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传播、信息认知与视觉设计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旭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2,30(6):527-530,540
在进行视觉信息的创造时,首先要了解信息的传送和接收过程、信息符号的编码和解码、传播及传播媒介等。本文从信息与传播的本质出发,研究了人对于信息的处理过程,论述了信息传播、信息认知与视设计艺术的关系,对于研究视觉艺术传播本身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环境艺术是一门集多学科交汇的设计艺术,涉及范围有一定广泛性,并富于动态性特征,本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引入传播学的理论,意在开发现代人对环境艺术为信息载体的功能和美的认识,创造一个更加适于现代人生存的完美的空间环境,用传播学的理论来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和把握人与景观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艺术设计审美价值要更加深入地向多层次伸延扩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进步为公共艺术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艺术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 以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为考察对象,以当代人文精神为媒介探讨公共艺术文本尺度存在特征,以及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化建设、社会民主政治完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艺术传播学是艺术学与传播学的双重子学科,它立足于艺术学,建构于传播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融合型边缘学科。本文旨在通过传播学的一种——组织传播,来探讨艺术传播以及艺术传播学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提出现代城市公共工程形式和内涵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共艺术在城市总体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2个层面上的表迭,指出公共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应依据不同的场所地域特色、工程类型限制和民众需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中,体现出以强调“融合”和“公众需求”为主的公共工程艺术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丁亚慧 《商品与质量》2021,(51):120-12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发展,城市建设目标从注重功能性建设逐步转向注重人文性构建,城市公共艺术体系构建作为一项专项规划融入到城市整体设计中,因此,完善城市公共艺术政策建设对于指导城市中公共艺术体系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将结合作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下的公共艺术政策的理论模式与实践架构的相...  相似文献   

7.
万蕾  张国华 《饰》2008,(1):26-28
本文旨在分析公共艺术与社区小品的关系问题.通过平时对社区环境的关注,以及有目的性的考察,以笔者在当时当地的观察和亲身体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关于艺术(公共艺术)与实用(社区小品)关系的结论,以便在今后的设计中关注到这一点,更要有意识地用利用这一点,设计出更能符合大众需要的空间元素,这种需要已不再仅仅是对实用性的满足,同时也是对大众艺术修养的提升,是精神的需要.这种研究并不仅仅是对社区这个公共空间而言,它更是延伸到我们对于许多各种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关系的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8.
朱兵 《商品与质量》2011,(S7):124-125
艺术传播发展经历从古典时期到20世纪,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而使传播功能落后,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不大。而在近百年、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电子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艺术传播方式和功能获得重大进展。其中许多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影响到其它艺术样式,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9.
唐绪祥 《饰》2001,(2):4-6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首先在于作品具有开放的特质、多元的特质和非物质的特质。公共艺术坚持其开放性,从结构形式的开放,时间空间的开放,到象征内容的开放,这些都是公共艺术的基本原则。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结构关系和表现内容都要考虑所处的特殊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是一个立体的空间。那么,公众会从自觉或不自觉的空间角度或心理角度去关注作品,公众要审视这些作品的表现形式,还要解读这些作品的象征内容,总想从中寻得具有美感的形式,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人们对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关注时,首先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信息传播学角度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意境、文化和哲学3个角度对现代设计所具有的传统特质进行分析,以古典的园林艺术作为发掘传统脉络的切入点,指出传统园林艺术是哲学、诗文、书画、建筑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凝聚体,传统园林作为整个民族精神品质的象征应该被好好继承发扬.并且阐明了只有在精神层面上不断挖掘,以现代人的意念加以创新,才是对文化最有效的继承.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设计界流行一种“技术至上”的论调,这种论调主要现点是所谓电脑艺术设计,其核心在于以信息技术,数码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对传统艺术设计的一种冲击和改造,对此,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艺术与设计     
阐述艺术、设计、设计艺术的内涵,分析其内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中的科学与艺术经历了“合-分-合”的历程.它们在设计中体现为不同形式,科学与艺术分别满足了设计中的不同需求;科学与艺术的思维模式共同作用于设计的创造过程;科学与艺术都对设计风格产生一定影响。而且,未来的设计将由科学与艺术的交叉程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15.
剪纸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具有独特的形式之美和丰富的意蕴,剪纸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及创新为之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分析剪纸的艺术特征,将其特有的风格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阐述了剪纸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了广告设计艺术的理论基础和广告设计艺术风格的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广告艺术风格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旨在为现代广告设计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上,都市的建设始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征.都市环境的规划以及都市中公共艺术品的呈现正体现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城市的公共艺术和环境景观形态对于该市的风貌、气息及个性形象的辨识和张扬起到重要的作用,城市化特征应主要以公共艺术设计去体现.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两个世纪的世界文明史不难发现,社会的文明、产业的升级离不开创造;知识的拓展、技术的革新离不开创意。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应用艺术设计教育,是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沃土。创意产业与应用艺术设计教育是相互作用、互为依存的整体,只有如此,国民才有消费,企业才有支撑,国家才有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