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从某种意义上讲,梁希纪念馆是一次关于"反纪念性"纪念建筑的思考,是"反逻各斯中心主义"1)在建筑设计中的一次探索与实践。和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很多传统经典法则相反,"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设计不再强调中心、对称、整体性、确定性、必然性等纪念性建筑中仪式性的空间价值,而是转向了边缘、随机、片段、不确定、偶然性等日常性价值取向。梁希纪念馆的纪念性不是以建构的方式强化空间,而是以"反纪念"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并因此从"为了纪念"的纪念走向"为了忘却"的纪念。  相似文献   

2.
即使在所谓纯粹形式的超然性和永恒性的想象中,尺度依然是对事物共存于世的一种首要的、迫切的空间性回忆!纪念性、日常性、历史性、现实性、事实性、具体性、意义和性,是我们从"古老的"建筑词典中搜列出来的词汇为抵抗一种无原则的形式化倾向。它们试图给予:一物一尺度,一事一尺度。  相似文献   

3.
华霞虹 《时代建筑》2010,(1):124-128
1992年以来,消费主义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主导文化,社会整体的消费梦想构成建筑实践的主要动力,从而引发当代中国的建筑狂欢。通过剖析消费梦想的三方面内涵:"身体的快感"(物质)、"身份的想象"(社会)和"价值的颠覆"(精神),文章指出与之相应的建筑狂欢主要表现为:"狂喜的建筑"、"最大差异的建筑"和"越界的建筑",这是建筑业的活力之源,但也造成资源浪费、社会隔离和文化失序等危机。文章最后提出,中国当代建筑师需要在不可回避的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寻找契机,旨在创造具有日常性、当代性、地方性、多样性和原创性的建成环境,构筑"世俗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语言转换活动,用译文的语言形式把原文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地、完整地表达出来,而建筑专业英语翻译就是在建筑专业范围的这种活动。  相似文献   

5.
向姝胤  向科 《南方建筑》2018,(3):122-127
文章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提出空间公共性存在“纪念性”与“日常性”的两种不同理解,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设计案例,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两个层面,在建筑选址、布局、界面以及功能空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继而反思了两种不同空间公共性的空间实质以及其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思想基础。最后提出为真正实现空间公共性,应充分体现主体“人”的价值和主动性,倡导从纪念性转向日常性,从目的导向转向共识导向,回归“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该文由日常生活入手抽象出"日常性"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城市遗产领域,提出了"日常性城市遗产"这一概念范畴并分析了日常性城市遗产的特点和价值:首先,日常性城市遗产是城市遗产与日常生活空间的交集,"日常性"意味着空间维度上的公共性和开放性、时间维度上的频繁性和渐进性;其次,日常性城市遗产作为"遗产",具备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特征,同时作为日常生活空间,具备流变性、多元性和矛盾性的特征;第三,日常性城市遗产具备"往昔价值"和"现今价值"的双重价值体系。正因如此,"保护"已经不足以应对其在现实中的问题,该文提出将"保护"和"治理"进行结合的"日常性城市遗产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东京工业大学藏前会馆设计以及坂本一成的建筑设计方法论。与标榜"简明性"的当代建筑中追随形式感的潮流不同,坂本的建筑形式给人以"晦涩"的非明晰印象。当这种"晦涩"被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秩序下、从"日常性"支配的人类生存世界的层面来看时,其丰富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理想模型得出大跨建筑的结构形态与社会心理有着深层关系的,结构形态是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而社会心理的需求层次作为建筑语言深层结构的一支与结构形态呈现的是一种同构转换的关系。随着社会心理需求层次的上升,大跨建筑结构形态呈现的是一种轻型化、艺构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白云 《山西建筑》2010,36(14):8-10
提出David Chipperfield的建筑在极少主义的标签之外实质上创造了一种适度的仪式性空间的观点,并从David Chipperfield个人经历的角度尝试分析了其缘由,以期引导人们创造一种有节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婚姻登记中心是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建筑师希望通过赋予婚姻登记过程一个崭新的空间形式,找回婚姻登记通常所缺乏的神圣感和仪式性。文章指出,该项目的建成为城市创造了一个留存永久记忆的场所,同时也改善了市民对政府机构刻板、无新意印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20世纪20—30年代与建筑图学有关的四本书籍《建筑图案》、《实用建筑学》、《实用建筑绘图学》、《建筑图案法》,指出这一时期建筑图学的三个发展方向:科学、媒介、艺术。建筑图学的这种发展体现了建筑观念从"建筑是科学"到"建筑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的变化。这四本与图学有关的实用建筑书籍面向普通的建筑从业者,也是考察中国近代大量建造的日常性建筑如何被设计和建造的极为有效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花瑶是湖南中部地区大山深处一支特殊的瑶族部落。在2013年~2018年花瑶地区的长期设计实践当中,我们思考了建筑地域性的"主动"与"被动"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转换方式。建筑师不仅要"观察"环境,而且应当"倾听"使用者的意见。文章进一步反思了毛石墙、木头、小青瓦等地域建筑中常见的建筑语言的局限性,并指出人才是建筑的主体,建筑的地域性不应只是诠释"建筑——环境",而是应当成为"人——环境"之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日常性"逐渐成为公共生活的主题,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正在呈现出公共与私密的融合与多元化趋势。基于此,文章重点关注城市公共生活的"日常性"品质内涵,并以在高密度城市中越发普及的下沉广场为研究对象,以私密需求与"日常性"的内在原生关联性为理论依据,从"城市家具—空间形态"的互动视角出发,基于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尺寸、形态、位置、尺度四个维度分析城市广场空间形态与典型的私密需求行为表现以及总体"日常性"停留活动表现之间的互动影响机制,并以此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日常性"品质的价值内涵与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韩昕 《华中建筑》2020,38(2):67-73
重点关注当代城市公共生活的"日常性"品质内涵,以私密需求与"日常性"的内在原生关联性为理论依据,从"城市家具—空间形态"的互动视角出发,基于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尺寸、形态、位置、尺度四个维度分析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同典型的私密需求行为表现以及总体"日常性"停留活动表现之间的互动影响机制,并以此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日常性"品质的价值内涵与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n.n.住宅是位于莫斯科河沿岸的一处私人宅邸。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300m~2,其高低起伏的有机形态模糊了景观和建筑之间的界线。建筑师为此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展现了对于"隐藏"和"暴露"之间的空间探索。该住宅的平面布局利用几何化的线条让建筑跳脱出传统的表现形式,使建筑与  相似文献   

