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民居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实施"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及"乡村振兴"的一种独特的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文化等价值。文章结合永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从具有湘南地域风格的传统民居研究着手,通过对永州特色民居、古村落长期的调查及数据收集,不断挖掘与提炼出湘南传统民居文旅元素,助力永州区域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建筑文化是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完成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又促进乡村的有序发展,是研究者和设计者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分析和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及建筑元素,在传统民居中提取精华,创新发展地运用到新式民居设计中去,力求创造出具有南薅村地域特色文化的新民居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桂西北壮族传统民居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振兴乡村民居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桂西北壮族传统民居文化遭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和破坏,呈现出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桂西北壮族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结构和空间功能等特征,并着重从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和空间功能等角度提出桂西北壮族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期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和谐人居环境,推动当地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因自身条件受限,其乡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亟须政府、村民和社会力量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参与式设计理念倡导协作、尊重、相互学习的设计态度及目标,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以陕西合阳灵泉村乡土民居复兴为例,探索有效的示范民居参与式设计途径,指出通过建立政府、村民、公益机构、高校等多方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并在方案初始、方案落实、方案建设三阶段充分体现参与各方的主体性,可达到依靠乡村内生力量促进当地乡土民居复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特色民居建筑文化也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毁坏和被遗忘.而乡村文化振兴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现存实体文化遗产之一,通过保护传统民居建筑形态,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新农村进程中,乡村民居受城市化的影响,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形式文化丢失遗弃。文章通过分析庭院的由来,对现有泰山乡村民居庭院空间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庭院功能,庭院形制、庭院围合,解读泰山乡村民居庭院的空间景观特性与文化内涵,以期为泰山的民居庭院空间的保护与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民居再利用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传统村落民居再利用方式,归纳为五大类:传统文化展演、村落公共服务、商业旅游服务、办公及认养等;从延续传统风貌、传承非物质文化、村民参与等角度,分析每种类型对传统村落保护产生的影响;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传统村落民居再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要民居的活化与再生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基于本源性以传统民居原型为文化引领、以民居转型的民宿作为产业带动,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筑师的重要责任。以大理环洱海地区民居活化转型的民宿为例,在传统民居象征性及表象性传承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再解析,提出大理环洱海地区传统白族民居的四种形制原型,并通过相关民宿案例对象解析,梳理民居活化再生为民宿的演变特征,以此提出基于传统民居原型传承的民宿设计策略,为传统民居活化与再生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对住居的居住要求日益提高。文章基于实地调研,对传统民居建筑的自适应演化现象与机制进行探讨,并从建筑材料、立面构成、平面肌理等方面分析了演化的形式、特点和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村民为主导的民居演化,不应仅仅关注功能,还应体现包括形式、节能等方面的考虑。尝试设计改造,试图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寻找适宜的模式,使其既能保持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又能提高居住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0.
俄国文学大师果戈里把建筑称作"世界的年鉴",利川独具特色的土家族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一部分,而装饰文化更是传统建筑交流、文化交融最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利川土家族民居装饰文化的保护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全国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利川土家族民居装饰文化进行精准保护,并在美丽下村建设中继承和发扬土家族民俗文化和装饰艺术是十分重要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装饰图腾、文化习俗等角度分析利川土家族民居装饰文化的重要地位,并结合现代美丽乡村建设,探究土家传统民居装饰文化的现代运用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四川地区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结合该地区乡村更新中传统民居的现状,从传统文化与地域风格两个角度,提出了乡村更新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域性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2.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对于维护民族多元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和保护的紧迫性,讨论了文化地理学对于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适用性,从文化生态与景观、文化扩散与整合、文化源流与区划、地方文化与制度、综合演变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文化地理学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方法与优势,探讨了文化地理学对于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内涵与特质的路径,为深化学科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与应用基础。并以瑶族为例,初步提出了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框架,旨在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3.
安徽金寨徐家大院保护更新工程是天津大学AA创研工作室在普通村落中开展的传统民居再生实践。建筑师通过历史考证和特色挖掘,传承村落历史文化记忆;通过适宜的保护更新策略,回应村民需求,激活社区活力;将封闭的单姓氏族公屋转化为开放的乡村公共场所,塑造崭新健康的乡村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提倡保护乡村民居地域文化特色的今天,挖掘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技法,领会当地民众营造智慧,有助于传统建筑理解传承。该文以内蒙古沿黄地区土坯民居为例,对当地土坯民居从选址、院落空间布置到基础、墙体、结构、屋面的建造方式,以及传统住居供热体系中火炕、烟道的做法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形成的自然文化因素,为未来的乡村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量大面广的非文物传统民居,因不再适应村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维修成本高昂等原因,大量废弃消失是大趋势。应该因地制宜、精准采用不同措施处置传统民居;并且要认识到:高度重视传承发扬中国民居传统,建设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新民居,才是最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承载了中国人对自然、对乡村生活等的愿景。在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民居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理想家园追求的特点,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在构建理想家园意识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居追求理想家园意识的范式,以期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在整治乡村风貌环境,提升乡村土地综合效益的同时更应当考虑乡土风貌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存,文章通过对淮安传统村落龟山村实地调研,从乡土建筑的院落形式、材料、结构、装饰以及乡土文化资源等角度,分析龟山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乡土风貌特色原真性与完整性的保存状况,探讨传统村落在保护更新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为当代民居建设中乡土风貌保存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实例名单,全国共有46项乡村建筑入选,广西桂林雁山区草坪回族乡老街153栋民居立面改造、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门等村村民活动中心改造两项田园建筑实例榜上有名。桂林市雁山区草坪回族乡老街民居立面改造项目在原农民住宅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通过对本地传统民居中的坡屋顶、马头墙、隔扇门窗、青砖外墙等传统  相似文献   

19.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复兴的重要手段。面对全国乡村在快速更新中出现千村一面、本土文化逐渐没落的现状,针对传统民居空间形制与现代生活方式存在的不适应性,导致乡土文化无法继承的问题,本文以王澍为文村新村规划设计的新民居为例,提炼传统民居排布方式与建筑空间形制,运用拆分与重组的方法,将传统记忆嵌入现代空间。2013年,文村村作为浙江省级试点项目率先启动,王澍不只为乡村带来新式建筑,更为乡村带来重拾自信的希望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 历史古镇及传统民居被视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各地区历史的变迁与发展,积淀着古老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蕴藏着无限的艺术魅力,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保护历史古镇及传统民居就是在保护和留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及专业人士积极响应,配合古镇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