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熊耳山矿集区地处秦岭造山带中东部,印支—燕山期地幔与地壳相互作用导致区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从而形成区内分布众多的不同期次和规模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东草沟金银矿床是近年来在熊耳山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金银矿床,目前处于勘探开发阶段。野外构造解析表明,东草沟金银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根据产状、运动学和变形特征,将矿区控矿断裂划分为构造破碎带(强构造变形带)和陡倾断裂。东草沟金银矿床构造与矿化时空关系研究表明:早、晚成矿阶段的控矿断裂特征明显不同。其中,早成矿阶段(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的控矿断裂为压性断层,显示出明显的韧—脆性变形特征,发育有S-C构造及构造片理化带,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SN向挤压;晚成矿阶段(燕山中晚期)的控矿断裂表现为张性断层和脆性变形特征,矿脉具有典型的扩张性充填脉的特征,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EW向引张。区内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是在近SN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多方向复共轭断层(conjugate-conjugate faults)系,及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复共轭断层系统的组合式样(assemblage patterns)控制着区内矿体空间展布及式样。  相似文献   

2.
通过于大格勒沟脑金矿区开展基础地质工作,分析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探讨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该金矿床矿(化)体赋存于NE向破碎蚀变带中,且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硅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机理为大规模构造活动及远程岩浆活动所产生的含矿热液沿区域性断裂带运移,并在断裂带内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柞水县半沙河钨矿为晚印支~早燕山期岩浆期后高温热液型钨矿床,矿体一般产于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外带附近,含矿岩性为钾长石~石英细脉,受岩体、构造、地层因素控矿明显。半沙河岩体及深部隐伏岩体岩浆活动为该区成矿提供热动力和成矿物质来源;北东向断裂构造为含矿热液上升运移和富集赋存提供通道和空间;泥盆系池沟组地层为一套浅变质钙质细碎屑~泥质沉积岩系,对形成白钨矿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区内X矿化受断裂构造控制,水长冲断裂为区内主要的导矿、控矿构造,经历了长期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形成的系列分支构造和层间破碎带,为区内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及富集场所。同时受构造侧向压力作用,能干性不同的岩层之间易形成层间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为热液活动的重要部位,其形成的黑色硅化蚀变岩体有利于铀源的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石湖金矿田位于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阜平幔枝构造的核心位置。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决定了矿脉的分布特点及成矿模式。通过对矿区构造应力场及成矿作用要素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认识:①NNE向的边界断裂活动使矿区受左行扭压变形,形成了NW、近SN向2组共轭剪节理系,其产状稳定,规模较大,叠加于阜平期形成的复式褶皱之上;②沿深断裂活动的侵入岩株形成局部应力场,邻近岩体形成拱张性应力场,在较远处(石湖和西石门)形成了近NW向的挤压应力场;③岩浆活动晚期成矿热液以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为通道由深向浅、由SE向NW运移,矿区内石湖、西石门地区NW向节理处于张性环境,成为首要的容矿空间及富集成矿区,而SN向节理则处于挤压闭合状态,成矿不佳;土岭地区处于拱张性环境,不同产状的裂隙均遭受了热液矿化作用,但成矿规模有限。  相似文献   

