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沟道控制理论的5自由度拟静力学模型对角接触球轴承进行建模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钢球的离心力及陀螺力矩等因素的影响。在该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轴承静刚度与动刚度采用不同的刚度解析法进行了理论求解,通过与参考值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利用该模型详细分析了预紧力以及转速对轴承刚度的影响,为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角接触球轴承静态刚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Jones A B的滚道控制理论为基础,并考虑轴承在轴向负荷、径向负荷和力矩作用下的拟静力学特性,建立角接触球轴承静态刚度的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程序完成刚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轴承》2017,(10)
基于RomaxCLOUD对某薄壁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薄壁角接触球轴承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以刚度、最小油膜厚度、寿命为目标的优化数学模型,并对优化后轴承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将RomaxCLOUD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omaxCLOUD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解具有一致性,且求解耗时更短。  相似文献   

4.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刚度计算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在分析轴承受力和变形的基础上 ,根据主轴轴承内部球与沟道接触载荷和接触角 ,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轴承径向、轴向和角刚度的方法 ,并分析计算了轴承旋转速度、预紧载荷和内外圈沟道曲率系数对轴承刚度的影响。附图 14幅 ,表 1个 ,参考文献 2篇  相似文献   

5.
本文推导了在轴向预紧后角接触球轴承刚度计算公式。实验证明,该公式具有一定的精确度,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6.
角接触球轴承静刚度的精确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
针对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轴向力以及轴承刚度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轴承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对具有不同接触角(其它参数相同)的轴承进行刚度研究。研究表明:在相同轴向力作用下,轴承自由接触角越大,其轴向刚度越大,但轴向位移、径向刚度以及刚度比值(径向刚度/轴向刚度)都越来越小;在相同接触角情况下,轴向力越大,其轴向位移、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都越来越大,但其刚度比值会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8.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静态刚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Hertz接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Newton-Raphone法,针对定位、定压两种不同的预紧方式,分析计算了轴向力和径向力联合载荷作用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静态刚度。计算数据表明,轴向刚度的精确计算与简化计算结果相差较大,而径向刚度的精确计算与简化计算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态刚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ertz接触理论的基本上,结合Newton-Raphone法,针对定位、定压两种不同的预紧方式,分析计算了轴向力和径向力联合载荷作用下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动态刚度,结果表明:定位预紧下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定压预紧下轴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减小,径向刚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由于材料特性上的差异,直接用角接触球轴承径向刚度计算公式来计算混合陶瓷球轴承径向刚度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通过原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提出了混合陶瓷球轴承径向刚度的修正计算公式,并以GMN公司生产的某型号轴承为对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值与实验值基本保持一致,误差不超过2%,从而提供了一种计算角接触陶瓷球轴承径向静刚度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轴承》2019,(11)
在Jones-Harris刚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沟道控制理论的五自由度角接触球轴承刚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高转速下球的离心力、陀螺力矩等因素对轴承刚度的影响,应用准静态模型的增量法计算轴承刚度矩阵,并将轴承刚度的计算值与文献中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轴向载荷、径向载荷、轴承转速和安装过盈量等因素对轴承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向载荷增大,径向刚度、轴向刚度和角刚度均增大;随径向载荷增大,轴向刚度和角刚度逐渐减小,径向刚度增大;随轴承转速增大,径向刚度减小,轴向刚度和角刚度先减小后趋于稳定;随安装过盈量增大,轴承径向刚度增大,轴向刚度和角刚度先减小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角接触球轴承在径向、轴向以及力矩方向联合载荷作用下,内外圈将产生径向、轴向相对位移及相对倾角。这种弹性相对位移量的大小关系到轴承的使用性能。为了得到角接触球轴承静刚度,提出了角接触球轴承静刚度的测试方法。设计了测量装置,获取施加不同载荷作用下角接触球轴承的静刚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轴向载荷或径向载荷的增大,轴向变形或径向变形基本上呈现线性增长,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呈现非线性增长;随着轴承尺寸的增大,轴承的静态刚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13.
《轴承》2015,(6)
讨论了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刚度的计算问题。在获得单列轴承预载荷与刚度基础上,利用轴承载荷、位移和刚度的相互关系确定了多联组配轴承的预载荷与刚度。分析了双联和多联组配轴承预载荷与刚度的相对值,并与SKF和NSK公司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误差均在3%之内。  相似文献   

14.
根据滚动轴承几何学、运动学基本原理和Hertz弹性体接触理论,同时考虑径向载荷、轴向载荷、球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影响,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刚度矩阵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某型发动机角接触球轴承在实际工况中的刚度矩阵,为该型发动机轴承-转子系统的动态分析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前支承为三联角接触球轴承的主轴组件是超静定的。滚动轴承的刚度,又不是一个定值,而是载荷(支反力)的函数。所以,这类主轴组件的刚度,难于用常规方法进行计算。本文介绍了一种近似的等效静定模型,可以用以进行刚度计算。经实验验证,这种方法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机械制造》2013,(11):16-19
基于Hertz弹性力学理论、滚动轴承动力学和滚道控制理论,考虑滚动体的离心力以及陀螺力矩影响,建立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所承受的栽荷与径向位移(ux,uy)、轴向位移(uz)和角位移(θx、θy)的关系,从而分析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承栽能力,计算了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承受联合栽荷作用下的轴承位移。求解获得高速角接触球轴承的栽荷一位移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差分逼近的方法计算,得到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多个方向的支承刚度。  相似文献   

17.
刘志英  李国庆 《轴承》2002,(2):20-21
为了解决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难以控制、合套率低的问题 ,采取修磨内圈小端面的方法较好解决此类轴承轴向游隙超差的问题。附表 2个。  相似文献   

18.
《轴承》2019,(12)
基于拟静力学建立角接触球轴承受力平衡方程,对轴承动刚度进行数值求解。并以某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分析轴承转速、球材料对轴承动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转速增大,轴承轴向和径向刚度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球材料变化时,轴承轴向和径向刚度随转速的变化曲线也随之改变,但总体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润滑工况下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模型,在滚珠与内/外圈的接触变形和接触刚度计算中,考虑高速转动中润滑油卷吸作用和挤压效应的影响,通过接触角和接触刚度的耦合迭代,得到考虑润滑效应的高速角接触球轴承轴向及径向刚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考虑润滑效应后,滚珠与内/外圈的接触角减小,轴承轴向/径向刚度增大;轴向载荷增加使轴...  相似文献   

20.
针对角接触球轴承沟道轴向位置的检测介绍一种集标准件测量、工序间测量与装配分组测量于一体的测量系统,达到方便、快捷、准确,可满足工序间以及装配分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