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熊涛  唐晓星  黄涛  李啸 《食品科学》2014,35(9):162-167
为筛选得到1 株或几株深层发酵豆粕效果较好的菌株,以透明圈法从自然发酵的豆豉中筛选出4 株兼性厌氧且产蛋白酶菌株,同时发现菌株B-1、B-12在厌氧条件下产蛋白酶能力好于好氧条件,对此现象较明显且平板水解圈直径较大的菌株B-1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进一步对菌株B-1的蛋白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后发现,酶活力在pH 6.0~9.0的范围内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酶反应和酶稳定最适条件为pH 7.0和40 ℃,加入Mn2+对酶反应的促进作用较大。将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1以6%的接种量接种于豆粕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堆积(20 cm)发酵,以枯草芽孢杆菌A-12好氧浅层发酵和未发酵豆粕作为对照,发酵结束后测得豆粕中小肽含量和水解度分别高达28.37%和29.55%,比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对照组分别高出了9.04%和16.07%,与未发酵豆粕相比,菌株B-1发酵后豆粕的小肽含量和水解度也分别提高了27.22%和29.13%。  相似文献   

2.
以高温豆粕为原料,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的米曲霉诱变菌株;以水解度为指标,优化发酵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高温豆粕的水解度。紫外诱变条件为20W紫外灯35cm处辐照180s,得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和高温豆粕12%;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8h、接种量9%、摇床速度160r/min和起始pH值5.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4.05%,比优化前提高了3.86%。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与乳酸菌混合发酵豆粕效果较佳的菌株,以透明圈法分别从霉豆腐、发酵豆粕、酱油发酵原液等样品中初筛得到13株产蛋白酶菌株,经过复筛固态发酵豆粕酶活、小肽、水解度的测定和耐酸性实验,最终得到1株耐酸性较好且蛋白酶活力较高菌株A-1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利用此菌株与实验室保藏的植物乳杆菌NCU116混合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解量为98.8%,营养物质如粗蛋白和小肽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1.04%和13.71%,而且豆粕具有酸香味儿,适口性得到改善;枯草芽孢杆菌A-12可以做为与乳酸菌混和发酵豆粕的1株参考菌株。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制备大豆肽具有生产成本低、水解度高的特点。该研究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以水解度为监测指标,采用该菌株发酵挤压膨化的高温豆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紫外诱变条件为20 W紫外灯35 cm处辐照4 min;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组成的优化:可溶性淀粉2.5%、MgSO40.04%、豆粕10%、吐温-80 0.5%;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时间44 h、接种量4%、菌龄21 h、摇床速度200 r/min、装液量30 mL/250 mL、起始pH 7.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2.86%,比优化前提高了8.34%。  相似文献   

5.
大豆抗氧化活性肽发酵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倪辉  蔡慧农  吴永沛 《食品科学》2007,28(11):327-330
筛选发酵大豆抗氧化活性肽的菌种。以透明圈法、酶活力方法为指标从12株枯草芽孢杆菌中筛选出四株产酶高、活力强的菌株。用总抗氧化性为指标进行复筛得到适宜发酵生产大豆抗氧化活性肽的菌种Jb009,菌液酶活力达到2.28U/ml,水解产物体系总抗氧化能力为869.62U/g豆粕,此时水解度为11.47%。利用该菌作液体和固体发酵,结果发现,液体体系中发酵产物总抗氧化能力为621.68U/g豆粕,水解度为14.85%;固体发酵产物体系中总抗氧化能力为462.81U/g豆粕,水解度为15.39%。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B19产中性蛋白酶的活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该菌株产中性蛋白酶活力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该菌株产中性蛋白酶活力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8h、发酵温度32℃、接种量3.4%、水分含量18mL、豆粕粉含量20%,在此条件下,该菌株产中性蛋白酶活力达到370.03U/g。  相似文献   

7.
以罗非鱼下脚料和豆粕为原料,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发酵的前提下,添加中性蛋白酶。在单因素的基础之上,以水解度为响应值,对混合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中心复合设计,确立了最佳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1%,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53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31.94%,比纯菌种发酵提高4.7%。  相似文献   

8.
对一株能粗降解铬革屑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试剂法测定了不同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蛋白酶活性,确定了菌株W_(1-1)的最适产酶条件。研究表明: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葡萄糖9.0%,酵母膏0.5%,CaCl_20.3%,K_2HPO_40.3%,MgSO_4 0.2%,初始pH 8.5,装液量90mL(90/250mL三角瓶),接种量4.0%,种龄14h,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6h。在此条件下,测得发酵液的蛋白酶活力为37.36u/mL,比优化前的产酶量提高了35.4%;最后,采用该菌株在最适产酶条件下对铬革屑进行降解,降解率达到71.38%。  相似文献   

