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的净化和利用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要求,海绵城市应当对雨水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使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本文主要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净化和利用关键技术环节入手,介绍网格智慧型雨水利用及管理系统原理和特点,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海绵城市工程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领域.在公园绿地建设中应用海绵设施,降低城市地块的雨水排放压力,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排放量,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以玉溪大河下段3号地块的设计为例,应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采用了多种海绵设施处理场地内雨水径流,使场地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突出,雨水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海绵城市的提出是雨洪利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丰富和完善,对于解决城市水问题意义重大。海绵城市建设在改善我国城市逢雨必涝的同时又能利用雨水资源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从建设途径、建设框架、雨水利用和建设措施等方面简单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丽君  刘海臣 《城市住宅》2021,28(3):128-129
吸收雨水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因此要对雨水利用进行研究,以建立起一个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利用潜力的评价体系,并且依据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利用的情况,包括雨水利用效率、现状、经济可行性、区域生态环境以及雨水的综合需求等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评价雨水利用的潜力,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建设.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对于雨水资源的利用、环境保护和城市防洪防涝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海绵城市的发展和取得成果、绍兴地区的城市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和国家及地方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绍兴地区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住区雨水利用越来越成为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对象。本文主要探讨北京城市住区中海绵城市建设最佳模式与建设程序,以此来指导城市中海绵住区的规划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7.
西安海绵城市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市雨水控制利用的现状和制约海绵城市建设难题的分析,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相关的技术措施,对西安市海绵城市的建设进行探讨,重点介绍绿色屋顶、植草沟、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在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可行性以及应用的条件,并通过实例分析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城市内涝频发,雨水得不到有效回收循环再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对雨水利用的发展和创新,是新时代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突破和完善。通过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实践,针对目前城市现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9.
理解"海绵城市"和下沉式绿地的关系,对海绵城市中下沉式绿地雨水景观设计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达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雨水利用方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2015年初财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联合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根据《指南》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有关要求,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主要目标是对径流的控制和适度资源化利用,主要措施包括:透水铺装、下沉(下凹)绿地、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槽、  相似文献   

11.
正(七)关注建材业与海绵城市建设1.“海绵城市”的提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恢复雨水对地下水的回补、维护城市水文的健康循环有重要作用。为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水文效应,以济南历阳河流域为例,利用模型模拟了海绵城市建设前后雨水径流和入渗等方面的水文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海绵城市建成后,该流域内的雨水径流控制效果显著,在汛期雨水径流控制比例达到了80%左右;另外,下渗回补地下水效益显著,汛期平均总入渗量增至491×10~4m~3,是海绵城市建设前的2.6倍。  相似文献   

13.
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分析比选了某住宅小区的雨水排放方案,主要阐述了雨水收集净化利用排放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指出雨水收集净化利用排放技术是解决城市雨水内涝灾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日益普及,通过两者的结合来打造美好公园城市已是毋庸置疑的。文章从雨水利用角度对两者今后的建设提出了思考,尤其是对雨水舱断面选择、入廊雨水水质及雨水调蓄和回用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从而尝试解决目前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苏州市太湖新城为例,在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提出一套综合雨水渗透及利用系统的构建方法。指出该系统的关键在于整合初雨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贮存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回用系统。配合透水道路铺装,实现雨天渗、滞、蓄、排,旱天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减轻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压力,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相似文献   

16.
正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1城市住宅区海绵策略随着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自然地表  相似文献   

17.
每逢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长期过于集中,排水不及时,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针对此类现象,海绵城市的发展建设愈发重要。海绵城市利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可以增大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小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现象。结合南京某新建小区的海绵设计,对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削减率两个重要指标进行计算方式分析,以满足城市规划要点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海绵城市建设改变传统雨洪管理模式,设计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雨水收集和利用,使得场地开发前后的水文特性保持不变。以济宁某居住小区为例,探讨了城市在建小区海绵城市设计的途径,介绍了某小区低影响开发条件下的海绵城市设施:绿色屋面,落水管断接,道路、广场透水铺装,雨水收集与回用工艺。并根据《济宁市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试行)》中关于海绵城市设计控制的决定性指标完成某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9.
《低温建筑技术》2016,(10):33-35
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原有的雨水排水系统设施陈旧落后,导致许多城市发生严重的内涝问题,因此我国大力推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措施来组织排水,这些措施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公园。但因城市并没有大面积的公园绿地,口袋公园成了城市微小气候调节的重要节点。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影响区域的微气候变化,利用这些措施调节微气候会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品质,而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微气候研究尤其是寒地地区尚属空白,因此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逐步兴起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从而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由迁移。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也应充分将海绵城市理念引入其中。论文就海绵城市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营造做了相关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