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品工业科技》2006,(04):168-169
研究了柠檬酸、VC处理对小叶藜低温贮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柠檬酸处理对VC无明显的影响;在贮存前期能延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降解;能延缓贮存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能有效抑制贮存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积累。VC处理可延缓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在贮存前期能延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降解;能有效抑制贮存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柠檬酸、VC处理对小叶藜低温贮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柠檬酸处理对VC无明显的影响;在贮存前期能延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降解;能延缓贮存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能有效抑制贮存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积累。VC处理可延缓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在贮存前期能延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降解;能有效抑制贮存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剌儿菜在0~4℃的低温贮存条件下,不同贮存时间对其氨基态氮、总酸性物质、可溶性糖、Vc、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儿菜中总酸性物质含量在贮存的第1d下降很快,贮存的1~3天没有明显变化,贮存3d以后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在贮存的第1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维生素C含量随贮存天数的增加而降低;氨基态氮和硝酸盐含量随贮存天数的增加而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在贮存的第1d时达高峰,贮存到第3d时达到低峰,以后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存条件对生牛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对生牛奶品质影响较大的贮存温度和时间着手,探讨了不同贮存条件对生牛奶中细菌总数以及组成的影响,旨在为优质生牛奶的贮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糯米和其它材料为原料,制成猪肉和无馅的速冻粽子,分别研究两种速冻粽子在4℃和-18℃贮存下粽子品质的变化,测定的指标包括水分含量、糊化度、菌落总数并进行电子鼻分析,对无馅粽子进行了质构的测定,对猪肉粽子进行了TVB-N和TBA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粽子的水分含量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肉馅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显著(p<0.05);菌落总数都呈上升趋势,无馅粽子的差异显著(p<0.05);无馅粽子的硬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它和咀嚼性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显著(p<0.05),粘度及糊化度有所下降,糊化度(p<0.05)、粘性(p<0.05)及弹性(p<0.01)的差异显著;肉粽子的TVB-N和TBA值都呈上升的趋势;电子鼻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温度下贮存的粽子风味的差别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以糯米和其它材料为原料,制成猪肉和无馅的速冻粽子,分别研究两种速冻粽子在4℃和-18℃贮存下粽子品质的变化,测定的指标包括水分含量、糊化度、菌落总数并进行电子鼻分析,对无馅粽子进行了质构的测定,对猪肉粽子进行了TVB-N和TBA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粽子的水分含量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肉馅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显著(p<0.05);菌落总数都呈上升趋势,无馅粽子的差异显著(p<0.05);无馅粽子的硬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它和咀嚼性在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显著(p<0.05),粘度及糊化度有所下降,糊化度(p<0.05)、粘性(p<0.05)及弹性(p<0.01)的差异显著;肉粽子的TVB-N和TBA值都呈上升的趋势;电子鼻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温度下贮存的粽子风味的差别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速冻水饺贮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在贮存过程中,水饺品质的变化.本实验以肉和其它材料为原料,制成猪肉和鸡肉两种速冻水饺,分别研究两种速冻水饺在4℃和-18℃贮存下水饺馅品质的变化,测定的指标包括水分含量、TBA值、pH、过氧化值、脂肪含量、菌落总数和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水饺的水分含量都呈下降的趋势,脂肪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TBA值都呈上升的趋势,pH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值呈上升的趋势,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温度下贮存的水饺风味是可以明显区分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包装方式对野菜灰绿藜低温贮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丽新  石亮  安金杰  闫峰 《食品科技》2006,31(6):130-132
研究了在0~4℃低温贮存条件下,保鲜袋开口、密封、打孔3种处理方式对野菜灰绿藜失重率、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存条件下,与开口处理相比较,密封处理和打孔处理能有效降低贮存期间灰绿藜的失重率,延缓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但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影响不大;密封处理与打孔处理相比,密封处理能更好地降低灰绿藜低温贮存期间的失重率和可溶性糖的损失,而打孔处理能更好地降低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以荠菜籽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其中的油脂,并分析了油脂脂肪酸组成、V_E含量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提取荠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35℃、料液比1:8,油脂提取率为35.40%;荠菜籽油含多种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含量最高,为31.6%,其次是亚油酸和油酸,分别含20.0%、18.4%,芥酸含量极少,仅0.42%,不饱和脂肪酸占84.72%,必需脂肪酸占51.60%,V_E为41.40 mg/100 g;荠菜籽油呈透明浅黄色,有荠菜籽香味,酸价和过氧化值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月饼企业生产的广式月饼进行出厂抽样检测;研究不同品种广式月饼在保质期内的细菌总数、霉菌计数以及酸价等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关键质量指标随贮存期的变化及其与月饼品质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30 ℃条件下60 d内细菌总数、霉菌计数和酸价均随时间延长有明显上升趋势,是影响月饼货架期的主要因素,其中微生物指标对广式月饼贮存质量的影响最为重要,酸价次之,其它主要理化指标在保质期内没有明显变化。该研究为月饼的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食品工业科技》2013,(06):349-352