9.
筛选了降解豆粕的优良菌株黑曲霉X03.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固态发酵的最佳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31℃、粉碎后豆粕粒径为1.0 mm、小麦粉添加量10%、接种量为4%、自然pH条件下发酵48 h,发酵豆粕大豆肽转化率可达63.5%.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微生物发酵对豆粕抗原性的影响。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这5种菌株,在液态和固态条件下分别发酵豆粕12 h,对发酵产物进行抗原性测定。结果表明:豆粕经这5种菌株发酵后,粗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在固态发酵时降解豆粕抗原蛋白和降低豆粕抗原性的效果优于其它菌株,此时,豆粕蛋白水解度为4.89%,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3.51mg/g。SDS-PAGE显示发酵豆粕中β-伴大豆球蛋白的α’和α亚基消失,β亚基条带和大豆球蛋白的酸性亚基条带密度减弱,同时大豆球蛋白与β-伴大豆球蛋白的抗原性降低率分别为20.62%和50.12%。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发酵法产大豆多肽液水解度的测定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余勃  陆兆新 《食品科学》2005,26(4):104-107
建立了一种适于蛋白质水解液水解度测定的新方法。以脱脂豆粕粉为原料,具产蛋白酶能力的微生物为生产菌种进行发酵。微生物所产蛋白酶作用于豆粕粉中的大豆蛋白将其水解成大豆多肽。通过新建立的方法测定了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水解度,并与文献所报道的常规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建立的水解度直接测定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不仅适于微生物发酵法产大豆多肽液水解度的测定,还普遍适用于其它蛋白水解液水解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变性豆粕中蛋白质的酶水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变性豆粕是由大豆浸油后,经高温脱溶所得。本文以高温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变性后在蛋白酶作用下的水解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选用国产1398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对变性豆粕进行水解,研究了变性豆粕中蛋白质溶出率随温度、pH值、时间、底物浓度及用酶量的变化规律,找到了水解变性豆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础数据,该研究结果对其它蛋白质原料的水解特性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高温变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时间3h,底物浓度1.0%,用酶量1600u/g,pH值7.0,在此条件下,变性豆粕中蛋白质可有90.71%水解溶出。  相似文献   

13.
虾青素因其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清除自由基、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天然食品保鲜剂的热点.本实验采用廉价的脱脂豆粕作为薄膜的原料,同时加入具有强抗氧化性的虾青素制备虾青素脱脂豆粕成膜液,对脱脂豆粕膜的成膜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脱脂豆粕浓度、丙三醇、亚硫酸钠以及虾青素添加量范围,以C...  相似文献   

14.
用As1.398中性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采用四因素三水平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大豆分离蛋白酶水解条件,应用SAS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以最佳酶水解条件为:温度40.2℃,pH7.2,酶与底物浓度比0.87%(W/W)。底物浓度8.86%(W/W),水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预测值为11.28%,实际测定水解度值为11.24%。  相似文献   

15.
微波预处理对脱脂豆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屾  廖永红  杨春霞  徐曼 《食品科学》2012,33(2):119-123
为得到高水解度的脱脂豆粕蛋白酶解液,在相同酶解条件下,研究微波预处理对脱脂豆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并运用响应面法对微波预处理的功率、温度和持续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功率414W、温度79.6℃、持续时间111s;而后经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水解度能达到30.46%,比未经预处理的样品水解度提高了18.45%,这说明微波处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酶解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大豆粕蛋白酶酶解条件和产物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斌  王恬 《中国油脂》2005,30(6):47-50
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As1.398蛋白酶酶解大豆粕的最佳水解条件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pH7.0、温度60℃、时间5 h、酶浓度5%.胰蛋白酶水解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pH7.0、温度50℃、时间7 h、酶浓度5%;As1.398蛋白酶水解大豆粕的最佳条件为pH6.5、温度50℃、时间7 h、酶浓度5%.对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和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因酶解条件不同,大豆粕酶解产物中蛋白质和肽的组成及其数量也不同;酶的种类不同,大豆粕酶解产物组成也不同;大豆粕水解度越高,其酶解产物中小分子肽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7.
Alcalase蛋白酶降解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酶解条件下 (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和添加巯基还原剂 ) ,碱性内切蛋白酶Alcalase对大豆蛋白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降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Alcalase可同时降解大豆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该酶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为 :pH 8 0、温度 6 0℃、最适加酶量 10 μL/g蛋白 (约 0 0 2 832AU/ g蛋白 ) ,添加Na2 SO3为ω(Na2 SO3) =0 3% ,水解时间 4h。在此条件下 ,残留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为对照的 2 0 % ,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 2 7mg/mL ,游离氨基酸含量为 7 1mg/mL ,大豆蛋白的水解度为 8 9%。还讨论了Alcalase蛋白酶降解大豆蛋白生成小肽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酶水解高温豆粕制备高水解度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高温豆粕制备高水解度大豆肽,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确定酶解高温豆粕的优化条件。以水解度为指标,考察温度、时间、pH、加酶量、底物浓度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优化的酶解条件为:温度50℃、时间5h、pH8.60、加酶量17700U/g底物、底物浓度10.25%,该条件下得到大豆肽的水解度为37.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