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岩体外围是矽卡岩化带,受断层控制整体向NNW倾斜,反映成矿热液沿断层由深向浅,由SE向NW方向运移矿化。  相似文献   

12.
巴彦温多尔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火山型被动陆缘,两大板块对接碰撞带上,受巴彦温多尔—巴润萨拉韧性剪切带控制,以印支期构造变形为主。韧性剪切带总体表现为强、弱应变交错出现的格局。带内宏观、微观构造特征明显且典型,糜棱岩系列发育较全,剪切带有先左行后右行的韧性压剪变形的特点。该剪切带形成温度约220℃、围压约270 MPa,距地面约11 km的地壳深部,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滑石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和粘土化等中低温蚀变作用为主,属中低温剪切变形。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韧性剪切带宏微观特征及其演化的分析,探讨了该金矿床的形成机制,进而为以后的地质勘查研究及成矿预测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小堡-东庙岭-金鸡背这一辽东清原金富集带,已往以寻找石英脉型金矿为主。近两年来,笔者通过在该区进行的实地工作及与东北大学专家教授联合攻关,确认了此金富集带为一典型的含金韧性剪切带,同时总结归纳出各种金成矿类型及其特征,其中蚀变岩型金矿尤为重要,并将其与吉林六批叶大型韧性剪切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加以类比,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找矿远景提出评述。  相似文献   

14.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部,北距康县—略阳—勉县深大断裂4 km。金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及韧性剪切带控制,主要控矿层位为蚀变细碧岩及灰岩与粉砂质千枚岩之间的过渡部位,控矿构造多为压扭性断裂。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化带类型以蚀变细碧岩型及蚀变碳酸盐岩型为主,黄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载金矿物。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包裹金和裂隙金,粒间金次之,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黄铁矿热电系数和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金矿体向深部有一定的延伸,应重点加强细碧岩型矿带和砂岩矿带的地质找矿与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金厂峪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兰素  常全明 《黄金》2000,21(11):6-8
金厂峪金矿床受控于太古界地层、韧性剪带和燕山期青山口岩体,成矿作用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矿床成因属变质-重熔岩浆热液复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断裂是热液型矿床的主要成矿控矿构造。招远-平度断裂带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演化过程,是胶东地区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胶东矿集区总体表现出区域构造控制成矿区带、矿田构造控制矿床、矿区构造控制矿体以及强烈变形裂隙带控制矿脉的特征。成矿物质来自深源,甚至来自核-幔边界,在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下,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逐渐向上迁移,当达到断裂破裂强度时便会导致液压致裂,并快速贯入到有利的构造部位(如韧脆性-脆韧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密集的构造裂隙带以及各种脉岩与围岩接触带)聚集成矿。北泊金矿与莱西金矿的对比研究再次证实了这种认识,对指导深部地质找矿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豫西上宫金矿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宫金矿属于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区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断裂十分发育,主要有NE、近SN及EW向3组。本区深源成矿流体沿熊耳山幔枝构造轴部断裂上涌运移至幔枝构造拆离带南部的金硐沟断裂中,氧化-还原环境促使成矿元素在构造扩容带中沉淀、聚集成矿。以幔枝构造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构造控矿特征,指出本区地幔热柱多级演化沟通了深部通道,为上宫金矿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同时,深大断裂与拆离带的交会部位有利于矿液的聚集,是该区重点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8.
寨上金矿床为西秦岭岷礼盆地西部大型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寨上金矿赋存在国营牛场背斜及斜切背斜的断裂中,赋矿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和下二叠统。南矿带矿脉主要受断裂控制,北矿带矿脉主要受层间剪切破碎带控制。矿(化)体沿砂岩、砂质板岩与碳质板岩的接触界面发育。矿区内发育少量石英闪长玢岩脉,且岩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特点。成矿主要集中在晚三叠-早侏罗世(220~170 Ma)、早白垩世(130~100 Ma)和早第三纪(60 Ma)3个地质时期,在喜山中晚期,可能叠加了新一期构造热液成矿作用。寨上金矿的形成具备3个条件,首先是浅源和深源成矿物质丰富,其次是物质迁移具有强动力来源,再次是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及容矿空间充裕是成矿的重要保证。因此,寨上金矿的形成是诸多成矿要素在相对局限的有利成矿构造域内,经过多期次叠加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金山式”金矿床属于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浅变质岩内,并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韧性剪切带内构造岩、围岩蚀变分带明显,并具有典型的“(超)糜棱岩一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化—金矿化”等“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基于对金山式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提出了“火山沉积一区域变质一韧性剪切带控矿容矿一叠加改造”的“金山式”金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排山楼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为受控于韧性剪切带的大型金矿床。该矿床成因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矿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通过总结排山楼金矿地质特征及其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区内韧性剪切带为控岩(控矿)构造,控制着赋矿糜棱岩和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向矿区深部赋矿岩石变薄,找矿空间变小。通过分析T4矿体的品位和厚度分布规律发现,矿体厚度及品位分布规律在空间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根据金品位等值线图判断矿体向南西侧伏。研究认为T4矿体在南西深部其厚度及品位降低趋势明显,向深部工业价值不大,应重点加强对其他韧性剪切带找矿潜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