6.
金厂金矿床产于岩浆岩内部,主要的矿(脉)体类型有角砾岩型、岩浆穹隆裂控型,各类矿(脉)体在形态、产状、容矿构造特征、矿石类型、矿化特征和蚀变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区分特征。NE、NW、近EW、近SN向断裂是主要控岩控矿断裂,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环状断裂、放射状裂隙和角砾岩构造是主要容矿构造。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断裂构造为NW向断裂和NE向断裂,相应的控制了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的侵入。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侵入时,在早期岩浆岩中的断裂交汇部位形成了侵入角砾岩型矿体,在断裂交汇与燕山晚期岩体接触带部位形成了塌陷角砾岩型矿体;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穹隆构造控制了环状、放射状矿脉。下一步找矿方向为寻找穹隆构造南西部环状、放射状矿体,穹隆内部深部隐伏的环状、放射状矿体;燕山晚期侵入体接触带与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角砾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7.
沙子沟矿床是近年来在太仆寺旗新发现的一个中大型的钨钼多金属矿床,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后,认为该钨钼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为区域性成矿的控矿作用、岩浆的专属性对钼矿床的控制作用、富泥质的顶盖围岩的屏蔽作用、断裂构造的控制作用和钨钼在空间上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在该地区找同类钨钼矿床的主要找矿标志为围岩硅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萤石化、褐铁矿化以及NEE向的剪切断裂构造带和物化探异常,为区内找矿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断裂是热液型矿床的主要成矿控矿构造。招远-平度断裂带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演化过程,是胶东地区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胶东矿集区总体表现出区域构造控制成矿区带、矿田构造控制矿床、矿区构造控制矿体以及强烈变形裂隙带控制矿脉的特征。成矿物质来自深源,甚至来自核-幔边界,在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下,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逐渐向上迁移,当达到断裂破裂强度时便会导致液压致裂,并快速贯入到有利的构造部位(如韧脆性-脆韧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密集的构造裂隙带以及各种脉岩与围岩接触带)聚集成矿。北泊金矿与莱西金矿的对比研究再次证实了这种认识,对指导深部地质找矿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水金矿床位于大水金矿田的东侧,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通过实践总结了"两期三组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即早期的F4断裂(北西西向断裂)、与F4断裂同期相切的旋扭构造和晚期的放射状断裂共同构成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从而形成了2组容矿断裂(F4断裂与其同期相切的旋扭构造为一组容矿断裂;沿放射状断裂侵入的脉岩与围岩的接触断裂为另一组容矿断裂),矿体基本全部位于这2组容矿断裂内。依据构造控矿规律,对大水金矿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了Au20-1矿体,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金山矿区有3个金矿床,矿体产于褶皱翼部或核部,构造控矿作用十分明显,对矿(化)体空间分布、矿化富集等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有3种类型:层间断裂裂隙构造、切层断裂裂隙构造、成矿期后的断层裂隙构造。层间断裂构造控制着以充填地质作用形成的石英脉型矿体;层间断裂构造两侧并与之平行的层间裂隙构造、切层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着以交代地质作用形成的微细粒浸染型矿体;两组断裂裂隙交叉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建立的构造控矿模式表明,矿区控矿构造由褶皱构造与岩体侵位构造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汉阴黄龙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内岩石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并叠加有稍晚期岩浆活动。金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受脆—韧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的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黑云母变斑晶化、黄铁矿化、碳化和石榴石化。为查明构造—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通过主量元素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认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断层破碎带是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并通常与黄铁矿化叠加出现,对成矿有利;蚀变岩型金矿石与硅化相关性不大。金相关成矿元素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金成矿作用可能贯穿于脆—韧性剪切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整个过程,受多期热液叠加和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因此,黄龙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并可能受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  相似文献   

12.
青城子矿田位于辽吉裂谷中部,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北翼,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自20世纪以来青城子矿区先后发现了白云、高家堡子等10多处金矿床,是国内比较知名的金矿田,然而关于该金矿的成因到目前仍然是很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为了确定推覆构造与控矿作用的关系,从推覆构造变形的角度对金矿成因加以探讨。根据金矿的形态、与推覆构造变形的关系和与岩浆热液蚀变的关系,构建了韧性变形—热液改造成矿模式,且把金矿的成矿类型分为2类:(1)发育于剪切带中,受剪切变形和热液叠加改造综合作用的矿床;(2)发育于次级断层交会处或地层接触带,受断层和热液控制的矿床。  相似文献   

13.
山东谢家沟金矿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谢家沟金矿位于焦家-新城断裂和招远-平度断裂之间,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的片麻状黑云母玲珑花岗岩以及酸性、中性和基性脉岩。本区的金矿床主要受到构造、脉岩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它不仅影响蚀变岩的分布,也影响着脉岩和矿体的产出分布;脉岩对矿体的产出也有一定的影响。矿脉一般赋存于NE、NNE向的断裂中,在脉岩与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矿体明显变富。  相似文献   

