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物联网智能家居数据和设备编码》、《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描述方法》和《智能家居自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要求》3项智能家居系列国家标准,重点在文本图形标识、数据和设备编码、设备描述、用户界面、设计内容等五大方面对物联网智能家居进行了详细定义和规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物联网智能家居逐渐被人们了解和接受,智能家居正以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2.
白洋 《现代家电》2023,(3):57-59
<正>最近,2022智能家居市场创新大会暨行业年终盛典在杭州成功举办。在本届大会上,CSHIA Research中智盟咨询与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联合发布了《2022智能衣物护理机创新应用白皮书》。《2022智能衣物护理机创新应用白皮书》深度分析了当下国内智能衣物护理机的发展业态、市场数据、产品发展、行业痛点以及生态布局。通过荣事达&品冠科技提供的市场数据与联合调研成果,为智能衣物护理机产业链上下游,在智能家居市场中的战略布局、产品创新和场景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设备变得越来越普及且强大,智能家居控制设备是最常见的智能设备之一,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产生重要的影响。该文基于Wi-Fi控制设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该方法采用Wi-Fi和智能手机相连,并将数据传送给云平台,进而对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在具体设计中,该文首先对系统总体方案进行明确,其次根据总体方案设计芯片、各功能模块等硬件系统,随后设计所需系统平台,开发手机APP,利用Wi-Fi将数据传递到云服务器上,最后利用手机APP进行远程监控,从而实现温度湿度监控、灯光自动控制、火灾报警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居家服务。  相似文献   

4.
针对家庭自动化场景中网络结构的不统一,兼容性不足的问题,结合当前智能家居网络市场的需求点,文章设计了一种能够兼容各种不同网络的应用层协议变量安全操作协议VSOP(Variable Security Operation Protocol)。协议的主要应用在于能够移植到不同网络模式中,并基于可插拔的协调器接入网关平台实现异构的功能。同时使用多线程技术实现多客户实时服务,将底层设备的数据发送到所有在线的客户端,实现多终端同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智能家居虽然起源很早,但是一直没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其中主要的瓶颈之一在于没有将所有家电进行统一控制的通讯协议。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所有家用设备的控制协议,在下位机编写发送接收响应程序,实现与所有家用设备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研究设计生态学理论在智能家居模式下的空调设计中的应用,为找出合适的设计法则。阐述设计生态学在智能家居模式下的空调设计的意义,对智能家居模式的定义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痛点,提出将设计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生态设计法则等设计原则运用到智能家居模式下的空调设计中。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生态设计法则等设计原则,可以在未来智能家居的模式下,解决家庭空气调节设备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阶段喷气织机车间生产的网络化需求和现存喷气织机监测系统缺乏统一数据接口这一现状,研究借助MTConnect协议实现设备联网的方法,建立喷气织机设备的MTConnect模型,设计了基于MTConnect的喷气织机远程监控系统。系统为喷气织机控制系统设计了MTConnect接口,实现数据的标准输出。至于远程控制指令的下发,则借助自定义数据协议完成。经测试,该系统能够远程监测喷气织机的各项信息,同时能够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对车间喷气织机的加密/解密操作。系统能够提高喷气织机车间网络化水平、增强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特性。  相似文献   

8.
Zigbee无线模块作为节点,具有协议简单、成本低、功耗小、组网容易等优点,利用Zigbee组建的无线传感网络,对下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无线控制。本文针对室内温度监控设计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室内温度监控系统,此系统可控性好,可靠性高,同时适合在智能家居方向扩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趋势给保持老年人居室独立性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结合智能设备,引入健康智能家居,可以使使用者的能力可以得到扩展,目前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家居设计还是摸索和试验阶段。本文从老年人生理、心理机能的变化着手,提出老年人智能家居用品交互设计的原则,并结合智能家居用品实际案例,从交互性和支持性方面对智能家居用品可用性展开分析,结合用户体验探讨老年人智能家居用品的交互性设计。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Zigbee技术和CC2530芯片,然后以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角度分析了Zigbee无线网络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对于系统的物理实现主要通过传感器、Zigbee节点、Zigbee协调器和家庭网关组成,软件实现主要通过Z-Stack协议栈软件和IAR开发环境完成。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22日,在安徽滁州举办的"中国智能家居2017高峰论坛"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联合宣布启动智能家居团体标准研制工作,并发布《智能家电产业NB-IoT技术应用白皮书》。智能家居产品要求对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实时采集、实时交换、准确识别、智能处理以及快速更新,必须通过制定并执行成体系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  相似文献   

12.
《家具》2021,(3)
通过分析阻碍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步伐的主要原因,发现控制技术不成熟导致智能家居产品存在交互体验不佳和缺乏刚需使用场景等问题。根据用户与设备接触程度划分,不同控制方式的交互体验感存在差异。以语音交互为例,对智能家居产品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用户体验五要素分析框架,构建了语音交互控制智能家居的体验设计架构模型。最后,展望了智能家居语音交互体验设计对行业的潜在影响,为改进智能家居行业整体人机交互体验优化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智能家居的特点,从工作频段、传输速率、功耗、传输方式、连接设备能力等角度对比分析无线连接技术,提出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组成、开发方案、具体的硬件设计方法,文中展现出智能家居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远 《电子游戏软件》2013,(12):122-122
由于智能家居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许多大的电子厂商都纷纷加入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中来,市场竞争正在慢慢形成,这促进了智能家居的进一步发展。而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是要在家庭内部以家庭总线的方式构建一个相当于住宅神经的家庭监控网络。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C1111硬件平台,并基于SimpliciTI协议的一种产品设计方案,以及其组网并对家居实现监控的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也逐渐走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智能家居的通信无线协议也在不断地发展,蓝牙、WiFi、ZigBee、Z-wave和NB-Iot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文章首先依次介绍了各个通信协议的技术关键点,然后在通过比较通信协议的覆盖范围,稳定连接的节点数,数据的传输速率,功耗的各个方面来选出比较有潜力的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这些设备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STM32单片机和智能家居的出现就让人们的生活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文章对STM单片机技术对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模块设计做出分析,并研究这一控制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智能家居视频监控中使用的RTSP和RTP协议的原理和应用。首先对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总体的概述,分析RTSP和RTP的协议格式和流媒体技术特点,最后重点分析了视频监控的系统模型,并且介绍了视频流的获取流程。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家居生活智能化需求日渐升温,智能家居互联网服务与运营无疑成为了一个新热点。国脉物联网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将达1240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仅约为300亿元。长江证券分析师雷玉认为,虽然目前互联网及智能家居仍存在标准缺失、创新不足等问题,但未来智能家居的趋势不可阻挡,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将推动智能家  相似文献   

19.
智能家居系统是以住宅为平台构建的高效住宅设施,兼具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艺术性,拥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文章提出的多功能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采用ARM芯片和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智能家居系统的服务器,利用STM32单片机实现了智能家居的门禁子系统,并利用n RF24LE1和各传感器设计了报警模块等子系统,利用智能手机端的Android应用程序完成了人与子系统的通信功能。经过实验测试,系统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酒精发酵主要使用单片机进行实地监控,其功能落后、监控范围小、信息流通反馈不便等问题,设计了一个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ARM平台和Linux操作系统实现pH值、温度等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采用TCP/IP协议、依靠网络将酒精发酵设备数据向主机传送,同时支持远程客户通过Web方式对设备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酒精发酵设备的远程监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拓宽了监控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