针对基于营养均衡设计的低温乳化肠中,其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的状况,本文以品质(感官评定、质构、色差、脂肪氧化情况)及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变化为指标,研究营养均衡设计的低温乳化肠在贮藏期间品质及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工业生产。结果表明,在常温25℃贮藏的此类产品,存放3d以后,产品的感官品质显著下降、菌落总数严重超标;在0~4℃贮藏的产品42d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均未超标,脂肪氧化情况并不显著(p>0.05),但产品在35d后褪色(p<0.05),硬度、咀嚼性增大(p<0.05),感官品质不理想,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热激处理对低温贮藏中黄瓜冷害发生的防治效果及对贮藏特性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秋季低温储存原料乳进行预测微生物学研究。使用Gompertz模型建立4~14℃储存的秋季原料乳中总菌落和嗜冷菌的生长动力模型。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秋季原料乳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2,可以用来预测微生物生长情况和达到控制下限的时间。研究表明嗜冷菌是低温储存的原料乳中优势微生物,在4~8℃储存温度下总菌落数与嗜冷菌的数量呈很好的相关性(R~2=0.931),可以通过总菌数推算出嗜冷菌的数量,保证乳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贮藏温度对鱿鱼品质变化的影响及其货架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贮藏温度对鱿鱼品质变化及货架期的影响,研究了0、5、10、25℃贮藏条件下鱿鱼的色泽、pH、TVB-N、TMA、FA及TVC和感官分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鱿鱼高品质期终点分别为357、180、118、19h,货架期终点分别为425、234、142、28h。贮藏过程中鱿鱼b*值、pH、TVB-N、TMA、TVC都有增加,FA随着贮藏时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0、5、10、25℃贮藏的鱿鱼高品质期终点和货架期终点时的平均pH分别为(6.78±0.01)、(6.90±0.01),TVB-N分别为(24.47±1.74)、(31.99±0.93)mg/100g,TMA分别为(6.71±0.90)、(10.23±0.30)mg/100g,FA分别为(1.65±0.94)、(4.22±0.34)mg/kg,TVC分别为(6.28±0.69)、(7.69±0.33)lgCFU/g。因此,贮藏温度越高,鱿鱼越容易腐败,货架期也越短,反之则对鱿鱼品质有利,可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脱水紫薯贮藏期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了贮藏温度及包装材料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延长货架期。采用铝箔、塑料两种材料分别包装脱水紫薯后避光贮藏,置于低温、室温储藏室。检测花色苷、水份活度、复水比以及非酶褐变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四种组合方式的脱水紫薯品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花色苷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其中低温铝箔包装的脱水紫薯品质保持最好,其花色苷残留量最高,一级动力学降解速率常数k最小,水份活度上升幅度小、复水比及非酶褐变的变化最小,室温铝箔包装次之,塑料包装的脱水紫薯品质变化最大。综上所述,低温、铝箔包装材料可减缓脱水紫薯贮藏期间品质的劣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1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小麦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籽粒特性和食用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储存过程中小麦的品质特性的变化受到温度和样品自身因素的影响。40℃条件下品质变化较快,尤其是种子生命活力,在储存3~6个月时已基本丧失了生命活力。储存过程中不同品种的小麦生命活力和食品加工品质的变化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小麦品种的耐储性可能存在可遗传的变异。籽粒硬度与损伤淀粉含量关系密切,但是小麦储存过程中硬度的变化尚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延长鲜切水芹的贮藏期,提高其贮藏品质,本文采用植物生理指标的常规检测方法研究了鲜切水芹在(5±1)、(15±1)、(25±1)℃贮藏条件下及在最适贮藏温度下经CA(柠檬酸)、PA(植酸)和L-Cys(L-半胱氨酸)等护色剂处理后的呼吸速率、失重率、叶绿素、抗坏血酸、还原糖和褐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8 d的储藏期内,低温(5±1)℃较(15±1)℃更有利于降低水芹呼吸速率、褐变度和失水率,保持较高的还原糖、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护色剂处理有抑制鲜切水芹褐变和衰老的作用,其中以0.25%L-Cys(L-半胱氨酸)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贮藏温度对薄膜包装菠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贮藏温度对菠菜货架期的影响,首先从减少贮藏过程的失重率的角度对菠菜采用薄膜包装,然后研究菠菜在(0±0.5),(5±1),(10±1),(20±1)℃下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0±0.5)℃下贮藏的菠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0.5)℃结合薄膜包装可以有效抑制失重率增加、叶绿素的分解、感官品质的下降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延长菠菜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9.
贮藏温度变化对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温度与食品品质的关系,综述了国内外贮藏温度变化对食品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成果,指出了以往研究的特点,对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