14.
陕西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处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使得矿体形态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矿区构造剖面与岩(矿)石切片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及构造分级分类专题研究,对区内多种类型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光薄片观察、岩石化学分析、探矿工程深部揭露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划分出四级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区内存在成矿期前剥离断层,主体控矿构造为近EW向展布的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断层(F9)及其NWW向派生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破碎带;主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和NWW向;矿体向北缓倾,在空间上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局部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产状较陡;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脉为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金成矿主体经受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期热液蚀变富集,并在脆性阶段叠加有剪切带引张破裂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该矿床成矿类型为晚三叠世脆—韧性剪切带叠加引张破裂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胶东金矿集区深部找矿重要进展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4 500余吨。通过全面梳理并总结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成果,从典型矿床空间分布、控矿要素、矿床类型及规模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的主要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该区深部找矿工作。研究表明,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均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巨型金矿床,近年来在三山岛北部海域一次性提交金资源量470 t,在焦家成矿带的曲家、东季-南吕、南吕-欣木、朱郭李家、焦家深部和新城深部等矿段提交的金资源量均超过100 t,在纱岭矿段提交金资源量389 t。焦家和三山岛2个巨型金矿床分别沿2条大致平行的焦家和三山岛断裂的对应位置分布,相向而倾,金矿体表现为“阶梯式”分布规律,现已揭露2个成矿台阶,断裂走向的拐弯部位和菱形格状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玲珑金矿田,近年来主要沿破头青断裂和九曲断裂探明破碎带蚀变岩型深部金资源储量逾500 t,致使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明显超过了石英脉型金矿,从而改变了该矿田的矿床类型格局,矿化分布总体表现为“上有蚀变岩(主断裂带中)、下有石英脉(主断裂下盘)”的特征。在栖霞金矿田,拓展了沿主要断裂带开展深部找矿的新方向,在台前-陡崖断裂的栖霞笏山村探明了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蓬家夼金矿田开展的深部找矿发现了资源量近70 t的牟平辽上深部金矿床,控矿断裂呈铲式阶梯状和舒缓波状展布,矿体产于断裂深部倾角明显变缓处,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与胶东其他金矿床不同,主要为碳酸盐脉型金矿石,被命名为“辽上式”金矿。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成果表明,其深部找矿潜力依然巨大,重点找矿方向有胶西北3条主要成矿带深部、栖霞金矿田和蓬家夼金矿田深部及三山岛北部海域,而在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的深部空间找矿潜力不大。经初步推测,胶东3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不少于6 000 t,5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将会超过10 000 t。  相似文献   

16.
清水泉金矿床位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卡拉麦里成矿带西段,产于清水-苏吉泉大断裂与卡拉麦里深断裂之间。区内构造活动强烈,次级断裂及裂隙发育,构成以NW向为主的强蚀变碎裂岩带;岩浆活动频繁,老鸦泉岩体呈岩基状分布于区内北部,构成金属元素迁移活化富集的强大热源;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石炭统清水组浅变质岩系,并均已接受后期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发育塑性流动变形石香肠和剪切褶皱等构造形迹。清水泉金矿床类型属破碎蚀变岩夹石英脉型,矿体呈带状和透镜状赋存于与近EW向主构造体系相交的次级构造组中,富集不均匀,矿体形态、分布和矿化富集受地层、构造密切控制,并与岩浆活动热源有关。含金地质体与构造、脉岩分布及矿化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胶东英格庄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英格庄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的牟乳金矿带内石沟—巫山断裂的南端,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荆山群、NNE向断裂构造及昆嵛山花岗岩岩体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含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在综合分析矿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观察及光薄片鉴定,研究了矿石及蚀变围岩的特征。依据石英脉体特征及穿插关系、矿石组构和矿物生成顺序,将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围岩蚀变以矿脉为中心,大体呈带状分布,各带渐变过渡。进而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指出在本矿区东侧有很好的找矿前景,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鹰嘴山西铁锰矿地层、构造、侵入岩、矿体及围岩蚀变特征,指出了鹰嘴山西铁锰矿床位于阿尔金走滑断裂的南东侧、鹰嘴山向斜南翼,成矿构造地质环境复杂,构造活动强烈,岩脉走向受断裂控制明显,为矿液的运移富集提供了热源。本文着重论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一定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