16.
经历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风潮之后,欧洲一些古老的历史街区依然用自己独特的建筑语言与现代文化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任何一种建筑语言都能够经过提炼和抽象提取成一种符号,而建筑正是用各种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位于波兰克拉科夫的Rajska大街和Szujskiego大街的文化艺术中心"Matopolska艺术花园"作为2012年克拉科夫建筑的最高成就,就是用一种当代的建筑符号语言,将过去的两个机构:朱利叶斯洛伐克(JulluszSlowacki)剧院和Malopolska Volvodeship的图书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种新的空间秩序,将19世纪废弃的花园与建筑很好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笔者在建筑中的游走体验为基础分析了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的设计,从岛屿、家园、灯塔、自由四种力量中挖掘建筑作品其背后的意义。同时,文章也对新时代要求下公共空间范式的重建提出思考,认为面对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任何单一指向的风格、样式都会限制使用者的想象力。云栖会展中心(二期)最大程度地去形象化、去符号化、去仪式性,把场地还给城市,让市民回归建筑体验的主体,把"人"和人的"自由生长"摆在首位等诸多特质值得被深入研究,此类建筑的设计起点是回归本源的,也是指向未来的,同时是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一种具体回应。  相似文献   

18.
章明  ;高小宇 《新建筑》2014,(6):20-25
以原作设计工作室的部分近期作品为例,从设计态度、设计方法和建筑最终状态的呈现三个方面探讨建筑与"日常性"之间的关系。其中主要以建筑体量的消隐、空间开放度的提升与融通性、"院境"三种设计方法的论述为重点,倡导通过设计的力量为日常状态的引入提供更大可能性,让建筑和人回归真实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世博会上海案例馆是一栋以上海居住建筑为设计语言和手法来表现的展览建筑。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原有建筑特质的解读,重构以适应新功能转换为核心的空间关系,注重既有建筑设施及材料的再利用和以原有设备为基础的机电系统修复与适应性调整,实现了原有建筑空间潜力在设计中的发掘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摘选与解读《四书章句集注》《礼记》《孟子·梁惠王下》《尔雅》《易经·豫卦》等儒学文献中有关"游"的文本,分析总结出"游"作为一种空间观念在中国传统建筑场所中的两种存在方式,即建筑外部山水环境与建筑内部游憩空间,以及趣味、运动、不确定的空间含义。文章进一步对东林书院园林空间进行分析,阐述了"游"在建筑中的三种表现,即路径设障、微庭院、观行模式。论文期望建立从儒学文本到建筑空间的转译逻辑与路径,为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研究与设计转换应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