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瓷誊薹甍 .曼誊㈡0蟊骂桌常童巢琶曼昌半誊米殴釜誊椠X 0惠义昭蔷k缸琅、倒毯盎:卷肆淞蚤链糕罄浸呔蟪悼恕诂诂 昏枣n 0∽6耋乇}恕曝靠抛穰提硝醉一乱斟矧≤嚣冒象一量S!拣。埒.【娄sj ∞ 1n , ‘ 0 呻 h 。@一 N 一¨吲呻畸 卜_ H b--H eq“'" ⑧ 鼍⑧⑧⑧2⑩G3 00曲一00甘∞n一“““…∞¨“@@e@@@@@@ 2暑暑暑2 薯 吲Lo aj b-誉昌2 2 -一“0鞋口基R蜊回强。椠躲0艇赡昔孥赡州鼠嚣辞正i币=“n q∞。h 00。2:2××鞭鞠强强凶凶稍胡2 2co h葛@∞.∞@~。N。H@盆⑧等e一=:∞H ;@ ∞“@ ac c 一 0 c n蹦.0 ∽.0 H.0:∞no.0 0.o 0∞q.0 ∞… 相似文献
2.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应用于矿山采场地压管理方案的综合评判中.在评判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采场地压的各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向量,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确定方案的隶属度向量,计算采场地压管理方案的综合评判值,以此作为决策依据.以某矿山为例,得出待选地压管理方案的综合评判值,从而确定该矿山针对不同矿... 相似文献
3.
自然崩落法矿体崩落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离散单元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地模拟自然崩落采矿法的关键工艺——落矿的全过程,确定崩落范围,因此对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力学分析及数模建立作了详尽阐述,并展示了矿石块体崩落过程的模拟图形。 相似文献
4.
崩落矿石散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是确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石回收率的基本条件。某矿山采矿方法由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转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落法采场在进行首采分段进路掘进过程中发现采场严重渗水,加之矿石崩落后碎成粉矿,粉矿遇水发生黏结,大大降低了矿石的流动性,这将严重影响崩落法的矿石回收效果。经井下现场勘察,查明导致崩落法采场首采分段渗水严重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采场上盘F_(8)断层在进路掘进过程中被揭露后发生了透水,二是首采分段上部原充填采场遗留采空区中存在大量积水并出现下渗。最后,根据采场渗水来源制订了相应的疏水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因提前释放了首采分段周边的水源,排水效果良好,爆堆处于干燥状态,为首采分段的矿石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6.
江西九江铜硫矿,为一矿石松散的急倾斜厚大高硫矿床。主矿体走向长180~200米,倾角70°~80°,平均厚度45米,最厚70米。矿体上盘为高岭土和含铜高岭土,下盘为风化较严重的石英砂岩,顶部为碎裂石英岩。矿石松软破碎且忌水,f=1~3,平均含铜2.04%,含硫量高达30~35%,极易氧化自燃。矿山从1974年开始,曾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和分层崩落法开采,终因采场地压无法控制,加上多次自燃发火、矿石损失严重而失败。针对存在问题,经过不断探索,于1980年使用了块石作填料的下向分层充填法,通过近几年生产实践获得了成功,使采场地压得到了控制,保证了回采的顺利进行,并对开采过程中的地压显现特征有了进—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概 述 岩体力学是采矿工程向一门科学发展的 基础理论之一。其理论分析方法,迄今大多 是建立在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的。但矿(岩) 体实际上是一类非均质、非各向同性、非单 一连续的力学介质,因而在复杂的地质构造、 环境条件和生产因素影响下,企图用连续介 质理论分析方法,是很难获得符合岩体工程 实际状态的定量性结论的。所以,自六十年 代以来,各国都很重视发展应用现场岩体力 学的测试技术,其中如通过仪器和其他手段, 对矿(岩)体在采矿过程中的力学反应进行观 测,以得出定性或定量的结论。通过它可以 达到:(1)检验与修正岩体力学理论的正确 性,或者创新假说;(2)指导采矿工程实 现合理化;(3)进行安全监测及险情预报 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几个矿山对自然崩落法的研究和应用。结合应用矿山的矿体特点、采矿方案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场暴露面积与地压活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瓮福磷矿对某矿体采用房柱法回采工艺,为了控制采空区的地压,在收集整理采场原始观测数据基础上,对采空区暴露面积与地压活动规律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调整了相应的回采参数,以期保证回采作业期间的生产安全及回采完成后地压及时释放,避免大规模地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我矿4011~4014等三个采场所在矿段长约150米,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倾角64°,厚度8~13米。其底板矿层为细粒磷块岩,厚4~6米;顶板矿层为云母磷块岩,厚2~4米;其间夹层为破碎带,厚1~3米。矿体顶盘围岩为大理岩,底盘围岩是云母片岩。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覆岩空间结构及关键层理论的基本思想,采取三维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煤矿工作面(孤岛工作面)回采前与回采过程中不同采动阶段垂直应力场的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初次来压、工作面见方等特定采动阶段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极易发生冲击地压。基于模拟结果对模拟的具体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与实际开采过程冲击地压发生的情况相比较,表明该预测方法是可行的,为冲击地压的预测和验证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已衍生出许多适应不同矿体赋存条件的方案。七宝山硫铁矿老虎口矿段采用的带分层假顶的无底柱分段自然崩落法就是其中一种。该方案于1990年3月开始工业试验至今,已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多数指标较为先进,矿石贫损指标有较大幅度降低。为回收高品位贵金属矿石,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新实例。 相似文献
15.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管辖文明寨、卫城和马寨三个复杂断块油田,“八五”期末二年,由于没有新区投入,储量接替不足,油田井况恶化,注采关系难于协调,工艺技术和油藏认识跟不上开发实际需要等矛盾日益突出,原油产量大幅下降,老井自然递减加大,地层能量下降,油田开发面临严峻形势。针对这一状况,通过加强地质基础研究,深化油藏分层认识,进一步细化油田注采管理,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老井自然递减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油田九六到九八三年保持稳产,取得了显著的开发生产效益。其细化注采管理的主要作法,为老油田高含水期控水稳油提供了可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与采矿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调查了国内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采场结构参数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详细阐述了工程类比、理论计算、物理实验、数值实验以及现场实验等常用的采场结构参数确定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分段高度、进路间距以及崩矿步距等3个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单以矿石回收指标作为最优结构参数评判标准、频繁调整采场结构参数以及采场结构参数选择过大等问题。建议未来在确定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时,应从整个采矿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最优的角度考虑,避免盲目追求大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7.
露天转地下开采后,在进行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过程中,过渡采场的稳定对维护露天边坡的稳定至关重要。采用FLAC~(3D)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过程中的采场地压显现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崩落法采场底部结构中的应力较开采前增大了2 MPa;充填法二步骤开采矿柱时,采空区两侧及顶板应力突增2 MPa。采用钻孔应力计等仪器对310#矿房回采过程中采场的稳定性进行了为期56d的现场监测,监测期间采场应力变化幅度较小(3.0~4.2 MPa),监测区域平均收敛速率仅为0.086~0.20mm/d,采场整体较稳定,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地下空场采矿,以不同形式的矿柱支撑顶板,是广为使用的方法。本文从采场矿柱设计的基本要素出发,介绍了在矿柱设计计算与应用方面的主要成果,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文章还对山形陡峻矿区及急倾斜矿体矿柱留设的有关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
采场稳定性研究及采场结构尺寸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铜录山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时的矿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地下采场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为安全高效地回采地下矿产资源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